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耍無賴

幾個布爾共和國只有奧蘭治自由邦的財政相對充裕一點,雖然金伯利鑽石礦大頭被英國拿走,但是好歹可以留點湯出來。

而格里瓜蘭共和國資源其實很豐富,但是沒有勘探出來,加上格里瓜蘭氣候惡劣,人口稀少,即便發現礦產資源也無力開發,不能挖礦,格里瓜蘭共和國唯一的可以從事的產業就是遊牧業。如此一來,註定格里瓜蘭共和國經濟水平不高,甚至比不過一些同樣自然條件差的阿拉伯國家。

幾天後,默爾克在英國人和格里瓜蘭共和國高層眼皮子底下把格里瓜蘭共和國的國土併入東非王國。

這就讓開普敦殖民地派到格里瓜蘭的行政人員傻了眼,因爲東非陸軍動作過於快速,等到東非封鎖奧蘭治河後英國人才反應過來。

在經過層層上報後,英國開普敦殖民地在格里瓜蘭最高長官約翰遜見到了默爾克。

“默爾克閣下,你們東非王國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爲,格里瓜蘭已經是大英帝國的領土,難道你們東非王國是想挑釁大英帝國的威嚴麼?”約翰遜一見到默爾克就質問道。

默爾克見到約翰遜這麼說,其實心裡很沒有底氣,倒不是懼怕英國,而是這件事確實東非理虧。

“約翰遜先生,您先消消氣,實際上我們並不是有意冒犯貴國,這裡我先向你道歉賠個不是。”

看到默爾克態度不錯,約翰遜這才說道:“嗯,這纔像話,不過接下來把伱們的軍隊立刻撤出格里瓜蘭,這件事我就可以當做沒有發生過。”

“撤軍?”默爾克樂了,吃到嘴裡的東西怎麼可能吐出來,他笑呵呵的對約翰遜說道:“約翰遜先生,這件事恐怕不能如你所願了,我們東非王國是不可能從奧蘭治河一線撤軍的!”

聽到這裡約翰遜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侮辱,不過一想到東非王國的兵力,這就讓他又冷靜了下來,現在有一個事實。

那就是開普敦殖民地不可能派兵來營救自己,先不說開普敦本來就沒有多少軍隊,更重要的是爲了格里瓜蘭犯不上組織軍隊來奪回。

但是身爲大英帝國官員,自己背後站着的可是當世世界第一強國,所以約翰遜相信東非王國不敢拿他怎麼樣。

他對默爾克反問道:“怎麼,你們東非王國想挑戰帝國,試一試帝國的武德是否充沛麼?”

默爾克不接話茬,而是對着約翰遜說道:“東非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當然無意得罪英國,不過撤軍這件事,不是我一個小小的下級軍官可以決定的,這需要中央政府下令,我會及時把消息傳回國內,由中央政府定奪的。”

這當然不是原因,實際上恩斯特現在就在比勒陀利亞,派通訊兵用不了幾天就可以讓王儲知道消息。

不過默爾克並不想讓英國人知道這一點,自己需要找個理由讓東非賴着不走,然後東非再採取行政手段把格里瓜蘭共和國的商人和居民趕走,把格里瓜蘭徹底變成東非王國領土。

這件事也好解決,一是廢除奴隸制度,二是對格里瓜蘭人收重稅,逼迫格里瓜蘭人主動向奧蘭治自由邦轉移。

這就是“熬鷹”戰術,如果格里瓜蘭人不走尋常路,主動挑釁東非陸軍,那更好,這正中默爾克下懷,可以直接暴力驅逐格里瓜蘭人。 等格里瓜蘭共和國徹底滅亡後,英國人對東非王國的指控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你說東非入侵了格里瓜蘭共和國,我怎麼沒看到什麼所謂格里瓜蘭共和國,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我們德意志人的土地。

默爾克敢這麼幹也是有底氣存在的,在非洲混跡多年,也讓東非人對非洲有了更透徹的瞭解。

那就是除了東非王國以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陸現在並不存在值得東非王國出全力的對手。

英國人當然實力不弱,不過默爾克可不相信英國人會爲了小小的格里瓜蘭就和東非王國過不去,難道英國人還能從其他區域調動大軍來征討東非不成。

東非王國可不是埃及,阿比西尼亞那種看似強大,結果一碰就碎的國家,英國人在陸地上還真拿已經在非洲站穩腳跟的東非王國沒有辦法。

就算英國人封鎖東非的海岸線,斷絕東非對外貿易,這一點現在也不靈了,以前恩斯特害怕這一招,那是因爲東非王國人口不夠,加上殖民地前期必須依靠黑興根財團輸血才能維持運作,前期開拓東非殖民地所需口糧,種子,牲畜,工具,武器裝備……都需要從德意志和世界其他地區進口。

