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追蹤

這一次施瓦爾的運氣終於發揮了些作用,在施瓦爾帶着人鑽入叢林以後不到一個半小時,一支葡萄牙人部隊就趕到了事發現場。

葡萄牙指揮官豪威爾皺着眉頭看着被東非人“糟蹋”的海岸,各種腳印佈滿了狹長的沙灘。

“你們看到有多少人上岸?”他轉過頭向着身後問道。

“報告中尉,我們沒敢靠近他們觀察,所以對東非登陸人數並不知曉,不過敵人有好幾艘軍艦在近海的地方停泊,所以東非人肯定不少。”發現東非蹤跡的小隊長莫得賴斯有些緊張的回答。

豪威爾有些不耐煩的詢問道:“你們沒有躲起來,仔細觀察麼?這旁邊的密林應該是很好的躲藏點!”

嚥了咽口水後,莫得賴斯十分緊張開口道:“我們只是想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傳達給您,畢竟這是爭分奪秒的事情,如果趕來時間夠快的話,說不定可以把東非人攔在海岸上,只可惜還是晚了一步。”

莫得賴斯當然不會說自己當時害怕極了,所以開溜是第一選擇,萬一讓東非俘虜了可不好。

看到下屬戰戰兢兢的樣子,豪威爾大罵了一句:“廢物!”

對此莫得賴斯“認真”接受批評,不過對莫得賴斯而言肯定把自己的性命放在首位。

至於爲國捐軀,那首先也要對葡萄牙王國有這個概念才行,連日常工資都拖欠的葡萄牙軍隊上上下下很難讓莫得賴斯有所歸屬感。

再者說葡萄牙的軍隊更像是僱傭兵,拿錢辦事,沒有錢很難激發戰鬥力,其實現在葡萄牙軍隊戰鬥力也不弱,就是缺“一點點”啓動資金。

而且和東非相同的地方在於這次葡萄牙人也有“保家衛國”特點,戰爭初期葡萄牙是侵略一方,但是戰爭到了現在葡萄牙實際變成了被侵略一方。

但是東非的“侵略”,並沒有激發葡萄牙士兵的愛國之情,首先就是錢沒到位,當然,工資多寡並不是主要問題,所謂不患不寡而患不均,自己在前線灑頭顱拋熱血,結果自己的長官“酒池肉林”,還不發揮帶頭作用,憑什麼?

基層長官其實對士兵的影響最大,他們是直接影響士兵的主要人羣,但是也是最容易濾鏡破碎的羣體。

而葡萄牙基層長官大多數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就讓葡萄牙士兵們內心鄙視自己的軍事長官,從而認同自己的“炮灰”身份,所以在戰場上更傾向於保住自己的性命,避免被肥頭大耳的無能指揮官坑死。

其次就是葡萄牙和英國是先發動戰爭的一方,這讓葡萄牙士兵一開始就認爲自己是“侵略者”一方,這種心理劣勢一直持續到現在。

當然,如果能欺負“弱小”,那也是很爽的,但是葡萄牙人偏偏遇上了東非這種硬茬子,東非甚至不把葡萄牙算在聯軍戰鬥力之內,因爲葡萄牙軍隊從上到下都非常消極。

普通軍隊一觸即潰,即便是精銳也抵不住東非的火力優勢和炮火打擊,裝備上的劣勢在葡萄牙軍隊裡顯得極爲突出。

最後,也就是莫桑比克本質上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這裡生活的主要居民是土著,這可就和葡萄牙本土有很大區別了。

在本土,大家有家人,而且歐洲大部分軍隊的作風基本上是匪不如兵,所以爲了避免被入侵,大家還有一定的作戰積極性,但是莫桑比克這塊殖民地可激發不了士兵們的覺悟。

在莫得賴斯這種底層士兵眼中,大家來莫桑比克保護的是那些“貴族,大種植園主,資本家和礦場主的利益。”

同這些人的利益相比,自然是保命要緊,而且葡萄牙人還有很多負面因素都影響着葡萄牙軍隊的戰鬥力。

包括訓練不到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時常拖欠基本工資,體罰士兵,吃喝嫖賭毒等等。

