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學徒

最終設計下來,野戰炊事車分爲兩個爐竈,近似正方形,一匹馬就可以拉着走,也可以由兩個人或推或拉,和普魯士的野戰炊事車有些相似但大爲不同。

(圖:普魯士版一戰)

這種野戰炊事車經過恩斯特的魔改,配重大大減輕,同時因爲只有兩個輪子,對於東非道路或者野地適應能力加強,不過因爲只有兩個輪子的原因,在固定時需要兩條可收放支架。

沒有專用烤爐和咖啡爐,實際上當前的普魯士雛形野戰炊事車也不可能配有烤爐,畢竟燒糊糊用不上,戰場要講究效率,烘培食品製作過程複雜,還有可能面臨乾淨飲用水短缺問題,面製品是需要加水揉制的。

至於前世那種一戰軍糧評測,當個笑話看看就好,那些看着花裡胡哨的東西,軍隊根本不可能每天當飯吃,用來應急還說的過去。

熱食纔是提高軍隊戰鬥力的有效保證,一直躲在戰壕裡啃着冰冷的麪包,誰受的了。

恩斯特設計的兩個爐竈,可以配置上不同的廚具,一個是圓柱狀蒸飯桶,一個是弧形鐵鍋,還有兩塊煎板,以及兩個大號燒水壺。

基本可以滿足陸軍需求,當然,這種野戰炊事車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那就是不能解決冒煙的問題,可能暴露位置。

不過野戰炊事車的主要應用還是爲了方便東非陸軍的行軍問題,就比如這次111師和123師從東非到南非一路跨越了兩千多公里,而中途作爲東非本土,沒有作戰需求,所以不存在上述問題。

而且煙囪的問題不是不能解決,只不過是當前無法解決,未來改進空間很大。

恩斯特看着自己設計的野戰炊事車,整體上是比較滿意的,這還要多感謝前世路邊小吃車給自己提供了豐富靈感。

恩斯特:“對於軍隊,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我們除了考慮作戰需求外,還要多從軍隊生活層面考慮問題,有時候一場戰爭的非戰鬥減員可比戰爭要大的多。”

這在東非陸軍體現的尤爲明顯,東非陸軍如今沒有遇到過強敵,戰爭烈度並不高,反而是非戰鬥減員損失高於戰爭損失。

“當然了,我不是提倡享樂主義,軍隊是用來打仗的,保家衛國的,不是來享福的,所以要做到訓練不能鬆懈,時常模擬艱苦的戰爭環境,至於改善士兵的生存環境,這也是必須的,二者之間並不衝突。”

……

1873年1月17日。

在恩斯特着手提升軍隊後勤保障問題的同時,東非兵工廠也迎來了新設備,爲此毛瑟兄弟專程從德國趕來東非指導毛瑟步槍的生產線安裝。

威廉·毛瑟:“1873型毛瑟步槍,也就是目前德國裝備的1871型步槍,在射程,精度相比較於德萊塞步槍都有巨大提升,目前德國陸軍也採納了我們的方案,不過國防部主要把訂單交給了一些老牌兵工廠生產,我們因爲產能問題無法大量供應德國陸軍。”

1871型毛瑟步槍,在東非因爲裝備時間上的和德國存在差異,所以在東非被稱爲1873型步槍。

恩斯特:“這件事我瞭解,我們在德國的兵工廠只是當初普魯士將要淘汰的一個小廠,從來都不是普魯士陸軍軍火的主要客戶,能從德軍手裡拿到一些訂單,我個人認爲已經足夠了。”黑興根財團作爲德軍的供應商之一,更加集中在食品,服裝,生活用具領域,至於軍火,不說克虜伯這種德國陸軍標誌性企業,就是一些中型企業也比東非強許多,這都是人情世故,人家能放任黑興根財團進入德軍供應體系就不錯了,黑興根財團也不能壞了規矩。

當時康斯坦丁還在普魯士陸軍任職,加上霍亨索倫這個姓氏,這也是黑興根財團能夠入場的原因之一。

恩斯特:“這次你們到東非來,剛好我也有一事相求,希望你們不要拒絕。”

