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

3月23日,凌晨三點。

東非艦隊沿着海岸線北上,防止英國人對蒙巴薩造成打擊,雙方在拉穆灣海域相遇。

爲了和這一支英軍皇家海軍主力對抗,東非海軍近半的主力戰艦北上,以拉穆市和蒙巴薩爲中心向外輻射。

上午八點。

飛橋上的瞭望兵報告:“前方發現可疑目標!”

只見東北方向海面黑煙簇簇,

“全艦待命,做好戰鬥姿態,敵艦進入射程,立即開火!”東非海軍中將克里下令道。

而英國遠征艦隊也終於見到了東非主力鐵甲艦組成的編隊,這次北上的東非鐵甲艦一共七艘,數量只有英國艦隊的一半,而且東非最重鐵甲艦也就弗里德里希號也才七千餘噸,遠不及英軍鐵甲艦,不過東非有補充一定數量的炮艇作爲支援力量,雖然摩加迪沙海戰證明炮艇對鐵甲艦毫無勝算,但是作爲協助戰艦還是可行的。

“英國人的軍艦更先進,火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經驗更豐富,但是我們身後就是蒙巴薩市還有達累斯薩拉姆市,而過了達累斯薩拉姆市就是我們東非的首都,所以這次戰爭我們決計不能撤離,哪怕全艦沉沒,也不不能丟掉東非軍人保家衛國信念。”鵜鶘號艦長威爾開始做思想工作。

“當然,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敵人從地中海方向而來,我們完全可以以逸待勞,但是對面英軍是身經百戰,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卻還沒有過實戰經驗,所以我們要向世界證明東非海軍軍人的勇氣!”

東非海軍雖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優良港口的缺乏以及海島稀少都制約了東非的海軍力量部署。

就比如英國人在吉布提,阿拉伯半島都有軍事基地存在,在印度洋中心也有塞舌爾島可以部署海軍力量。

而東非僅有幾座大島,其中最重要的奔巴島和桑給巴爾島都過於接近東非海岸線,反而不利於海上防禦,像科摩羅羣島反而更容易被青睞,但是科摩羅羣島位置偏僻,並不在本次戰爭爭奪的焦灼地帶。

在東非現英國艦隊的時候,英國人也在爲遇到東非主力艦隊而興奮,目前而言雙方實力比較懸殊,己方擁有雙倍優勢。

不過隨着一夜時間的航行,現在英軍艦隊有些疲勞,這一點不利於戰鬥,不過對於常年海上活動的英國海軍而言還是可以克服的。

克里:“我們火炮的精度和威力遠遠比不上英國人,船體的質量和重量以及裝甲硬度都比較差,所以絕對不能和英軍硬碰硬,必須智取,而且必須需要合適距離,貼近戰鬥,否則以英國火炮射程,戰事會對我方越大不利。”

“所以戰鬥開啓後,艦隊分爲兩支,分別以弗里德里希號,的裡雅斯特號爲指揮艦,作爲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以兩個方向對英軍發動進攻。”

“我們以弗里德里希號爲首,正面吸引英國軍艦,爲了避免敵人分兵,等下開戰後,第一艦隊各個艦船獨立作戰,可以見機行事,擴大第一艦隊的航程面積。”

“第二艦隊以的裡雅斯特號爲指揮,有安東少將帶領,以弧線性繞行,把握時機對英軍的側翼或者後方發動進攻,第二艦隊要保證力量集中,避免被各個擊破!”不得不說克里做出了一個重大的風險決策,那就是將艦隊的指揮權一分爲二,而且具體效果不知道會如何。

當然,促使克里做出這樣決定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東非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之間的巨大差距,作爲弱勢一方的東非海軍必須冒險。

等到東非海軍艦隊分別兩股,同時出現極爲混亂的變陣,確實讓英國人一時之間摸不到頭腦,現在看不出東非的軍事意圖。

不過對於佔據絕對優勢的英國皇家海軍而言,自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過這一次東非竟然主動進攻有些出乎英國皇家海軍的意料。

