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

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

奧匈帝國向意大利宣戰,對於戰爭中的拿破崙三世開說無異是一條噩耗。

拿破崙三世疲憊的對着法國將領們說道:“現在可以確定了,奧地利人不會在我們同普魯士的戰爭中有所行動了,這也意味着我們將要面對更多的普魯士軍隊。”

這條消息對於法軍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戰前法國對普魯士是比較輕視的,但是打起來後法國發現自己陷入了普魯士人無盡的人海戰術。

目前戰況法國已經陷入劣勢,萊茵軍團一直在被動防守,而南邊的麥克馬洪所部則徹底落入下風,隨時有崩潰的風險,前去支援的第五軍也沒有建樹,雖然靠着出其不意給普魯士第五軍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是因爲後續前往薩維爾納支援的黑興根旅和羅伯特帶領的第三旅,雙方僵持在了薩維爾納地區。

戰場上打不開局面,拿破崙三世對奧匈帝國的期盼也就日益加重,這是源於普奧戰爭的原因,奧地利也確實有一部分人對普魯士懷有報復心理,如果奧地利帝國還存在,奧地利人還真有可能偷襲普魯士,但現在是奧匈帝國,況且還有沙俄支持普魯士。

“陛下,奧匈帝國我們是指望不上了,這羣意大利人簡直就是沒有腦子,竟然頂着奧匈帝國強硬聲明對教宗國宣戰,我們當初就不應該從教宗國撤軍……”

歷史不容假設,如果歷史真的可以改變,現在拿破崙三世最想做的事就是在普奧戰爭的時候拉奧地利帝國一把。

同拿破崙三世愁雲慘淡不同,聽到奧匈帝國同意大利宣戰後的普魯士高層們恍然大悟,轉而狂喜。

“現在,我們終於搞清楚奧匈帝國軍事調動的原因了,他們早就盯上了意大利,這次意大利還往槍口上撞,接下來意大利的下場,恐怕……”

“這樣也好,我們不用擔心奧匈帝國在我們背後下刀子了,對法國人也可以全力出手了,至於意大利王國,誰關心他們的死活!”

……

意奧邊境。

伊鬆佐河防線,一共分兩層,伊鬆佐河下游呈南北走向,是該地區唯一有利於防守的地方,所以意大利不會放棄伊鬆佐河西岸陣地,但是伊鬆佐河西岸地勢比東岸低,很容易遭到奧匈帝國炮火的轟擊,所以意大利在伊鬆佐河向西二十公里設置了第二道防線。

“轟……轟……轟……”

意大利方面的推測沒有錯,戰爭爆發後當天,奧地利部署在東岸的巴因西扎高地及卡爾索高地的炮兵部隊開始對對岸意大利陣地展開炮擊。

這個時候意大利部署主要有兩個防禦重點,一個是北部依託阿爾卑斯山脈設立的北方防線。一個是南部沿伊鬆佐河西岸佈置的南方防線。

意大利一方兵力十五萬左右,而奧匈帝國僅有八萬餘人,其中還有匈牙利王國的兩萬人,雙方都出動了自己的主力部隊。

威尼斯和倫巴第是奧地利勢在必得的,除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條件外,經濟和歷史的原因也讓奧地利政府積極推動這次戰爭,至於匈牙利則是想撈些好處,只要奧地利不對德意志地區動手,打意大利和沙俄匈牙利都舉雙手贊成。

伊鬆佐河東岸高地上奧匈帝國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拿着望遠鏡滿意的看着奧匈帝國炮兵部隊的戰果。

阿爾布雷希特奧匈帝國名將,拿破崙時代,奧匈帝國名將卡爾大公之子,1869年起擔任奧匈帝國陸軍總監,着重主張發展工業及鐵路;建立短期兵役制,以訓練更多的後備兵員,擴充戰爭潛力;使部隊裝備並進一步改進新武器;建立健全參謀部制度。

1870年6月20日普法戰爭爆發,爲了防止他舉兵復仇,普魯士授予他普魯士元帥稱號和聖喬治大勳章,他就是之前提到的對普魯士心懷惡意的奧地利人之一。

原歷史上阿爾布雷希特現在應該在法國幫助其對付普魯士,但是這個時空,奧匈帝國早已經確定對意大利動手的策略,所以被弗朗茨任命爲這次對意大利戰爭的最高指揮官。

隨着炮彈的落下,意大利人修築的第一道防線很快變成一堆豆腐渣,實際上意大利也知道第一道防線在奧匈帝國炮火範圍之下,所以建造的並不盡心,沒有直接放棄此地,是爲了拖延奧匈軍隊爲加固第二道防線籌備更多時間。

