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新世界

“多謝皇子殿下的勸解。”瑪利亞公主彬彬有禮的說道。

馬克西姆皇子揮揮手道:“這都是小事,接下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萊茵市。”

“萊茵市的歷史遠不如你們俄國的聖彼得堡,他建成到現在也就十幾年時間,但是卻是東非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阿列克謝殿下,你覺得萊茵市在城市建設上和聖彼得堡相比怎麼樣?”馬克西姆對着阿列克謝皇子問道。

阿列克謝皇子說道:“聖彼得堡更加古樸,帶有很深厚的歷史底蘊,而萊茵市看起來很新,道路寬廣,高樓也比聖彼得堡多。”

“除此外,萊茵市的建築顯得參差不齊,這和聖彼得堡的設計上有很大差別,聖彼得堡的很多建築都比較規整,看起來千篇一律。”

瑪利亞公主在一旁說道:“馬克西姆殿下,萊茵市的建設正如阿列克謝所說,很有特點,這和我們過去見過的大多數城市都不一樣,我感覺東非城市的建設彷彿介於歐洲和美國之間。”

“雖然沒有去過美國,不過我看過不少美國的圖片和電影,尤其是對紐約有着深刻的印象,那裡有很多摩天大樓。”

“而歐洲城市就顯得更加古樸和經典,沒有紐約那種衝擊力,至於東非城市則是介於二者之間,傳統建築和新式建築交相輝映。”

“萊茵市就是如此,擺脫了很多歐洲城市建築的風格束縛,但是又沒有美國那樣大膽。”

馬克西姆笑着說道:“總結的很到位,我們東非的建築特色其實深受我父親的影響,他在建築上很有造詣,親自設計過公路和橋樑,甚至萊茵宮和斯威特宮兩座皇宮的建造,也有我父親的指導。”

馬克西姆的父親自然就是萊茵帝國的皇帝恩斯特,而在建築領域的成績對恩斯特來說不過是專業對口罷了。

馬克西姆接着說道:“父親他本人,並不喜歡美國城市那種誇張的風格,但是也不喜歡歐洲建築的循規蹈矩,所以東非城市建設,受到了我父親的深刻影響,纔會形成這種獨特的風格。”

“按照我父親的說法,東非城市看起來創新力不夠,但是耐看,更加實用,舒適性更強,這其中就涉及到生活方式的轉變從而賦予建築新的變革內容。”

“就比如如今電氣化在東非的穩步推進,電燈,電話,收音機等等電器產品進入東非的千家萬戶,而這些家電產品的出現,勢必對如今住宅功能和美觀產生影響。”

“過去的住宅是沒有電器的,而如果想體驗電氣化的便利,就需要對家電產品的擺放,電線電纜的鋪設等等進行研究。”

“除了電氣化以外,在東非很多普通住宅,能源改變也會產生影響,比如現在東非正在大力推進的天然氣,就是改變過去廚房烹飪方式的重大變革。”

“不知道你們是否注意到,在歐洲很多建築都帶有煙囪,而萊茵市絕大部分建築,尤其是新式建築,就是沒有煙囪的,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加隱蔽的排風管道,或者通風口。”

“這就是因爲使用電器,或者天然氣,造成民衆生活烹飪中不會再造成大量油煙,這也是萊茵市空氣相對好的原因之一。”

“當然,如今隨着萊茵市汽車數量的增加,肯定會抵消一部分。”

汽車的排煙管道可是污染大戶,尤其是萊茵市這種汽車數量高達幾十萬輛的城市。

“不過,萊茵市並不側重於發展工業,這纔是萊茵市空氣更加清新的主要原因。”馬克西姆最後說道。

安娜斯塔西婭公主抱着弟弟說道:“確實如此,我們已經來到萊茵市一個星期了,這裡確實很少看見高大的煙囪,這和聖彼得堡很不一樣,聖彼得堡的工廠有很多。”

馬克西姆解釋道:“其實萊茵市的工廠也不少,只不過除了一些必須的工廠以外,比如發電廠,很少有排放廢氣嚴重的工業能落地萊茵市,萊茵市的工廠大多數都是污染比較小的工廠。”

“如果你們到周邊的新法蘭克福市,卡布韋市,就能看出兩者的差別了,畢竟萊茵市是帝國首都,所以更加註重生活環境上貼近於自然。”

