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

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

“站住!什麼人?”民兵擡起槍,謹慎的瞄準着來者。

圖裡奧·佩尼站出來,將槍支遞給身後的隊員,雙手高舉起來,向着米託莫尼村民兵,用葡萄牙語說道:“我是葡萄牙王國莫桑比克殖民地的軍官圖裡奧·佩尼,我希望和你們長官講話。”

嘰哩哇啦……一陣葡萄牙語下來,米託莫尼村民兵更懵了,手裡的槍也握的更緊了。

這時,聽到動靜的米託莫尼村村長,吉勒·齊奧尼走到村子前。

看着眼前的圖裡奧·佩尼一行人,吉勒·齊奧尼用德語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看着一臉不知所謂的圖裡奧·佩尼,家鄉在普法邊境的吉勒·齊奧尼又用法語問了一遍。

這時圖裡奧·佩尼隊伍裡終於有人聽懂了,這個人母親是法國人,所以聽的懂法語。

他走到圖裡奧·佩尼身邊,將吉勒·齊奧尼的話對圖裡奧·佩尼複述了一遍。

有了中間人充當翻譯,雙邊人終於可以開始交流了。

在明白圖裡奧·佩尼等人的來意後,吉勒·齊奧尼並沒有爲難這些葡萄牙人。

目前東非對於葡萄牙人還是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策略爲主,東非對於南邊的土地也比較剋制,在魯伏馬河就停下了南下的腳步。

同東部不同,兩個殖民地西部實際上是沒有明確邊界的,因爲沒有山川河流作爲地理界限,馬拉維湖東岸一馬平川。

吉勒·齊奧尼接待了葡萄牙人,但是隻允許幾個人不帶武器進去米託莫尼村,至於其他人只能停留在村外。

……

在吉勒·齊奧尼送走圖裡奧·佩尼後的一個月,葡屬東非(莫桑比克)政府首都,馬普托的葡萄牙高層,也收到了圖裡奧·佩尼的報告。

對於德意志人東非殖民地的擴張速度,葡萄牙人還是感覺很吃驚的,要知道莫桑比克殖民地開發了幾百年纔有今天的規模,而德意志人才來幾年?

雖然吃驚於德意志人的速度,但葡萄牙人並沒有什麼行動,只要德意志人不對莫桑比克動歪心思,葡萄牙人也懶得主動出擊。

畢竟可以輕易擊敗桑給巴爾蘇丹國的實力,放在整個印度洋西岸都是不可小覷的力量,而且東非殖民地目前沒有葡萄牙人比較渴望的資源。

但是葡萄牙人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爲了避免兩個殖民地的衝突,莫桑比克政府還是派人前往達累斯薩拉姆和東非殖民地商量,確定兩個殖民地的邊界,劃分東非的勢力範圍。

東非殖民地政府接受了葡萄牙人的請求,目前東非殖民地還是以北部和西部爲主要目標,暫時對南方的莫桑比克不感興趣。

恩斯特殖民東非的方案也是隨着東非殖民地的發展而變化的,如果說最早恩斯特的計劃是佔領坦噶尼喀地區,那第二階段就是整個坦桑尼亞,目前則處在第三階段,也就是後世的東非共同體的土地。

前世東非共同體共有六個成員國,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布隆迪、盧旺達和南蘇丹。

目前東非殖民地攻略的重點是烏干達,布隆迪和盧旺達三國,和肯尼亞北部。

至於南蘇丹,目前只有蘇丹這個地方,而且處於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之下,所以南蘇丹並不屬於當計劃的一部分。

在東非進行殖民活動,恩斯特向來主張以穩妥爲主,在沒有站穩腳跟之前,不要和當地較爲強大的勢力發生衝突。

先苟一段時間,等到人口到達規模了,再尋找目標進行擴張,當然這針對的是阿拉伯人和歐洲其他殖民者而言,對於土著部落,東非殖民地向來囂張跋扈。

看起來很簡單的道理,實際上在這個時代很難的,隨着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如今歐美各國在海洋和其他大洲上肆無忌憚。

