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

推動東非菜這件事現在還不能急,這件事必須恩斯特自己來,不過現在自己還在歐洲,所以就先暫時緩一緩,等自己到了東非後再做打算。

……

1871年7月12日。

美國,紐約。

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是空前繁榮的,這是黑興根銀行北美總經理喬納森這三年來的所目睹的情況。

黑興根銀行在三年前登陸北美,實際上更早的時候還有北美商業聯絡處,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黑興根銀行,還是恩斯特在柏林剛剛髮際的時候,直到黑興根銀行組建並擴大後,才正式登陸這片沃土。

“又是一艘移民船?”在海邊陪着妻子散步的喬納森說道。

妻子安琪那:“估計是意大利人,最近到美洲的意大利人確實多,前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意大利人在紐約靠岸,看來意大利王國的情況不是很妙。”

喬納森:“呵呵呵,那是活該,招惹了我們德意志人,怎麼可能有好下場。”

喬納森作爲德意志人,自主的把奧匈帝國看做德意志人的祖國,現在有了第二選擇——德國,但是從前在海外大家大多數還是打着奧地利的旗號,那時只有奧地利帝國是頂尖列強。

安琪那:“喬納森,這些話在家說說就好了,不要在外面這麼說,萬一被有心人聽到可能會有麻煩。”

喬納森:“我知道親愛的,不過,現在這裡就我們兩個,我才這麼說。”

安琪那主要是擔心喬納森的話被意大利移民羣體聽到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美國的意大利移民社區可是鼎鼎大名,革命黨和黑幫成員混雜,前些日子,又被奧匈帝國逼迫意大利王國驅逐了一大批“愛國者”,所以在美國的意大利移民武德相當充沛。

紐約作爲許多意大利移民到來的第一站,有許多意大利團體在這裡接船,然後拉人,所以在街上還是小心爲妙,人羣裡恐怕有不得了的存在。現在美國最出名的黑幫,幾乎都由意大利人掌控。

在意大利黑幫崛起前,美國主要黑幫團體是愛爾蘭人的天下,1845年-1850年愛爾蘭發生大饑荒,數以百萬計的愛爾蘭難民涌入到美國,逃過來的這些人,不但有美國國籍,美國政府還爲他們安排工作。

而那時正是美國民主早期,三權分立剛剛確立,任何新來的移民都有投票權,於是這些愛爾蘭人就是美國政客們主要拉攏對象。剛開始政客們通過找工作,安排國籍等優惠條件來賄賂這些愛爾蘭人,可是隨着競爭的激烈,腐敗的政客還要求打擊對手,當然手段就多種多樣了。綁架、勒索、恐嚇等等無惡不作,這些政客培養起來的愛爾蘭黨羽就成了美國最初的黑幫。

不過現在愛爾蘭人過時了,和愛爾蘭這些低檔次黑幫相比,意大利黑幫大多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他們有嚴格的紀律和規模的組織,也更受僱主歡迎。

在恩斯特推波助瀾下,更是助長了意大利黑幫在美國的事業發展。

巴拉圭作爲一個小國分潤不了多少意大利移民,而且大多是威尼斯人,雖然阿根廷等南美國家也歡迎意大利移民,但是,最終還是前往美國的意大利人更多,主要是美國的意大利移民基數大,呼朋喚友總能起到些作用。

意大利難民通過聯繫在美親屬,詢問情況,然後就變賣家當前來美國了。

身無分文的意大利難民,到了美國後,等待他們的不是天堂,而是老鄉的“愛”。

……

碼頭上,人山人海,移民船終於靠岸,許多意大利人因爲暈船,昏頭轉向,有的甚至長時間沒有裹腹,身體都是虛浮的,但是船東已經開始急不可耐的趕人。

“嘿,窮鬼!你們已經到美國了,自由就在此處,天堂就在此處,所以趕快從我的船上滾下去。”

“不要磨磨蹭蹭的!你是沒睡醒麼?趕快拿着你的行李滾蛋!”

