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油井

第696章 油井

茫茫的圖爾卡納湖畔,一臺蒸汽鑽井機冒着滾滾黑煙,鍋爐工源源不斷的把煤填入爐室,在輪機的帶動下,沉重的金屬鑽頭不斷的工作,上上下下,擊穿岩層,工人把帶出的岩層碎屑用工具清理到獨輪車上,推走然後堆放在一邊,這裡是東非的一處石油勘測點。

“卡爾斯先生,我們真的可以在這裡找到石油麼?這已經是今年我們挖的第六處鑽井了,我感覺我們是在白費功夫,這種情況和海底撈針無疑。”石油工人索爾問道。

索爾的團隊是從奧匈帝國石油產區學成歸來的專業石油工人團隊,在三年前根據王國的命令,回國幫助東非尋找石油。

團隊的蒸汽鑽井機則是由東非委託德國的機械公司製作,然後通過海運運往蒙巴薩,最後經過鐵路,公路運到圖爾卡納省。

“根據我的判斷,在圖爾卡納湖周圍確實發現了可能存在石油的的證據,就比如一些遠古的化石和遺蹟,不過目前我們沒有相關的理論支撐,所以想要在這裡把石油挖掘出來,只能通過不斷的嘗試。”卡爾斯說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實際上圖爾卡納省有沒有石油,連您也不知道麼?”索爾問道。

“咳咳,確實是這樣。”卡爾斯有些尷尬的說道:“不過石油本來就是一種十分稀缺的資源,目前全世界的石油產地基本上分佈在美國和東歐,所以我們找不到石油也是正常。”

索爾皺着眉頭問道:“我們東非的面積可不小,這麼大的國土不可能一滴石油也發現不了吧!”

“索爾先生,目前下結論爲時尚早,實際上石油的勘測本來就看運氣,美國的石油產業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畢竟他們也缺乏相關的理論基礎,更多是靠着化石,地質等進行猜測,而且我們現在勘探的區域,連圖爾卡納湖的三分之一都沒有,更何況整個圖爾卡納省,亦或者是整個王國。”

“這就是一種賭博!”索爾本來以爲作爲地質學家專家,卡爾斯有些真本事,結果最後還是靠這種方式,真是讓人感覺遺憾。

畢竟只是不斷的鑽井,索爾本身就可以自己完成,卡爾斯反而顯得一無是處,大家還要聽他的指揮。

卡爾斯辯解道:“話不能這麼說,我們無法通過理論來精確石油位置,這是因爲這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全新的知識,幾十年前我們甚至沒有所謂的石油工業,人類大規模應用石油在工業領域的歷史太短,如果我們可以成功,那就能爲未來石油勘探技術發展積累經驗。”

隨後他又拿目前石油產業最發達的美國來作爲例子。

“在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火車司機的埃德溫·勞倫蒂尼·德雷克鑽出了美國第一口油井。這口油井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塔斯維爾,挖掘深度爲21米多,這口油井,拉開了美國石油業的序幕。”

“洛克菲勒本人就是靠着建設煉油廠起家,到現在壟斷了美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煉油能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石油運輸,以及百分之二十的原油開採。”

“如果不是奧匈帝國和羅馬尼亞石油產業的佈局,那歐洲恐怕也會變成洛克菲勒的市場,光是美國的石油產量就達到了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我們在東非內陸尋找石油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實際上,即便有奧匈帝國和羅馬尼亞的石油,國際油價依然操控在美國人手中,好消息是現在石油生產遠大於需求,所以石油價格可以讓人接受,這也是東非進口石油的的一個因素,但是王國對石油的重視,顯然要超過任何國家,我想這和東非的汽車產業有關。”

至於東非是否把國運押在石油和汽車產業上,就不是卡爾斯這個小人物可得知的了。 雖然石油和汽車都已經出現,但是石油目前最主要的作用還是用作“煤油燈”等照明手段,畢竟電力普及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汽車更是“權貴”的玩物,連價格最低的自行車都只能是中產階級才能消費的起的工業品,所以沒有幾十年發展,這些新產業的前途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並不明朗,也只有東非在全力以赴的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索爾先生也在奧匈帝國的石油產地工作過,應該也清楚,目前石油的發現本來就是意外,就比如美國人,他們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發現石油,所以我們的也只能通過最原始的手段來完成王國早期石油的勘探工作,不管成敗,這都是寶貴的經驗。”

目前美國的石油勘測技術實際上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甚至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就是西部牛仔騎着一匹馬,然後在風把帽子吹落的地方進行“鑽井”,以此來尋找石油。

這種方式比東非還要“玄學”,不過美國人偏偏就是靠着這種方法,有人一夜暴富。

當然,這也和美國的西進運動有關,在第一口石油井發現後,很多“瘋子”在西部買地,然後通過牛仔的帽子來賭自己的土地上存在石油,這纔是真正的“賭博”。

像東非這種,恩斯特早就知道圖爾卡納省存在石油的“掛壁”,是不能理解的,恩斯特知道前世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索馬里交匯地帶都有這樣的潛力。

“只有等到我們真正打出一口油井,我們才能把經驗變成理論,然後再通過理論來尋找更多的石油,所以索爾先生,我們現在從事的事業,絕對是可以推進人類歷史進程的,就算最終沒有找到石油,我們也能在地質學領域有所發現和創新!”卡爾斯說道。

“不要說這種喪氣的話,萬一……”索爾話還沒說完。

“出油了,索爾隊長!”

索爾的嘴就像開過光一樣,卡爾斯也有些錯愕,自己剛說完可能發現不了石油,就被打臉,這種感覺確實讓人很複雜,但是激動更多一些。

在蒸汽機的巨大噪音中,傳來一陣歡呼聲,經過三年的“艱苦”奮戰,東非的第一口油井終於誕生了。

滾滾的地下“黑金”從井口噴涌而出,如果放在自由世界,恐怕又會製造一段“財富傳奇”,但是在國有化爲主流的東非,這是全體東非國民的財富。

“先不要靠近,避免油井中的有害氣體釋放,把這裡圍起來……”索爾按照奧匈帝國工作的經驗開始指揮現場石油工人工作。

在東非工作了三年,終於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了,雖然之前鑽井工作也挺多,但是大多都是乾井,這次可是真正的油井。

(本章完)

第1259章 同意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91章 青檸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830章 蓄水池第1117章 輿論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20章 購艦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64章第511章 輸血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289章 教學第525章 血清第124章 水井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50章 移民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351章 過往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471章 漏洞第844章 魯道夫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21章 裁軍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0章 各國反應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704章 底氣第749章 南下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968章 分歧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82章 近衛師第304章 調停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25章 血清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01章 恭賀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42章 宣戰第1302章 巴庫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66章 體驗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629章 教育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784章 自己人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
第1259章 同意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91章 青檸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830章 蓄水池第1117章 輿論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20章 購艦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64章第511章 輸血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289章 教學第525章 血清第124章 水井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850章 移民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351章 過往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471章 漏洞第844章 魯道夫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21章 裁軍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0章 各國反應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704章 底氣第749章 南下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968章 分歧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82章 近衛師第304章 調停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25章 血清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01章 恭賀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42章 宣戰第1302章 巴庫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66章 體驗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629章 教育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784章 自己人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