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

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

對於馮德萊恩如此不要臉的話,就算艾倫塔爾在偏袒東非也嘴角抽搐了一下。

不過如果單從戰爭規模上來看,東非的訴求完全是合理的,如果南非戰爭的規模放在歐陸戰場上,那也能排進前列。

只不過非洲是什麼地方,歐洲是什麼地方,艾倫塔爾敢肯定,南非戰爭造成的損失都不如當年奧地利對威尼斯戰爭造成損失大,畢竟威尼斯本身就是歐洲大城市,即便是周邊經濟也不差,而南非戰爭的主戰場絕大部分都是荒地,森林和草原,就算戰爭打個十年沒有進入東非核心區域,那也不會對非洲造成太大影響。

不過艾倫塔爾也只能說道:“好,東非的要求還算合理,不過葡萄牙人能不能接受這個價格我們就先不討論了,我們現在重點討論的應該是布爾共和國和開普敦,納塔爾的問題,關於這兩處區域,馮德萊恩閣下,你們東非應該對英國適當讓步,畢竟,不可能好事都讓東非佔了。”

他特意在讓步這個詞上加重語氣強調道,畢竟剛纔索爾茲伯利都沒有說話,這已經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索爾茲伯利的態度。

馮德萊恩很上道的說道:“對於和英國發生的衝突,實際上只是兩國之間的誤會,其實從歷史上來看,我們和英國之間並沒有太多的齷齪,所以我們東非願意尊重英國,不過前提是英國不能損害我們的利益。”

馮德萊恩伯爵已經主動讓出臺階,這個時候輪到索爾茲伯利開口了。

實際上就在剛纔兩人對話時,索爾茲伯利就已經明白東非對葡萄牙的殖民地勢在必得,英國即便做的再多也不可能讓東非政府在吞併葡萄牙殖民地問題上妥協。

既然這樣,就不能再繼續拿葡萄牙問題搪塞東非,這樣並不能結束戰爭,而對英國而言現在繼續南非戰爭只會賠的更多。

所以索爾茲伯利開口道:“葡萄牙的問題我們英國自有打算,不過我們肯定也不會偏袒南非戰爭的罪魁禍首。”

馮德萊恩和索爾茲伯利兩人的說辭直接等於把南非戰爭的罪魁禍首按在了“打醬油”的葡萄牙身上,不知道葡萄牙人如果知道是否會哭死過去。

“我們現在更看重的是開普敦及周邊區域,對於開普敦和納塔爾我們的態度是從一而終的,都是大英帝國神聖不可侵犯的一部分,至於布爾共和國,我們也有重要利益關係存在。”

索爾茲伯利基本挑明瞭英國的底線,那就是英國領土的完整性,以及布爾共和國的利益存在。

馮德萊恩適時說道:“我們可以保障英國在奧蘭治境內的相關利益,包括金伯利在內的英國商人財產安全,對奧蘭治境內現有已開發礦產的繼續開發和利用權力,當然,前提是遵守我國的法律。”

索爾茲伯利皺着眉頭說道:“布爾共和國畢竟是一個合法政權,所以還是繼續維持下去纔是最佳選擇。”

對比馮德萊恩笑着說道:“布爾人原本生活在開普敦市周邊,現在他們迴歸開普敦也很不錯,至於布爾共和國實際上早就名存實亡,在這幾個月裡除了已經出逃的叛軍及家屬,大部分佈爾人已經自動加入東非國籍,我們已經事實上在奧蘭治建設了政府機構。”

“哼,這只是你們單方面的說辭,萬一是受到你們的威脅呢?”

“當然不會,索爾茲伯利閣下也不要着急,伱聽我詳細解釋一下,奧蘭治原本人口也纔不到區區三十多萬,而且其中一部分已經逃亡開普敦境內,我們東非加上戰俘獲得的布爾人也僅僅十七萬左右,目前這十七萬人中有十三萬已經被我們分配到國內各個區域,就算想讓布爾人重回奧蘭治也不可能再實現。”

馮德萊恩的話很明確,那就是布爾共和國已經徹底名存實亡,讓東非把布爾共和國再吐出來已經不可能。

馮德萊恩接着說道:“奧蘭治河是兩國的天然邊界,對於奧蘭治地區,應該作爲東英兩國之間的天然界限,除此外我國可以把軍隊撤回到奧蘭治以北地區,納塔爾殖民地也可以恢復戰前兩國邊界。當然,作爲東非的善意,我們也可以適當減少對英國的戰爭賠款訴求。”

