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前期,旅遊受衆依舊以高收入羣體爲主,19世紀四十年代,英國出現了第一家專業旅行社,彼時,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經濟快速增長,人們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和閒暇時間。
其次交通運輸業發展,大幅降低了旅行成本,使大衆旅遊成爲可能,就比如火車,輪船的出現。
19世紀中期後,美國的旅遊業發展較爲迅速,這也和美國當時高速發展是相對應的,同時,這個時期跨洋旅行比較繁榮,就比如泰坦尼克號事件,美國旅遊業的大發展一直持續到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前。
而東非的旅遊業,纔剛剛進入起步階段,在1910年前,很少有東非平民有旅行這個概念,相關產業也幾乎不存在。
二十年代,因爲社會思想改變,工業和經濟發展,還有之前東非在一戰中攝取的大量社會財富等等,讓東非旅遊業正式起步。
在這種背景下,東非政府也將旅遊業發展放在了七五規劃之中,尤其是東非北方地區,是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地區。
此時,阿魯沙市政府。
一場關於區域旅遊業發展的會議,就在召開,這次會議普魯士省,東方省,大湖省,濱海省和高原省都有參加,阿魯沙市長蓋倫塔主持這次會議。
“諸位,很高興大家能夠齊聚到阿魯沙來參加這次會議,這次會議的重點,就是商討‘高原北部旅遊規劃’的議題,整合我們五個省相關市鎮的旅遊業資源,打造國際知名旅遊地。”
高原北部,指的就是東非高原北部這一區域,這一區域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景觀和保護區高度集中。
蓋倫塔就說道:“從東部的島嶼,到濱海的沙灘,再到沿海的平原,內陸的高原,森林,草原,沙漠,高山,河流,峽谷,最後是湖泊,高原北部可以說匯聚了豐富的狀況自然景觀。”
“充滿現代和科技感的蒙巴薩島,異域風光的桑給巴爾古城,嫺靜自然的奔巴島,諸多城市匯聚的達累斯薩拉姆城市羣,東非運河,小萊茵河,鐵路聞名的高原城市的多多馬,塞倫蓋蒂草原,乞力馬紮羅雪山,茶園遍佈的肯尼亞山,世界第二大面積的淡水湖大湖,東非大裂谷……”
經過蓋倫塔市長的一番盤點,就能發現,這一區域在旅遊業上的充足資源情況,且這些地方,有不少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
東非大裂谷,大湖(維多利亞湖),乞力馬扎羅山,這基本上都是地理課本中的常客,不僅在東非具有廣泛知名度,就是世界範圍內,出現頻率也很高。
實際上,塞倫蓋蒂草原在前世,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地方,就比如衆多紀錄片中的非洲草原動物大遷徙,就多取景於此地。
但是,在20世紀前期,塞倫蓋蒂草原的國際知名度比較一般,因爲相關的自然紀錄片比較少見,現在世界連電影都沒有普及,塞倫蓋蒂草原的動物大遷徙也就得不到廣泛傳播。
這種萬物生機磅礴發展的自然奇觀,只有視像化,才能讓其他區域的國家民衆大開眼界。
蓋倫塔說道:“而我們擁有如此多的風景資源,卻空守寶山而不自知,這是對我們優勢的極大浪費。”
普魯士省文旅局局長提問說“蓋倫塔市長,那你有什麼想法和建議?”
