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

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

1870年1月11日。

霍亨索倫城堡,花園內。

“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一百一十三……”

恩斯特咬着牙艱難的數着俯臥撐數量,汗水浸溼了白色棉背心。

“三百!”

“呼呼……這項挑戰對我來說還是太有難度!”恩斯特大喘氣的對着教練說道。

他雙手撐着大腿,此刻額頭上汗如雨下,湯姆適時將毛巾遞了過來,恩斯特接過毛巾擦掉臉上的汗液。

“殿下,你能一直堅持下來就已經很不錯了,這份毅力恐怕常人很難做到!”教練在一邊點評道。

“羅維特教練,你太擡舉我了,如果沒有人監督我是堅持不下的,也只有我這種稍微有些薄財的人,纔會做這種無聊的事。”

前段時間,恩斯特對着鏡子發現自己胖了許多,這對於恩斯特可是一個晴天霹靂。

前世自己一直就是個正常身材,結果穿越過來後,反而因爲伙食太好,也不太運動,長了一堆肥肉。

今年年底,恩斯特就要20歲了,目前身高178釐米,估計不會再長了,這一點恩斯特自己也控制不了。

康斯坦丁親王的樣貌,不能說醜,也可以說是平平無奇,恩斯特也就是在康斯坦丁親王的顏值上稍微有些突破。

加上比較年輕,所以在這個時代人的長相中屬於中游偏上,可以說恩斯特有氣質,精神,唯獨和帥字不沾邊。

這個底子上,體重對恩斯特的影響可就太大了,稍微肥一點,就顯得不好看,而恩斯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那個毅力,所以聘請了專業人士給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套減肥計劃。

“殿下,其實你的身材放在貴族中也不算差,沒有必要在搞什麼所謂‘減肥’。”湯姆說道。

“伱不懂,我這個人的審美和普通人不一樣,只有我覺得好看了才行,至於別人的標準對我無效,我的人生就是要對自己滿意,而不是隨波逐流。”

聽到恩斯特這麼說,湯姆也不再勸,在湯姆看來恩斯特完全是自討苦吃,減肥前恩斯特的身材很有康斯坦丁親王的餘風,那樣纔好看,至少看起來就十分穩重。

要是恩斯特知道湯姆內心的想法,恐怕會鬱悶一陣子,康斯坦丁親王那不是穩重,而是確實有一點重,臉都快成餅了。

……

“叮鈴鈴……”

“殿下,親王陛下的電話!”一個僕人來到花園向恩斯特報告道。

恩斯特將湯姆和教練打發走,來到電話室接過了電話員手裡的電話。

“你先到門外候着,如果我叫你了再進來。”

“是,殿下!”

電話員輕車熟路的把門帶上。

“喂,父親,找我有什麼事?”

“恩斯特,我是有一件事要問一問你的的看法,是關於東非人口方面的事。”

聽到這裡,恩斯特聚精會神起來,東非人口一直是恩斯特重點關注的大事。

“父親,你說?”

“是這樣的,1869年東非新生兒童數量總共是20多萬,我想這個數字你清楚,可今年恐怕東非的新生兒數量會突破新高,根據各級政府的彙報,我們現在大致可以確定今年的新生兒數量很有可能突破五十萬!”

“這不是好事麼?父親!”恩斯特不解的問道。

“看來你還不清楚事情的嚴重性,五十萬只是個保守數學,這個數字也可能是六十萬,七十萬,甚至更多。東非統計的家庭數量是111萬多戶,刨除掉去年剛剛生完孩子的家庭,還有九十多萬戶,這九十多萬戶都有可能在今年生育,甚至有些家庭是二胎,甚至三胎,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你想想未來二十年內會有多少孩童在東非?”

“這確實有點多!”說完恩斯特沉默了。

“豈止有點多,這些家庭,我們就按照每戶未來二十年內至少有五個孩子,如果在加上新移民,到1890年東非人口肯定會超過1000多萬,甚至不用二十年,十年時間就足夠了。”

“那父親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我的意思是要不要對東非的人口進行行政干預,讓他們少生一點?”

