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

1888年9月20日。

在福爾克斯勒斯特集結的東非南部軍區主力,開始依託原512師在德蘭肯斯山脈的據點和關隘,向南邊疆省東部的英軍發動進攻。

同時,在總參謀部的調度下,新漢堡港市守軍也開始向城外的英軍發動攻擊。

隨着新漢堡港市重新通航,這個時候的新混編師實際上早就完成了人員擴充和裝備物資補給。

東非從東西兩個方向英軍發動攻勢,而早就已經精疲力盡的英軍根本無力抵抗,而且最糟糕的是他們根本無險可守。

唯一可以作爲屏障的城市,新漢堡港一直攻克不下,而德拉肯斯山脈方向也被東非牢牢鎖死。

這個時候除非莫桑比克的英軍主力支援,否則整個南邊疆省恐怕會重新回到東非人手中。

不過南邊疆省的英軍雖然等到了羅伯茨伯爵的支援,但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改變戰局。

因爲在南邊疆省收復戰開始的同時,東非從北,西兩個方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進攻,羅伯茨伯爵不得不頂住壓力,防止整個防線的崩壞,而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支援南部。

這還是在一個月前莫桑比克聯軍再次收縮防線之後,英軍防禦壓力有所縮減的情況下。

而東非的軍隊源源不斷的從德拉肯斯山脈向東部開進,西部的萬餘英軍不管人數還是士氣都無法和東非抗衡。

加上新漢堡港市的進攻,使得英軍也不敢把東部的兩萬英軍分出一部分支援西線。

這個時候,如果新漢堡港市也徹底被解放,那英軍就真的面臨東非東西夾擊的劣勢中了,畢竟經過幾個月的戰爭,英軍對新漢堡港市守軍的認知就是被“關進籠子的老虎”,一但放開一個口子,這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就能給英軍造成巨大麻煩。

東非南部軍區現在可不管英軍的想法,爲了全殲英軍在南邊疆省的留守部隊,513師沿着鐵路線向新漢堡港市開進。

514師則沿着圖蓋拉河封鎖英軍撤回納塔爾殖民地的通道,511師則從平原地區開進,和512師正面交鋒英軍西線主力。

多管齊下之下英軍根本無法全力抵禦東非的攻勢,而且最糟糕的是東非西部軍區抓住時機,從西北方向增加援兵,拖住莫桑比克南下支援的英軍。

而西部軍區控制東方防線的最南端也就是原斯威士蘭王國的領土,這裡對整個東南非都有地利優勢,412師的一個團直接從西北方向斜插入馬普托援軍的必經之地。

雖然沒有阻擋住英軍援軍南下,但是極大拖延了部隊的行軍速度,爲南部軍區消滅當地英軍爭取了寶貴時間。

藉助這個空隙,513師和新漢堡港市新混編師成功會合,對新漢堡港市城外圍的兩萬英軍發動了全面反攻。

1888年9月27日,等到英軍援軍抵達,新漢堡港市已經徹底解除了危機。

英軍南下兵力有兩萬多,這已經是羅伯茨伯爵省吃儉用,硬生生從莫桑比克抽調出來的。

但是他們卻要面對剛剛取得勝利,士氣正旺的三萬東非主力,而且最糟糕的是現在英軍根本無險可守,見事不可爲,英軍指揮官果斷放棄救援南邊疆省英軍的任務,向莫桑比克方向逃離。

9月30日。

東非正式收復南邊疆省全境,兩場戰役共計俘虜英軍一萬八千多人,包括三千多英國人,其餘則以印度人爲主。而在東非發動南邊疆省收復戰的時候,西線戰場也發生巨大變化,這個時候安哥拉大部分兵力基本被東非徹底擊潰。