東非文旅局是一個近些年才新成立的政府機構,在此前不管文化還是旅遊業,在東非都不太重視,文化方面,東非歷史都才幾十年時間,且很長一段時間裡,東非作爲奴隸制國家的黑歷史,也容不得東非大肆宣揚自己的文化。
而且在一戰前,東非的外交和文化宣傳都偏向於保守,且社會相對封閉,旅遊業就更不用說了,以前閉關鎖國的東非,就是本國人流動都需要手續,對外國遊客更不是很友好。
因此,在20世紀以前,東非對外都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國家。
也是因爲特殊的國情,所以蓋倫塔市長說道:“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加大地區在國際社會的知名度,比如報紙,書籍,廣播,影視等領域,把高原北部的諸多自然景觀,介紹給全世界,把那些外國遊客吸引過來。”
“而我要着重強調的是影視方面,如今電影院在世界上越來越普及,同時電視也開始大規模出現,這也意味着影視行業具有光明的前景。”
“我們東非就是世界影視行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中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在這個領域,在帝國內也排在前列。”
“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就像基特韋這座新崛起的影視城,在以前,基特韋市在東非根本沒有多少知名度,近些年來卻混的風生水起,許多取景地吸引了不少遊客參觀。”
“所以,我們如果能利用好影視這個宣傳途徑,把乞力馬紮羅,桑給巴爾,大湖,東非大裂谷等介紹給全世界,還怕吸引不來遊客麼?”
“因此,我建議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進行合作,重點對我們這片區域的人文地理,進行美化和宣傳,然後再通過影視向世界傳播。”
“我們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沙漠,草原,森林,火山,雪山等等,這都是絕佳的取景地點,再加上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發達的影視產業,各位,認爲我的這個想法是不是很有可行性?”
聽完他的話後,其他人先不說,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的文旅局人員,就很心動,一方面可以爲自己的部門提升業績,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兩市影視產業的發展。
這種好事,他們自然不會反對,而且要大力支持。
蒙巴薩市文旅局的代表奧恩就說道:“蓋倫塔市長的想法很好,我們蒙巴薩市表示支持,影視產業在未來,肯定是一項重要產業,甚至連印度都有影視產業的發展,我們自然也不能忽視影視產業對我們各個文旅部門,還有城市知名度,帝國對外文化宣傳的巨大作用。”
爲什麼奧恩要提到印度,這是因爲印度在影視產業的發展,在整個世界範圍算是比較突出的,雖然比不過東非,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這些國家,但也排在世界第二梯隊,和日本,以及部分歐洲國家處在同一水平。
1931年,影視產業和如今的國際政治格局一樣,也是多元化和百花齊放的景象。
各國影視產業基本難分伯仲,也就是東非和美國在規模上大一些,但是德國和法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藝術性更高且內容比較前衛。
而印度影視產業發展的歷史,並不比其他國家晚,上個世紀末,印度就已經引入電影,1896年印度孟買就放映了第一部引入電影。
1913年印度就拍攝了第一部本土題材的神話電影,之後,印度的電影層出不窮,在默片時代頗具影響力。
這使得印度成爲了東非以外,印度洋沿岸區域,影視產業最發達的國家。而在拍片這個方面,印度確實有天然優勢,就比如印度的神話和宗教題材豐富,歷史底蘊深厚,印度人還能歌善舞。
反觀東非,影視領域的很多題材,依賴“借鑑”,從歐洲和遠東帝國的書籍裡翻找各種故事和材料。
當然,在科幻片領域,東非和美國一樣,反而比較擅長,這可能就是缺乏歷史底蘊國家的共性。
總而言之,印度的影視行業實力不弱,甚至在中東和南洋市場,能和東非進行抗衡,雖然他們在技術和設備上依賴英國,但是影視產業更重視內容和表演形式,印度在這兩個方面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
奧恩代表說道:“影視市場的擴大,是我們藉助這股潮流,輔助我們自身部門還有東非文化傳播的助力。”
“所以,等我回去後,會向局長還有其他部門把蓋倫塔市長的提議重點反映一下。”
奧恩說完後,其他城市或者省會的代表也紛紛各抒己見,尤其是達累斯薩拉姆市代表最爲積極,畢竟他可不想看到達累斯薩拉姆市落後於蒙巴薩市這個對頭。
而蓋倫塔市長心裡樂開了花,不管怎麼說,只要能提升區域知名度,那阿魯沙這個節點城市,就能最終獲益。
因爲阿魯沙是幾個省份的重要交通樞紐,不管是就近參觀乞力馬扎羅山,還是到阿魯沙周邊的其他區域,這裡都是繞不開的最佳中轉站,提供後勤和補給上的支持。
就比如,如果蒙巴薩的影視公司的團隊,想前往塞倫蓋蒂草原拍攝,那他們需要的裝備,物資,嚮導,甚至是安保工作,阿魯沙市都可以提供。
實際上,蓋倫塔市長都有阿魯沙市自主發展影視產業的想法,可惜,蒙巴薩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影視產業早已經發展起來,所以,他才轉向和兩地合作。
不過,即便如此,阿魯沙也不是沒有機會分一杯羹,影視公司雖然在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可阿魯沙總可以建設分部和取景地吧!