“元帥!我們爲什麼不借着炮火掩護向意大利軍隊進攻,現在意大利人已經被我們的炮火壓制的根本擡不起頭,而且我們在伊鬆佐河西岸的托爾明諾和戈裡齊亞築有堅固的橋頭陣地,部隊應該可以直接渡河吧!”一名奧匈帝國將領不解的問道。

“這場戰爭,現在還不是出手的時候,要讓意大利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讓意大利產生錯覺,從而把更多的軍隊調集到東線來,方便我們一網打盡,現在攻過去確實可以迅速擊敗意大利人,但嚇壞意大利人就不好了。”阿爾布雷希特大公輕蔑的說道。

不是阿爾布雷希特自大,阿爾布雷希特之所以是歐洲名將,目前其擁有的最強戰績就是上次意奧戰爭時指揮八萬奧地利軍隊擊敗艾瑪紐爾二世指揮的十二萬意大利軍隊。

所以意大利王國放在東線的十五萬人在阿爾布雷希特眼中真不夠看,這次自己手裡雖然還是八萬人,但這次可都是帝國的精銳部隊。

“元帥,你是想意大利王國繼續增兵前線?”

“不錯,如果意大利人知道他們的對手又是我的話,他們絕對會繼續加重在前線的籌碼,所以我們要給意大利王國準備的時間。”

“但是,元帥,這次意大利並不是進攻方!如果意大利藉助防禦工事,抵抗的話,我們這次即便獲勝恐怕也不會像上次那麼容易。”

“我當然知道這一點,我的目的就是將意大利徹底打疼,讓其永遠也不再能成爲帝國的敵人,而想重創意大利就必須讓其集結更多的軍隊到前線來,否則以後我們進入意大利境內後一個一個收拾起來會很麻煩,要避免意大利後續的抵抗,就要在前線一舉消滅其絕大部分有生力量。”

當然,阿爾布雷希特還有一個目的沒有說,那就是將意大利兵力盡量吸引到威尼斯和倫巴第地區,爲潛藏在羅馬的奧地利軍隊提供有利條件。

爲什麼法國駐軍羅馬的時候,意大利人不敢輕舉妄動,除了法國強大距離教宗國距離近好支援以外(科西嘉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羅馬距離現在意大利首都佛羅倫薩並不遠。

如果能利用好潛伏在教宗國的這支奇兵,阿爾布雷希特一定會讓意大利王國知道什麼是驚喜。

實際上阿爾布雷希特的計劃正在實現,搞清楚奧匈帝國前線指揮官和大概兵力後,意大利王國後續動員兵力正在源源不斷的從後方向着威尼斯趕來,意大利人正在籌建第三條防線,而第三條防線就在威尼斯城附近。

因爲上次戰爭的原因,艾瑪紐爾二世對阿爾布雷希特的指揮能力印象深刻,或者說有些恐懼,十五萬軍隊太不保險,即便意大利是防守的一方。

(本章完)

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64章 肉類第793章 籠中鳥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238章 教唆第1531章 協商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945章 空軍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474章 討論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330章 跑路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333章 1919年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293章 肢解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141章 學習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0章 蒙巴薩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18章 學徒第640章 工地第210章 小丑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6章 戰爭臨近第1章 穿越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41章 衣錦還鄉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991章 抵達第1276章 酒精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399章 加入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1章 煤礦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94章 矛盾第37章 戰爭第1113章 大借款第564章 貴人第64章 一日政治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91章 抵達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953章 新家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285章 挖坑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04章 卡賓達第871章 “萊茵”市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041章 新農業第624章 要人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551章 交涉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967章 奧拓
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64章 肉類第793章 籠中鳥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238章 教唆第1531章 協商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945章 空軍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474章 討論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330章 跑路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333章 1919年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293章 肢解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141章 學習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0章 蒙巴薩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18章 學徒第640章 工地第210章 小丑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6章 戰爭臨近第1章 穿越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41章 衣錦還鄉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991章 抵達第1276章 酒精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399章 加入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1章 煤礦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94章 矛盾第37章 戰爭第1113章 大借款第564章 貴人第64章 一日政治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91章 抵達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953章 新家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285章 挖坑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04章 卡賓達第871章 “萊茵”市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041章 新農業第624章 要人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551章 交涉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967章 奧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