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接見

第1296章 接見

和巴拉諾夫所預想的一樣,作爲一個君主制國家,東非政府天然和俄國工黨政權在意識形態領域呈現敵對關係。

尼古拉二世“失蹤”的消息引起了東非政府內部的軒然大波,爲此東非政府在尼古拉二世“不知所蹤”的情況下,通過特殊渠道直接和工黨政府對話,試圖“營救”尼古拉二世以及其家人。

但是,俄國工黨政權拒絕了東非政府的要求,並且拒絕透露關於沙皇及其家人的去向信息,並且要求東非遣返阿列克謝等東非的沙皇俄國餘孽。

萊茵宮。

帝國皇帝恩斯特會見了巴拉諾夫和阿列克謝一行人。

“巴拉諾夫大使,我們很遺憾的告訴你這個壞消息,俄國工黨政權拒絕了我們的要求,目前我們對尼古拉二世以及其家人的去向也並不能獲得準確消息,不過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尼古拉二世本人以及其他皇室成員大概率凶多吉少。”恩斯特一臉惋惜的對巴拉諾夫大使說道。

“今年年初,我們就給尼古拉二世發過消息,不過彼時臨時政府下,尼古拉二世並不願意離開,誰也想不到臨時政府垮臺的速度如此之快,現在尼古拉二世想要離開,都已經成爲了幻想。”

不只是東非,其實英國王室,或者其他國家同樣有過考慮接受尼古拉二世到本國避難,不過當時都沒有收到尼古拉二世本人的積極迴應。

這就怨不得尼古拉二世的親戚們不給力了,歐洲貴族是一家,除了已經和前沙皇俄國成爲死敵的德國,奧匈帝國以外,其他國家和俄國關係還是不錯的。

萊茵皇室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恩斯特一個已經過世的姨母就是和沙皇俄國的皇室大公有過聯姻,所以萊茵皇室同樣可以和俄國皇室攀上親戚,就是關係有些太遠。

加之,萊茵帝國發跡的晚,本國誕生的貴族以及高層很難和歐洲大貴族聯姻,所以圈子上的聯繫也不太密切。

這也很好理解,歐洲貴族是十分重視血統和傳承的,而東非很多貴族都是通過戰爭等途徑,從而崛起的歐洲之外的新貴族,自然很難融入歐洲貴族體系,除非是像萊茵皇室這種直接起源於歐洲的貴族,但是這種貴族在東非鳳毛麟角。

這樣一來和歐洲貴族攀關係還不如和遠東帝國的古老家族攀關係容易,有不少東非家族就是直接搬出了自身姓氏,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東非是移民國家,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

當然,也並非沒有歐洲貴族和東非“士族”聯姻的案例,一些小歐洲貴族還是願意跑到東非發展的。

之所以稱爲“士族”,那是因爲東非貴族的門檻太低,畢竟歐洲那種通過血緣關係來判定身份的方法並不適合東非,在東非貴族身份往往和貢獻以及榮譽綁定,“榮譽貴族”盛行。

這種榮譽貴族,東非政府每年都會頒發不少,而且在東非,很多高官本身就沒有貴族身份,這就使得東非上層社會並不以貴族身份來區分。

恩斯特說道:“工黨政權顯然不是好打交道的存在,他們行事風格和我們以前從面對的所有國家都不同,尤其仇視貴族,資本家羣體,所以巴拉諾夫大使,如果你還能和家人取得聯繫,最好還是趕緊從俄國撤退吧!”

“還有阿列克謝,你們也應該儘可能的說服皇室成員出國避難,我們東非對你們還是很歡迎的。”

東非當然會歡迎帶着大量社會財富的俄國上流人士到東非來,這也意味着俄國的社會財富流入到東非,對東非經濟是有巨大好處的。

前世美國爲什麼喜歡接收流亡政府人員或者商人,亦或者其他國家的腐敗分子,也是這個道理。

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後,除了有錢以外,根本就掀不起任何風浪,畢竟失去了原本的人脈和政權機器在其他國傢什麼都不是。

而他們財富要麼在流亡地消費掉,亦或者進行投資,都只會對所在國家有利。

而巴拉諾夫大使自然不甘於此,他帶着沉痛的情緒問道:“尊貴的萊茵帝國皇帝陛下,難道你們就這樣看着俄國工黨政權做大麼?”

