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

時間轉眼來到1905年,彼時日俄戰爭尚未結束,而非洲地區也不安穩,除了南德意志王國忙着西征以外,法國,德國,英國也忙着加緊對西非和北非滲透,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也不斷在非洲殖民地加強軍事力量,保護自己在非洲已經不多的殖民地,整個西,北非洲進入一片混亂。

反觀東非周邊,整體情況良好,雖然意大利對阿比西尼亞帝國有所想法,但是已經淪爲東非經濟殖民地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其安全自然由東非這個老大哥保證,所以一場可能發生的區域爭端在東非的調劑下悄然消弭。

對於東非周邊國家或者殖民地而言,東非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爲本地區內當之無愧的巨無霸,通過南非戰爭以後對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地區的消化,就算英國也不可能再像南非戰爭之前那樣對東非持輕視態度。

因爲英國已經是東非周邊最強大的勢力,其所控制的英屬索馬里蘭和埃及(蘇丹)殖民地實力最爲強大,也難以對東非造成任何威脅。

其他和東非接壤的國家或者殖民地中,法國的加蓬和馬達加斯加殖民地過於落後,都不值得放在在討論內容之內。

比屬剛果,意大利紅海殖民地,南德意志王國實際上都屬於東非扶持出來的政治勢力,唯一非洲傳統本土國家,阿比西尼亞帝國已經徹底淪爲東非的跟屁蟲。

在這種地緣上的優良狀況下,東非一五計劃安然落地,東非政府可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農業建設中去。

地緣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東非政府一直注重維護本國以及周邊政治上的穩定。

前世美國人就喜歡使用地緣衝突從而干涉一些國家的正常發展,比如鼓動小國在遠東帝國周邊不斷搞小動作,用巴基斯坦或者孟加拉限制印度發展,以北約壓俄國生存空間,通過以色列防止阿拉伯國家做大。

所以不能小看東非對於自家周邊安全形勢的積極態度,如果東非學習沙俄或者美國,恐怕整個非洲區域都將亂成一鍋粥。

而在這種努力下,東非自然同樣收穫不少成果,一方面本國工業平穩發展,另一方面和周邊勢力貿易不斷擴大,加強東非在區域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

第一點很好解釋,沒有國家安全穩固的基礎,必然會影響到東非一五計劃的實行,前世蘇聯三五計劃就是受到戰爭影響從而被迫中斷的。

至於第二點,則是東非爲周邊國家或者殖民地提供更加穩定的治理條件,加快周邊國家或者殖民地的開發,這對於東非也是有利的。

畢竟這些國家或者殖民地,其資源開發終究是要變現的,有宗主國存在自然可以內部消化,但是將開發出來的礦產和其他產品就近賣給東非更加具有優勢。

畢竟這些產出運回國內還要承擔運費,一些資源本國可能也無法消化,就比如比利時和意大利。

雖然經濟比較發達,但是體量太小,產業鏈不完整,這種情況下一些殖民地物產就是沒有價值的,但是如果改變思路,選擇東非或許就能變廢爲寶。

而且東非就在其殖民地旁邊,通過海運或者鐵路,東非可以就近消化這些產出,成本上更具優勢。

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在東非周邊形成了一個類似德國關稅同盟一樣的經濟區域雛形。

而阿比西尼亞帝國和南德意志帝國就更不用說了,已經完全融入東非經濟圈,屬於東非的附屬勢力。

……

萊茵市。

隨着一五計劃接近尾聲,東非工業部門已經開始就一五計劃期間的一些產業數據進行評估,鋼鐵行業作爲最基礎的工業部門之一,最先更新結果。

“在1904年末,隨着萊塔尼亞省(安哥拉南部,納米比亞北部)鋼鐵廠投產,我國一五計劃期間鋼鐵產業的任務已經提前完成,去年我國鋼鐵產量已經達到五百三十萬噸,今年萊塔尼亞省鋼鐵等鋼鐵企業應該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提升幾十萬噸的產量,也就是說在1905年我國鋼鐵產能很有可能接近,甚至突破六百萬噸。”