“呵呵,難不成你們真指望帝國給你們進行賠償?”索爾茲伯利譏諷道。

馮德萊恩的話在索爾茲伯利耳朵裡簡直就像放棄,英國還從來沒有給某個國家賠償過戰爭損失。

“我們英國爲了保護國家利益,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包括海陸軍的經費就超過了九千萬英鎊,我們沒有向你們索要戰爭賠款就已經是給東非面子了,這還沒算德班,東倫敦等南非城市遭受的損失。”索爾茲伯利說道。

這個時候艾倫塔爾開口道:“關於戰爭賠款這個問題,我看東非向葡萄牙政府索要即可,當然,英國政府也應該做出一定讓步,我看兩國之間停戰後恢復邊界,同時東非對英國進行一定的補償即可。”

艾倫塔爾在總結兩方意見後,給出了第三套方案。

馮德萊恩這個時候問到:“我們給英國人賠償?”

東非作爲戰勝一方,自然不可能能理解,畢竟英國還有六萬多人質在東非手裡,怎麼看都是東非站在優勢地位。

“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場戰爭英國也沒有發力,而且東非已經獲得了那麼多土地,而英國政府也需要國內有所交代,所以這是解決戰爭一個不錯的辦法。”艾倫塔爾說道。

“當然,這樣肯定對東非很不公平,不過我有一個完美的方案不知道二位認爲如何,那就是葡萄牙的戰爭賠款完全可以由英國墊付,這樣一來英國可以拿到錢,只不過由葡萄牙政府承擔,而東非獲得土地,雙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艾倫塔爾徹底把東英兩國代表繞糊塗了,隨後艾倫塔爾把自己的想法詳細的解讀了一番。

那就是南非戰爭勝利者是東非,而葡萄牙既要割地又要賠款,而葡萄牙土地由東非獲得,而賠款則由英國獲得,當然,明面上這筆錢肯定是賠給東非的,但是東非和英國私底下籤署協議,東非一分錢不掏,而英國可以獲得葡萄牙的債務關係。

這樣就等於葡萄牙土地被東非拿走的同時,經濟上也被英國控制,畢竟葡萄牙本來就欠英國一屁股債,如果戰爭賠款落實後葡萄牙本土就徹底淪爲英國的經濟殖民地,畢竟四千萬英鎊加上之前葡萄牙從英國的貸款,葡萄牙就是一輩子也別想還清。

當然,總體上英國有虧有賺,能夠更好的控制葡萄牙經濟當然是好事,但是這次南非戰爭的支出也確實很難回賬,不過控制葡萄牙本土經濟後,英國有的是辦法把軍費重新撈回來,光是戰爭賠款的債務就能回血一半,加上利息就能賺的更多。

至於東非肯定是大賺,但是英國只能及時止損,南非戰爭的失敗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遏制東非的最後機會。

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832章 押解第509章 起步第810章 海岸線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295章 拒絕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958章 巴拉圭第1154章 斷案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18章 學徒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469章 鯨灣港第57章 探險隊第570章 投降!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740章 古戰法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780章 追蹤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204章 “流放”?“潤”!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336章 東非菜?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822章 卡賓達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379章 黃金葉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96章 鐵路第867章 推銷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426章 回歐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49章 王位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475章 鋼鐵第345章 援助團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811章 送行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353章 下一站第1053章 波斯灣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531章 兵城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374章 波斯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20章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85章 煽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413章 拉攏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21章 申請第934章 兩步溝通
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832章 押解第509章 起步第810章 海岸線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295章 拒絕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958章 巴拉圭第1154章 斷案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418章 學徒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469章 鯨灣港第57章 探險隊第570章 投降!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740章 古戰法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780章 追蹤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204章 “流放”?“潤”!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336章 東非菜?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822章 卡賓達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379章 黃金葉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96章 鐵路第867章 推銷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426章 回歐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49章 王位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475章 鋼鐵第345章 援助團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811章 送行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353章 下一站第1053章 波斯灣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531章 兵城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374章 波斯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20章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85章 煽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1413章 拉攏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21章 申請第934章 兩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