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開始

第976章 開始

上午,加冕儀式正式開始,在簡化儀式後,東非這場加冕儀式相當草率,畢竟康斯坦丁年齡太大,康斯坦丁和恩斯特本人都不想程序太過複雜。

在東非國歌奏樂中,康斯坦丁正坐在萊茵宮臨時設立的皇座上,宣講官在下方宣讀:

“公元1900年5月1日,吾皇康斯坦丁大帝建立阿非利加洲史無前例之帝國,此功載入史冊,創萬世之偉業,上帝賦予黑興根王國新晉萊茵帝國,康斯坦丁陛下當爲新帝國之皇帝……”

在長篇大論的宣讀萊茵帝國和康斯坦丁的豐功偉績後,康斯坦丁親自將皇冠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東非的加冕儀式讓與會人員大開眼界,尤其是歐洲各國的外交人員,這場加冕儀式怪不得沒有邀請其他國家元首級別的人物前來,實在是太不傳統了,或者說離經叛道。

甚至東非的宗教力量都是黑興根王室的傀儡,在加冕儀式中沒有起到作用,充當了看客。

當然,在遠東帝國大使張恆和其他非歐洲外交人員看來就容易理解了,大家反正不信基督教,東非就是在怎麼玩對他們而言都沒有感覺。

“歡迎各位參與我們萊茵帝國的開國大典和我本人的皇帝加冕儀式,這次儀式的宗旨之一就是節儉,所以招待不週的地方還希望大家諒解。”不管怎麼說,康斯坦丁還是拿出了藉口敷衍大家,“在加冕儀式結束後,下午三點,我們東非將要在萊茵市舉行檢閱儀式,歡迎各位前往中央政府大廈觀禮。”

閱兵儀式毫無疑問纔是今天的重點,畢竟東非以武力建國,硬實力下就算再多人看東非不爽也只能閉嘴。

即便東非國防軍很多核心科技沒有展現出來,但本次閱兵儀式照樣能給在場人員留下深刻印象,19世紀的戰爭無非就是比誰人多槍多,火炮多,軍隊作戰勇敢,這幾樣指標,東非都符合世界大國標準。

雖然目前東非國防軍只有不到三十萬現役軍事人員,可在全歐洲能超過東非的國家也就是沙俄,德國,法國,奧匈帝國這四個國家。

下午三點。

中央政府大廈觀禮臺,受邀人員陸續就位,而此時國家大道上已經被東非政府精心佈置完畢。

雖然閱兵還沒有開始,但道路邊準備好的東非國防軍和學院生方隊已經透露出濃郁的“殺氣”。

受制於視角原因,各國外交人員還看不出具體情況,但氣氛已經渲染到位,雖然受閱部隊只有八千多人,但放在19世紀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大場面。

“東非爲這場檢閱儀式做了不少準備,他們國王大道建設的很有特色,那種路面應該就是用瀝青建設的,同時路面也非常符合東非特色,不得不說在道路建設方面,東非這個國家遠超歐洲和美國。”布萊羅恩用讚賞的語氣說道。

“這一點確實如此,在第一鎮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東非道路建設的就比歐洲寬闊,瀝青路的體驗感也相當好,不過東非本身也是殖民國家,他們的土地可不像歐洲那麼有價值,所以在道路建設上才能如此大氣。”布爾斯也實事求是的說道。

歐洲的土地價值確實不容置疑,尤其是各國首都,倫敦,巴黎,柏林,維也納等等,那都是寸土寸金的存在,如果東非和歐美一樣,顯然不可能輕鬆完成徵地任務。

當然,東非歷史短,城市規劃早於城市發展也是重要原因,而且目前東非還是農業國家,人口主要還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很多城市已經屬於超前規劃了。

“我認爲這種道路還是缺乏歷史底蘊,柏油路的優點確實很多,但也讓東非城市規劃少了很多靈動感。”沙俄大使馬克西姆說道。

和歐美外交官尿不到一個壺裡的遠東帝國大使張恆在角落裡倒是對萊茵市建設十分讚賞,他認爲萊茵市具有很多歐美國家所不具備的大氣磅礴感,反而很多歐美城市比較小家子氣,體現不出君主的威嚴,當然法和美國那種非君主制國家另說。