這樣,阿魯沙未來說不定能把兩地的一些影視產業分流過來。
當然,這是長期任務,當下,蓋倫塔市長的目的還是把旅遊線路建立起來。
他說道:“我們高原北部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所以最好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而這就需要建設交通線路,住宿,餐飲等等服務設施。”
“最好能形成一條旅遊環線,每個城市都分得一杯羹。”
“最終建設一個集觀光,探險,旅行,狩獵,沙灘,垂釣,登山,徒步,療養,騎行,漂流等等爲一體的國際性綜合旅遊園區。”
光是功能和可玩性,蓋倫塔市長就已經很難一次性概括,這也印證了旅遊產業在高原北部的前景。
不過,其中觀光和狩獵,毫無疑問對外吸引力很強,像東非大裂谷,光是名字就很有噱頭。
而東非本身就是大型野生動物的“天堂”,狩獵也就成爲了一個十分有吸引力和刺激性的項目。
在東非並沒有完全禁止“狩獵”,有不少合法狩獵區,可以在政府許可下,進行狩獵活動。
而且這種合法狩獵區大多分佈在東非北部,之所以形成這種格局的原因,也有東非政府扶持北部經濟發展的原因。
東非北部的資源和氣候,遠不如南部,反映在經濟上,就是北部的工農業相對於南部都比較弱。
當然,這裡南部和北部,主要是依據赤道劃分。
赤道穿過東非,東部挨着索馬里的朱巴河流域,中間挨着大湖(維多利亞湖)北部沿岸,然後橫穿整個剛果雨林,除了中間經過的大湖區以外,兩邊大部分地區都可以說是“不毛之地”。
因此,爲了扶持東非北方經濟,第三產業就成爲了重要選項,東非北方因爲氣候和資源限制,本身在農業和工業上的基礎條件,就很難和南部競爭。
蓋倫塔市長說道:“不過,這個項目的投入十分龐大,且需要我們各省和各個市鎮的相互協調和配合,所以,爲了方便大家的合作,我們可以在阿魯沙市設置一個長期會議地點,就高原北部地區旅遊業發展,進行統籌管理。”
說到這裡,蓋倫塔市長也算圖窮匕見,阿魯沙市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成爲這個項目的核心區域。
畢竟這種跨地區的多省市合作,必然要有一箇中心,而阿魯沙顯然是綜合條件最佳的選項。
單單是蓋倫塔市長之前所說的區域,其面積就超過三十萬平方公里,涉及五個省,這麼大的地區,想要統籌整合區域的資源,位於中心的阿魯沙市都是不二之選。
其他人自然也清楚蓋倫塔市長和阿魯沙市的野心,但是並沒有多少人反對,因爲阿魯沙市的位置,交通和資源都是這個項目能否實現必不可少的一環。
其他不說,單單是乞力馬紮羅這個非洲第一高峰,就位於阿魯沙市,是吸引國內外遊客的最重要的旅遊業資源之一,他們又不可能把這座海拔高達五千多米的大山搬走,還有許多東非比較知名的火山,湖泊也在阿魯沙市。
除此外,塞倫蓋蒂草原,東非大裂谷也和阿魯沙有重要聯繫,阿魯沙是沿海通往這兩個區域最便捷的通道,而海外遊客,又必須經過沿海地區,因此阿魯沙作爲區域交通樞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參會人員對於把阿魯沙設置爲這次旅遊業項目的中心城市並不反對,也找不到理由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