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

康斯坦丁視察多多馬,除了對東非高原的好奇外,也有監督地方工作的原因,不過康斯坦丁在多多馬視察的閒心並沒有持續太久。

1871年4月2日。

一封來自盧薩卡市的電報傳到康斯坦丁手中——馬塔貝萊高原的土著爆發了反抗東非王國統治的起義。

康斯坦丁看過電報內容後,面色鐵青,他咬着牙對思維特說道:“看來我們對馬塔貝萊高原的土著還是過於仁慈,這次平定叛亂後,一定要讓當地的恩德貝萊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殖民主義!”

一般來說,東非王國是很少對黑人反抗過多關注的,大多土著拿着極其原始的武器很難對東非軍隊造成創傷,即便有反抗運動也只是小規模的,但是馬塔貝萊起義不一樣,幾乎可以說是馬塔貝萊高原(差不多前世津巴布韋全境)全境皆反,而發動反叛的主力正是恩德貝萊人。

恩德貝萊人是祖魯人的一支,他們並非津巴布韋本土居民,而是1837年後入關津巴布韋並奴役當地土著的外族。

其原本生活在祖魯王國,首領是祖魯國王恰卡手下的大將——姆齊利卡,大約在1822年,姆齊利卡齊率軍北征之際,因與恰卡意見不合,脫離了恰卡,他率領部隊遷到德蘭士瓦,沿途征服了蘇陀人、茨瓦納人各部落。

1836—1837年,由於受到布爾人的襲擊,最終被迫離開德蘭士瓦。恩德貝萊人越過林波波河,征服了馬紹納人,佔領了林波波河與贊比西河之間的廣大地區,建立了馬塔貝萊王國,定都於布拉瓦約。

因此恩德貝萊人建立的國家同普魯士一樣,是依賴軍隊發家,其統治階層和普魯士的容克貴族一樣都是軍事貴族,社會組織也是根據軍事需要劃分的。

男子共分成四類。第一類,稱爲“馬采采”,是未達到應徵年齡的少年,他們放牧牲口,並接受初步的軍事訓練。第二類,稱爲“馬恰恰”,他們是未婚的戰士。戰士要在戰鬥中立功,才能結婚。第三類,稱爲“曼託託”,是已婚的戰士。第四類,稱爲“英東納”,即軍事長官。

恩德貝萊人這樣的社會結構註定其擁有非常強的尚武性,而且恩德貝萊人同布爾人,葡萄牙人都交過手,也不是那種未開化的土著。

東非之所以能迅速奪取馬塔貝萊高原,當時是撿了漏的,因爲1868年,恩德貝萊人的第一任首領姆齊利卡齊去世,1869年整個馬塔貝萊王國都陷入了王位爭奪的混亂時期,直到1870年,姆齊利卡的兒子洛本古拉才繼承了王位,東非王國入侵馬塔貝萊高原的時候正是恩德貝萊人元氣大傷的時候。

康斯坦丁:“思維特,剛好你在這裡,你認爲我們應該怎麼鎮壓這場大規模叛亂!”

作爲東非陸軍總參謀長,思維特分析道:“陛下,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動用的軍事力量主要是位於馬拉維湖畔南薩爾茨堡省的邊防部隊,贊比亞境內的軍事力量不能隨意變動,而我們在馬塔貝萊高原的軍隊則主要集中在同德蘭士瓦和莫桑比克邊境,受限於信息的原因,說不定他們對這場叛亂的消息還並不清楚,同時因爲戍邊的原因不敢輕舉妄動。”

贊比亞作爲東非腹地,其軍事力量其實並不是很強,也就是能剛好鎮壓當地土著的程度,以民兵爲主,所以肯定是不能隨意出動的,別馬塔貝萊高原沒搞定,反而造成贊比亞地區的不穩。

