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橡膠種植

第147章 橡膠種植

一個月後,等到安東·佩魯茲教授的人馬到達東非,東非農業研究所就可以運轉了。

1868年8月15日。

北大湖區(烏干達)。

才忙活完田地的移民,又開始馬不停蹄的開啓了種樹大業。

這次種植的是巴西進口的橡膠樹種,在巴西農業專家的指導下,移民按照流程栽種橡膠樹苗。

“這裡的樹苗不能挨的太密,要保證地塊的通風、透光,還要交通便利,將來纔可以更好的進行管理和採割。”巴西農業(僞)專家阿爾伯特·維爾加對着殖民地的農業工人說道。

阿爾伯特·維爾加在巴西就是個普通的橡膠種植戶,種植經驗比較豐富。

“排水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那些坡度很平緩的地方,但是坡度也不宜太高,稍微有點就可以了。”

“阿爾伯特·維爾加先生,請問溫度會對橡膠樹生長造成影響麼?”一個東非移民問道。

“不,不,這不是你們應該關心的問題,溫度,只要是熱帶,基本上都能滿足橡膠樹的生長需求,當然海拔過高了肯定不行,當溫度低於五,就有可能凍傷橡膠樹,但是我在巴西生活多年,還沒有見過低溫。”阿爾伯特·維爾加說道。

“你們這些個新來的估計不知道,東非壓根就沒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差不多都是這個溫度,只是按照降雨分爲雨季和旱季。”一個老移民對着一邊的新移民說道。

“說的很好,這也是我們爲什麼要將橡膠種植在這裡的原因,你們這裡的降水這裡是最均衡和穩定的所以要在這裡大規模種植而不是其他地方。”阿爾伯特·維爾加說道。

橡膠樹喜溫喜溼,溫度在東非不是問題,溼度就不太好掌握了,橡膠樹生長區域的年降水量不能少於1200mm,而東非是熱帶草原氣候,雨量並不是很穩定,降雨量在600mm到1100mm左右浮動,而大湖區是少有的多雨地帶,大湖接近7萬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直接影響了當地的降水情況。

“阿爾伯特·維爾加先生,這個橡膠樹有什麼用途啊?”有移民問道。

阿爾伯特·維爾加搖搖頭,說道:“具體怎麼用,我也不知道,我過去只負責種植和收割,然後商人就會把他們採購走,我只知道收割的半成品是膠狀物質,放久了會變硬。”

阿爾伯特·維爾加說的是實話,他種植的橡膠,都被歐洲人買走了,而歐洲人再加工橡膠已經是在大洋彼岸了,阿爾伯特·維爾加也不需要知道橡膠有什麼用,他只要知道種這個東西可以用來換錢就可以了。

東非種植橡膠那目的自然不言而喻,沒有人比恩斯特更知道橡膠的戰略價值,而且未來黑興根財團的產業對橡膠的需求註定密不可分,所以要提前佈局。

橡膠的生長週期比較長,至少需要六七年才能產生價值,所以早種,未來也好早收穫。

今年先搞個萬畝橡膠園,然後,每年再慢慢增加,土地多就是豪橫。

其實東非橡膠種植條件遠遠比不上西非,那裡的熱帶雨林氣候纔是橡膠生長的天堂。

但是,在東非種植橡膠,只要多多費些功夫,保證土壤溼度和光照等注意事項,還是很有前途的。

而之所以急於在大湖區沿岸推廣橡膠種植,是因爲大湖區就是最適合橡膠種植的地方。

現在不種上,以後想再改就比較費時費力了,大湖區所有條件都滿足橡膠種植條件,尤其是降水,只比熱帶雨林氣候稍微差一點,但是明顯強於熱帶草原氣候,大湖附近茂密的熱帶雨林就是證據。

“別管這玩意有什麼用,反正不少咱們那口飯就行了,這些東西種出來幹什麼那不是伱我該操心的。”

“說的也是。”

“阿爾伯特·維爾加先生,你剛纔說這玩意要收割,不知道這個樹是怎麼個收割法?是成熟了直接砍倒麼?”

阿爾伯特·維爾加聽到這裡頓時無語,這些德意志人果然沒見過世面,連橡膠樹是怎麼採集的都不知道。

“不,不,各位,我想你們誤會了,橡膠樹他並不和平時的那些樹一樣。”

“難道,這玩意是和果樹一樣結果子然後採摘的?”

阿爾伯特·維爾加強忍笑意科普道:“各位,先聽我把話說完,這個橡膠它的收割,就像是給人放血,要在它身上劃出一道口子,讓它把血液流出來,我們會事先將收集的器皿固定好,這樣等流滿後,我們就可以採集到一份橡膠了。”

“啊!這玩意聽起來這麼可怕。”

“這一點也不可怕,我只是拿血液做比喻,實際上就是這個樹的汁液,而且橡膠樹的汁液是白色的,和血液一點也不像,我剛纔是爲了更生動的展示收集橡膠的情景。”阿爾伯特·維爾加可不想聽這幫傢伙瞎猜,然後胡說八道。

“原來如此。”衆人恍然大悟。

阿爾伯特·維爾加接着說:“而且你們完全用不着操心收割這件事,這些樹苗成長起來,至少還要六七年的時間,在此之前你們是沒有機會接觸到的。等六七年後估計會有新的人來專門教你們如何採集橡膠。”

……

阿爾伯特·維爾加自然不是那種隨便找來就可以當專家的人。

除了基本的種植橡膠經驗以外,會說德語纔是東非評聘他到東非來指導橡膠種植的資本。

不然光是交流就是個大問題,尤其是大湖區附近許多移民都是最近幾個月到東非的新移民。

其中德意志人不少,所以才能和阿爾伯特·維爾加聊的很不錯,當然東非殖民地也調集了一批老移民過來輔助新移民適應東非的新生活。

而德語教師也正在抓緊籌備,不久新建的三個區的東非式義務教育就可以開展了。

好在,新移民初來乍到,哪怕是家庭,也沒有多少帶着小孩子的,畢竟海上風險大,家中有小孩的可不敢賭。

所以,新佔領區的教育會先從成人教育開始,尤其是那些華人,塞爾維亞人……要先培養他們口語交流能力。

(本章完)

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018章 磋商斐迪南大公第474章 討論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991章 抵達第949章 戰敗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769章 籌碼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382章 渡河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68章 餐具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820章 購艦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166章 體驗第545章 孤兒第1211章 集中營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222章 會面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647章 準備第673章 象牙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014章 輕工業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460章 衝突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504章 脫鉤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736章 第九旅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041章 新農業第394章 硬氣第1259章 同意第228章 留學生第513章 抉擇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12章 美食節第822章 卡賓達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403章 撤資第230章第958章 巴拉圭第973章 籌備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547章 登陸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10章 海岸線第467章 觀察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79章 總部第1154章 斷案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472章 重返歐洲
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018章 磋商斐迪南大公第474章 討論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991章 抵達第949章 戰敗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769章 籌碼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382章 渡河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68章 餐具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820章 購艦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166章 體驗第545章 孤兒第1211章 集中營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222章 會面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647章 準備第673章 象牙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014章 輕工業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460章 衝突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504章 脫鉤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736章 第九旅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041章 新農業第394章 硬氣第1259章 同意第228章 留學生第513章 抉擇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612章 美食節第822章 卡賓達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403章 撤資第230章第958章 巴拉圭第973章 籌備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547章 登陸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810章 海岸線第467章 觀察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79章 總部第1154章 斷案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472章 重返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