414師和其餘部隊正面突破了葡萄牙人的防線,隨後開始向着羅安達等安哥拉軍事重鎮進發。

一系列軍事勝利之下,大批葡萄牙士兵被俘虜,總計超過四萬,同時還有大量的黑人僕從軍被東非抓捕,或者逃散。

不過這些拿着“先進”武器逃散的黑人在東非看來相當危險,所以整個西線開始了全境對黑人逃兵的圍剿。

畢竟這些武器日後極有可能成爲東非開拓安哥拉地區的“麻煩”,而在當前安哥拉殖民地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去找幾萬黑人逃兵確實不是個容易事。

除了正面戰場的崩潰,安哥拉北部重要城市卡賓達也被東非攻破,這樣下來,整個安哥拉只剩下羅安達,本格拉還有幾個沿海軍事據點,尚且處在葡萄牙人的控制之下。

羅安達在這次戰爭中一直堅持到現在,因爲葡萄牙政府和英國政府對南大西洋的海上優勢,羅安達能獲得充足的物資和兵力補給。

葡萄牙本土的一個旅已經在一個星期前抵達羅安達,但是羅安達的士氣正在日漸衰落。

東非在羅安達的兵力一直在增加,同時各種火炮也向這裡增援,羅安達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同樣問題的還有本格拉,只不過本格拉運氣比羅安達稍好一些,421師第二旅缺乏攻城器械和重火力,讓這座城市得以苟延殘喘,但是東非新編419師正向着本格拉方向而來,等到419師就位,基本可以確定本格拉守軍無力迴天。

現在本土的主要資源主要向羅安達傾斜,所以本格拉接受的物資份額非常少,僅僅是第二旅就已經讓本格拉的火力捉襟見肘,等到419師到來後,本格拉根本無法應對東非一個整編師的火力壓制。

1888年10月7日。

在419師和421師的配合之下,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本格拉陷落,本格拉高層從海上逃亡羅安達,城內來不及逃跑的軍隊向向東非投降。

而這個時候西部戰場也進入了尾聲,整個安哥拉除了羅安達這塊孤島以外,全部被東非控制。

東非在西部戰場的新軍也經過這段時間戰爭的磨礪,迅速成長起來,已經形成戰鬥力。

1888年10月末。

在基本上對安哥拉境內進行掃清之後,東非開始全力向羅安達發動進攻。

東非集中一百零三火炮,對羅安達這座南大西洋僅次於開普敦的海岸要塞發出怒號。

葡萄牙人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們會在落後的非洲,享受到歐洲戰場上纔有的待遇,這也是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次單個戰役規模達到上百門火炮的炮戰。

而羅安達雖然經過葡萄牙人長達數百年的建設,但是葡萄牙人肯定沒有設想過羅安達有一天會遭受這樣的待遇。

1888年十月的最後一天,下午四點,在經歷了東非長達一個多小時炮火洗禮之後,羅安達這座廢墟上升起了白旗,宣告着葡萄牙人在安哥拉數百年的統治結束。

第320章 雙標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037章 電氣化第546章 許可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62章 打魚第289章 教學第396章 推測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437章 徵兵第832章 押解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810章 海岸線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496章 交戰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780章 追蹤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285章 挖坑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903章 萊茵宮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437章 徵兵第222章 體面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938章 換血第276章 “老朋友”第154章 發“貨”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467章 觀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011章 借錢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請假第539章 鄰居論第30章 多多馬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33章 “故”人第930章 漢薩省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94章 迎接第467章 觀察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04章 底氣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04章 飲食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199章 討論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871章 “萊茵”市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91章 青檸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015章 市場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215章 交涉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282章 學習營
第320章 雙標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037章 電氣化第546章 許可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62章 打魚第289章 教學第396章 推測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437章 徵兵第832章 押解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810章 海岸線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496章 交戰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780章 追蹤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285章 挖坑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903章 萊茵宮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437章 徵兵第222章 體面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938章 換血第276章 “老朋友”第154章 發“貨”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467章 觀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011章 借錢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請假第539章 鄰居論第30章 多多馬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33章 “故”人第930章 漢薩省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94章 迎接第467章 觀察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04章 底氣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04章 飲食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199章 討論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871章 “萊茵”市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91章 青檸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015章 市場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215章 交涉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282章 學習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