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

“岳父,最近海軍抽調三艘鐵甲艦,我準備在遠東謀取一塊殖民地。”

“嗯,你有想法?”

遠東絕對是殖民時代最誘人的區域,東非的淮海經濟區和珠海通商區就是黑興根財團重要的市場之一,不過這兩個區域只能算經濟殖民。

經濟殖民沒有什麼好說的,即便是21世紀也是最普遍的形式,就像援助非洲,實際上也是一種經濟殖民。

殖民,殖民,那自然是讓所在區域的民衆爲區域外資本創造價值,東非也不是什麼好人,在遠東無利可圖,也不會整出淮海經濟區和珠海通商區這種地域經濟區的發展模式。

前世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就是經濟殖民的最高體現,畢竟殖民地的定義是被資本主義國家剝奪了政治、經濟的獨立權力,並受其控制和掠奪的國家或地區,美國那一羣小弟盟友都是這種類型。

實際上相較於這種經濟殖民,東非本土纔是更像那種嚴格意義的傳統殖民地國家,只不過東非頭上沒有宗主國而已,這一點東非近兩千萬黑奴就是證明。

恩斯特從抽屜裡拿出一張地圖,攤平在桌子上,赫然是遠東海域地圖。

“岳父,你上次也去了一趟遠東,應該對這裡不陌生吧?”恩斯特手指着琉球王國的位置說道。

“有些印象,不過這裡可不好拿啊?”

斐迪南大公知道這個所謂琉球王國的成分十分複雜,遠東帝國和日本都在這裡有利益存在。

“是的,所以我的目標也不是整個琉球羣島,而是南邊的南琉球羣島。”

南琉球羣島,日本稱爲先島諸島,同時也是琉球羣島最南邊的島嶼羣,由宮古列島和八重山列島兩部分組成。

這些名字都比較陌生,但是宮古海峽這個地理名詞如果是前世關注新聞的人應該比較耳熟,南琉球羣島就位於宮古海峽的南側,是控制宮古海峽的重要基地。

“去年遠東帝國和日本就在琉球羣島域有所爭端吧!”斐迪南大公問道。

1879年底,日本決定廢黜琉球國王,設立沖繩縣,這樣作爲琉球王國名義宗主國的遠東帝國自然十分反對。

所以日本就退而求其次,提出了琉球羣島二分法,南琉球羣島讓予遠東帝國,琉球中部和北部歸日本,條件是遠東帝國增加親善條約裡日本是的最惠國地位的條款,清政府自然不同意,這個時間段遠東對日本可不客氣,以爲搞個脫亞入歐就真成西洋鬼子了,兩國就僵持下來,所以該地區就成了爭議地區,主權未定。

實際上直到21世紀,南琉球羣島都是遠東帝國國土,這一點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明確的,日本是非法侵佔。

恩斯特看來這個便宜不如讓東非來佔,現在遠東帝國和日本海軍都不成氣候,東非可以霸王硬上弓。

所以恩斯特對斐迪南大公說道:“無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們直接找遠東政府先拿到該地區的經濟特權,等到年末再策劃地區成爲殖民地好了。”這也是東非殖民的一個套路,蘭芳海外省就是這麼變成東非領土的,不過恩斯特並不打算讓南琉球羣島直接變成東非領土,而是成爲東非的殖民地。

至於爲什麼要等到1880年年末,因爲歷史上那個時候日本正好徹底廢除琉球王國。

到時候東非同時間在南琉球羣島成立一個附屬國正好,遠東帝國和日本也找不到理由反對,畢竟琉球王國都滅國了,即便他們反對也無效,誰讓他們海軍實力不行,東非海軍之前在遠東諸國也是漏了一次面。

當然,恩斯特也給足了遠東帝國面子,從他們手裡拿到該地區的統治權,畢竟他們也守不住,這樣就等於名義上還是遠東帝國領土,實際上是東非殖民地之實。

至於未來這裡能不能重回遠東帝國手裡,那就看遠東帝國能不能重新復興了,實力強大了,後世東非就是想賴着不走也沒有可能。

實際上南琉球羣島對遠東帝國和日本纔有重要價值,日本重視海權,野心也不小,南琉球羣島的位置對於兩國來說都很重要。

東非拿到南琉球羣島無非是給東非—蘭芳—阿拉斯加航線,亦或者遠東帝國航線提供物資補給,船舶維護,以及屯兵等需求。

這一點實際上遠東帝國沿海也可以做到,但是恩斯特並不想在遠東帝國駐軍,那就真把遠東帝國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了。

