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

三天後。

乃薩拉局長帶着一干精兵強將氣勢洶洶的向着嘉文華語學校而來。

“衝進去,控制所有人,一個也不能放過。”乃薩拉說道。

很快,乃薩拉手下的警察就闖進了教室,並且將嘉文華文學校的教師連帶四十多名學生全部控制住。

這個時候,校長林嘉文聽到動靜後來到乃薩拉麪前說道:“閣下是?”

“我是曼谷卡瓦警察局局長乃薩拉,聽說你們在進行非法教育行爲,你就是這所華人學校校長麼?”乃薩拉問道。

林嘉文傲氣的說道:“本人就是校長,你們想幹什麼?”

乃薩拉不氣反笑道:“問我要幹什麼?難道你們不知道在暹羅不允許大規模傳播遠東帝國文化麼!”

實在是林嘉文的態度讓這位暹羅警長有些好笑,什麼時候一個“華人”也敢如此態度的對自己這身官服無禮了。

林嘉文不卑不亢的說道:“那又怎麼樣,別以爲我會怕了你們暹羅政府,我這完全是合法合規的行爲,你能拿我怎麼樣!”

乃薩拉是真的生氣了,他嚴肅的說道:“很好,我還從來沒有見過你這種不怕死的人,知法犯法,果然,國王陛下打擊你們這羣華人是正確的,全部給我帶走。”

林嘉文絲毫不慫的說道:“誰敢!”

乃薩拉不知道這個“華人”的底氣來自哪裡,他說道:“我就敢,動手。”

而林嘉文卻出乎意料的用華語說道:“弟兄們,準備!”

乃薩拉不知道林嘉文在說什麼,可是當他的下屬準備動手將這裡的人全部拷走的時候,那些教師和學生突然反抗起來。

“居然還敢拒捕,給我狠狠地教訓他們!”乃薩拉看着這些反抗的“華人”說道。

而林嘉文這個時候也開始就近朝着乃薩拉撲過去,乃薩拉拿着警棍對着這個膽大包天的華人校長就是迎頭一擊。

結果被打了一棍的林嘉文不僅沒有好疼,反而上來就給了乃薩拉一拳,其他嘉文華文學校的師生同樣表現悍勇。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犯罪分子”了!乃薩拉局長意識到必須重拳出擊。

他拉開距離掏出槍,對着林嘉文就是一槍,而這個時候林嘉文中彈後,其他師生也終於停手。

……

1916年8月15日。

遠在南洋的暹羅發生了一件大事,整個暹羅王宮內氣氛顯得格外緊張。

暹羅國王拉瑪六世一臉嚴肅的向大臣們問道:“確定了麼,真的是東非人?”

暹羅的外交大臣臉上冷汗直冒道:“東非公使館已經向我們提出了質詢,並且附帶了證據,如果處理不好,恐怕會引起兩國的外交糾紛。”

“而且東非恐怕是蓄謀已久,他們故意開設華文學校,就是爲了故意引我們上鉤,並且引而不發,最終導致我方人員和他們產生衝突。”

拉瑪六世急忙問道:“有沒有人員傷亡?”

外交大臣結巴道:“有十三人被我方失手打傷,一人中彈而亡……”

“身份確定了麼?是東非人還是華人?”拉瑪六世追問道。

外交大臣說出了自己的猜測:“可能是……東非人,不過我們確信其原本是華人,他們的身份可能是東非政府僞造的。”

拉瑪六世緊皺着眉頭說道:“現在情況很明顯了,這兩個傷員不管是華人也好,是東非人也罷,我們和東非恐怕是不能善了!”

