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

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

按照後世歷史記載,1870年7月開始,先後有三個德意志大國發動了戰爭,而這三個大國基本上裹挾了全部德意志邦國參戰,所以人們將1870年這三場戰爭統稱爲1870年德意志戰爭。

其中規模最大(按照投入人數和武器數量算),戰爭烈度最高,且最有影響力的就是普法戰爭。其次是第二次意奧戰爭,最後是東非王國第三次征服戰爭。

1870年 7月10日。

盧阿拉巴河,贊比西河兩岸間的鐵索橋上,人頭涌動,擴編後的東非新軍,開始陸續向着三個方向出發。

尚未消化贊比亞的東非王國,即將動用最後的潛力,徹底奠定東非王國的基本雛形。

盧阿拉巴河西岸。

姆西里帶着自己的兒子們,和姆西里政權的軍隊早已經恭候多時。

“默爾克先生!貴國實力可真可怕啊!”姆西里心有餘悸的讚歎道,三萬多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東非王國陸軍,給了姆西里這個非洲酋長無盡的震撼。

“那當然,姆西里先生,任何部落在東非王國面前都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我們東非王國稍微用一點力,就不是你們可以阻擋的,你是聰明人,選擇和我們合作,屬於東非的朋友,我們是不會虧待你的。”

姆西里已經被東非王國塑造成鐵桿“非奸”,同時東非王國也做出承諾,未來保證不會卸磨殺驢。

在這次戰爭之前,東非王國給姆西里提供了兩個選擇,在東非肅清整個中南非高原地區後,姆西里要麼去桑給巴爾蘇丹國當寓公,要麼從中非借道去西非發展。姆西里選擇了第二條。

看着眼前,人山人海的東非大軍,姆西里有些慶幸當初的選擇,要是自己站錯隊,現在估計也是被討伐對象,姆西里不認爲自己手裡的幾百條槍會是東非陸軍的對手。

“默爾克先生,伱放心,這次我們葉克王國全力協助貴方的戰鬥,其他地區我不敢說,盧巴王國可是我的老對手,就讓我的人給貴方帶路。”

“很好!”默爾克肯定道。

……

“砰……”東非第三次征服戰爭(第一次爲大湖區消滅西北八國戰爭,第二次是贊比亞和格勒迪蘇丹國戰爭,統稱爲東非征服戰爭。)打響了第一槍,卡鬆戈地區,位於盧阿拉巴河以及桑庫魯河之間,盧阿拉巴河是剛果河的上游河段,而桑庫魯河則是剛果河南部的一條支流。北上的東非陸軍,同盧巴王國軍隊在此區域遭遇。

……

第一鎮,期維特王宮。

菲利克斯站在沙盤前,介紹道:“這次征服戰爭,我們東非陸軍兵分四路——北路軍,西路軍,南路軍和西南軍。目標分別是阿贊德高原以及南蘇丹南部;隆達高原以及寬果高原;馬塔貝萊高原;卡拉哈里盆地北部區域。”

“一但完成目標,東非就將在北方和埃及接壤,在西方和葡萄牙人的安哥拉殖民地以及剛果王國接壤,南方同布爾人勢力接壤,同時對葡萄牙的莫桑比克殖民地形成包圍之勢。

也就是說,這次擴張之後,東非的鄰居們就從土著變成了世界各國,英,法,埃及,阿比西尼亞帝國,奧斯曼(紅海沿岸),葡萄牙,布爾人,索馬里諸部……

所以東非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再有這麼大的行動了。”

這是一項非常誇張的行動,其圖謀區域的面積與印度相當,一但完成東非國土直接達到七百多萬平方公里。

這也是東非的極限了,剩下的是一點也吃不下,同往常一樣,高原地區是東非王國的根基,這次擴張行動也基本是衝着高原地區去的,熱帶地區只有高原和山地最適合人類生存。

東非能力有限,自然要優先佔領那些東非眼中的好地方,所以雨林和沙漠都不在這次計劃中。

雖然卡拉哈里盆地往西和南部基本同無人區一樣,但是沙漠氣候加上漫長的補給線基本無法完成,即便打下來了也沒辦法做到聯絡。

而剛果雨林裡大規模行軍,除非不計較傷亡,根本無法完成,連世世代代生活在雨林裡的土著都不敢說能橫穿雨林。

其實順着河流,還是可以做到佔領一些沿河據點的,不過完全沒必要,那樣無法建立有效統治,想要殖民還有些可能,但是剛果雨林裡壓根沒多少人,都是些規模極小的部落,完全沒有殖民價值,而剛果地區有價值的土地全都在東非這次擴張行動中。

這裡要着重強調,前世的剛果地區和剛果雨林完全是兩個概念,一提及剛果,就彷彿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耕地面積非常多,但是剛果的礦產,人口,耕地全部集中在東南西北的高原和山地地區。

比如前世剛果(金),其城市人口完全是繞着剛果雨林一圈分佈的,而這一圈裡,東部的米通巴山脈已經是東非國土,南部的加丹加高原也在東非手裡,現在東非擴張,北部的阿贊德高原,南部的隆達高原和寬果高原也沒了,只有東部金薩沙以西還能住人。

那裡恰好已經有勢力存在了,就是葡萄牙人,其實在比利時之前,葡萄牙人一直宣傳剛果地區是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英國人不這麼看,其他國家也不承認,現在剛果西部就是葡萄牙和英國人二分天下,旁邊還有法國人的加蓬殖民地。

“我們的部隊,沿着高原地形行軍,基本不會有身體上的不適,這裡最困難的地區還是卡拉哈里盆地,其水源是一個大問題,雖然奧卡萬戈河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內陸三角洲,但也是這個原因,幾乎所有動物都彙集在這裡,繪製地圖的人說,那裡成羣結隊的河馬把糞便排入河流和溼地,乾淨水源很難尋找,所以軍隊規模不能太多。”

“後勤也是一大難題,高原地區的土著多少種點東西,如果糧食不足,可以就地臨時解決,卡拉哈里盆地壓根沒有種植業,所有糧食都要從東部運過去,這個成本根本無法支持大規模部隊存在,所以西南軍總計也就才一千多人。”

“高原地區基本上是連着的,也就河流阻礙了我們的行軍速度,後續想要把這些地區控制住,就必須修築道路和橋樑。”

(本章完)

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865章 高原省第123章 誘拐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308章 滲透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037章 電氣化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904章 卡賓達第460章 衝突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203章 車展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446章 災情第300章 掠奪第681章 金沙薩第903章 萊茵宮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17章 輿論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726章 深入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87章 西北之亂第633章 “故”人第797章第1182章 中間商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714章 伊林加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166章 體驗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20章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556章 氣吐血第1316章 對話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27章 艦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46章 災情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821章 裁軍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31章 兵城第289章 教學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1193章 “理想國”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53章 新家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793章 籠中鳥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539章 中東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36章 間諜第38章 開墾第428章 談論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155章 震怖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335章 生豬養殖
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865章 高原省第123章 誘拐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308章 滲透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1037章 電氣化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904章 卡賓達第460章 衝突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203章 車展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446章 災情第300章 掠奪第681章 金沙薩第903章 萊茵宮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17章 輿論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726章 深入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87章 西北之亂第633章 “故”人第797章第1182章 中間商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714章 伊林加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166章 體驗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20章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556章 氣吐血第1316章 對話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27章 艦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46章 災情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821章 裁軍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31章 兵城第289章 教學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1193章 “理想國”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53章 新家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793章 籠中鳥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539章 中東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36章 間諜第38章 開墾第428章 談論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155章 震怖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335章 生豬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