“注意東非海軍右翼,他們從東非海軍主力中脫離出來,一定是有其目的性,灰狐號和豬豚號……盯緊他們,等到東非船隻進入射程,直接開火。”英國皇家海軍遠征軍總指揮格拉夫頓下令道。

而東非海軍目前指揮權已經一分爲二,克里中將指揮着剩餘艦船說道:“各個艦船,要保證船隻在進入有限射程以後,再開火,不要浪費炮彈,而是要保證開火就有目標,而不是瞎射擊,各個艦船注意距離,留出航道,規避提前一輪的英國炮擊瞄準。”

其實雙方在火炮射程上差距並不大,威力肯定是英國人更強一些,同時英國船體方面也更優秀,航速也更快,而東非的優勢在於轉向更加靈活。

克里少將就是希望藉助遊擊方式,分散英軍注意,讓他們不能形成合力,然後給第二艦隊創造條件。

“轟隆……”隨着一聲巨響,東非第一艦隊率先開火,同時弗里德里希號,鵜鶘號,夜鶯號,白鷹號以及四艘炮艇組成的線陣,在火力上形成由外向內的攻擊趨勢。

雖然裝備落後,但是東非海軍在訓練和軍備維護方面是保持常態化的,所以面對突然的戰爭,第一次經歷的士兵雖然有些緊張,但是很快就在老兵的帶領下鎮定下來,並且開始按照日常訓練,操縱艦船。

而英國作爲海軍第一強國,其水兵憑藉豐富經驗,在操作上更是行雲流水,雙方的命中率都比較高。

不過東非軍艦整體制造水平畢竟不如英國,所以東非海軍損失更大,這個時候如果不發生意外,那隨着時間推移,東非這支艦隊註定會落敗。

克里中將的指揮艦就已經被擊中過一次,弗里德里希號的左側面被炮彈炸出一個大坑,但是弗里德里希號質量是過關的,對艦體影響不大,可以繼續作戰。

弗里德里希號在東非服役已經超過十年之久,還是在的裡雅斯特的奧地利皇家造船廠出品的軍艦,這個時代確實是寶刀未老,當然,東非每年對其維護成本也比較高,但是這就是發展海軍的代價。

作爲可以和英國鐵甲艦直接較量的軍艦,弗里德里希號的反擊也比較犀利,同時重創了英國的史萊德號,同時也命中了巨人號的艦尾,可惜炮彈只是從邊上輕輕擦過,沒有對巨人號造成太大威脅,反而是東非的安東尼奧號炮艇在英國海軍的炮火下,夾板上已經可以看見熊熊大火。

除了四艘鐵甲艦,其他炮艇狀況也不太好,沒有鐵甲艦這樣厚的抗擊打能力,任何意外傷害都可能導致其瞬間失去戰鬥力。

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953章 新家第6章 戰爭臨近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904章 卡賓達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431章 居所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45章 羅恩羅達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38章 換血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68章 餐具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17章 炊事車第658章 方針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809章 事後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752章 軟柿子第821章 裁軍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332章 稻種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281章 酒館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511章 輸血第1272章 犀牛園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801章 恭賀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369章 送別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24章 海洋第1164章 爭議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308章 滲透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368章 插曲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79章 閒談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93章 入關!第182章 抉擇
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953章 新家第6章 戰爭臨近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904章 卡賓達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431章 居所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45章 羅恩羅達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38章 換血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68章 餐具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17章 炊事車第658章 方針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809章 事後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752章 軟柿子第821章 裁軍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332章 稻種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281章 酒館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511章 輸血第1272章 犀牛園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801章 恭賀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369章 送別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24章 海洋第1164章 爭議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308章 滲透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368章 插曲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79章 閒談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93章 入關!第182章 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