“我父親就說過,如果是生活在倫敦那種‘烏煙瘴氣’的環境裡,那纔是一種災難。”

“當然,這並不是我父親不重視工業,而是他認爲沒有必要將工業集中到首都地區來,工業發展完全可以交給其他城市來承擔。”

倫敦作爲世界知名的“霧都”,在二十世紀初,並沒有太大改變,這其實也是很多英國城市的特點。

畢竟這個時代,大多數國家以工業爲美,不管是倫敦上空飄蕩的濃煙,還是被染黑的泰晤士河河水,那都是工業文明的象徵。

這種“文明”的象徵,能夠讓這個時代到倫敦求學的日本人狠狠的吸上一大口。

與之相比,東非的工業發展模式絕對算得上是異類,不過這並不影響東非日益因爲工業發展,而造成環境的退化。

和東非迅猛發展的工業對比下,恩斯特採取的一些措施,不過是杯水車薪,也只有萊茵市這種不需要倚仗工業的城市才能真正避免。

對於馬克西姆的調侃,瑪利亞公主只是笑了笑,並沒有多說,畢竟馬克西姆可是拿倫敦作爲笑點,現在英國可是俄國的盟友。

到時阿列克謝插話道:“馬克西姆大哥,你的意思是工業發展對我們的健康有害麼?”

馬克西姆趕忙否認道:“小傢伙,你可不要曲解的我的意思,我說的是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並不好。”

“比如工廠排放的煙霧,裡面帶有大量細小的污染物,從而影響空氣質量,亦或者是紡織廠排放的污水,導致河水不能飲用等問題。”

“而這些問題雖然存在,但是並不能否認工業對我們的社會來說利大於弊。”

“而且這些負面因素也是可以通過技術提升而避免的,就比如我們東非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電氣化。”

“電氣化過程中,發電量大大增加,而東非的水力發電佔比也在不斷提高,這種發電模式基本上不會造成污染,還有我之前提到的天然氣,也是比較清潔的能源。”

“這說明只要隨着科技進步,就能不斷改進工業發展中的一些負面因素,而工業發展又是促進科技進步的主要支撐。”

“所以現階段,乃至更長的時間段裡,東非肯定會優先選擇發展工業,最後再考慮其他問題。”

馬克西姆的話可以說讓三人大開眼界,畢竟受到恩斯特的薰陶,東非皇子們的視野也更加開闊,前世很多知識和經驗,也被恩斯特灌輸給他們。

就比如馬克西姆所提到的電氣化,空氣質量,清潔能源等等,很多詞彙都是三人所陌生的。

尤其是阿列克謝皇儲,他受馬克西姆的話影響最爲深刻,畢竟他的年紀最小,而瑪利亞和安娜斯塔西婭的思維和對世界的認知基本上定型了。

同時,阿列克謝皇儲也是對這次東非旅行感觸最深的,東非的工業建設可比俄國發達的多,同時又比歐洲要超前一些,這都是阿列克謝這個俄國皇儲過去所沒有見識過的“新世界”。

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861章 分贓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840章第1503章 縱火案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141章 學習第1262章 慫恿第802章 爭論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38章 換血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164章 爭議第973章 籌備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424章 奔逃第998章 貝拉市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220章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574章 服軟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04章 卡賓達第315章 清倉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801章 恭賀第867章 推銷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300章 掠奪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769章 籌碼第850章 移民第701章 城市化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607章 迂迴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882章 出口第1326章 野望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239章 兵變第949章 戰敗第581章 “火車頭”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347章 開飯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303章 撤資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008章 分析第128章 打探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511章 聲吶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469章 鯨灣港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287章 西逃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320章 雙標第347章 開飯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234章 兄弟拉扯
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861章 分贓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840章第1503章 縱火案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141章 學習第1262章 慫恿第802章 爭論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38章 換血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164章 爭議第973章 籌備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424章 奔逃第998章 貝拉市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220章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574章 服軟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04章 卡賓達第315章 清倉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801章 恭賀第867章 推銷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300章 掠奪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769章 籌碼第850章 移民第701章 城市化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607章 迂迴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882章 出口第1326章 野望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239章 兵變第949章 戰敗第581章 “火車頭”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347章 開飯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303章 撤資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008章 分析第128章 打探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511章 聲吶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469章 鯨灣港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287章 西逃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320章 雙標第347章 開飯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234章 兄弟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