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在農業領域的這套做法,就類似後來羅斯福有計劃性的大規模銷燬美國農業產品,很顯然,羅斯福新政中對農業生產過剩的處置,也體現出“政府強制干預”的特徵。
這都說明了在經濟危機期間,政府幹預的必要性,畢竟經濟危機本身就是市場調節失靈的表現。
……
1932年5月份,東非的萊茵市,新法蘭克福市兩地政府爲主導,盧薩卡,基特韋,卡布韋等城鎮參加,在萊茵市舉行了中央省航空工業發展會議,會議內容主要有兩點。
首先是中央省飛機制造業相關產業的佈局問題,其次是帝國中部機場的選址問題。
萊茵市市長梅塞說道:“飛機制造業是20世紀新崛起的重要產業,飛機的出現,奠定了如今交通海陸空三分天下的格局,雖然航空工業相較於前兩者,差距還很大,但是不能否認航空工業已經呈現出它所具備的龐大市場潛力。”
“我們中央省,作爲帝國的心臟,理應不放棄這個新興產業和市場,同時,通過大力發展航空工業,抵消我們在水運發展上的不足,穩固中央省的帝國核心交通樞紐地位。”
中央省處於東非經濟最中心的位置,起到承接南北,銜接東西的作用,同時也是帝國行政中心所在地,因此在陸地交通建設領域,是當之無愧的東非心臟,匯聚了兩大全國綜合性鐵路樞紐,以及多個區域性交通樞紐。
但也正如梅塞市長所說,中央省在水運發展的上限並不高,雖然中央省屬於剛果河,以及贊比西河兩大流域交匯地帶,但是因爲地形和氣候的原因,很難在內陸水運上,起到核心節點作用。
雖然省內有人工運河,但是貨運量有限,無法和鐵路,公路形成競爭。
這也是中央省的一大遺憾,不過中央省無法成爲東非內陸水運核心樞紐,其他地區同樣做不到這一點。
在東非的國情下,想要成爲內陸水運核心樞紐,就必須做到一點,那就是能夠溝通東非東西部水運,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梅塞市長就說道:“對於帝國而言,內陸水運即便能夠實現聯網,它的競爭力也很有限,除了贊比西河干流區域以外,東非甚至缺乏能夠直達內陸腹地的航道。”
“反而是鐵路和公路在通達度,以及隨着技術進步,成本大幅度減少,更符合帝國的國情。”
“而航空將成爲不遜色公路,鐵路,水運的第四種交通方式,而航空工業和汽車,船舶,機車製造又有不同,它對技術的要求更加嚴格,涉及諸多前沿技術,比如材料,發動機,航電,空氣動力等等。”
“這使得飛機制造業的產業鏈更長,技術密集度更高,對從業人員的知識和能力要求更加嚴格,且需要更多的專業化工廠和熟練工人。”
“因此,航空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上下游企業,如果只通過單打獨鬥,想在航空工業領域有所成就,遠不如多個城市間的協作更加容易實現。”
說白了,航空工業的複雜性,很容易讓人望而生畏,至少萊茵市政府就不願意承擔自主研發和生產的風險,所以,纔要拉上中央省的其他城市,共同分擔一部分任務,最後形成一個規模性的區航空製造業基地。
梅塞說道:“就比如我們萊茵市,優勢領域在於人才的高度集中,在萊茵市匯聚着全國各地的人才,還有諸多科研機構,所以,在飛機設計,空氣動力研究,新材料研發等領域,萊茵市具有絕對優勢。”
“研發的主力也就由我們萊茵市承擔,而生產則由省內其他城市,結合自己的優勢,進行任務分配,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最後分享紅利。”
不得不說,梅塞的這個提議,還是讓省內許多有實力的城鎮感興趣的,飛機制造業作爲高端產業,哪怕是一些零部件生產,利潤也十分可觀。
現在,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願意和他們進行分享,讓他們參與進來,對他們確實有不小的吸引力。
畢竟,沒有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兩大城市主導,中央省其他城鎮,根本不可能建設航空工業,即便搞出來,也很難和東西部沿海亦或者波西米亞等工業實力強勁地區競爭。
航空工業的投入巨大,如果耗費精力搞出來,卻無力和其他地區競爭,這就完全是一筆賠本買賣。
而有了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參與,那意義就完全不同了,萊茵市可是東非的技術研發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這就能確保航空工業中的技術先進性和人員儲備。
