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7章 南非破冰

第1557章 南非破冰

憑良心來說在1933年,世界上真正重視民生問題的國家政府,估計也就只有社會民主黨和工黨組成的政府,後者還好理解,前者代表是瑞典。

其執政黨,目前就是社會民主黨,並且推行了一系列社會福利制度,這也是後世北歐地區福利國家的雛形。

至於東非,美國這種看似過的不錯的國家,更多的是依賴領導人的良心,就比如美國新任總統羅斯福。

而德國的阿道夫上臺後,推出了不少惠民政策,但最終目的還是爲了發動戰爭,因此也不能算。

……

1933年國際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就是羅斯福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作爲世界公認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美國領導人的變化,對於整個世界都有着深刻的影響。

而羅斯福的一些對外政策,也對東非的世界戰略形成了衝擊。

萊茵市。

如今已經是年末,和北半球不同,東非大部分地區按照南半球的時間,即將轉入夏季,當然,對於東非這種國家,沒有四季的概念,只有雨季和旱季,而萊茵市剛好進入雨季。

“父親,美國和蘇聯正式建交了!”弗里德里希頗爲激動的說道。

恩斯特對於美國和蘇聯的建交完全不奇怪,弗里德里希皇儲卻不同,畢竟他身處於這個時代,沒有恩斯特那種視野。

現在,弗里德里希的心情,類比一下的話,大概相當於前世,美國和遠東帝國進行貿易戰的時候,突然美國向世界宣佈:不打了!並且還要和遠東帝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知道美國和蘇聯正式建交的弗里德里希皇儲,心理上受到的衝擊還是很大的。

因爲在全世界範圍,沒有哪個國家和美國一樣,如此和蘇聯這麼不對付,當然,德國不算,德國和蘇聯是典型的利益之爭,而美國和蘇聯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死敵。

如果說蘇聯是最典型的工黨國家,那美國就是全世界最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度,二者天生犯衝,這就像現實裡兩個沒有多少交集的人,第一次見面就覺得對如此礙眼,讓人感到不爽。

恩斯特躺在沙發上,看着奧匈帝國的報紙說道:“這個結果,我們早就已經清楚了,畢竟羅斯福之前就一直在推動美國和蘇聯關係的正常化,美國的新總統羅斯福,確實很有魄力。”

“這也說明美國如今的經濟情況很糟糕,他們之前和蘇聯的合作吃到了一定的甜頭。”

“以至於羅斯福總統能夠放下成見,和蘇聯破冰,來應對本國的危機,他跳出了名利上的圈套,比前面的美國總統更加務實。”

什麼是恩斯特所說名利的圈套,那就是“反蘇”,亦或者說“反工”,對於大多時候的美國總統而言,反蘇言論可以增長他們的支持率,獲得美國上層階級的支持。

而在沒有工黨以前,美國的主要“敵人”是英國人,這種敵人是美國故意樹立的,就像即便前世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會尋找新的“敵人”一樣,就比如伊拉克,俄羅斯,21世紀製造業崛起後的遠東帝國。

這種政治行爲並不奇怪,就比如蘇聯說其他資本主義列強是帝國主義,東非故意引導輿論,引導本國人敵視美國,日本還有蘇聯一樣。

在羅斯福上臺以前,反蘇是美國的一項政治正確,而現在他上臺後,積極推動和蘇聯關係正常化,並且最終建立外交關係,顯然在部分美國人看來羅斯福有“通蘇”嫌疑。

甚至更有人直接說羅斯福是“間諜”,“工黨分子”也完全不足爲奇。

弗里德里希皇儲對恩斯特的說法也很認同,畢竟羅斯福上臺也有一段時間了,他對羅斯福這個人也有所瞭解。

“羅斯福正如父親所言,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而且精明能幹,也比較親民。”

“還不到一年時間,美國政府就在他的主導下,推動了一系列改革法案的出臺,整頓金融,工業和農業,並且已經給美國民衆重新樹立了信心。”

經過長達三年經濟大危機的摧殘,加上工黨思潮在世界的傳播,在羅斯福上臺以前,美國民衆確實對本國的前途感到擔憂,他們甚至毫不懷疑美國即將滅亡。

畢竟在美國失業人員數量太多,很多人吃飯都成問題,這種情況下,很難有人對國家的命運抱有樂觀態度。

而羅斯福的出現,改變了這一點,雖然他的改革,未必能短時間解決美國經濟問題,但是他能讓美國人現在就找到一份工作,並且維持基本的生存,就是實現這麼簡單的訴求,美國的民心就穩定了。

