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皇室商討

萊茵市。

手裡拿着斐迪南的遇刺報告,恩斯特內心十分激動,恩斯特的這份報告是從薩拉熱窩直接發到東非的,甚至比維也納獲得消息的時間還要早一點。

從斐迪南準備到薩拉熱窩地區之前,東非情報部門就已經開始了活動,甚至黑手組織的計劃內容都在東非情報部門掌控之內。

也就是說,如果東非想要阻止這件事的發生,那完全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避免斐迪南遇刺這件事的發生,比如事先通知哈布斯堡皇室,亦或者直接幹掉本次執行任務的黑手組織成員等等。

當然,既然東非政府什麼都沒做,那也從側面說明了斐迪南遇刺對東非是有利的,所以東非選擇了袖手旁觀。

如果是魯道夫皇儲閒着沒事跑到薩拉熱窩,恩斯特或許還有可能看在兄弟情分上幫一手,至於斐迪南這個弗朗茨的侄子,恩斯特只能說不熟。

除了希望歐洲爆發全面戰爭這個考慮以外,東非也不好直接向哈布斯堡泄露消息,畢竟這麼做就等於承認東非在奧匈帝國境內進行間諜活動,容易引起奧匈帝國方面心理上的不適。

不過恩斯特對斐迪南的態度不等於妻子卡琳娜皇后的態度,對於自己叔父的兒子遇難,卡琳娜還是比較傷心的。

“可憐的小弗朗茨,恩斯特現在他情況怎麼樣了?”卡琳娜有些傷心的問道。

斐迪南大公也就是弗蘭茨·斐迪南大公(遇刺的斐迪南大公),所以卡琳娜這麼稱呼自己的堂弟,畢竟自己的父親也是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

恩斯特雖然心中對斐迪南遇刺是高興的,但是也要照顧妻子的情緒,所以壓制住自己的表情,不動聲色的回答道:“已經送到醫院搶救,聽說沒有致命傷,但是可能對肺部造成一些影響。”

“天哪!斐迪南本來肺就不好,這會不會對他的健康造成更惡劣的影響。”卡琳娜說道。

斐迪南的肺部有先天性疾病,應該是遺傳自其母親,所以他很難忍受奧匈帝國的冬天,曾經到埃及過冬,這次遇刺子彈對肺部造成了傷害,也算雪上加霜了。

恩斯特安慰道:“親愛的,小弗朗茨是幸運的,至少他沒有因此丟掉性命,以後只要好好休養,總歸會好起來的。”

恩斯特的岳父,東非的斐迪南大公也對女兒說道:“恩斯特說的不錯,這次殺手距離小弗朗茨只有幾米的距離,這個距離沒有被手槍擊斃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奧匈帝國的斐迪南大公是東非斐迪南大公的侄子,他和弗朗茨皇帝共同弟弟卡爾大公的兒子,所以恩斯特岳父對於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還是比較關心的。

如今恩斯特岳父身體依舊健康,這也符合常理,畢竟他哥哥弗朗茨皇帝前世可是一直活到一戰將要結束,而東非斐迪南大公如今無事一身輕,提前進入養老生活,可能未來比他哥哥還要長壽,在恩斯特看來,活到九十歲不成問題,畢竟弗朗茨皇帝每天處理那麼多政務還堅持到了八十六歲,恩斯特自問做不到弗朗茨那種程度。

東非的斐迪南大公對恩斯特問道:“消息準確麼?畢竟這麼短的時間,可能會存在變數。”

恩斯特點點頭道:“應該是準確的,晚一點可以向維也納確認一下,除了那一處槍傷以外,其他子彈都被車體擋住了,所以不擊中致命位置肯定不會有大礙。”

恩斯特也不能十拿九穩,畢竟醫院不是什麼好打探消息的地方,尤其是斐迪南出事後,安保措施嚴格起來,東非情報人員能獲取大致情況就已經不錯了。

而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在初步確認侄子的安全後,又開始擔心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關係,對於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而言奧匈帝國畢竟是自己的母國,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根基,所以奧匈帝國在其心中的地位僅次於東非。

至於墨西哥這個曾經和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關係匪淺的國家,早就沒有任何關係了。

“這次塞爾維亞人的行動,很有可能引發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緊張關係,對於這一點,恩斯特你怎麼看?”斐迪南大公(馬西米連諾一世)問道。