而新法蘭克福市則有高度發達的裝備製造業,說實話,單單是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聯手,就能解決航空工業中的巨大部分問題。
這時,新法蘭克福市市長亨利就說道:“在中央省航空工業中,我們市可以提供核心裝備和工人上的支持,就比如飛機的發動機,機體制造和零部件焊接安裝等。”
新法蘭克福市本身就是東非的汽車製造業中心之一,也是東非鐵路裝備的重要供應商,當初,新法蘭克福市成立之初,東非就佈局了機車製造廠,因此,新法蘭克福市在發動機方面有自己的核心優勢。
世界早期航空工業,飛機發動機的主要技術來源之一,就包括汽車工業,比如活塞式發動機,就是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上的,然後被借鑑,使用在飛機上。
亨利接着說道:“其他諸如飛機的航電系統,部分儀表我們新法蘭克福市也可以提供,還有起落架,輪胎等等。”
毫無疑問,新法蘭克福市本身的工業實力十分強悍,這也是這次中央省航空工業會議,爲什麼是由萊茵市,新法蘭克福市,兩家共同主導的主要原因。
萊茵市更善於研發和創新,而新法蘭克福市憑藉完善的產業鏈,還有大量技術工人,也能分到大量利益。
當然,相對於這兩座城市,中央省內的其他工業城鎮,也有各自的拿手絕活。
在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之後,基特韋市就迫不及待的陳述了基特韋市自身的優勢。
“基特韋市在金屬加工領域,還有金屬材料科學領域有獨到優勢,我們可以負責部分金屬零部件的生產加工工作,同時,部分儀表,航電設備,也可以在基特韋市生產。”
這幾年,憑藉此前基特韋市領導人的高瞻遠矚,基特韋市的轉型很成功,在經歷過陣痛後,基特韋市的發展核心,轉向了了第三產業,尤其是影視產業發展,成爲當下東非的典型案例。
但是,基特韋作爲東非老牌工業城市,它的工業並沒有因此衰落,而是轉向高質量發展,就像金屬冶煉和加工,還有精密儀器製造,家電製造業等等領域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雖然無法和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對比,但是工業實力卻排在中央省其他城鎮之上。
不過,工業轉向高附加值產業後,基特韋市也不是沒有遇到問題,尤其是市場競爭方面,東非擁有不少工業實力強悍的城市,所以,基特韋市在工業發展領域,迫切需要打開窗口,從而讓本市的高端製造業穩定下來,而不是“曇花一現”。
這次航空工業會議,就被基特韋市政府看中,如果能拿到更多的訂單,就能爲基特韋市接下來的工業發展鋪平道路。
對於基特韋市的想法,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並不是很在意,因爲他們家大業大,讓省內其他城市多吃一口也無所謂,而且這還能加強他們在全國經濟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畢竟,基特韋市想要加入他們,就必然會成爲兩座城市經濟的外延區域。
就像此前梅塞市長說的,單打獨鬥不是萊茵市的目標,萊茵市這座東非首都,它的眼光從來都不侷限於中央省內,甚至是東非本國,而是全世界。
因此,基特韋市只要有能力,萊茵市願意給它表現的機會,而不是限制其發展,新法蘭克福市也是如此。
作爲東非雙子星城市,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和其他雙子星城市不同,就比如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羅安達和卡賓達,哈拉雷和布拉瓦約,它們的競爭十分激烈。
而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合作大於競爭,亦或者說新法蘭克福市根本沒有和萊茵市競爭的想法,畢竟萊茵市可是帝國首都,二者之間的地位是十分明確的,萊茵市就是“老大”。
當然,這也和萊茵市在經濟領域發展的方向和新法蘭克福市不同有關,萊茵市重視第三產業,科技研發和尖端產業,而新法蘭克福市重視裝備製造業,二者的互補性大於競爭性。