東非一五計劃中鋼鐵產量目標是突破五百萬噸,而在1904年,東非企業就已經提前完成任務,這對於東非政府而言是一個十分振奮人心的消息。

“我國鋼鐵產業不僅在數量上取得優越成績,根據工業部預測,1904年我國鋼鐵產業進一步拉開和俄國,法國之間差距,距離英國鋼鐵產量也十分接近,等1905年結束,甚至有可能對英國鋼鐵產業進行反超,達到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德國。”

去年英國鋼鐵產量也在五百萬噸以上,具體數據不得不而知,不過統計部門估算應該在五百四十萬噸到五百八十萬噸之間,單從規模而言,東非已經無限接近英國水平。

而俄國依舊處在世界第五位,法國處在世界第六,兩國都在兩百多萬噸水平,與俄國相比法國鋼鐵產業發展速度很快。

在1900年時法國鋼鐵產量只有一百多萬噸,而彼時俄國就已經達到兩百多萬噸,所以俄國基本沒有進步,畢竟俄國從20世紀頭年就遭遇了經濟危機的重創。

目前俄國鋼鐵產業已經是經濟危機之後恢復,加上日俄戰爭催化下的結果,實際上在1900年到1902年間,俄國的鋼鐵產業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不增反降,所以俄國鋼鐵產量沒有太大增加完全在東非政府預料之中。

至於法國鋼鐵產業加速發展,可以用一句苦盡甘來形容,自從普法戰爭之後,一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法國經濟先是受到重創,隨後一直處在緩慢增長狀態,和德國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

而在九十年代末,法國經濟終於走出長期低迷陰霾,首先是隨着時間推移,法國走出戰爭影響,其次法國海外殖民地也開始對法國本土工業反哺。

在東非一五計劃期間,也可以說是法國經濟這幾十年來最好的時期,在本土能源礦產匱乏的情況下,鋼鐵產能迅速擴張並且和俄國並駕齊驅就很能說明問題,根據東非政府估算,在1906到1907年間,法國鋼鐵產量很有可能重新超過俄國。

因爲工業化早的原因,法國鋼鐵產量實際上以前也是在俄國之上的,俄國鋼鐵產量超過法國也就是近些年的事。

至於奧匈帝國目前正在和比利時角力,爭奪世界第七的位置,別看比利時國土面積小,在鋼鐵領域確是實打實的強國,和奧匈帝國經常不相上下。

比利時本土煤炭和鐵礦資源豐富,屬於老天爺賞飯吃的類型,不管德國還是法國吃掉比利時都能讓本國工業更進一步。

在1900年比利時的鋼鐵產量就在五十萬噸以上,比世界上很多大國鋼鐵產量都要多,根據東非政府的預測,在去年,也就是1904年,比利時鋼鐵產量可能已經突破一百萬噸,這個水平吊打世界絕大多數國家。

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54章 發“貨”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862章 後續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547章 登陸第191章 青檸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320章 雙標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784章 自己人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285章 挖坑第130章 入侵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676章 摩托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450章 摻沙子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315章 清倉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496章 交戰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250章 謠言第249章 熱度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89章 態度第255章 五五開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240章 大借款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185章 速成第1281章 酒館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444章 到家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0章 新品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424章 奔逃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276章 “老朋友”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1155章 震怖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772章 心態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4章 消息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95章 耍無賴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94章 迎接第992章 入籍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448章 竊聽第1374章 波斯第1114章 抉擇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670章 人口流動
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54章 發“貨”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862章 後續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547章 登陸第191章 青檸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320章 雙標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784章 自己人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285章 挖坑第130章 入侵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676章 摩托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450章 摻沙子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315章 清倉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496章 交戰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250章 謠言第249章 熱度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89章 態度第255章 五五開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240章 大借款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185章 速成第1281章 酒館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444章 到家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0章 新品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424章 奔逃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276章 “老朋友”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1155章 震怖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772章 心態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4章 消息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95章 耍無賴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94章 迎接第992章 入籍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448章 竊聽第1374章 波斯第1114章 抉擇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670章 人口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