“喂喂,不要死在我的船上,要死死在海里都行,水手把他給我拖下去。”

終於在一個小時後,船東將人全部趕下了船。

“墨尼船長!這是我們商會的湊的一些船費,感謝伱的善良解救瞭如此多的意大利民衆。”

“哈哈哈,巴布爾先生,你客氣了!這是我應該做的!”

剛纔還兇巴巴的墨尼像是換了一副面孔,對着巴布爾滿臉堆笑,全然沒有了對剛纔意大利人的不耐煩,畢竟是給自己送錢的人。

巴布爾是紐約意大利人的代表之一,之所以給墨尼這樣的船東付錢,是因爲三個月前,他們收到了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

一些黑心船東爲了多賺錢,把到美國的意大利人扔進公海里,給他們幾條小船,然後讓他們自生自滅,就急匆匆的去拉下一趟。

結果,有幸存者被路過商船救起,這件事就上了報紙,看到同胞受此大難,在美意大利愛國者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集資付錢給船東,這樣他們每拉一批意大利人到美國,就可以額外獲得一份額外收入。

要求必須是全是活着的意大利人,且船是滿員的,才能拿到這筆錢,利誘之下,終於杜絕了這類事件。

愛國者們當然沒有這麼多經費,因爲他們還要支持意大利統一事業,這很費錢,所以贊助商主要是意大利黑幫。

而意大利黑幫現在在美國開展業務剛好需要人手,於是剛剛下船的意大利人再次感受到了“老鄉”的熱情。

“嗨,兄弟,餓壞了吧!我這裡剛好有些麪包和水。”

“真是……太感謝您了,先生!”

“慢慢吃,別噎着,這有水!”

稍後。

“你來自意大利哪裡?”

“倫巴第!”

“那可真是個好地方,我以前在西西里島,就聽說倫巴第是意大利最好的地方。”

“可惜現在不是了,戰爭摧毀了那裡。”

“別難過,兄弟,既然來了美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但願如此!”

“兄弟,你來美國是投靠親人麼?”

“我的家人在意大利就死完了。”

“節哀順變!”

“沒有關係,這些日子,我也算緩過來了,尤其是在船上,我都感覺自己快死了,但是當我踏上陸地的那一刻,感覺還是活着好!”

“那你孤身一人,到美國有沒有住處,工作,如何維持生計?”

“這……”

“唉,果然,你和之前的人一樣,稀裡糊塗就往美國跑,至少要打探清楚情況,做好準備再來!”

“那我該怎麼辦?”

“呵呵,幸好你遇見了我,我們的公司正在招人,老闆也是意大利人,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

“真的麼?”

“那是當然,你看看我這身西裝,想象不到我之前只是一個來自意大利最窮困地區的難民吧!在美國,只要敢想敢拼,有的是發財的機會!”

看他還有些猶豫,那人接着說道:“放心,老鄉不騙老鄉,我也是看在同爲意大利人的份上才幫你的。”

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513章 抉擇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265章 新世界第196章 鐵路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67章 觀察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51章 坦噶港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882章 出口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624章 要人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968章 分歧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276章 酒精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163章 年底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66章 集結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1361章 影響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499章 建交熱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822章 卡賓達第1224章 收網第70章 蒙巴薩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04章 卡賓達第498章 和談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56章 軟刀子第1474章 人口第1374章 波斯第136章 道路第124章 水井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549章 潰兵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930章 漢薩省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513章 抉擇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265章 新世界第196章 鐵路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67章 觀察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51章 坦噶港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882章 出口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624章 要人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968章 分歧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276章 酒精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163章 年底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66章 集結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1361章 影響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499章 建交熱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822章 卡賓達第1224章 收網第70章 蒙巴薩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04章 卡賓達第498章 和談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56章 軟刀子第1474章 人口第1374章 波斯第136章 道路第124章 水井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549章 潰兵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930章 漢薩省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