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想法破產

第951章 想法破產

當然,所謂國際道義在各國眼中根本一文不值,美國既然同西班牙已經相互宣戰,不早說菲律賓,就是真打到了西班牙本土,那也沒有問題。

不過現在有東非和法國站臺,西班牙還真揪住這一點同美國在菲律賓問題上談判,而美國自然不可能再把菲律賓吐出來。

最終雙方妥協的結果就是美國購買菲律賓,金額同歷史上一樣,還是兩千萬美元,不過和歷史相比,美國這一次絕對血虧,一方面這次戰爭損失更大,另一方面,菲律賓的棉蘭老島已經被賣給了東非,所以美國花了同樣的價錢,只能得到三分之二的菲律賓。

而西班牙心裡更委屈了,要早知道如此,在開戰前還不如將整個菲律賓打包賣給德國,兩千萬美元不算低價,但德國絕對給的更多,最重要的要的是本國海軍不至於全軍覆沒。

不要看之前菲律賓海軍實力不強,可如今西班牙海軍等於直接出現了斷層,即便是之前的菲律賓海軍放在現在西班牙,那至少能在總噸位上給海軍維持個體面。

……

第一鎮市。

“關於美西戰爭的結果,兩國在本月十九日,正式簽署了協議,美國獲得了古巴,菲律賓等等殖民地,據我們所知,英國,德國也在這次戰爭中獲益,其中菲律賓東部的一些羣島落入德國手中。”

實際上這不是德國第一次這麼幹,就比如太平洋上恩斯特眼饞的瑙魯島就是德國之前在1888年從西班牙手中拿走。

實際上恩斯特已經後悔了,如果早知道從西班牙手中買地那麼容易,當初就應該多在太平洋搶一些島嶼。

不過這也給了恩斯特一個提醒,現在西班牙這班車沒了,南洋還有一個荷蘭,荷蘭手中的土地數量可不少,尤其是加裡曼丹島,趁着這次美國和西班牙戰爭的餘威,說不定可以達成交易。

美西戰爭對東非從荷蘭手中購買領土,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關係很大,美西戰爭再一次將世界的叢林法則展現在那些小國面前,西班牙這種列強尚且會被更強大的國家胖揍一頓,更何況是荷蘭這種“小”國。

當然,荷蘭雖小,卻不是弱國,從各個方面而言,都比半死不活的葡萄牙要強的多,要不然也不可能手握荷屬東印度羣島一大片領土。

而恩斯特爲什麼重點關照荷蘭手裡的加裡曼丹島領土,那自然也是衝着島上的資源去的。

東非的蘭芳海外省實際上屬於資源較匱乏的區域,而北部英國勢力範圍的沙撈越,文萊,北婆羅洲領地等有着豐富的油氣資源,東非自然不可能從英國手裡佔便宜。

而荷蘭控制的加裡曼丹島領土,不僅有石油,還有大量的煤炭等資源,光是加裡曼丹島南部的煤炭資源就佔到前世印度尼西亞的六成,同時加裡曼丹島東部油田也是前世印度尼西亞三大油氣區之一(另外兩處是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

而且加裡曼丹島文明程度低,重要性對荷蘭而言遠不及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在荷屬東印度羣島中,爪哇島是絕對核心,蘇門答臘則是馬六甲海峽的組成部分。

所以同時和東非,英國接壤的加裡曼丹島對荷蘭而言,反而像一個燙手山芋。

想到這裡,恩斯特就立馬讓外交部同荷蘭交涉,有了棉蘭老島的前車之鑑,如果能通過和平手段獲得加裡曼丹島南部和東部,那自然最好,如果不成那也沒有大礙,反正依照荷蘭的國力,遲早要從東印度羣島撤出。

