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巡邏兵

安哥拉同東非邊境。

安哥拉殖民軍邊境巡邏隊的士兵布倫齊諾,從本土被調集到安哥拉已經有三個月時間。

布倫齊諾是一個比較熱血的青年,義無反顧的加入了“保家衛國”的隊伍,尤其是王國僅存的兩塊大面積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面臨迅速崛起的野蠻國家——東非的威脅。

而布倫齊諾隨着部隊,被分到了安哥拉殖民地同東非萊塔尼亞省的接壤地帶。

對於東非這個國家,葡萄牙人還是比較瞭解的,布倫齊諾也不例外,因爲前幾年葡萄牙報紙上描述最多的國家就是東非,這個葡萄牙目前最大的威脅。

在葡萄牙人的報紙宣傳上,東非自然是野蠻國家,是一個由“暴君”康斯坦丁統治的邪惡勢力,擁有着無盡的貪婪。

作爲東非君主的康斯坦丁日常躺槍,不過東非的建設成績也會落到康斯坦丁這位名義上國家統治者的頭上,尤其是各國商人對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兩座城市的描述。

作爲東非發展經濟的窗口,這幾座城市,是東非最耀眼的“明珠”,被譽爲印度洋雙子星,和印度大都市孟買齊名。

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能拿出手和東非城市對比的也就只有開普敦,至於其他白人人口少的地方不在這個範圍之內。

所以葡萄牙人早上出門都要“慰問”一下東非人的家人,表達自己的“感謝”。

如果之前葡萄牙真能重視非洲,那還真有能力建設一個類似東非一樣,雄霸整個非洲大陸南部的龐大殖民地,因爲在五六十年,奎寧早就已經出現,對非洲的殖民正處在一個空窗期。

葡萄牙人的臆想,還是不夠大膽,現在東非體量就是巴西的兩倍,不管從人口還是面積上來說。

本來在此之前,葡萄牙是整個南非地區(按照目前東非國土分佈,東非被稱爲南非更爲合適,但是繼承東非擴張史的原因,國際大多數國家習慣性稱爲東非,而實際上東非王國的官方稱呼是“黑興根王國”)最有實力的實力,坐擁面積達到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勢力範圍。

在葡萄牙人看來,東非的潑天富貴,完全是通過對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還有安哥拉殖民地的掠奪來實現的。

他們不再像自己的海盜前輩們那樣,敢於冒險和征服,這也是葡萄牙在非洲殖民地擴張緩慢的重要原因。

如果時間在早個二十多年,葡萄牙自己對南非地區實行擴張,那就沒有東非王國什麼事了!到時候葡萄牙又可以建立一個堪比巴西一樣的大殖民地。

而當時,葡萄牙整體處於衰落時期,其實近百年來,葡萄牙一直在衰落,只不過巴西的脫離對葡萄牙的衝擊力過大,整個葡萄牙失去了大國的精氣神。

不過葡萄牙人處在國運持續下行之下,來不及考慮這些問題,而葡萄牙政府這麼多年又沒有什麼太大長進,所以一切問題都很難解決,更何況是開拓殖民地。

在非洲開拓殖民地,實際上難度並不大,尤其是對之前的葡萄牙而言,因爲當初葡萄牙的兩塊殖民地就差不多相連在一起,中間有商隊穿行,只不過這一進程被東非的擴張打斷。

在恩斯特沒有殖民非洲以前,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具有競爭力的地區也就是幾內亞灣沿海。而像中南非地區,基本上無人問津,除了葡萄牙人就只有最南邊的交通要地開普敦。

所以只要當時葡萄牙政府捨得出錢,就可以在非洲獲得面積巨大的殖民地,且沒有什麼競爭對手。

至於非洲土著,未必就比印第安人強到哪裡,所以威脅不大,唯一需要注意的只有屬於阿拉伯文明的桑給巴爾,但是在五六十年代,桑給巴爾蘇丹國剛好也處在衰落時期,尤其是和阿曼帝國分家之後,實力早就已經崩塌的不成樣子。

