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外交風雲

第975章 外交風雲

1900年5月1日。

這一天是國際勞動節,早在1889年,第二國際爲了紀念美國芝加哥工人五一罷工活動而設立。

值得一提的是,東非的5月1日因爲恩斯特的原因本身也是勞動節,只不過沒有國際這個限定詞,而以後東非人過五一又要加上一個國慶節這個節日,同時恩斯特決定將東非五一假期從三天延長至七天,也就是一週時間。

東非本身就是一個節假日比較少的國家,因爲作爲新國家,恩斯特取消了一些歐洲宗教節日,東非又沒有明顯的冬天,並且國土被赤道分爲兩部分,這也就意味着東非沒有全國普遍統一性的農閒時節,所以爲了儘量減少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干擾,很多歐亞的傳統節日在東非並沒有市場。

這也就意味着未來五一將是東非僅次於新年的最重要節假日,同時除學生假以外的第二長假。

東非學生有兩個假期,分別是南半球夏天的長假(和東非新年重迭),和南半球冬季的短假。

因爲東非國土大部分位於南半球,且南半球夏季正是北半球的冬季,也就是說其他國家學生寒假的時候正是東非全國最熱的時候,所以相當於東非的暑假,加上和東非新年重迭,這個假期也最長,將近兩個月時間,與之相對短假只有一個多月時間。

……

“布萊羅恩大使,好久不見,你也來參加這次東非的加冕儀式麼?”德國駐東非大使布爾斯在萊茵宮看到奧匈帝國駐東非大使布萊羅恩問道。

“原來是布爾斯男爵,這次東非政府可是邀請了不少人,不過除了外交人員,好像沒有什麼其他國家的重要元首參加。”布萊羅恩說道。

“這樣也好,黑興根王室這種做法本來就不太可能受到待見,畢竟如今世界上的帝國已經太多了,像沙俄這種應該就屬於名不副實。”布爾斯開口道。

布萊羅恩喝了口酒,笑笑沒有說話,現在歐洲的皇帝就有三個,在布萊羅恩看來除了奧匈帝國的弗朗茨皇帝以外,其他國家都是拿破崙那樣的小丑。

大英帝國的女皇是印度皇帝,普魯士人的所謂皇帝不過是德意志帝國皇帝,而不是德國皇帝,沙皇的頭銜也不用說,十分牽強,畢竟作爲奧地利人,布萊羅恩對於奧匈帝國重奪德意志地區主導權心中也是有一些想法的,但也僅僅是一些想法。

當然,從事實角度來說,歐洲目前皇帝就沒有一個能得到廣泛認可的,畢竟歐洲的皇帝和遠東帝國皇帝定義有很大不同。

歐洲皇帝是一大堆頭銜的總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凱撒和奧古斯都等等,而且即便成爲皇帝,歐洲皇帝的權利也會受到制約,不能一言九鼎,不像遠東帝國皇帝那樣權利無限大。

“黑興根王室雖然脫胎於歐洲貴族體系,但是他們既然在非洲開疆拓土,並且事實上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帝國,所以站在東非人的角度他們成爲一個帝國是無可指責的,只不過這個體系要和歐洲分開來看。”布萊羅恩沒有指責東非的對錯,而且如此說道。

但是他卻在心裡腹誹布爾斯這個普魯士蠻子,不愧是軍隊出身的外交人員,和威廉二世一樣口無遮攔。

布爾斯喝了一口葡萄酒後說道:“這麼說確實也對,非洲畢竟不是歐洲,黑興根王室估計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的帝國應該是以非洲爲核心的國家,如果美國出一個美國皇帝也是這個道理,但從道理上來說歐羅巴只能有一個羅馬皇帝。”

羅馬皇帝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整個歐洲的皇帝,這也是當下沙皇,德皇和奧皇的共同追求,當然,除了羅馬時代,歐洲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人,最近最接近的還是拿破崙,雖然拿破崙不被歐洲貴族認可,但他是距離統一歐洲只差一步的男人。

在布爾斯和布萊羅恩交談的時候,法國大使勞倫斯和西班牙大使威廉也在進行相關討論,不過西班牙人對東非還是比較友善的,法國人則對東非情感複雜,很多小國的外交人員對東非這次升級爲帝國的態度也各有看法。