“不過,羅斯福這種人上臺,對美國確實有益,對東非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本來東非就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且我們兩國還在南美有直接的利益衝突,美國如果復甦,會直接威脅到我們的利益。”

美國和東非的利益衝突,主要體現在經濟領域,東非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美國排在第二,至於世界第三有一定的爭議,有人說德國,也有人說是蘇聯。

但是,現階段不管德國還是蘇聯,他們的工業體量和東非,美國相比,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德國工業質量高,體量不夠,蘇聯體量大,質量低。

這恰好使得兩國和東非,美國在經濟結構,產業上的競爭重迭少。

而東非和美國就並非如此,兩國都是全產業鏈國家,從低端到高端產業都有競爭,在新興產業領域更是如此,就比如汽車產業,美國雖然不及東非,卻是全世界唯一能夠威脅到東非汽車產業在世界市場地位的國家。

還有石油工業,美國也是唯一能和東非競爭的國家,蘇聯的石油資源雖然不缺乏,但是開發的有限,還遠遠不能和東非,美國兩國相比。

電力產業同樣如此,美國有世界第二大電力市場,普及程度超過歐洲之和,也是東非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東非和美國的競爭還不侷限於工業領域,農業上兩國也是不相伯仲,不過,在農業領域英國也不差,但是英國對其殖民地的控制在不斷減弱。

英國衰弱顯然對美國更有利,因爲兩國文化和制度上的相似性,還有繼承性,美國更有可能接手英國的全球資產,這就不是東非希望看到的了。

其中,加拿大以後基本上只能和美國一條路走到黑,東非則要防止澳大利亞,南非,新西蘭等在英國霸權終結後,直接倒向美國。 這其中,並沒有提到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那是因爲在東非視角里,美國的勢力基本夠不到印度,而且印度本來就和美國不是一個文化圈。

即便前世印度有太多令人窒息的操作,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印度在警惕殖民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當然,印度警惕的外部勢力殖民印度,但輪到它對外滲透,侵略,擴張的時候,印度就很雙標了。

這都是英國造的孽,在英國的諸多殖民地裡,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區域,都是收益更大,只有在印度,英國人是真把他們當做牲口對待。

而且,印度本身宗教和傳統等基因強大,註定不可能融入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圈子。

要說,東非對印度的態度,相較於美國人,蘇聯人纔是更大的威脅,東非作爲印度洋霸主,美國根本無力把勢力伸入印度洋,而蘇聯完全不同,蘇聯和印度只有一個阿富汗的距離,不需要走海路。

而南非和澳大利亞,就可以直接通過海洋和美國建立關係了。

弗里德里希皇儲就有些憂慮的說道:“在帝國的世界戰略裡,澳大利亞還好說,南非是一個值得我們頭疼的問題,畢竟南非和我們直接接壤。”

“眼下英國遲早有一天會放手南非,美國就有可能趁虛而入,威脅帝國背後,所以對於南非,我們也應該早做安排。”

討論到南非,這確實是一個長期被東非忽視的國家,自從南非戰爭以後,東非和南非的關係基本上是政治上不相往來。

眼下,已經過去了近四十年,南非民間和東非的關係實際上已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緩和,畢竟和東非有仇的一代,基本快死絕了。

這四十年裡,東非又沒有仗着國力欺負南非,發生什麼衝突,而經濟領域,兩國又不得不發生一些合作。

東非本土挨着大西洋和印度洋,兩岸的貿易和交流,必然不可能完全繞過南非,這也促進了開普敦的經濟發展。

東非工農業的發展,使得在非洲大陸上形成了一個世界發達的市場之一,這就助推了好望角航線的復興,許多商船重歸該航線,從而減輕了蘇伊士運河對好望角航線的削弱。

這是事實就造成南非因爲東非的崛起,反而在經濟上獲益,和前世南非不同,對於前世的南非而言,他的經濟主要依賴礦產和因爲豐富礦產資源而發展起來的工業。

現在的南非則更加依賴海洋貿易,因爲東非佔據了南非高原,尤其是奧蘭治河北部流域,而這裡恰好是南非地區礦產和農業資源最優渥的區域。

而南非佔據的奧蘭治河南部,礦產資源缺乏,耕地面積也小,同時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

