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

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

在東非南部軍區對開普敦和納塔爾發動進攻的同一天,英軍統帥羅伯茨伯爵也開啓了一輪針對東非的軍事行動。

羅伯茨伯爵集中四個師近五萬人的兵力,對着東南方向近衛師和512師駐地發起了進攻,試圖重新打通東南方向通道。

這個時候,羅伯茨伯爵可謂背水一戰,以林波波河爲界,所以只需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拖延北部東非軍隊的攻勢,剩餘兵力則主要集中在西部,阻撓東非西部軍區對近衛師和512師的支援。

羅伯茨伯爵的計劃是可行的,或者說是在當前環境下的最優解,西部和北部的東非兵力多且強,只有東南方向兵力部署少,不過羅伯茨伯爵小看了近衛師的戰鬥力。

近衛師一旅統帥克里斯蒂亞諾集中全軍七十多門重型火炮以及數百門其他各型火炮對正面而來的莫桑比克聯軍進行了全方位的火力覆蓋。

同時在機槍,手雷等武器配合下,不僅牢牢守住陣地,同時給聯軍造成巨大傷亡,隨後在騎兵的配合下,近衛師協同512師發起了全面反攻,僅僅一個小時就基本結束了戰鬥。

經此一役,傷亡敵軍五千多人,俘虜六千多人且以印度人爲主,徹底摧毀了聯軍主動進攻能力,同時繳獲敵軍火炮,槍械等各型武器若干。

同時西部軍區各個部隊也對羅伯茨伯爵派出的阻擊部隊造成毀滅性打擊,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羅伯茨伯爵只能收縮剩餘兵力,堅守紹奎鎮腹地,無力再和東非對抗,同時放棄部分外圍地區,五萬多殘兵敗將繼續堅守不到三十平方公里的狹窄區域內。

……

“敵人一個師的火力就已經和我們全軍幾乎相當,這在英國曆史上幾乎是從來沒有遇到的新情況,五萬多人被兩萬多東非軍隊壓着打,簡直是大英帝國有史以來最大恥辱之一!”

羅伯茨伯爵相當憤慨,同時也是第一次意識到東非近衛師的戰鬥力,近衛師作爲衛戍部隊,保衛第一鎮市以及中央省安全,裝備水平在東非無出其右,如果不計較人數的話完全可以和東非一個軍區相比。

不說大話,按照近衛師的裝備水平,完全有能力和德法兩國的精銳部隊一較高下,而這次近衛師第一旅實際上傢伙事都還沒有帶齊。

因爲跨海作戰的原因,第二旅很多更大口徑的火炮都沒有帶上,不然羅伯茨伯爵會感覺更加絕望。

而且和近衛師相同境況的還有其他部隊,因爲反攻時戰線推進太快,其他部隊的重武器也很多沒跟上大部隊的腳步。

所以羅伯茨伯爵接下面臨的情況只會更加艱難,甚至羅伯茨伯爵都可能堅守不到東非後續炮兵趕來的時候。

而這個時候,近衛師卻在爲一大堆英軍俘虜和傷員頭疼,一次抓這麼多,光是口糧都夠受的。

克里斯蒂亞諾:“這些俘虜,先鑑別他們的身份,軍官都單獨關押,同時有傷病的優先搶救,至於士兵,英軍和葡萄牙士兵按照我們的待遇來,印度人和黑人也看齊了,不過不能白吃飯,讓他們去修防禦工事,找點體力活,總之不能閒下來,吃的標準就按照以前東非僕從軍標準。”

東非僕從軍也就是黑人部隊,不過一直到現在,東非都沒有徵召黑人部隊參戰。首先就是東非兵力沒有緊張到那個地步,其次是東非軍方害怕黑人部隊拖後腿,就像這次英軍,完全是被印度坑慘了,有了這次教訓,下一次英軍把印度人編入作戰部隊的門檻恐怕會大大提高。