還能怎麼看,自然是希望兩國大打出手,最好把整個歐洲都牽扯進來,當然,恩斯特肯定不能把心裡話說出來。

“我的看法是這次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很難緩和了,當然,我本人並不希望奧匈帝國這個時候和塞爾維亞開戰,因爲在我看來,奧匈帝國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恩斯特依據前世奧匈帝國的糟糕表現,實事求是的說道。

單從軍費角度來考慮,前世奧匈帝國表現就十分低能,戰前奧匈帝國的軍費差不多是四億多德國馬克,而開戰後奧匈帝國的軍費只翻了一倍,達到八億多德國馬克。

而德國開戰前軍費是八億多馬克,開戰後軍費暴漲到三十二億馬克,幾乎是戰前的四倍,法國則由戰前的八億多馬克增加到十五億馬克左右。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戰前奧匈帝國的軍事開支遠低於其他幾個列強國家,也就比西班牙和日本高,所以理論上來說,開戰後奧匈帝國爲了彌補之前的準備不足,應該大幅度提升本國軍事開支,但事實是開戰後,奧匈帝國軍費也僅達到其他大國戰前標準。

以這個態度參加一戰,奧匈帝國怎麼可能不拖德國的後腿,也難怪連小小的塞爾維亞都搞不定。

恩斯特接着說道:“奧匈帝國之前在軍事支出上就並不積極,在歐洲大國裡,軍費僅高於西班牙,並且奧匈帝國承平日久,軍隊戰鬥力也很值得懷疑,反觀塞爾維亞剛剛經歷過兩次巴爾幹戰爭,有大批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同時其武器也剛剛換裝完畢,甚至比奧匈帝國內部一些軍隊都要精良,如果奧匈帝國不重視這個對手很容易在巴爾幹半島上吃大虧。”

對於恩斯特將奧匈帝國說的如此不堪,岳父還是有些不服氣的,他說道:“塞爾維亞終究是一個小國,而且剛剛經歷過戰爭,經濟上恐怕很難和支持和奧匈帝國這種大國進行新的戰爭,而且奧匈帝國的軍事人才也不算少,就算前期遇到一些挫折,也能憑藉雄厚的國力拖垮塞爾維亞這個小國吧?”

兩國的差距是肉眼可見的,奧匈帝國人口五千多萬,而塞爾維亞就算加上支持它的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等南斯拉夫人,人口也就五百萬人,還不到奧匈帝國的十分之一。

這還是樂觀估計,畢竟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在奧匈帝國統治下,很多人恐怕不願意和奧匈帝國爲敵。

而這僅僅是人口上的差距,奧匈帝國其他層面的數據,更是可以把塞爾維亞甩的連影子都看不到。

就比如軍工業,如果沒有外部支持的情況下,塞爾維亞根本沒有能力組織起來軍隊同奧匈帝國抗爭,畢竟塞爾維亞的軍事工業幾乎爲零,其支柱產業以農業爲主。

就比如波斯尼亞總督波蒂奧雷克就曾經調侃過塞爾維亞是“養豬人”,因爲養豬業是塞爾維亞的支柱產業,之前還因爲經濟危機,塞爾維亞養豬業受到重創。

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475章 出手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1203章 車展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711章 歸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867章 推銷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494章 假情報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503章 縱火案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878章 無線電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11章 集中營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89章 邀請第1166章 體驗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84章 談判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484章 訓練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063章 推力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852章 夏威夷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431章 居所第1053章 波斯灣第197章 建議第1303章 撤資第1199章 討論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1063章 推力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961章 危與機第488章 情報戰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37章 颱風第930章 漢薩省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347章 開飯第953章 新家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76章 開始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629章 教育第258章 夜襲第360章 安排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63章 年底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476章 經濟危機爆發
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475章 出手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466章 蒸蒸日上的美國第1203章 車展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711章 歸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867章 推銷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494章 假情報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503章 縱火案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878章 無線電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11章 集中營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89章 邀請第1166章 體驗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84章 談判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484章 訓練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063章 推力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852章 夏威夷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431章 居所第1053章 波斯灣第197章 建議第1303章 撤資第1199章 討論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1063章 推力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961章 危與機第488章 情報戰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37章 颱風第930章 漢薩省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347章 開飯第953章 新家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76章 開始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629章 教育第258章 夜襲第360章 安排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63章 年底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476章 經濟危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