很快,東非對荷蘭政府的試探就得到了反饋,雙方並沒有達成初步共識,主要還是荷蘭本身就比較富裕,加上比較精明,所以要價也高。

荷蘭商業文化濃郁,所以當東非政府提出購買加裡曼丹島後,荷蘭人第一時間就開始盤算東非的目的。

這也很好猜,東非本來就在加裡曼丹島上有蘭芳海外省,所以依照荷蘭的猜測,東非是想擴張蘭芳海外省的範圍。

而這些年東非在南洋地區的擴張速度也不慢,尤其是入手棉蘭老島後,在南洋地區也是有數的殖民大國。

而棉蘭老島和加裡曼丹島隔海相望,控制了加裡曼丹島東部,東非就能將兩塊殖民地連成一片。

所以東非想要購買加裡曼丹島的理由是合理且充分的,不過在荷蘭看來,加裡曼丹島對本國同樣重要,這是荷蘭的第二大殖民地。

第一也是蘇門答臘島,蘇門答臘島面積四十多萬,而荷屬加裡曼丹島的面積也在四十多萬,只比蘇門答臘島少一點。

加裡曼丹島的面積是七十多萬,因爲英國和東非的原因,所以並非荷蘭全佔,要不然荷屬加裡曼丹島恐怕就是荷蘭最大的殖民地。

實際上加裡曼丹島是亞洲最大的島嶼,放在全世界也能排在第三,僅次於格陵蘭島和新幾內亞島。

新幾內亞島同樣也有荷蘭殖民地,不過和加裡曼丹島一樣,新幾內亞島也是被分爲三部分的,分屬於荷蘭,英國和德國三方。

荷蘭在加裡曼丹島上的殖民地面積就有四十多萬平方公里,這是棉蘭老島的四倍,而且在荷蘭人看來,加裡曼丹的重要性絲毫不弱於菲律賓,所以他們直接要價兩億萊茵盾,這幾乎是美國“購買”菲律賓價格的兩倍,畢竟從面積上荷屬加裡曼丹確實是菲律賓的兩倍(不包括棉蘭老島)。

而東非自然不可能接受這個報價,有這麼多錢,東非自己建設海軍把加裡曼丹島全部搶過來都夠了。

而荷蘭也不心急,在他們看來東非有求於荷蘭,所以能接受這個報價最好,如果不接受荷蘭完全可以不賣。

“我們要是真花兩億萊茵盾從荷蘭人手裡購買加裡曼丹,那纔是真正的國際笑話,加裡曼丹島氣候條件也就比阿拉斯加強上一點,人口也不多,荷蘭人也真敢要價。”恩斯特對着下屬說道。

如今,東非處處花錢,所以在恩斯特心裡預期,像加裡曼丹島這種“爛地”,最好只花幾百萬美元的價格就差不多了,但凡超過一千萬美元恩斯特都感覺虧的慌。

畢竟,買過來也不能立刻增加東非國力,恩斯特只是爲東非日後打算,而且加裡曼丹島不是非買不可。

按照前世歷史進程,只要東非把握時機,最多幾十年後,加裡曼丹島還是會落入東非手中,就算沒有日本這個南洋攪局者存在,那個時候東非的國力也足夠讓荷蘭人灰頭土臉的從南洋地區滾蛋了。

而這次試探,也打消了恩斯特瞎折騰的熱情,棉蘭老島和阿拉斯加的的情況不可輕易複製,還是多花錢提升東非的實力最划算。

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117章 輿論第231章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71章 生意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821章 裁軍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560章 記者會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10章 海岸線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207章 換牌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446章 災情第559章 誣陷第631章 準備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3章 姆特瓦拉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330章 跑路第187章 勸說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714章 伊林加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368章 插曲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629章 教育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809章 事後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77章 放牧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315章 清倉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36章 東非菜?第160章 革新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740章 古戰法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981章 捷徑第832章 押解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420章 客戶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396章 推測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740章 古戰法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56章 平衡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01章 招人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51章 在法國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619章 繳獲
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117章 輿論第231章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71章 生意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821章 裁軍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560章 記者會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10章 海岸線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207章 換牌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446章 災情第559章 誣陷第631章 準備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3章 姆特瓦拉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330章 跑路第187章 勸說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714章 伊林加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368章 插曲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629章 教育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809章 事後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77章 放牧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315章 清倉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36章 東非菜?第160章 革新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740章 古戰法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981章 捷徑第832章 押解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420章 客戶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396章 推測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740章 古戰法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56章 平衡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01章 招人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51章 在法國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619章 繳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