當然,萊茵市建設中有遠東帝國宮廷園林設計師參與這一點也是加分項,這也讓張恆認爲黑興根王室這種來自歐洲“土袍子”有眼光。

各國外交人員對東非城市建設大多數都是持正面態度的,畢竟相較於世界其他地區,東非城市在交通,衛生,環境方面都處在領先水平,即便在挑剔的人也不可能否定這些優點。

就比如湯姆遜大使,嘴上說着英國倫敦充滿了工業美,可實際上倫敦人滿爲患,社會治安極差,空氣質量低下,河流污染嚴重……

這是目前大多數工業國家首都的情況,而萊茵市繼承了第一鎮市的特點,污染太嚴重的工業根本就不可能在當地建設,當然,萊茵市相對於第一鎮市也有所改變,不過恩斯特給萊茵宮選址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城市行政區遠離萊茵市的工業區。

隨着時間推移,閱兵儀式正式開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輛敞篷汽車,東非總參謀默爾克將軍站在車上,隨着汽車來到觀禮臺前。

“萊茵帝國國防軍總參謀默爾克向皇帝陛下報告,受閱部隊準備完畢,請您指示!”默爾克穩穩的站在車上,向康斯坦丁彙報。

康斯坦丁對着話筒莊重的說道:“我宣佈萊茵帝國第一次開國閱兵儀式正式開始。”

隨後,默爾克所在的車輛開始掉頭,而早已經準備好的另一輛車從中央政府大廈方向駛出,這輛車上的人就是恩斯特這個萊茵帝國皇儲了。

默爾克向恩斯特敬禮,恩斯特點頭示意,隨後默爾克所在車輛開始跟在恩斯特所在汽車之後,沿着國家大道向受閱方隊方向而去。

“將士們……”

看臺上的各國“友人”們驚奇的看着眼前的一幕,畢竟這種場面確實沒有見過,大家議論紛紛。

而東非新聞媒體也時刻記錄着寶貴的歷史素材,明天這些新聞材料將在東非全國鋪開宣傳。

而恩斯特的座駕在繞了一圈後,終於歸到終點,中間沒有出岔子,讓恩斯特鬆了一口氣,隨後恩斯特也進入觀禮臺,來到康斯坦丁旁邊。

接下來東非禮炮部隊開始表演,在共鳴聲中,三軍儀仗隊入場,護送國旗向着國旗臺方向鏗鏘有力的前進。

“什麼是三軍儀仗隊?”在場的外交人員在東非解說員的解說中很是費解。

三軍自然是海陸空三軍,目前東非空軍只有一個框架,但三軍儀仗隊已經提前準備,穿藍色制服的就是空軍,陸軍是灰色制服,海軍則是白色。

“可以理解成飛艇部隊吧!”東非政府高層是這樣解釋的。

飛艇部隊?那沒事了,雖然飛艇確實新奇,但單獨成軍還是和海陸軍並列,各國外交人員只能理解成東非特色。

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50章 移民第98章 遊歷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斐迪南大公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86章 咖啡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320章 雙標請假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368章 插曲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7章 擴大生產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97章 日常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447章 趣談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372章 平原省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164章 爭議第37章 戰爭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531章 兵城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36章 道路第700章 龍騎兵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441章 回國第942章 宣戰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36章 東非菜?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680章 緩衝區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782章 近衛師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882章 出口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276章 “老朋友”第1316章 對話第1262章 慫恿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70章 蒙巴薩第387章 初交手第426章 回歐
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50章 移民第98章 遊歷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斐迪南大公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86章 咖啡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320章 雙標請假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368章 插曲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7章 擴大生產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97章 日常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447章 趣談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372章 平原省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164章 爭議第37章 戰爭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531章 兵城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36章 道路第700章 龍騎兵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441章 回國第942章 宣戰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36章 東非菜?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680章 緩衝區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782章 近衛師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882章 出口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276章 “老朋友”第1316章 對話第1262章 慫恿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70章 蒙巴薩第387章 初交手第426章 回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