兩座城市最大的競爭可能就是交通方面,萊茵市雖然同樣是帝國鐵路交通樞紐,但是,更主要起的是備份作用,並不耽誤新法蘭克福市鐵路樞紐在全國經濟中的作用。
新法蘭克福市在戰略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反而是其他東非以裝備製造業爲核心的大城市,像沿海地帶的達累斯薩拉姆,卡賓達,或者中部哈拉雷,布拉瓦約等。
至於基特韋,它的實力雖然在東非不錯,但還入不了新法蘭克福市的眼,所以對於在部分產業上讓利基特韋市,新法蘭克福市也不太在乎。
有了基特韋市打樣,中央省的其他工業城鎮也開始各抒己見,不過,在中央省內其他城市中,也就盧薩卡和卡布韋還算有實力,可以在部分零部件生產上分得一杯羹,其他城鎮,獲得的機會就比較少了。
由此可以把中央省的城市,分爲四檔,第一檔是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第二檔是基特韋市,第三檔是盧薩卡和卡布韋,第四檔基本就不入流了。
在通過激烈的討論過後,中央省航空工業的蛋糕,也就分配完成,接下來的議題就是帝國中部機場的選址了。
所謂帝國中部機場,這其實是一個比較超前的設想,如今民航業的潛力,已經初步得到展現,自然也就有人,想要利用飛機這種交通工具,從而實現物流,客運上的突破,然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而關於這一點,萊茵市,新法蘭克福市還有卡布韋市,三座城市最感興趣,前兩者不用多說,自然希望在航空市場分一杯羹,更希望藉此鞏固自己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卡布韋就比較特殊了,他之所以對中部機場選址感興趣,完全是爲了能搭上順風車。
所以,在這件事上,卡布韋市長最先發言:“關於帝國中部機場的選址,那必然要選擇在萊茵市,新法蘭克福市還有我們卡布韋市的中間區域。”
ωwш¸ ttκǎ n¸ C○
“從本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卡布韋就積極融入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倡導的中央都市圈,我們卡布韋市因爲地理位置原因,僥倖成爲這個都市圈的重要核心之一。”
“所以,從二十年代以來,我們卡布韋市積極向東部和北部發展,就是希望能加強和萊茵市,新法蘭克福市的合作,推動三座城市經濟上的一體化,最終加快中央都市圈的形成。”
“所以中部機場,天然應該放在我們三座城市的中心位置,我認爲應該在三座城市中心位置,我們三市共同出資,建設一座集物流,客運,產業爲一體的航空產業區。”
“這座航空產業區剛好距離三座城市都在三十公里左右,同時可以滿足三座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這個距離也可以減少機場的噪音污染問題,同時,不至於讓物流成本偏高,可以保證機場的客貨運需求。”
卡布韋市的建設,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前世21世紀,大部分機場距離市中心的理想距離,差不多就是三十公里到五十公里左右,這點距離,對於目前東非城市而言,也不算遠,汽車半個小時內就可以抵達。
同時可以使得輻射區域範圍最佳,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都是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卡布韋人口也在二十多萬,同時,把機場和航空產業區建設在此處,也能同時輻射基特韋和盧薩卡,這兩座一南一北的中央省內重要區域性城市。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所謂的帝國中部機場,它和如今世界上的常規機場有很大不同,它更傾向於帶動區域經濟上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客運。
如果只是想發展常規機場的話,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其實早就有了,當然,20世紀三十年代的常規機場,不管規模還是功能,顯然無法和二十一世紀的那些巨無霸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