所以葡萄牙人最應該感謝的是西班牙人,西班牙人如果不是同樣“廢物”,恐怕葡萄牙早就亡國了。 豪威爾看着油鹽不進的莫得賴斯,氣不打一處來,身上的肥膘都有些震動。

不過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還是要先解決東非這個心頭大患最爲要緊,不過看着西部的茫茫原始森林,豪威爾卻犯了難。

“這片森林面積有多大?”豪威爾問道。

“南北長大概七八公里左右,東西寬大約兩公里。”副官說道。

聽完副官的回答,豪威爾思索了一番後說道:“這樣說來,如果不算太大,現在應該還有可能根據森林裡的痕跡追擊敵人。”

施瓦爾的部隊也沒有遮掩部隊的去向,所以在森林裡直接趟出了一條“道路”來,當然,這條道路只不過是被壓塌的殘枝落葉構成,不過和周邊環境迥然不同,所以很好分辨。

不過副官還是謹慎的對豪威爾提議道:“森林是非常危險的地形,這裡有大量的遮蔽物,非常適合打伏擊,所以您一定要小心。”

副官的話提醒了豪威爾,被敵人埋伏確實不是不可能,這片森林雖然不大,但是用來充當戰場完全有可能實現,就是一個師的兵力躲在裡面都夠了。

這讓豪威爾不禁打了個寒顫,他說道:“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副官對着無用的頂頭上司無奈說道:“先派人搜查,如果發現異常,立刻鳴槍示警,同時,把情況彙報給旅部,這個時候也不是害怕被追究責任的時候了,萬一敵人造成更大的損失,那我們就都慘了。”

聽到這裡,豪威爾心情也變得鬱悶起來,不管怎麼說,這次敵人都是從他的防區登陸的,這個過錯現在想甩也甩不掉了。

“沒有補救的辦法了麼?”他向副官求救道。

“當然有。”

豪威爾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趕忙詢問道:“什麼辦法!”

“那就是把這股東非軍隊消滅掉。”

豪威爾:“這就是你說的辦法?”

副官點點頭道:“不然呢!現在東非人已經進入了我們的後方,他們的兵力應該不多,所以才能在這麼短時間內登陸,而且之前我已經觀察過海岸線上的情況,沒有大型車轍痕跡,說明敵人沒有攜帶重型武器和牲畜糞便,這支部隊應該全部以步兵爲主,還有沿岸的沙灘上,留下的小船痕跡並不多,敵人不可能數量太多,我估計應該在一個團左右。”

豪威爾聽完專業人士的分析,認爲非常有道理,如果是這樣,那這支東非部隊和自己這邊是一樣的,既然如此,那自己還怕什麼?

“很好,既然清晰知道了東非的兵力,偵察兵先開路,我們在後方追擊,尋找東非人的蹤跡。”

雙方很可能都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那豪威爾就不害怕了,反正衝鋒在前的人不是自己,而且這還有可能成爲自己轉敗爲勝,晉升的機會。

畢竟在本土作戰,總該有些優勢,就是真抵擋不住東非人,其他葡萄牙或者英國人“老大哥”的部隊也能快速支援。

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488章 情報戰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316章 對話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8章 開墾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56章 氣吐血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355章 安卡村第499章 建交熱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356章 鐵路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769章 籌碼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293章 肢解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222章 體面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865章 高原省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81章 煤礦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380章 夜談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045章 教育第840章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76章 摩托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36章 東非菜?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7章 探險隊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61章 分贓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536章 間諜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7章 日常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
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488章 情報戰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316章 對話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8章 開墾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556章 氣吐血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355章 安卡村第499章 建交熱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356章 鐵路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769章 籌碼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293章 肢解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222章 體面第1439章 匈牙利工黨的處境第865章 高原省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81章 煤礦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380章 夜談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045章 教育第840章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676章 摩托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36章 東非菜?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7章 探險隊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61章 分贓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536章 間諜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7章 日常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