而葡萄牙人沒有把握這一點,在他們同東非沿岸的阿拉伯文明上百年的競爭中,他們沒有佔據優勢,所以導致在六十年代錯失良機,被東非捷足先登,隨後就是東非爆打了桑給巴爾這個原東非沿海區域霸主。

不管怎麼說,只要東非發展的越好,對葡萄牙人的刺激也就越大,畢竟在葡萄牙人看來,東非取得的任何成就,本來都應該屬於葡萄牙人。

至於東非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在葡萄牙人看來,自然是對非洲財富的掠奪,畢竟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家,賣礦就足夠發達了。

布倫齊諾也是這樣認爲的,所以從本土到安哥拉以後,布倫齊諾就發誓要爲祖國奪回失去的土地。

不過在安哥拉待了幾個月時間後,布倫齊諾感覺有些失望,因爲他眼前的東非貌似和葡萄牙報紙中宣傳有些差別。

“這裡就是我們和東非的邊境地帶,看起來也沒有之前他們所描述的那麼誇張,不照樣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和草原,根本看不到一點現代化的樣子!”布倫齊諾失望對同伴說道。

“我之前也是聽說東非王國建設的如何如何,不過自從來到安哥拉後,確實沒有看到對面有什麼像樣的建築和農業設施,不過聽說東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或許國內所說的發展迅速指的是莫桑比克殖民地和東非接壤的地方,而安哥拉就看不到這種景象了。”布倫齊諾的戰友解釋道。

“所以我們葡萄牙王國就是這樣敗給一個原本的德意志諸侯?就對面這麼荒涼的場景,和這幾年被描述爲富庶之地的東非完全不一樣!”布倫齊諾感覺受到了無恥的欺騙。

“布倫齊諾,東非人只是沒有開發這裡,如果你到了印度洋沿岸,或者遇到東非城市就不會這麼說了,他們不是那種茹毛飲血的野蠻人,反而裝備精良,人數衆多。

之前安哥拉南部被吞併的重要原因就是,成千上萬的東非陸軍,從東面殺過來,我就是經歷者之一,可以說東非陸軍看起來和歐洲正規職業軍人完全沒有區別。

而當時我們安哥拉殖民地的軍隊,看起來就和民兵沒有什麼區別,連統一的着裝都沒有,同時缺乏重武器支援。

而對面東非人配備了機槍和火炮,這對於當時的安哥拉殖民地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因爲我們沒有這種能力來面對東非人的進攻,畢竟之前葡萄牙遇到的還是拿着石矛弓箭的土著,彷彿一夜之間就變成比我們本地更專業的職業軍人。”

當時,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對東非是存在代差的,東非直接領先葡萄牙殖民地一個時代,要不是英國人干預,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基本上一戰而亡了。

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810章 海岸線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145章 機遇第53章 土豆種植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08章 會面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037章 電氣化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792章 條件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280章 達沃市第389章 易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013章 站隊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60章 革新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330章 跑路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41章 衣錦還鄉第878章 無線電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98章 太特市第160章 革新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430章 客人第595章 鼓動第504章 借人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88章 換師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426章 回歐第1325章 卡塔爾第742章 大捷第187章 勸說第35章 牛馬第1211章 集中營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904章 卡賓達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57章 索加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389章 定居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還在審覈……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
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810章 海岸線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145章 機遇第53章 土豆種植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08章 會面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037章 電氣化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792章 條件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280章 達沃市第389章 易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013章 站隊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60章 革新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330章 跑路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41章 衣錦還鄉第878章 無線電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98章 太特市第160章 革新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430章 客人第595章 鼓動第504章 借人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88章 換師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426章 回歐第1325章 卡塔爾第742章 大捷第187章 勸說第35章 牛馬第1211章 集中營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904章 卡賓達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57章 索加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389章 定居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還在審覈……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