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恭賀

第801章 恭賀

至於東非是不是德意志國家,其實就是德奧兩國很多人都不認同,畢竟東非成分太複雜,而且還在非洲大陸,天然就在鄙視鏈的最下層。

不過從南非戰爭之後,東非肯定是德意志國家,畢竟能戰勝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的“只能是”德意志民族。

雖然東非血統“不純正”,但是根正苗紅的德意志傳統王室,加上德意志文化主導地位。

當然,恩斯特的目的只不過是打着德意志國家名頭撈好處,畢竟非洲這個地區確實太過拉胯,不利於東非的國際交流,從實質上而言,恩斯特和非洲那些部落酋長沒有根本性區別。

……

杜紀宮。

原威尼斯總督府,恩斯特的岳父斐迪南大公就曾經在這裡辦公過,這裡也是這次東非和英國,葡萄牙談判的會議地點。

“歡迎你們的到來,馮德萊恩伯爵還有赫爾曼子爵!”奧地利外交大臣艾倫塔爾伯爵對着兩人說道。

“你好,我的老朋友。”赫爾曼和艾倫塔爾伯爵說道。

作爲東非外交大臣,赫爾曼經常到奧地利出差,所以和艾倫塔爾伯爵建立了不錯的私人友誼。

“這位是我們東非的財政大臣馮德萊恩伯爵。”赫爾曼向艾倫塔爾介紹道。

在歐洲財政大臣一般位高權重,往往是首相的最佳人選,當然,外交大臣也是如此,很多首相都是由財政大臣或者外交大臣擔任,典型的就是俾斯麥。

赫爾曼的話也確認了馮德萊恩在東非的地位,當然,東非國情特殊,並沒有首相這個職務,恩斯特獨攬國家大權,所以財政大臣地位比歐洲而言並不是一回事。

“你好,馮德萊恩伯爵,我想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艾倫塔爾伯爵說道。

“當然,從七十年代開始我就沒有離開過東非,不過對於您的大名我還是知道的。”馮德萊恩對艾倫塔爾說道。

實際上馮德萊恩和艾倫塔爾交流還有些不自在,自己以前其實就是一個被黑興根王室重用的殖民地僱員,能夠成爲貴族可以說完全是意外之喜。

所以同這些歐洲老牌貴族交流時還有些拘謹,不過馮德萊恩常年身居高位很快就適應下來,和艾倫塔爾交流起來。

“這次你們東非仗打得漂亮,利索乾淨,經過南非戰爭之後,未來世界中必然也有你們的一席之地。”艾倫塔爾恭維道,當然,這也是實話。

“哪裡,我們東非還是差了很遠,這次英國人根本就沒有出全力,不然南非戰爭恐怕會陷入僵局,加上南非戰爭中葡萄牙王國的實力太弱,纔給我們創造了機會。”

跟恩斯特這種統治者混久了,馮德萊恩天然帶着幾分謙遜,當然,葡萄牙王國實力太弱這種言論就有些凡爾賽了。

不過艾倫塔爾很是認同的說道:“葡萄牙王國確實過於落後,一直沉寂在祖先們輝煌的歷史中不願意醒來,不管各個方面現在都跟不上歐洲的步伐,所以被淘汰是必然的。”

作爲外交官,艾倫塔爾對葡萄牙的國情是非常瞭解的,不過越是對葡萄牙瞭解就越明白這個國家的外強中乾,葡萄牙只是名字唬人,也就只能騙一騙世界上其他落後且不瞭解歐洲局勢的國家和地區。

“當然,葡萄牙根本不是重點,英國人才是這次戰爭的重頭戲,是否方便透露一下現在南非戰爭進行到哪一步了?”艾倫塔爾問道。

這倒不是什麼絕密事件,所以馮德萊恩說道:“我不是軍方的人,不過對於目前戰爭形勢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我們的軍隊已經進入了開普敦南部,現在開普敦殖民地只有西部和南部小部分土地和城市還在英國人控制之中。”

