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阿司匹林”

第905章 “阿司匹林”

當然,卡賓達鐵路的建設雖然困難,但對東非而言並不是不可能完成,因爲修建黑森鐵路時積累了巨量經驗,所以這條跨越剛果河的熱帶雨林鐵路,可行性相當高。

唯一的缺憾是卡賓達沒有直達羅安達的鐵路,西部沿海鐵路的起點正好就是卡賓達對岸的索約鎮,也就是剛果河口南岸,切斷了卡賓達和南部安哥拉城市的直接聯繫。

不過當前,卡賓達市可沒有羅安達市那樣的底氣,能爭取到金沙薩鐵路延伸到卡賓達市就算“燒高香”了。

當然,卡賓達市政府的這種想法也沒有問題,可一但卡賓達市的石油資源得到開發後,那時卡賓達完全有能力晉升爲東非實力最強的城市之一。

畢竟卡賓達一地的石油資源就相當於前世遠東帝國全國石油資源一半左右,加上海港城市這些區位條件,以及政策上的傾斜,其重要程度對東非而言,遠在羅安達之上。

……

隨着“三部”建設,帶動的是東非全國資源向這三個地區轉移,當然包括新的學校和醫院。

不過當前這些地區的教育和醫療條件自然無法和中,東部相比,就拿卡賓達市舉例。

卡賓達全市只有一家醫院,而且整個醫院只有七十多人,相當於一千多人裡纔有一名醫生。

不過這也比西部的整體水平強的多,整個西部約三千人才有一名醫生,卡賓達作爲城市,所以已經算是情況比較好的,而且卡賓達城市級別高才能如此,如果是其他落後城鎮只能更低。

“羅浮先生,今天又送來兩個患者。”

今天市醫院送來了兩名患者,無一例外都是黑人,從這一點來看東非的黑人勞工貌似待遇不錯,畢竟醫療作爲稀缺資源,還能用到黑人身上,在19世紀的大環境下,顯然有些“浪費”了。

當然,東非不可能真的這麼好心,無償爲其治病,除了其是東非重要的勞動力資源以外,這些土著患者還是重要的醫學素材。

畢竟19世紀的醫療水平和醫生素質,那是極其落後的,而想要提高醫生素質就必須多臨牀試驗。

顯然,這個實驗體不適合拿本國公民來充當,而黑人就不一樣了,可以放心大膽的嘗試藥方和治療手段,這也是東非醫學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羅浮習以爲常的看着自己的患者,倒是沒有急着上手,而是讓自己的學生先看看情況:“布朗斯,你先看看是什麼情況,然後告訴我。”

一個稍顯稚嫩的青年,在戴好手套後,說道:“是的,老師。”

他將來到兩名黑人面前,開始觀察和詢問症狀,在原葡萄牙人的統治下,這些黑人只會簡單的葡萄牙語,或者一些指令性德語,顯然無法回答他的專業性問題。

所以布朗斯只能通過對病患部分的分析來確認病症,他先是測量了體溫,然後動手掰開黑人的嘴巴,觀察舌苔的狀況,然後是對病竈進行檢查。

在觀察了幾分鐘後,布朗斯有些不確定的說道:“老師,這個症狀看起來應該是某種炎症,患者身體帶着高溫,傷口帶有紅腫的瘢痕,界限清晰……看情況拖延了很久,不過具體問題就不知曉了。”

羅浮點點頭道:“這些都是基本的,應該是某種皮膚病,我傾向於是丹毒,畢竟之前的一些病人也有類似案例”

“《本草綱目》記載:‘柳葉…小兒丹毒。用柳葉一斤,加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洗患處。一天宜洗七、八次…’所以柳葉中肯定含有某種化學成分,這說明在遠東帝國古代就有很好的療效,不然不可能被詳細記錄,當然,具體還要看是否對症,不過我們這裡沒有柳葉,所以可以先開些消炎藥。”