只要看見珍貴的資源和物產,那都是能搶則搶,一條船,一面旗幟往小島上一插,就能獲得一塊海外領土,當然,一般這種屬於自嗨行爲,如果各國不承認,沒啥用,如果島上發現珍貴礦產,列強聞着味,就過來了。

東非殖民地屬於官方性質的殖民地,雖然黑興根作爲一個國家名存實亡成爲了普魯士的一部分,但名頭還在就好辦事。

東非殖民地作爲黑興根王室領地,在所有權上就和普魯士區分開來,但是大家心裡就默認了這是普魯士的殖民地。

畢竟你黑興根都成爲普魯士的一部分,誰知道是不是普魯士打出來的馬甲,而普魯士暫時對海外關注度不高,也沒必要和其他國家解釋。

所以東非殖民地算是狐假虎威,不然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要真搞清楚裡面的條條道道,可就不客氣了。

1867年12月3日。

東非殖民地和莫桑比克殖民地簽訂協議——《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

條約劃定了雙方邊界,以魯伏馬河出海口爲起點,一直到馬拉維湖中段東岸的愛迪拉村爲終點,長度爲七百多公里的邊境線。

邊境線以北爲東非殖民地勢力範圍,邊境線以南爲莫桑比克殖民地勢力範圍。

雙方不得在未經對方允許的情況下,擅自踏入對方勢力範圍,相互尊重雙方在西印度洋沿岸的利益,共同維護西印度洋傳統商業貿易路線的暢通。

這份條約着重於雙方勢力的交匯處,一個是陸上交界,一個是海洋貿易通道。

條約的侷限在於,陸上勢力的劃分只詳細描述了兩個殖民地目前交界處的邊界劃分,即馬拉維湖到印度洋之間的地區。

對東非和南非的許多地方沒有進行劃分和判定,這就給未來兩塊殖民地在馬拉維湖西岸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不過,目前這份條約還是相當可以的,東非目前沒有深入馬拉維湖以西的想法,而莫桑比克也沒有向內陸進發的打算。

雙方暫時不會在西部遇上,而東部目前雙方都需要穩定的局勢,來保證各自的利益。

接近年底,東非今年的移民任務即將完成,東非殖民地的移民人口也將登上一個新的層次。

而西北地區土著的戰爭早已經結束,只等瘟疫結束,東非殖民地就一鼓作氣拿下西北地區。

加上正在探索中的肯尼亞北部,前世東非共同體的主體就基本掌握在東非殖民地手中了。

而《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就給東非殖民地北部的擴張加了一層保險,避免過量精力來提防葡萄牙人。

(本章完)

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374章 波斯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83章 到達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3章 在柏林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964章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285章 挖坑第688章 巡邏兵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48章 普吉島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330章 跑路第749章 南下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608章 會面第810章 海岸線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672章 危與機第353章 下一站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36章 濱海區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24章 水井第615章 交流電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04章 卡賓達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164章 爭議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320章 雙標第356章 鐵路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請假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861章 分贓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672章 危與機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24章 海洋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325章 卡塔爾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472章 備戰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45章 羅恩羅達第938章 換血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34章 動員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830章 蓄水池第494章 假情報第6章 戰爭臨近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22章 卡賓達第92章 挖牆角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388章 換師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36章 軍售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152章 黑幫
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374章 波斯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83章 到達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3章 在柏林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964章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285章 挖坑第688章 巡邏兵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48章 普吉島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330章 跑路第749章 南下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608章 會面第810章 海岸線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672章 危與機第353章 下一站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36章 濱海區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24章 水井第615章 交流電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904章 卡賓達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164章 爭議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320章 雙標第356章 鐵路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請假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861章 分贓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672章 危與機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24章 海洋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325章 卡塔爾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472章 備戰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45章 羅恩羅達第938章 換血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34章 動員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830章 蓄水池第494章 假情報第6章 戰爭臨近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22章 卡賓達第92章 挖牆角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388章 換師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36章 軍售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152章 黑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