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艦隊

這也是東非爲世界和平做出的一點微薄貢獻,但是歐洲社會矛盾緩和的惡果並不是消失了,而是轉移到了非洲。

尤其是南非地區,東非大量引入人口,造成的結果就是東非國力急劇上升,並且和南非其他勢力發生激烈的競爭。

憑藉人口優勢,東非無往不利,這也是這次戰爭爆發的根本性原因,東非太強大,所以其他勢力必須聯合起來,消滅東非這個“異端”。

如果不阻止東非,那未來整個非洲大陸上的其他國家都要在東非的鼻息之下生存,最惡劣的結果就是出現非洲版美國。

……

東非北端德雷達瓦市。

英屬索馬里蘭是東非德雷達瓦市的鄰居之一,不過雙方很少有所來往。

倒不是因爲兩國之間的敵對關係,而是二者之間橫放着一大片沙漠地帶,只有阿拉伯人商隊偶爾會帶着駱駝,穿行這種“危險”區域,維持着千百年來的商業貿易路線。

但是德雷達瓦也只是他們前往以前阿比西尼亞帝國的一箇中轉站,現在德雷達瓦市在東非控制下,對於他們的影響並不大。

自從德雷達瓦市開放以後,這條中斷數年時間的商路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榮光。

這裡從往日貿易的停靠點,變成了一處頗爲繁榮的商業市場,索馬里蘭,東非,意大利紅海殖民地,法屬索馬里(吉布提),在這裡形成交匯市場。

雖然現在英屬索馬里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本地的居民可不是英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阿拉伯人,所以商業貿易從未中斷,英國和東非關係差,並不能改變當地人的生活方式。

當然,在幾年前,德雷達瓦還是一處軍事要塞,阿拉伯人只能改道德雷達瓦北部氣候更惡劣的地方,維持商路運營,那些年索馬里蘭的阿拉伯人對東非是有極大怨言的,痛恨程度僅僅比殖民索馬里蘭的英國人,還有隔壁法國人低一點。

不管是英屬索馬里蘭,還是東北的馬吉爾廷蘇丹國(位於東非索馬里地區北部,英屬索馬里蘭東部的最後一個傳統獨立索馬里王國),還是法屬索馬里,亦或者東非的索馬里地區,原本都是索馬里人的居住地。

而英,法,東非對他們而言都是入侵者,只不過東非境內的索馬里人早就已經“消失不見”,而英法兩國殖民地的主體居民依舊是索馬里人。

好在泛索馬里地區民族主義沒有興起,不然的話現在應該有很多境外索馬里人勢力會打着“民族復興主義”的旗號和東非成爲敵人。

現在唯獨一個馬吉爾廷蘇丹國躲在東非之角的角尖上瑟瑟發抖,以這個位置,遲早都會被其他國家殖民或者吞併,只是時間問題,歷史上是意大利終結了這個國家的生命,但是現在意大利實力遠不及前世,而且本身以紅海殖民地(厄立特里亞和埃塞俄比亞部分地區)爲主,想來是無力吞併這個真正意義上的非洲之角國家了。

щщщ⊕т tκa n⊕¢〇

而英國和東非對馬吉爾廷蘇丹國的興趣也都不大,或者說是因爲雙方相互牽制,而導致無法專心對付馬吉爾廷蘇丹國,馬吉爾廷蘇丹國算是因禍得福,但是隻要在東非和英國之間在非洲的平衡被打破,那勝利者都會把這個“礙眼”的國家,從地圖上消滅掉。

當然,這些矛盾和衝突,不影響當地的阿拉伯人的貿易活動,索馬里人也屬於阿拉伯人的一種,因爲阿拉伯是一種宗教文化勢力,只要有一個強力核心,他們是可以一起生活在一個國家的。

這一點就比“白人至上”效果好的多,阿拉伯文化圈內有各種人種和民族,包容性其實比歐洲要強很多。當然,這不會抵消東非對索馬里地區“黑”阿拉伯人的敵視,目前而言,純黑土著大部分都已經被東非消滅。