對於《本草》這本書,布朗斯自然十分熟悉,這是必學書籍之一,東非中醫協會編制的東非藥典中就有。

東非藥典是東非中醫協會根據世界各國醫療鉅著,藥方,加上東非本土特有草藥品種等內容編制而成的藥品百科全書。

“丹毒也就是一種皮膚病,這種病症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是一種由病毒或者細菌引起的病症,而柳葉中含有某種成分,對這種病毒或者細菌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我們的重點就是找到這種病毒或者細菌,甚至可能是真菌的成分。”

“世界各國的醫學都有可取之處,然而其中大成者只有中醫,中醫有豐富的數據支撐,對各種病症都有記載。”

“其他不說,光是我們東非收錄的《本草綱目》就有十三個版本,甚至有王室收藏的孤本,和日本的兩個版本,這說在《本草綱目》流傳到今天,其內容變動很大,畢竟醫學必須講就嚴謹,絲毫的變動可能就造成嚴重的醫學事故。”

“當然了,這種細微的調整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每個醫者有各自的經驗和學識,所以這種細微的變動很有可能是一種糾正和改良,我們也不能忽視。”羅浮對着自己的學生侃侃而談道。

“當然,我這麼說是希望你未來能從古老典籍中汲取知識,這些知識終究是寶貴的財富,就比如剛纔我提到的柳葉對丹毒的抑制作用,目前據說國家醫療實驗室就在提取其成分,實際上古埃及也有類似的治療案例,所以汲取百家之長是我們醫學不斷進步的重要過程之一。”

羅浮所說的國家醫療實驗室,實際上已經取得了不少成功,畢竟中醫記載的醫學案例和治療方案多如牛毛,東非只是在這基礎上提取其中的藥物化學成分。

這就相當於指明瞭研究方向,而不用向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在意外中取得突破。

而關於柳葉中成分的提取也有不小進展,可能大家不太瞭解,實際上柳樹中具有抗炎鎮痛效果的就是水楊酸,不過目前副作用太大,所以尚未推廣,正在實驗室繼續改良。

前世關於水楊酸成分藥品最出名的就是“阿司匹林”,由德國的霍夫曼研究而成,而且霍夫曼研究的時間基本上和東非幾乎在同一時間。

當然,東非中醫協會肯定不知道霍夫曼此人存在,其科研項目完全是在遠東帝國醫學古籍中找到的方向,當然,想要將古籍中藥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肯定少不了化學基礎。

所以,東非醫學正在積極招收各行各業的人才,或者說融合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從而更好的推動東非醫學的發展。

這樣一來,東非中醫自然就更容易出成績,光是遠東帝國醫學典籍中的知識,就足夠他們鑽研一輩子。

就像“水楊酸”的提取,先是中醫典籍記載指明方向,東非的醫生再想辦法將這種成分通過現代手段提取出來,未來改良成功,那就有可能成爲“阿司匹林”這樣的有效藥劑。

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28章 打探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25章 造船業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447章 趣談第774章 搬遷第852章 夏威夷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688章 巡邏兵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736章 第九旅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865章 高原省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364章 燃燒第1165章 抵押物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98章 遊歷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924章 海洋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976章 開始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26章 機耕路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81章 消耗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531章 兵城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672章 危與機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472章 備戰第446章 災情第1250章 謠言第1166章 體驗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840章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60章 革新第803章 威脅第401章 駁回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492章 靜坐戰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204章 “流放”?“潤”!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
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28章 打探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25章 造船業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447章 趣談第774章 搬遷第852章 夏威夷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688章 巡邏兵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736章 第九旅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865章 高原省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364章 燃燒第1165章 抵押物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98章 遊歷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924章 海洋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976章 開始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26章 機耕路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81章 消耗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531章 兵城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672章 危與機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472章 備戰第446章 災情第1250章 謠言第1166章 體驗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840章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60章 革新第803章 威脅第401章 駁回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492章 靜坐戰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204章 “流放”?“潤”!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