東非在贊比亞的統治和津巴布韋地區的羈縻統治不同,那是強硬鎮壓式統治,依託東非高原作爲大後方,東非也不害怕贊比亞當地土著反抗,隨時能從東非高原支援贊比亞當地。

津巴布韋則不一樣,東非在當地採取的羈縻統治,也就是充分給予當地土著統治階級權力,暫時維持當地穩定,等消化贊比亞後,東非王國纔會對其進行改造。

結果現在看來,羈縻統治這一套算是完蛋了,這也是康斯坦丁十分氣憤的原因,恩德貝萊人起義簡直就是狠狠打了自己的臉,在強硬統治區域,土著們不成氣候,結果東非稍微和顏悅色的區域,這些土著反而絲毫不給東非王國面子,這就是所謂的敬酒不吃吃罰酒。

思維特接着說道:“我們在馬拉維湖區域駐紮的部隊是用來防備葡萄牙人的,機動性和裝備都屬於最好的一批,所以現在及時南下馬塔貝勒高原可以迅速鎮壓當地叛亂,等信息聯絡暢通後,馬塔貝萊高原的邊境部隊也可以主動配合鎮壓。”

恩德貝萊人起義幾乎是瞬間爆發,因爲其中央政府依舊存在,其君主洛本古拉這個時候應該是完成了對王國內部各方勢力的整合,加之東非在馬塔貝萊高原兵力被莫桑比克和德蘭士瓦牽制在邊境,在內陸反而並不是很強,所以才讓洛本古拉鑽了空子。

洛本古拉是個比較有爲的君主,歷史上洛本古拉繼位後,繼續強化馬塔貝勒王國的軍事組織,重視軍隊建設。他從被征服的地區招兵,來補充自己的軍隊。同時,仿效祖魯人的軍事訓練方法,購買新式火器,提高部隊的戰鬥力。他還鼓勵本族與其他的部族通婚,並保持被征服地區原來的社會結構。

這個時空,因爲東非王國的橫空出世,打斷了他的發展軌跡,不過現在看來,哪怕歷史發生了變動,洛本古拉依然依靠其才能,仍然成爲了恩德貝萊人尊重和服氣的首領。

畢竟能組織起這麼大規模起義的人,東非王國還從來沒有遇見過,洛本古拉是第一個讓東非王國刮目相看的土著。

不過,康斯坦丁已經決議,此子不能留,恩德貝萊人大起義也給康斯坦丁敲響了警鐘,讓他想起了曾經黑興根親王國併入普魯士也是因爲民衆起義的原因。

康斯坦丁:“思維特,這次就由你親自平叛,我有以下幾點要求,伱記住,第一,必須抓住洛本古拉這個恐怖分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戰後所有恩德貝萊人全部給我抓住,我要把他們全部變成奴隸;第三,所有堅持反抗分子一律就地擊斃;最後,不再允許任何土著相互串聯,我們根據地區把他們分開統治。”

康斯坦丁下定決心,要把恩德貝萊人全族都抓到東非高原來進行最殘酷的統治,讓他們知道得罪自己後果。

同時恩德貝萊大起義也給了自己一個警告,絕對不能讓土著形成絕對的核心,接下來東非王國要對境內所有土著勢力的中央政府進行搗毀,避免恩德貝萊大起義重現。

對於東非政府來說,恩德貝萊大起義是一場大規模叛亂,而且是東非第一次遇到土著有組織和預謀的大規模叛亂,所以必須重拳出擊。

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71章 “萊茵”市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13章 站隊第1303章 撤資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435章 雙總部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1315章 交接第797章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86章 咖啡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45章 空軍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784章 自己人第598章 新年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830章 蓄水池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396章 推測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547章 登陸第80章 農業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1166章 體驗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60章 革新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364章 燃燒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837章 颱風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73章 消化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16章 對話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847章 畜牧業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01章 招人第108章 歷史課第298章 香蕉園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291章 “偷國”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714章 伊林加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
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871章 “萊茵”市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13章 站隊第1303章 撤資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435章 雙總部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1315章 交接第797章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86章 咖啡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45章 空軍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784章 自己人第598章 新年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830章 蓄水池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396章 推測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547章 登陸第80章 農業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1166章 體驗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60章 革新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364章 燃燒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837章 颱風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73章 消化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16章 對話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847章 畜牧業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01章 招人第108章 歷史課第298章 香蕉園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291章 “偷國”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714章 伊林加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