“他們在俄國奪取政權,可不僅僅意味着對俄國的災難,而是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災難,而且他們現在集中在聖彼得堡,俄國其他地方還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我們完全有能力覆滅這個‘邪惡’政權。”

恩斯特裝作無奈的說道:“我們東非自然也不希望俄國目前的情況發生,但是東非,乃至其他國家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歐洲目前還處於戰爭狀態,英法德奧四國根本不可能聯合起來消滅俄國工黨政權。”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畢竟歐洲如果不穩定的話,東非,美國等域外國家更難插手俄國的內政。”

“就拿我們來說,我們和俄國的主要聯繫,無非是通過黑海和波羅的海的航運,但是英國人根本不可能讓東非的軍事力量從蘇伊士運河亦或者英吉利海峽通過,我們甚至摸不到達達尼爾海峽亦或者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海域。”

“美國同樣如此,他們和俄國取得聯絡的唯一通道,現在估計就只剩下西伯利亞鐵路了,那條路線別說干預俄國內政,就是想抵達俄國腹地都十分困難。”

“所以指望外國干涉,目前階段基本不可能實現,你們只能寄希望於你們自己的力量重新奪回政權。”

依靠俄國內部的反動力量重新奪回政權,恩斯特輕飄飄的一句話,對於俄國內部的反動勢力來說,卻是很難實現的。

一方面,俄國內部情況複雜,反動勢力之間的派系多如牛毛,就連貴族都分成若干勢力,同時還有資本主義勢力,以及地區勢力。

就算尼古拉二世現在沒有被工黨控制,他也很難成爲俄國反動勢力的領袖,畢竟臨時政府所代表的資本家們大概率不會聽他的指揮。

而尼古拉二世已經是能團結俄國反動勢力最有號召力的人物了,至於阿列克謝,如果他年紀大一點,並且一些執政經驗的話,倒是未必不能發揮尼古拉二世的作用。

但是這兩點恰恰是阿列克謝所不具備的,首先就是年齡太小,這就讓他很難服衆,這一點很重要,就比如前世某八零後領導人,年齡上就是一大短板,從而爲了政治服務,不得不增肥讓自己看起來“可靠”一些。

雖然最終結果是淪爲其他國家的笑料,但不可否認其政治能力相當強悍,維繫和鞏固了其家族在半島上的統治。

而且八零後領導人上臺接管政權時已經接近三十歲,阿列克謝現在連成年都還差幾年。

更別說因爲血友病的拖累,這導致阿列克謝之前根本沒有接觸過俄國的政務工作,尼古拉二世也沒有來得及教給他帝王之術。

在恩斯特看來,就阿列克謝這個大病初癒的身體,別說領導俄國的反動勢力,就是稍微有點強度的工作都承擔不了。

另一方面,俄國工黨政權也不是好惹的,恩斯特毫不懷疑,就是其他幾個大國聯起手來想要剿滅這個新興政權,那也是十分困難。

而想要解決俄國問題,就離不開同盟國的支持,畢竟其他國家和俄國的聯繫,基本上繞不開同盟國,但是同盟國目前對俄國工黨的態度恐怕很不理想。

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66章 集結第811章 送行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615章 交流電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200章 分裂第390章 勸離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949章 戰敗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207章 換牌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15章 交流電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772章 心態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11章 歸國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37章 戰爭第991章 抵達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199章 討論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65章 高原省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448章 竊聽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48章 訂婚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284章 連環計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467章 觀察第55章 到東非去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50章 教育第113章 野望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
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66章 集結第811章 送行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615章 交流電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200章 分裂第390章 勸離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949章 戰敗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207章 換牌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15章 交流電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772章 心態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11章 歸國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37章 戰爭第991章 抵達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199章 討論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65章 高原省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448章 竊聽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48章 訂婚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284章 連環計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467章 觀察第55章 到東非去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50章 教育第113章 野望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