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

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

馬約特島位於莫桑比克海峽,與大科摩羅島、昂儒昂島、莫埃利島共同組成科摩羅羣島。面積爲374平方公里,經濟以農業爲主,主要生產香子蘭等香料,前世是法國的海外大區,下轄一個省,即馬約特省。

1870年法國的殖民地有6個重點區域,第一是北非(法屬阿爾及利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距離法國本土最近,也是法國最想本土化的地區。

第二是西非(法屬塞舌爾——岡比亞,幾內亞等。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加納等。加蓬,赤道幾內亞地區——後來發展爲的法屬剛果)光從數量和質量上來說,可以算是法國最有經濟價值的殖民地。同時後兩處位於幾內亞灣,法國本土海軍很容易支援這些區域。

第三就是馬達加斯加,同法屬科摩羅(馬約特島),法屬留尼旺島構成其印度洋的戰略支點。

第四是東南亞(柬埔寨,越南南部),遠東地區。

第五則是法屬圭亞那,南美地區。

最後附加一個控制蘇伊士運河的吉布提地區,畢竟曼德海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曼德海峽蘇伊士運河就是一條死路,英法都在該區域附近部署了兵力。

這幾個區域構成了法國殖民地的主體,加上法國本土,正好可以輻射全球,所以上述區域一個也動不得。

而且這6個區域裡,非洲就佔了4個,足以說明法國對非洲的重視,畢竟按照歐洲版本的世界地圖,非洲纔是真正的世界地理中心,經緯度0度交界處就在幾內亞灣。

所以恩斯特只能從法國控制的島嶼中想想辦法,太遠的肯定不行,而馬約特島距離東非最近,同時地處莫桑比克海峽中心位置,對東非來說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同時該島農業條件不錯,養活幾萬人口沒有問題,加上整個科摩羅羣島,十幾萬人也沒有問題(實際上後世科摩羅羣島人口八十多萬),其他三座島嶼都是無主之地(實際有兩個土著王國,其中大科摩羅島說斯瓦希里語同東非土著一樣),但是法國單獨佔領的馬約特島就很顯眼,所以恩斯特對該島比較重視。

馬約特島上居民爲馬爾加什人,馬達加斯加南部就是馬爾加什人組成的部落,北部則是法國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和伊默里納王國。

說恩斯特對馬達加斯加不感興趣,那肯定不可能,但是法國馬達加斯加殖民地打不過,東非海軍的四條船可經不起折騰。

伊默里納王國也明顯不是現在東非的菜,體量大不說,還不是東非土著那種沒見識,沒槍桿子且不團結的部落羣體,恩斯特判斷土著文明的標準很簡單,原始,奴隸,半封建半奴隸,封建。

而東非在非洲的擴張也驗證了這個說法,最好打的就是原始部落,接着是奴隸制王國,然後是半封建制王國,最後是封建制王國。

等級越高,其中央集權程度越高,組織能力越強,目前爲止東非打過最難打的國家就是大湖區的那羣半封建半奴隸制王國和格勒迪蘇丹國,至於桑給巴爾蘇丹國完全是意外,畢竟被不講武德的菲利克斯控制了其高層,如果當時東非選擇將桑給巴爾蘇丹國的高層滅掉,恐怕後續和桑給巴爾蘇丹國還有的打,其主體在桑給巴爾島,而當時東非連自己的船隻都沒有,壓根不可能跨海攻過去。

而伊默里納王國就是一個非常難啃的骨頭,在非洲土著裡,同阿比西尼亞帝國同級。

只能說馬達加斯加人同阿比西尼亞人一樣不是純正的非洲土著,一個深受中東文明影響,一個大多則是來自遠東的棕色人種。兩個國家又剛好處於文明交匯地帶,所以比較開化。

早在1817年英國就與馬達加斯加王國締約,承認拉達馬一世爲馬達加斯加王,並答允提供武器和顧問和禁止奴隸貿易,倫敦傳教團獲准向馬達加斯加入傳教。

其統治者拉達馬一世也是一代雄主,廢除了奴隸貿易,並推行了現代化改革。他的繼承者蘭瓦拉那二世(Ranavalona II)和蘭瓦拉那三世(Ranavalona III)則與法國發生了衝突,並最終被法國推翻。1896年抗法戰爭失敗後,伊默里納才滅亡,淪爲法國殖民地。

即便這樣,後續伊默里納王國也是起義不斷,所以沒有充裕人口想拿下馬達加斯加根本不可能。

從淪陷時間上看,就知道伊默里納王國不是善茬,比利時一個小國,吞併整個剛果也就才幾年時間,而伊默里納王國卻和法國打了近一個世紀時間。

所以相較於伊默里納王國,恩斯特更對馬達加斯加南部的那些部落感興趣。

現在東非的重心放在大陸,所以不可能去馬達加斯加進行擴張,但是現在不行不意味着以後也不行,而馬達加斯加南部距離東非很遠,中間的科摩羅羣島正好可以作爲中轉站。

而取得科摩羅羣島,最大的問題就是法國控制的馬約特島,馬約特島很重要,但是對法國來說也就那樣,因爲已經有了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和留尼旺殖民地存在。馬達加斯加殖民地肯定是法國人關心的重點區域,關係着其全球戰略(威脅好望角及印度洋航線)。

而能夠通過普法戰爭獲取的殖民地也就只有馬約特島這一個選擇,其他法國殖民地,勢力強,且距離遠,而且其自主權很強,他們可未必會乖乖聽中央政府的話,準確來說他們同法國中央政府屬於合作關係。

所以那些面積大,人口多的殖民地就不要想了,就算法國同意,東非也要打二番戰。

馬約特島則沒有這個顧慮,人口稀少,面積也不大,價值不高,割讓給黑興根也不心疼。

至於競爭問題,也輪不到東非,這片區域英國人才是法國人的心腹大患,就比如塞舌爾羣島就是英國從法國人手裡搶走的,同時英國人海軍實力比法國強也是重要原因。

(本章完)

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509章 起步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487章 太特城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968章 分歧第1041章 新農業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24章 收網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1011章 借錢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564章 貴人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520章 發電廠第1024章 監視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13章 野望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128章 開端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504章 脫鉤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1333章 1919年第454章 軍演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521章 申請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24章 水井第1145章 機遇第736章 第九旅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62章 打魚第713章 不畏戰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96章 鐵路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992章 入籍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305章 封賞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23章 誘拐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904章 卡賓達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141章 學習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03章 “大殺器”第1128章 開端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145章 機遇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243章 70式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24章 奔逃第1184章 通吃第609章 提升
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509章 起步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487章 太特城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968章 分歧第1041章 新農業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24章 收網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1011章 借錢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564章 貴人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520章 發電廠第1024章 監視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13章 野望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128章 開端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504章 脫鉤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1333章 1919年第454章 軍演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521章 申請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24章 水井第1145章 機遇第736章 第九旅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62章 打魚第713章 不畏戰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96章 鐵路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992章 入籍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305章 封賞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23章 誘拐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904章 卡賓達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141章 學習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03章 “大殺器”第1128章 開端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145章 機遇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243章 70式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24章 奔逃第1184章 通吃第609章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