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愛國教育

“這次你們做的很好,成功讓英國和阿富汗的衝突提前,這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有利的,這次行動的有功者會按照獎懲制度嚴格執行,當然,我個人會額外給你們一些獎金。”

恩斯特在期維特宮表揚了挑撥阿富汗行動的特工人員,同時拿到獎勵的特工心裡也是相當舒服。

“接下來再接再厲,當然,也不能過於驕傲,對這次行動要查缺補漏,爲以後積累更豐富的經驗。”

“是,殿下!”

在開完表彰大會後,恩斯特又開始盯着東非水利建設工作,這是一個大週期的全國性工程,動員了百萬人,所以要防止出現差錯。

現在恩斯特算是被這項全國性工程套牢了,短時間內別想脫開身,直到走上正軌爲止。

……

姆貝亞市。

二月份的姆貝亞很乾爽,姆貝亞市第二中學的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參與定期的實踐課程。

只不過不同以往坐在課堂裡聽老師講課,而是在政府安排的農場裡參加勞動。

三年級四班的班主任亞爾克帶着全班學生在姆貝亞市第三國營農場的工人宿舍裡住下。

亞爾克在分配好了住宿後,對於全班同學們說道:“今天的實踐課程由這位經驗豐富的凱德大叔帶大家完成,接下來一週時間,他會帶大家瞭解種地所需要注意的事項,你們要認真學習……”

隨着亞爾克發言完畢,學生們響起掌聲,歡迎實踐活動農場負責人凱德。

凱德面對這些學生也不露怯,他大大方方的站在學生面前自我介紹道:“我是第三國營農場的負責人,很高興在這裡和伱們這些年輕人相互交流學習,因爲你們不是第一批我帶過的學生,每年我都會接待第二中學的學生到我們農場參加實踐活動,所以大家不必約束,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直接問我。”

每個班都有幾個刺頭,三年級四班自然也不能例外,凱德話音剛落,就有人對着班主任問道:

“老師,種地就不用教了吧!這些我們可是都會,在家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幫家裡做農活。”

“羅爾德同學,這是學校組織的活動,同時是政府的安排,全國實科中學的任務,不是說你會了,就可以不來的,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勤勞和實踐,本質上是爲了讓大家能更好的親身體驗工作的艱辛和其中的樂趣,同時也可以積累你們的人生經驗。”

實科中學主要培養的就是學生實踐和動手能力,而文理中學更重視文化素養,不過文理中學也避不開實踐課程,只不過他們的機會很少。

這個時候凱德也插嘴到:“當然,也有考慮到讓你們接觸新經驗和新事物的目的,第三國營農場作爲政府產業,投入上相對可觀,同時也代表着較爲先進的生產力,所以能極大開拓你們的視野。”

姆貝亞市第三國營農場,作爲國有企業,在投入上比普通農場高的多,基本上和西方國家看齊,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

不過東非農場也有落後的地方,那就是大量使用黑奴,這也是無法避免的,就比如棉花采摘這種工作,使用黑奴是最好的選擇。在凱德說罷後,他就帶着三年級四班的學生開始參觀農場的情況,其他不說,國營農場的面積相當大,而且不僅僅種植單一農作物,同時配有自己的牧場和加工作坊,如果再來做城堡,那幾乎和歐洲的中世紀莊園沒有區別。

許多黑人勞工在這裡耕作,作爲東非的剝削對象,黑人勞工的待遇自然很差,不過在東非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對這種奴隸制度早就司空見慣。

也就是前年,姆貝亞市推行以牲畜替代黑人勞工政策後,中小型農場的黑人勞工才得以被取代,但是大型農場和礦山依舊保持了不少黑人勞工。

他用手指向正在大規模作業的黑人奴隸說道:“你們的父輩都是在生存艱難的境遇下被迫來到東非,就比如我本人也是如此,這個世界是比較殘酷的,我不說東非比其他國家強,但是絕對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所以未來你們也要爲東非奉獻,避免以後國家衰亡,否則這些人就是前車之鑑。”

凱德的話很殘酷,而黑人的遭遇也很值得同情,不過對於這些十幾歲的小青年們來說,沒有多少衝擊力,畢竟黑奴在東非這個國家太常見了,以至於他們可能順理成章的認爲這就是合理的。

但是,黑人勞工的遭遇也在他們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那就是落後就是要捱打的,如果東非衰落,那有些人可能就會像這些黑人一樣成爲別人的奴役對象。

之所以說有些人,按照恩斯特的理解,那就是剝削者也有聰明人,他們會分化被剝削者,最底層的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被剝削者,而被收買的人,雖然被上一級剝削,但是他們可以剝削自己的下一級。

這就是人類社會的金字塔結構,東非也存在金字塔,而黑興根王室就是最上層,然後是貴族和官僚,最後是東非公民,最後是東非的黑奴。

至於田地裡工作的黑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東非當做愛國主義素材,他們只是麻木的完成工作,這對於他們也是一件好事,有時候知識和見識越豐富,煩惱也越多。

如果是二十一世紀的人落入黑奴的處境,說不定會崩潰,而這些黑人反而有些“甘之如飴”,因爲東非給了他們一個穩定的環境,日子比以前朝不保夕的時候還好了一點。

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基本的生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遏制黑人人口增長這個任務使得東非黑人羣體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基本上東非東部和中部,已經不存在女性黑人,而西部和南部有少量女性黑人。

不過生理需求,這一點是可以忍的,東非只要這兩三代黑人的幾年青春,就會還給他們自由,所以忍忍幾年就好了,等到了自由美利堅,想怎麼玩都行,反正美國已經明面廢除了黑奴。

當前東非也需要這些黑人爲東非發展做貢獻,要不是黑人勞工存在,恩斯特在東非搞得那些工程還真不好完成,很有可能陷入和拉美一樣的境遇。

這一堂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很簡單粗暴,就是展示東非被壓榨羣體的生活狀態,來給東非年輕一代樹立思想。

至於他們會不會受到影響,實際上效果已經很明確,作爲土生土長的東非人,新一代年輕人心中自有計較,處於他們的立場來說,自己腳下這片土地,是父輩們從黑人手裡搶過來的,所以他們自然要站在東非這一邊。

至於恩斯特這個罪魁禍首,心裡其實毫無負擔,沒有自己,也是便宜歐洲其他殖民者,所以這個惡人自然自己來當比較好,而且恩斯特雖然說不是好人,但是心裡有底線,不會隨意搞屠殺那一套。

第1503章 縱火案第1185章 速成第438章 倒計時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821章 裁軍第418章 學徒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448章 竊聽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525章 血清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011章 借錢第222章 體面第1316章 對話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92章 靜坐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600章 嘗試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71章 “萊茵”市第780章 追蹤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308章 滲透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58章 密謀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04章 飲食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69章 送別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507章 大水災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36章 道路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293章 肢解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505章 提速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9章 接觸戰第1325章 卡塔爾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92章 條件第376章 作戰會議
第1503章 縱火案第1185章 速成第438章 倒計時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821章 裁軍第418章 學徒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448章 竊聽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525章 血清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011章 借錢第222章 體面第1316章 對話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92章 靜坐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600章 嘗試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71章 “萊茵”市第780章 追蹤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308章 滲透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58章 密謀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04章 飲食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69章 送別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507章 大水災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36章 道路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293章 肢解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505章 提速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9章 接觸戰第1325章 卡塔爾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92章 條件第376章 作戰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