所以,現在南非人口基本沿着沿海的狹長平原地帶分佈,就比如南非首都開普敦,背後就是近乎直角的懸崖峭壁,其他城市德班,伊麗莎白港都集中於沿海地帶。

總而言之,南非十分依賴海洋經濟,包括爲過往船隻提供相對應服務,以及漁業資源,至於發展農業,南非缺乏土地和麪臨水源短缺問題,而發展工業,他的人口又不足夠。

就像英國工業最發達的殖民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其中澳大利亞的人口也有六百萬以上,並且有充足的資源條件。

當下南非總人口規模也就才一百多萬,且幾乎以白人爲主,只有極少量土著,在南非的土著主要是桑人,不過桑人並非黑人,整體上可以把如今南非看做一個白人國家。

恩斯特說道:“南非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我們可以允許他暫時留在英國的統治秩序之下,但是決不能允許南非未來投入美國人的懷抱。”

“更不能讓美國把軍事力量部署到南非,從而對帝國形成威脅。”

如果是常規軍事力量,恩斯特自然不擔心,可恩斯特清楚,未來導彈,核武器出現後,世界的軍事也將發生劇變,恩斯特並不希望南非成爲前世的韓國,被美國利用。

就像美國人也害怕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甚至核武器一樣。

從地理上上來說,南非就是東非的“後院”,所以後院的門栓必須控制在東非手裡。

“我們和南非是有一定歷史恩怨的,所以,要拉攏南非,就必須對兩國關係進行破冰。而其中和我們歷史積怨頗深的布爾人,反而應該成爲我們的主要照顧對象。”

“南非也不是鐵板一塊,其中英國人和布爾人就只是一個政治聯盟,他們能合作,完全是因爲過去我們東非這個威脅存在。”

“所以,我們應該打消南非人的顧慮,讓他們明白,東非對南非沒有野心,在取得這個基礎後,再支持布爾人成爲南非的主體。”

“布爾人畢竟和英國人不一樣,他們在文化和種族認同上和美國有隔閡,所以,未來布爾人如果掌控南非,反而未必會加入美國陣營。”

前世也是如此,南非白人政府和美國的關係就算不上太好,甚至遭受了西方社會的制裁,而前世西方社會其實就是美國一手遮天的陣營。

恩斯特繼續說道:“哪怕不能讓南非和我們站在一起,也絕對不能容忍南非倒向其他國家,南非只維持中立,對我們也是一件好事。”

“弗里德里希,這件事剛好由你來做,正式展開東非和南非之間的關係正常化,並且嘗試加強兩國經濟上的合作,爲日後兩國關係打下基礎。”

弗里德里希皇儲來操辦這件事,比恩斯特親自做更加合適,畢竟南非戰爭恩斯特就是發動者,在一部分佈爾人眼裡,恩斯特或許就是“劊子手”形象,手上流血布爾人老一輩的血。

“先派人到南非接觸一下,看看他們對我們的態度,假如現在南非已經放下了仇恨,以後說不定可以親自到南非。”

這裡恩斯特還是穩了一手,就是爲了防止有極端分子,威脅皇室成員安全,畢竟曾經塞爾維亞人就在波斯尼亞刺殺過奧匈帝國的斐迪南大公。

因此,恩斯特打算讓東非的官員先去南非探探路,如果南非人對東非的情緒依舊比較激烈,恩斯特可不會讓兒子到南非,以身犯險。

(本章完)

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551章 交涉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60章 安排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349章 犧牲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52章 夏威夷第383章 引入第1113章 大借款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012章 萌芽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012章 萌芽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53章 土豆種植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531章 協商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145章 機遇第608章 會面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688章 巡邏兵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8章 遊歷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99章 結款第290章 長絨棉第71章 海底電纜第75章 大逃亡第1390章 自治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35章 休整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254章 錫礦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045章 教育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07章 換牌第1506章 焦夫鎮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833章 拖拉機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435章 雙總部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86章 咖啡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231章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63章 年底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942章 宣戰第566章 比較第698章 魚餌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284章 連環計第54章 美泉宮談話
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551章 交涉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60章 安排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349章 犧牲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52章 夏威夷第383章 引入第1113章 大借款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012章 萌芽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012章 萌芽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53章 土豆種植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531章 協商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145章 機遇第608章 會面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688章 巡邏兵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8章 遊歷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99章 結款第290章 長絨棉第71章 海底電纜第75章 大逃亡第1390章 自治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35章 休整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254章 錫礦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045章 教育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07章 換牌第1506章 焦夫鎮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833章 拖拉機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435章 雙總部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86章 咖啡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231章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63章 年底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942章 宣戰第566章 比較第698章 魚餌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284章 連環計第54章 美泉宮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