南琉球羣島面積不算小,物產也比較豐富,後世能養活十萬多人,這個時代也就萬人規模,所以東非佔領起來也方便。

“你既然有方案,那我自然也不會反對,不過想在這裡站穩腳跟並不容易,靠着外交操作也只能取得名義上的治理權。”

實際上治理權都不對,應該說是代管權,東非提遠東代管該區域,這點對於東非來說不重要,但是對遠東帝國很重要,畢竟涉及領土問題,哪怕名義上依然歸自己,那面子上也好看一點,債多了不愁麼。

實際上遠東帝國之所和日本扯皮,還是閉關鎖國太久,1840年至今也纔過去四十年,遠東帝國的造船業,港口,海軍,水手可以說都是新的,就比如膠州港都是黑興根財團幫助建設的,否則遠東帝國也不至於被日本人蹬鼻子上臉。

遠東帝國在海洋事業上進展還比不上東非,東非建立也就比遠東帝國打開國門晚了二三十年,而且遠東國門是一步步打開的,很多海灣之前都是荒廢的,說難聽點是英法兩國軍艦一點點逼出來的,而且這個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歷史上一直要到辛丑條約爲止。

所以現在遠東很多後世港口,甚至都沒有開發出來,只有外國強迫遠東帝國開闢的通商口岸,纔有現代化港口。

當然,也不是說閉關鎖國狀態下許多港口並不存在,而是沒有官方背書得不到發展,畢竟那麼多下南洋的華人不可能是游過去的。

東非起步雖然晚了些,但是有德意志地區的技術支持,奧匈帝國海軍扶持,黑興根財團遠洋貿易擴張,東非移民及奴隸貿易擴張,海外殖民,東非港口建設等,使得東非這個陸地國土面積大國的海洋事業發展的也比較繁榮,至少說沒有拖後腿。

東非同樣是閉關鎖國,但是東非始終在經營海洋事業,只是不允許外國勢力直接參與東非海洋貿易,東非的那一堆新建設港口,就是給自家商業船隻和海軍使用的,是一種單向閥結構的閉關鎖國,而不是遠東帝國那種自己也不出去的閉關鎖國。

第34章 動員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606章 後悔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364章 燃燒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83章 新民族第936章 軍售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464章 勸說第499章 建交熱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426章 鋁都第99章 岸防炮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08章 會面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58章 331師第88章 衝突升級第840章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17章 行動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68章 分歧第46章 船隊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647章 準備第714章 伊林加第581章 “火車頭”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84章 談判第1184章 通吃第394章 硬氣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615章 交流電第1448章 竊聽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64章 在東非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33章 “故”人第45章 羅恩羅達第577章 收尾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938章 換血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385章 煽動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383章 引入第240章 大借款第210章 小丑第368章 插曲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51章 在法國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775章 紹奎第30章 多多馬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287章 西逃第130章 入侵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045章 教育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43章 行政區劃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300章 掠奪第1099章 鋼鐵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704章 底氣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425章 文物買賣
第34章 動員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606章 後悔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364章 燃燒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83章 新民族第936章 軍售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464章 勸說第499章 建交熱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426章 鋁都第99章 岸防炮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08章 會面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758章 331師第88章 衝突升級第840章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17章 行動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68章 分歧第46章 船隊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647章 準備第714章 伊林加第581章 “火車頭”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84章 談判第1184章 通吃第394章 硬氣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615章 交流電第1448章 竊聽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64章 在東非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633章 “故”人第45章 羅恩羅達第577章 收尾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938章 換血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385章 煽動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383章 引入第240章 大借款第210章 小丑第368章 插曲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51章 在法國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775章 紹奎第30章 多多馬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287章 西逃第130章 入侵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045章 教育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43章 行政區劃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300章 掠奪第1099章 鋼鐵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704章 底氣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425章 文物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