毛瑟兄弟可不敢在老闆面前託大,趕忙說道:“殿下,你客氣了,沒有伱的知遇之恩,哪有我們的今天,至於要求那都是應該的,我們自然力所能及的完成。”

恩斯特說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希望你們可以多帶帶新人,當然,我說的不是公司的內部人員,而是我在黑興根地區專門培養的學生,讓他們多給你們打打下手。”

原來是這件事,這不就是帶學徒麼!毛瑟兄弟也是這麼過來的,不過主要是跟父親學手藝的時間更長一些,這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兄長威廉·毛瑟說道:“只要殿下,你說一聲就可以了,我們絕不會私藏。”

恩斯特點點頭道:“那就好,他們都是年紀不大的孩子,有些人甚至德語不是很熟練,所以你們要多擔待一下。”

恩斯特給毛瑟兄弟安排的學徒,就是黑興根學校裡的學生,也不多,就五個人,不過恩斯特認爲五個足夠多了,其中兩個來自遠東。

目前,恩斯特培養的學生,進入德意志地區大學學習的沒有幾個,還都是天賦異稟的天才,不要說大學,就是德意志地區的中學,現在人都很難進,除非砸錢,恩斯特可不當這個冤大頭,那不是一筆小數目,恩斯特自己在黑興根設立的中學,實際教育質量就不能和德國其他中學相比較,因爲目前中學也屬於精英教育。

拋開大學,能學到頂級知識的,就是跟着毛瑟兄弟這樣的武器研發專家當學徒了。學徒制現在在歐洲很普遍,所以恩斯特提這個要求也不算過分,最主要的是能讓學生學到東西。

毛瑟兄弟也是中學學歷,不過這並不是他們能成爲武器研發專家的主要原因,更多的還是受家世影響。

所以恩斯特給毛瑟兄弟配備的助手也是黑興根中學的學生,所以學習上不會有太大障礙,主要還是積累經驗,學習設計思路。

能不能成功不好說,但是萬一成了,東非可就賺大了,不成也能在東非兵工廠擔任專業技術人員。

恩斯特接着說道:“在工作領域,德國的環境肯定更好,不過東非也不算差,尤其是東非陸軍,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些槍械武器的數據,也能給你們提供豐富的一手資料,德國位於寒溫帶之間,而東非則地處亞、熱帶之間,豐富的應用場景,這對於武器研發大有裨益,所以你們可以多來東非走動走動。”

威廉·毛瑟:“殿下,您放心,在槍械研發上,我們肯定也會多考慮東非因素。”

雙方都保持默契,沒有提常駐東非這件事,東非的環境是個大問題,並不能吸引高端人才入駐,這個環境更多指的是綜合環境,東非開發程度不高,尤其是更宜居的內陸地區,沒有得到有效開發,恩斯特可不敢讓他們在沿海多待,達累斯薩拉姆雖然在熱帶屬於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可氣候上多少有些炎熱,和德國相比要差不少,東非的內陸氣候上則要強於德國,但是基礎設施又跟不上。

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295章 拒絕第936章 軍售第387章 初交手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772章 心態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6章 戰爭臨近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18章 磋商第238章 三把“刀”第34章 動員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012章 萌芽第772章 心態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269章 距離感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326章 野望第878章 無線電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563章 熱心腸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330章 跑路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42章 宣戰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30章 客人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402章 妥協第577章 收尾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210章 小丑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377章 賄賂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387章 初交手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355章 安卡村第1269章 距離感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431章 居所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40章 新品第832章 押解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471章 漏洞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01章 恭賀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368章 插曲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71章 漏洞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20章 購艦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596章 壓迫感第774章 搬遷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
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295章 拒絕第936章 軍售第387章 初交手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772章 心態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6章 戰爭臨近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18章 磋商第238章 三把“刀”第34章 動員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012章 萌芽第772章 心態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269章 距離感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1326章 野望第878章 無線電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563章 熱心腸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330章 跑路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42章 宣戰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30章 客人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402章 妥協第577章 收尾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210章 小丑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377章 賄賂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387章 初交手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355章 安卡村第1269章 距離感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431章 居所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40章 新品第832章 押解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471章 漏洞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01章 恭賀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368章 插曲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71章 漏洞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20章 購艦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596章 壓迫感第774章 搬遷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