拉瑪六世是目前的暹羅國王,其本人於1910年繼位,是暹羅王室第一位完全接受西式教育的統治者,並且曾經在英國的曼徹斯特學院留學,學習英語,法語和法律。

他的留學經歷顯然和暹羅所面臨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英國和法國可以說是目前暹羅最不能得罪的敵人。

法國佔領了原暹羅東部的大片領土,而英國則從西面對暹羅造成威脅,使得馬來半島上的北大年等地脫離暹羅。

可以說暹羅就是英法兩國殖民地間的緩衝國,這纔是暹羅能夠避免亡國命運的主要原因。

拉瑪六世這些有着西方思維的君主,也算比較有爲了,進行了一系列小規模改革,比如建立現代化醫院,高等院校,改革軍隊等等。

不過這位暹羅國王顯然沒有意識到一個新的威脅正在南洋地區崛起,並且也將加入到對暹羅的覬覦之中,而這個國家正是如今在南洋興風作浪的東非。

而造成如今東非和暹羅外交關係的緊張的情況,則是源於一所小小的華文學校。

1916年8月15日的暹羅華文學校事件。

一所華文學校,明目張膽的在暹羅曼谷開張,並且大肆招收暹羅的華人子弟進行教學活動。

看起來這件事平平無奇,但是卻是東非政府精心策劃的陰謀。

拉瑪六世是一位排華君主,畢竟華人在暹羅的勢力太大,加上近代遠東帝國的衰落,所以這些暹羅君主,一直在力推去“遠東帝國化”。

這中間必然會引起一些衝突,而東非國防安全局正是利用了拉瑪六世排華的這一點,處心積慮的給拉瑪六世下了一盤大棋。

既然拉瑪六世排華,那東非國防安全局就反其道而行之,在曼谷建設華人學校。

在暹羅開辦華人學校顯然是違法的,但是東非國防安全局建立這個學校卻是合法的,這就事關到1907年,東非政府和拉瑪五世簽訂的《東暹曼谷條約》了。

其中明確規定了東非有權在暹羅境內開辦學校,供在暹羅的東非僑民學習和提供教育服務,而暹羅政府不得干涉……

而所謂的嘉文華文學校,其實就是一所由東非人開辦的東非學校,校長林嘉文不僅是東非人,而且還是東非國防安全局的人,其他所謂的師生也全是東非國籍。

衆所周知,東非是個混血國家,所以想找一些“華人”演員,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結果暹羅政府就上當了。

而東非公使館和國防安全局全程都在監控,當乃薩拉局長帶人衝進嘉文華文學校的時候,暹羅王國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當然,依照暹羅法規,開辦華人學校肯定違法,而東非國防安全局建立的這所學校,卻符合《曼谷條約》內容,這就形成了法律條文衝突,畢竟暹羅人也想不到東非會在暹羅進行華語教育。

因爲衆所周知東非是一個德意志國家,所以當時簽訂條約的暹羅人做夢都想不到東非會在這一點上做文章。

可以說,華文學校事件就是東非自己導演,並且出演的一場大戲,從而碰瓷暹羅政府。

而東非之所以自導自演這場大戲,自然是爲了尋找一個和暹羅開戰的藉口。

在東非公使館向拉瑪六世政府發出抗議的時候,南洋的另一邊,坤甸港的東非太平洋艦隊也整裝完畢,隨時準備赴暹羅海域建功立業。

而這個時候,暹羅政府可以說舉目無親,唯二能影響暹羅的英,法兩國,如今陷入在歐洲戰爭之中,整個南洋地區東非一家獨大。

這個時候,除了美國人以外,暹羅政府找不到任何可以藉助的外部力量進行調停工作,但是美國顯然不能左右東非的決策,畢竟美國在南洋地區的勢力遠不如東非強大,唯一一塊殖民地菲律賓目前也是半死不活的狀態,根本無力阻止東非在南洋的行爲。

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36章 濱海區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572章 停火線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617章 行動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03章 “大殺器”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57章 潰不成軍斐迪南大公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389章 易手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26章 回歐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421章 鑄鐵廠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809章 事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351章 過往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72章 危與機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47章 準備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523章 旱情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84章 談判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305章 封賞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2章 麪粉廠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349章 犧牲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276章 酒精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782章 近衛師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332章 稻種第1303章 撤資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459章 工作會議
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36章 濱海區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572章 停火線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452章 化工產業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617章 行動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03章 “大殺器”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57章 潰不成軍斐迪南大公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389章 易手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426章 回歐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421章 鑄鐵廠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809章 事後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351章 過往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72章 危與機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47章 準備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523章 旱情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84章 談判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305章 封賞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2章 麪粉廠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349章 犧牲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276章 酒精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782章 近衛師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332章 稻種第1303章 撤資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459章 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