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站隊

德國議會開會,那什麼都瞞不住了,至少英法等國已經知道德國國內有一股力量對自己的海外殖民地有非分之想。

就像俾斯麥所說,當前德國政府不可能爲了那些爛地去費工夫,爛地無非就是非洲和太平洋區域的海島,好地方包括印度,中南半島,加勒比海沿岸,中東,北非,澳大利亞都在英法的控制之下。

拉美地區比較特殊,拉美地區現在算是獨立的大陸,不是誰的殖民地,頂多是英法西葡和美國的半經濟殖民地。

拉丁美洲多以前爲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西葡殖民勢力被逐出拉美后,拉美出現了權力的真空。英國、法國、荷蘭等歐洲殖民勢力曾試圖填補這一空白,但他們遭到了美國以及原宗主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堅決反對。

1823年美國更是發表了門羅宣言,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對歐洲國家殖民和干涉美洲事務。英法等國顧忌三國勢力,所以沒有進行強行瓜分,等到19世紀美國國力極速增長後,歐洲列強想瓜分也沒有那個實力了。

現在有俾斯麥在德國能壓制住殖民主義者,可俾斯麥說到底只是一個首相,只能代表這一屆政府。

霍亨索倫堡。

“克萊因議員十分感謝你的消息,這是一點心意你且收下。”湯姆嫺熟掏出一份紅包塞給卡萊因。

“哈哈,這件事客氣了,本來就是一個小忙,不過托馬斯先生你放心,任何有用的情報我都會留意的!”克萊因開心的把紅包塞進口袋,然後說道:“代我向國王陛下問好!”

“沒有問題!”

送走克萊因,湯姆仔細把這次議會的內容梳理出來,然後通過電報發往東非。

黑興根作爲普魯士王國的霍亨索倫行省一部分,本地的議員自然和黑興根王室少不了聯繫。

實際上不是康斯坦丁去了東非,這次帝國議會的上議院怎麼說也少不了黑興根親王國一個席位。

不過也無所謂,有隔壁錫格馬林根在帝國議會內,有什麼風吹草動,黑興根王室也能得到消息,同理,黑興根王室能得到消息,那基本上這次會議的內容也會被其他國家知道。

這方面也能體現東非長達十年時間默默無聞的原因,東非根本就沒有議會,所以消息走漏的風險基本沒有。

而且歐洲對非洲的探索進展十分緩慢,在恩斯特殖民東非以前,歐洲人對撒哈拉以南區域非洲的探索幾乎只限於沿海地區和尼羅河等河流。

(圖:1901年非洲被探索區域地圖,紅色爲熟知區域,僅北非和埃及尼羅河沿岸,藍色區域爲沿海和部分河流,比較熟知,灰色區域屬於完全未探索區域)

東非很快就收到了湯姆發來的消息。

康斯坦丁問道:“看來德國統一後,也開始試圖在世界上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至少有一部分人已經不滿足當前的現實,我們應該怎麼做?”

恩斯特說道:“趁着這次我們和奧匈帝國的軍艦交易,應該把兩國關係確定下來,現在我們也應該站隊了!”

康斯坦丁:“選擇奧匈帝國麼?”

恩斯特:“是的,東非需要盟友,沒有比奧匈帝國更合適的了。”

斐迪南:“恐怕奧匈帝國內部一些人並不會認爲東非有資格能成爲自己的盟友。

畢竟非洲國家在歐洲眼中地位確實太低,就差和南極並列了。

恩斯特笑着說道:“我們並不在乎奧匈帝國內部一些人的想法,只是傍着奧匈帝國的名號,我們可以避免許多麻煩。”

與其說是盟友,不如說恩斯特想給東非謀求一個奧匈帝國保護國的身份,當然,不是當初桑給巴爾那種保護國。

不過這件事也不容易,光想得好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恩斯特也打算給奧匈帝國一些利益,具體是那些利益還要看東非的籌碼怎麼樣。

斐迪南自告奮勇道:“這件事就交給我來辦吧!”

“沒有問題!”恩斯特說道,確實沒有比斐迪南大公更合適的人選。……

五月,斐迪南大公以視察弗里德里希號鐵甲艦的名義前往奧地利,順道前往美泉宮。

“什麼?結盟?”即便弗朗茨本人平時比較嚴肅,也被自己弟弟的言論雷到了,“伱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黑興根王國同奧匈帝國結盟,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你們什麼時候改名了?不叫東非王國了麼?”