最精彩還要屬沙俄和英國的外交人員,即便在東非這個第三方國家,兩國也針鋒相對。

“威爾遜閣下,今天的天氣真不錯,對於東非人而言,他們的帝國就是被某個國家送來的,畢竟沒有1889年的戰爭,東非也不可能白的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成爲世界上又一個兩洋帝國。”沙俄大使馬克西姆上來就陰陽怪氣的揭英國人的傷疤。

這個時候英國和沙俄關係是最差的,雖然東非也被英國記恨,但是隨着時間推移,如今英國和東非關係已經邁向正常化,畢竟距離南非戰爭已經過去十年,英國人不可能永遠盯着東非。

像眼前的沙俄,威脅就遠大於東非,德國也有這個趨勢,不過德國現在和英國關係還沒有徹底僵化。

英國雖然遺憾自己的失誤導致了東非這個龐大國家的崛起,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英國在相關領域是有經驗的,就比如美國從英國治下獨立。

而且東非近十年是比較老實的,雖然東非依舊在海外擴張,但沒有威脅英國的利益,同時東非海軍的規模也讓英國最安心,沒有學習其他國家搞海軍競賽,要是世界上其他列強都需要東非,那英國皇家海軍也不需要像現在這樣緊張了。

威爾遜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變化,他用公式化的語氣對着馬克西姆說道:“我們和東非確實有過不愉快的交流,不過東非當時就已經是世界列強之一,不得不承認如今東非遠不是北方某個靠近北極圈地區可比的,畢竟在西伯利亞也只能靠着一點土豆維持生活,這恐怕是智商的差距,我們英國毫無疑問憑藉自己的智慧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而東非雖然和某個寒帶國家一樣滿腦子只知道幹架,但是他們毫無疑問比馬克西姆閣下聰明一些,聽說你們的西伯利亞鐵路修建的十分艱難,如果你們需要的話,我們英國願意幫助你們。”

威爾遜直接貶低馬克西姆的智商,侮辱性極強,畢竟東非作爲非洲國家,而非洲黑人天然性給非洲人的智商一種比較低下的感覺,實際上這種刻板印象也因此被東非繼承。

而威爾遜說沙俄人的智商還不如東非,這就彷彿是說沙俄人的智商連非洲的黑人都比不上。

馬克西姆大使果然被氣到了,他大聲嚷嚷着要和威爾遜決鬥,引起與會人員的一致矚目。

威爾遜故作無奈語氣道:“看我說什麼來着,果然某些國家只有武夫那種簡單的頭腦,作爲文明人,我們英國可是不提倡的……”

作爲東道主,東非政府自然不能看着矛盾升級,找藉口將兩人分開,而英國和俄國外交人員的衝突這也成了加冕儀式前的小插曲之一。

第809章 事後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59章 誣陷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26章 機耕路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451章 人口(續)第361章 k001第499章 建交熱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475章 鋼鐵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516章 糧食交易和饑荒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524章 幸福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700章 龍騎兵第850章 移民第1223章 “療養”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31章 部落衝突第615章 交流電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76章 應許之地第871章 “萊茵”市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7章 地圖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782章 近衛師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539章 中東第360章 安排第108章 歷史課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03章 “大殺器”第38章 開墾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88章 衝突升級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8章 遊歷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3章 行政區劃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820章 購艦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200章 電氣化第619章 繳獲第784章 自己人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658章 方針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833章 拖拉機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735章 廓爾喀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545章 孤兒
第809章 事後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59章 誣陷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26章 機耕路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451章 人口(續)第361章 k001第499章 建交熱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475章 鋼鐵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516章 糧食交易和饑荒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524章 幸福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700章 龍騎兵第850章 移民第1223章 “療養”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31章 部落衝突第615章 交流電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76章 應許之地第871章 “萊茵”市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7章 地圖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782章 近衛師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539章 中東第360章 安排第108章 歷史課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103章 “大殺器”第38章 開墾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88章 衝突升級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8章 遊歷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3章 行政區劃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820章 購艦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200章 電氣化第619章 繳獲第784章 自己人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658章 方針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833章 拖拉機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735章 廓爾喀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545章 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