“那絕對不行!”恩斯特堅決反對道,“人的生育觀念糾正很容易,可未來再想板正回來就麻煩了,所以我們絕對不能用行政手段對東非的人口進行干預。”

恩斯特是堅定的反計生派,這和他前世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如果計劃生育強制執行,前世就沒有恩斯特的出生了,即便這樣,恩斯特家還是被罰了一大筆錢,當時人普遍很窮,所以恩斯特家裡稍微值點錢的家當都被搬空了,而且後來國家有錢了,再想讓人生育都沒有人願意生了,恩斯特自己甚至連婚沒結過。

“呃……不是你讓我說說我的看法麼!我就隨口一說。”康斯坦丁沒想到恩斯特會這麼激烈的反對。

“父親,既然東非民衆的生育興致高,就讓他們生好了,只要這二十年,孩子們成長起來了,他們就是未來東非的未來,到時候東非人口也就不成問題了,剛好混血家庭佔比最高,這就是東非德意志民族的雛形。”恩斯特說道。

“我知道,你一直強調人口是國家的基石,更多的人口是強國的基石,可這麼多孩子光是教育和扶養問題對東非來說就是一筆承重的負擔吧!”

恩斯特仔細想了一下,對康斯坦丁親王說道:“父親,我們東非的育兒成本對標的是世界各地農村,而不是歐洲,這點人口增長數量我看東非完全不用擔心。教育問題,我們東非搞得本來就是窮教育,最開始的根本原因還是爲了解放東非勞動力問題,讓婦女多參加一些勞作任務,而東非工業規模很小,也不需要那麼多知識人口。所以,義務教育這個問題我們完全可以靈活一些,現在東非的學校都是小班制,這些新生兒上學的年齡差不多是四五年後,那時改成大班制正好,而那時前幾屆的學生也畢業了,剛好讓他們解決東非的教師缺口,反正會照着教材讀就行了,要求也不用太高。

現在東非面臨的問題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如何把這麼多新生兒扶養到大,我個人的意見是讓婦女徹底變成家庭主婦,不再參與農業生產活動,一個母親帶五六個娃娃不算困難,也就負責衣食問題。至於農業人口缺失的問題,就用黑人來補充吧!”

說來說去,最後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勞工”,東非的黑奴只有成年男性,也不怕他們無限繁衍,他們也就只能在東非存在一代,將農業工作平攤給他們,相當於讓他們用自己這一代扶養東非新生兒的這一代,等東非這批新生兒成長起來了,也就是“農具”們從東非退休的時候。

這件事很殘酷,但是機械化水平提不上來,就只能先苦一苦尼格了,恩斯特保證在尋找到替代尼格的新工具後,一定提前幫助這些對東非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好心人送回“老家”。

(本章完)

第320章 雙標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82章 抉擇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596章 壓迫感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60章 革新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840章第388章 換師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930章 漢薩省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381章 國禮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282章 學習營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92章 菜市場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203章 車展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61章 危與機第624章 要人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0章 農業第187章 勸說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713章 不畏戰第48章 訂婚第1372章 平原省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084章 底氣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647章 準備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949章 戰敗第108章 歷史課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293章 肢解第382章 渡河第732章 雙輸第1421章 鑄鐵廠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367章 鐵甲艦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74章 “整肅”運動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572章 停火線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499章 建交熱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484章 訓練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315章 交接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862章 後續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50章 移民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008章 分析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523章 旱情第39章 利薩海戰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
第320章 雙標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82章 抉擇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596章 壓迫感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60章 革新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840章第388章 換師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930章 漢薩省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381章 國禮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282章 學習營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92章 菜市場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203章 車展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61章 危與機第624章 要人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80章 農業第187章 勸說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713章 不畏戰第48章 訂婚第1372章 平原省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084章 底氣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647章 準備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949章 戰敗第108章 歷史課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293章 肢解第382章 渡河第732章 雙輸第1421章 鑄鐵廠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367章 鐵甲艦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74章 “整肅”運動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572章 停火線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499章 建交熱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484章 訓練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315章 交接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862章 後續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50章 移民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008章 分析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523章 旱情第39章 利薩海戰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