“東非這個名字已經不合時宜,現在王國內部德意志人已經達到千萬級別,所以我們改成德意志名字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你們把黑人也算進人口了?”弗朗茨反問道。

“黑人可沒有資格成爲我們的國民,如果加上黑人那東非的人口就是三千多萬。”

不過弗朗茨還是保持懷疑態度:“騙騙別人還可以,別把自己也騙了,我親愛的弟弟,連帝國境內都只有一千多萬德意志人,你說非洲一個地區有一千多萬德意志人可能麼?”

斐迪南說道:“那要看怎麼定義德意志人了,在不計算新出生人口的情況下,東非的真正意義德意志人口大概是接近四百萬左右,其中南德意志就貢獻了一百五十多萬,奧匈帝國、北德意志和美國等貢獻了兩百五十多萬左右。”

“這個數據可靠麼!”

“在1870年德國人口是四千萬左右,而德意志地區一直是歐洲人口流出最多的地區,遇到經濟危機後更是如此。”

“你確定沒有把斯拉夫等民族加進去?”

“如果加上斯拉夫人和其他歐洲人那大概是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間,而且斯拉夫人裡有一大半是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人。”

弗朗茨眼皮跳了跳,這是在奧匈帝國內使勁挖人啊!如果算上這些奧匈帝國從奧匈帝國的斯拉夫人,東非最少從奧匈帝國挖走了兩百萬人。不過這樣也好,怪不得這些年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民族主義者不活躍。

“就算加上斯拉夫人,那人口也不應該是一千多萬。”

“這不是還有接近一半的遠東移民麼!雙方加在一起正好是一千萬。”

“你們不害怕這樣的國家會玩崩了麼?”弗朗茨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還是多擔心奧匈帝國一下吧,哥哥!相較於東非的人口問題,奧匈帝國的問題纔是真嚴重,德意志人只佔百分之二十多,而且這些民族都有各自的歷史認同,分裂的危機時刻懸在你的帝國頭上!”

奧匈帝國的問題是個老大難問題,哈布斯堡家族的那一套忠於帝國皇帝的套路顯然無法應對民族主義的興起,除非奧匈帝國能捏和出一個能籠罩所有民族的新民族出來。

“帝國的問題確實無力解決,那你們也選擇走這條路?”

斐迪南大公搖搖頭說道:“民族融合,東非是一個純移民國家,而且黑興根王室作爲這個國家的支配者,他們的權力比歐洲歷史上任何一位君主的權力還要大,所以在東非進行了極其強硬的同化政策,只需要等到下一代成長起來,就不再存在認知問題。”

“那還是德意志?”

“誰知道呢!如果奧匈帝國也可以這麼做,我相信你也會這麼選擇,民衆來源問題我們哈布斯堡家族是無所謂的,因爲以前我們就是這麼把奧地利帝國建立起來的,可是現在他們中的一些人,尤其是斯拉夫人在拿破崙的陰謀思想中,都以民族爲認同,割裂和帝國的關係,不過脫離了帝國對於他們來說除了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以外沒有一點好處。”

建立再多的斯拉夫國家,也不如一個奧匈帝國,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奧匈帝國能成爲歐洲乃至世界上的主要力量,既有大國尊嚴,也有小民自由,而後來稀碎的一堆巴爾幹國家,甚至連小民自由都得不到。

可能在奧匈帝國統治下確實現在很不如意,但是絕對比其他國家幸福的多。

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97章 日常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52章 夏威夷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92章 條件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092章 菜市場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531章 協商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861章 分贓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207章 換牌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596章 壓迫感第1238章 教唆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525章 血清第113章 野望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60章 記者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631章 準備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24章 收網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84章 通吃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84章 消息第903章 萊茵宮第801章 恭賀第484章 訓練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
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97章 日常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52章 夏威夷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92章 條件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092章 菜市場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531章 協商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861章 分贓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207章 換牌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596章 壓迫感第1238章 教唆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525章 血清第113章 野望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60章 記者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631章 準備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24章 收網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84章 通吃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84章 消息第903章 萊茵宮第801章 恭賀第484章 訓練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