現在東非王國則完全可以依靠非洲本土實現獨立自主,依託近七百萬的人口,實現了內部循環,種植業強大,還有勉強可以自給自足的手工業體系,尤其是軍事工業上,東非陸軍和歐洲基本上不存在代差。

現在陸軍主流武器無非是兩種,槍支和火炮,東非陸軍裝備的德萊塞步槍以及小口徑火炮並不算差,放在非洲那就是一流的,最主要的是這兩樣東西,東非已經可以實現自產自銷。

大口徑火炮,其實東非也不差,雖然不能生產,但是東非存貨足夠多,隨時可以把海岸線附近部署的大口徑火炮調度一下使用,這也不算什麼大事,東非港口的火炮採取的是飽和式防禦反擊策略,以應對海上敵人,從東非王國取得出海口的那一天起,恩斯特就知道未來東非最大的威脅來自海上,所以海岸線的火炮數量其實是過剩的,甚至東非海岸火炮數量超過了奧匈帝國自己在亞得里亞海的周邊的岸防炮數量,讓奧地利軍工企業狠狠吃了一大波紅利。

不過這也是黑興根財團在歐洲實行的一種策略,黑興根財團作爲世界頂級糧商之一,能在德奧兩國立足,必然要做些平衡和犧牲,不然容克貴族和匈牙利貴族就不可能讓黑興根財團的食品企業存在。

實際上黑興根財團的食品企業就是德奧兩國農產品最大收購商之一,像這些年兩國的葡萄酒產業就是黑興根財團推動發展的,讓兩國地主多種一些經濟作物,東非的廉價糧食才能順理成章的填補空缺,最後雙方都可以獲利,唯一受傷的只有沙俄,整個市場太捲了,雖然沙俄有幾千萬灰色牲口,但是灰色牲口也比不上東非兩千多萬黑奴性價比高。

東非本土和黑興根財團,都不會因爲英國人的制裁就陷入停擺,那東非也就不存在軟肋,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倒是個包袱,不過英國人未必會想到,因爲恩斯特自己都時常忘記黑興根王室手裡還有這塊領地存在。

總而言之,東非的國力給了默爾克耍無賴的底氣,哪怕對方是英國,東非也無所謂懼。

默爾克這種油鹽不進的態度讓約翰遜犯了難,不過冷靜下來仔細思索了一下後,約翰遜更不冷靜了。

這個時候他反應過來,東非王國,東非王國,既然是東非王國,那他們是怎麼到南非來的?

還有,東非光是對付一個小小格里瓜蘭共和國就出動這麼多軍隊,那東非王國的整體實力怎麼樣?細思極恐啊!

約翰遜突然發現自己察覺到了不得了的東西,這件事必須向開普敦甚至倫敦反映,不過當下自己必須先從格里瓜蘭脫身才行。

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964章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71章 海底電纜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11章 輸血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58章 密謀第336章 東非菜?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343章 屯田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19章 繳獲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47章 畜牧業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471章 戰鬥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94章 迎接第231章第9章 接觸戰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041章 新農業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438章 倒計時第199章 結款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2章 挖牆角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377章 賄賂第1027章 合金鋼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57章 探險隊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280章 達沃市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03章 萊茵宮第958章 巴拉圭第27章 地圖第926章 機耕路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79章 閒談第149章 王位第1164章 爭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305章 封賞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7章 戰爭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503章 縱火案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8章 阿拉斯加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833章 拖拉機第904章 卡賓達
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964章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71章 海底電纜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11章 輸血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58章 密謀第336章 東非菜?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343章 屯田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619章 繳獲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47章 畜牧業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471章 戰鬥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94章 迎接第231章第9章 接觸戰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041章 新農業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438章 倒計時第199章 結款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2章 挖牆角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377章 賄賂第1027章 合金鋼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57章 探險隊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280章 達沃市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03章 萊茵宮第958章 巴拉圭第27章 地圖第926章 機耕路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79章 閒談第149章 王位第1164章 爭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305章 封賞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7章 戰爭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503章 縱火案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8章 阿拉斯加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833章 拖拉機第904章 卡賓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