像阿比西尼亞帝國和馬吉爾廷蘇丹國這種混血程度高的國家,東非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

今天阿拉伯商隊就給德雷達瓦市的東非駐軍帶來了一條消息:一隊英國軍艦進入了英屬索馬里蘭休整。

德雷達瓦市東非最高軍事長官摩爾斯認爲這條小道消息應該值得重視。

“在英屬索馬里蘭停靠的英國皇家海軍很有可能是地中海艦隊的一部分,也有可能來自印度,但是對於我們而言絕對不是一條好消息,畢竟他們可從來沒有到索馬里蘭來過。”

“英屬索馬里蘭,是英國維護其紅海地區重要的軍事基地,遏守曼德海峽,從地理位置上,我更傾向於他們來自地中海艦隊,如果是印度地區的英國皇家海軍,他們應該會前往塞舌爾,而不是繞路英屬索馬里蘭,當然,前提是英國準備和我們開戰的假設下。”摩爾斯的副官說道。

“反正他們不太可能是衝着我們德雷達瓦市來的,德雷達瓦市對於英國沒有什麼作用,除非他們想通過陸地深入東非腹地,但是有埃及作爲選項,完全沒有這個可能,就算不涉及埃及,這些龍蝦兵也只會從東非東北海岸採取進攻。”

“來的是海軍,所以大概率和我們無關,但是這條消息應該及時通知總參謀部,畢竟現在局勢下,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涉及到國防安全問題。”

東非普通人尚且不知道,但是東非軍隊內部都已經知道東非和英國之間可能會發生戰爭。

東非四個方向,東南西北各個邊境的軍隊都受到了消息,而和英屬索馬里蘭作爲鄰居的德雷達瓦市駐軍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摩爾斯上校說道:“不管英國人艦隊有什麼目的,都不應該掉以輕心,讓我們得人警戒起來,尤其是巡邏隊,要沿着西北方向的沙漠邊緣仔細搜索,有任何突發情況都要及時報告,現在開始,德雷達瓦市所有駐軍都要進入戰備狀態,槍械和火炮都要進行檢驗維護,時刻保證戰鬥姿態。”

“同時給北方軍區發報,告知英國海軍在英屬索馬里大規模出現的情況。”

北方軍區,基本上囊括了前世索馬里大部分地區,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部分地區,也就是東非的朱巴省,北方省和圖爾卡納省,南普魯士省和東方省五個省份。

實際上按照當前在東非地圖位置和區域,稱之爲東北軍區更爲合適,與之對應的是東非西北的尼羅河軍區,也是五個省份。

不過北方軍區的實力更強,就包括東非新組建的兩支“龍騎兵”師,就屬於北方軍區的軍隊編制。

同時摩加迪沙市也是東非海軍北方的的母港,索馬里地區海岸線雖然漫長,但是能用的港口就只有幾個,所以條件最好摩加迪沙市成了唯一選擇。

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272章 犀牛園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504章 借人第498章 和談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29章 艱苦行軍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章 接觸戰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837章 颱風第10章 各國反應第483章 新民族第1421章 鑄鐵廠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87章 勸說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793章 籠中鳥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904章 卡賓達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924章 海洋第1154章 斷案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51章 坦噶港第179章 總部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21章 裁軍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607章 迂迴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546章 許可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447章 趣談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272章 犀牛園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01章 恭賀第88章 衝突升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556章 氣吐血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509章 起步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942章 宣戰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631章 準備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56章 平衡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924章 海洋
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272章 犀牛園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504章 借人第498章 和談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29章 艱苦行軍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章 接觸戰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837章 颱風第10章 各國反應第483章 新民族第1421章 鑄鐵廠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87章 勸說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793章 籠中鳥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904章 卡賓達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924章 海洋第1154章 斷案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51章 坦噶港第179章 總部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21章 裁軍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607章 迂迴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546章 許可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447章 趣談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272章 犀牛園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01章 恭賀第88章 衝突升級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556章 氣吐血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509章 起步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942章 宣戰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631章 準備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56章 平衡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924章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