開普敦殖民地西部是沙漠地帶,自然不是東非重點進攻對象,至於開普敦南部雖然面積小,卻是開普敦殖民地的精華所在。

“那你們有把握在幾個月內結束戰爭?”艾倫塔爾好奇的問道。

“如果一切順利,應該在兩三個月之內,當然,前提是英國不再對南非增加兵力。”馮德萊恩沒有把話說死。

不過即便英軍繼續增加兵力也改變不了大局,開普敦距離英國的位置實在太遙遠,就開普敦的位置還不如加拿大容易支援。

“那就很好,這次你們對戰爭的心理預期如何?當然,我們算是一邊的,這一點皇帝陛下和恩斯特王儲之前就已經達成了共識。”

弗朗茨一世已經和恩斯特通過氣,所以奧地利站在東非這一邊已經是兩國共識。

赫爾曼:“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是一點要劃入東非的,畢竟我們不會再給葡萄牙人第三次發動戰爭的機會,至於布爾共和國應該是一個難點,英國在南非的主要經濟利益就是布爾共和國境內的金剛石礦,不過我們可以適當讓步,繼續允許英國人在金伯利開採金剛石礦。”

“那開普敦呢?”艾倫塔爾問道。

“呵呵,老朋友,你應該知道那是英國人的底線,他們應該不會放棄開普敦。”赫爾曼實話實說道。

艾倫塔爾點點頭道:“是這個道理,開普敦事關英國全球戰略安全,是海洋霸權的重要一環,英國皇家海軍肯定不會放棄這個重要的軍事通道控制點。”

皇家海軍的態度實際上就是英國政府的態度,畢竟英國的利益都是皇家海軍打出來的,而維持皇家海軍的優勢,就必須保證英國皇家海軍海外各個基地安全,而開普敦毫無疑問是英國皇家海軍不會捨棄的重要戰略支點。

當然,開普敦現在地位早已經不能和往日相比,有蘇伊士運河這個選項,開普敦註定是備胎。

實際上作爲海上通道,開普敦對應的就像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峽,只不過當年開普敦是亞歐大陸貿易主航道,經濟價值根本不是德雷克海峽可以相比的。

就算這樣英國也有福克蘭羣島(馬島)作爲遏制德雷克海峽的重要戰略支點,所以皇家海軍也不會放棄更加重要的開普敦。

現在開普敦的經濟價值被削弱,但是依舊是英國未來遏制東非的支點,畢竟東非東西海岸之間的交流貿易不可能不走開普敦。

同時作爲備胎,如果蘇伊士運河或者紅海發生重大變故,開普敦就能立即被英國重新啓用。

所以開普敦必然是英國的底線,當然,東非如果想要用強,確實可以得到開普敦,但是也必然徹底得罪英國。

但是東非可沒有和英國死磕到底的想法,尤其是在19世紀末,國際風雲激盪的時代,除了英國之外,世界還有很多強國。

俗話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不是東非想要的結果,至於南非戰爭,其實只要不損害英國的核心利益,也能讓英國政府對國內有所交代。

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320章 雙標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551章 交涉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428章 談論第487章 太特城第727章 艦隊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998章 貝拉市第177章 放牧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15章 清倉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44章 魯道夫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560章 記者會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600章 嘗試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509章 起步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926章 機耕路第924章 海洋第1027章 合金鋼第539章 鄰居論第1152章 黑幫第93章 姆特瓦拉第402章 妥協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904章 卡賓達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844章 魯道夫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382章 渡河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141章 學習第803章 威脅第295章 拒絕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349章 犧牲第700章 龍騎兵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01章 招人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381章 國禮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443章 監視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90章 長絨棉
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320章 雙標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551章 交涉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428章 談論第487章 太特城第727章 艦隊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998章 貝拉市第177章 放牧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15章 清倉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844章 魯道夫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560章 記者會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600章 嘗試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509章 起步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926章 機耕路第924章 海洋第1027章 合金鋼第539章 鄰居論第1152章 黑幫第93章 姆特瓦拉第402章 妥協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904章 卡賓達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844章 魯道夫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382章 渡河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141章 學習第803章 威脅第295章 拒絕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349章 犧牲第700章 龍騎兵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01章 招人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381章 國禮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443章 監視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90章 長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