當然,東非黑人對戰爭也是有重要貢獻的,主要就是維持了東非國內生產的穩定,這就是對戰爭最大的保障。

不過克里斯蒂亞諾顯然低估了敵人的節操,捧着飯桶搶食的印度人和黑人幾乎要打起來,即便是僕從軍伙食標準也比聯軍這些最底層士兵高一大截。

克里斯蒂亞諾相信,如果不是東非的食物有些“燙”,這些印度人能直接把手伸到碗裡抓起來吃。

當然,印度人本來就是用手抓飯吃的,所以東非部隊的餐具他們根本就用不上,而且因爲這次俘虜太多的原因,餐具根本就不夠,所以只能湊合湊合幾個人共用。

而這也是聯軍俘虜發生爭執的原因,共用餐具後,幾個人圍着一口鍋吃飯,你多吃一點,他就少吃一點,這樣矛盾就發生了。

而東非的炊事兵也是很惱火,本來麻煩就夠多了,這幫“沒素質”的聯軍士兵還添亂。

虎背熊腰的炊事兵,拿着大飯勺開始維持秩序,對着搗亂的聯軍士兵就是“一勺子”,接近一米長的勺杆配上金屬“勺頭”,一打一個不吱聲。

而這些印度和黑人也被東非炊事兵嚇壞了,這讓他們重新意識到,自己的俘虜身份,重新找回被“英軍和葡萄牙軍隊”支配的感覺。

和這些哄搶食物的“飯桶”不一樣,英國和葡萄牙士兵的待遇就好多了,他們都有單獨的餐具,這也和他們人數少有關,加上他們本身一部分就帶着便攜餐盒,所以東非還能從勻一點給他們使用。

和東非一樣,東非的餐盒是統一制式的,英國和葡萄牙士兵也有裝備,只不過這次戰爭中損壞了不少,或者開戰前沒有帶在身上。

可以說葡萄牙人沾了“歐洲人”的光,被劃分在俘虜的“第二梯隊”,就他們這一身武器裝備和服飾,放在歐洲也只有東歐個別軍隊可以相比,甚至比英軍裡印度士兵穿的還差一點。

英國作爲世界第一強國,就算是養的“狗”,那也算“富養”,除了帶着大大的頭巾,甚至印度士兵看起來比葡萄牙普通士兵還精神一些,只不過有些精神過頭了,絲毫沒有俘虜的覺悟,顯得很“二哈”。

而相比之下,英軍和葡萄牙士兵就“文靜”許多,東非士兵的伙食雖然不符合口味,還有補發的餐具用着不習慣,但是味道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對比最近聯軍軍隊物資時常短缺的情況下。

這些基層士兵對自己的俘虜生涯感覺非常滿意,等到飯點結束後,看着印度和黑人被強制勞動後就更滿意了,畢竟有比自己還慘的人,對比之下那就幸福的多。

和這些容易滿足的士兵相比,英軍和葡萄牙軍官纔是“難伺候”的對象,在聯軍裡當“大爺”當習慣了,東非的“優待”就顯得非常“寒酸”,當然,也有一部分軍官是帶着極大的怨氣,所以故意擺臉色給東非近衛師的士兵。

對於這些“大爺”一樣的敵人軍官俘虜,東非士兵敢怒不敢言,主要是之前上級一再強調“這些都是寶貝,不能打,也不能罵,除了把他們看死以外,不違背原則或者條件的情況都可以滿足。”

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276章 “老朋友”第431章 居所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28章 打探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23章 誘拐第633章 “故”人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417章 炊事車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487章 太特城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35章 休整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57章 “0”號文件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018章 磋商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298章 香蕉園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316章 對話第484章 訓練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29章 艱苦行軍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4章 動員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259章 同意第844章 魯道夫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413章 拉攏第1435章 雙總部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09章 事後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949章 戰敗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303章 撤資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698章 魚餌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16章 行蹤第56章 平衡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014章 輕工業第330章 跑路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
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276章 “老朋友”第431章 居所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28章 打探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23章 誘拐第633章 “故”人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417章 炊事車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487章 太特城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35章 休整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57章 “0”號文件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018章 磋商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298章 香蕉園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316章 對話第484章 訓練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29章 艱苦行軍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4章 動員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259章 同意第844章 魯道夫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413章 拉攏第1435章 雙總部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09章 事後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949章 戰敗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303章 撤資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698章 魚餌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16章 行蹤第56章 平衡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014章 輕工業第330章 跑路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