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籌碼

東非對安哥拉殘存勢力,或者說對種植園主和礦場主的戰爭是一邊倒的,畢竟連王國軍隊都已經失敗,而這些奴役“黑奴”生存的種植園主,根本無法讓黑奴真心實意的賣命。

有事真上!不,有事跑的比誰都快,不過這對於東非而言是好事,畢竟不管怎麼跑,只要還在東非的土地上,那這些黑人的命運早就已經被東非安排。

……

1888年11月12日。

第一鎮市。

“目前針對安哥拉的所有戰爭基本結束,基本上大部分葡萄牙人包括士兵和平民在內,我們統計過後,大概有十三萬多人,安哥拉內陸的葡萄牙人並不多,而沿海地區的葡萄牙人很多都乘船逃回本土了。”思維特向恩斯特報告着安哥拉的現狀。

恩斯特:“只有十三萬多人麼?”

畢竟葡萄牙在安哥拉的統治已經長達數百年,只有這麼點人口並不符合恩斯特的心理預期,而且這裡面還有不少葡萄牙本土的軍隊。

這些葡萄牙本土軍隊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作安哥拉的本地葡萄牙人口,畢竟他們到安哥拉只是因爲戰爭需要暫時停留在該區域的。

思維特解釋道:“還有很多葡萄牙和土著的混血後裔,不過我們並沒有把他們算作葡萄牙人,我想葡萄牙人大概率也不會對這些黑人感興趣。”

按照美國一滴血原則,那葡萄牙的混血後裔肯定也屬於黑人,他們可不像葡萄牙白人在本土沾親帶故,所以價值並不高,所以葡萄牙政府大概率不會接手這些“燙手山芋。”

恩斯特說道:“很好,先把這些葡萄牙人集中起來關押,這些都是以後我們和葡萄牙政府談判的資本。”

雖然東非是不可能把安哥拉還給葡萄牙了,但是戰爭失敗並不意味着葡萄牙政府有勇氣把“安哥拉”賠償給東非,這種行徑和賣國無異。

所以想讓葡萄牙戰後老老實實的簽署條約,東非就需要這批俘虜作爲人質,如果是爲了贖回本國公民,那葡萄牙政府就算割地賠款那也好交代。

十三萬純種葡萄牙人,那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對人口僅僅數百萬的葡萄牙而言,那基本上可以呈現家家“披麻戴孝”的場面了。

而且這僅僅是安哥拉,現在還有一個莫桑比克東非還沒有拿下,戰後樂觀預計,東非手中的葡萄牙人至少能達到三十萬。

這三十萬葡萄牙人就是東非要挾葡萄牙人的重要籌碼,當然,東非也可以採用非常粗暴的手段直接“非法”侵佔兩塊殖民地。

但是,符合法理的喪權辱國條約能讓人更加安心,畢竟葡萄牙如果不簽署條約對東非的國際形象也不太好。

шшш .тт kan .c○

雖然戰敗後簽署喪權辱國條約在歐洲是常態,像普魯士,法國,奧匈帝國……都簽署過類似的條約,但是葡萄牙畢竟在歐洲而不是非洲,如果葡萄牙政府鐵心不簽署喪權辱國條約,東非還真沒有太好的辦法。

就像前世日本戰勝沙俄後要求戰爭賠款,沙俄爲什麼能硬氣拒絕,那是因爲遠東的土地對沙俄而言其實並不是太重要,日本在遠東地區擊敗沙俄,又不是打到了聖彼得堡,而且就算日本真有這個實力,沙俄的民族性格估計也不會徹底投降。

現在葡萄牙對東非而言差不多也類似這個情況,恩斯特就沒有想過能從葡萄牙要到多少戰爭賠款,首先是葡萄牙政府都已經窮的當褲子了,其次東非也沒能力去葡萄牙本土收賬。

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讓葡萄牙老老實實的接受失去兩塊殖民地的代價,雖然這很痛苦,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葡萄牙還沒有一無所有,就比如現在的殖民熱區——西非,東印度羣島,甚至在印度和遠東帝國,葡萄牙人都還有殖民地存在,同時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島嶼。

只不過這些殖民地價值除了黃金海岸都不能和安哥拉,莫桑比克相比就是了。

當然,如果葡萄牙真失去了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根據恩斯特預計,未來葡萄牙唯一創業方向估計就是黃金海岸了,也就是現在葡屬威達,而西非的達荷美王國很有可能成爲葡萄牙人的拓展方向。

至於其他地區,葡萄牙所面臨的對手就太過強大,比如印度,葡萄牙的印度殖民地還有好幾塊,但是面積非常小,而且旁邊可是大英帝國的地盤,遠東帝國的葡澳殖民地也不用想,能維持現狀都是遠東帝國當前政府法外開恩。

最後也就是葡屬帝汶殖民地,旁邊的荷蘭人也不是現在葡萄牙人可以招惹的,在失去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以後,葡萄牙就徹底比不過荷蘭了。

只有西非葡萄牙人還有一點機會,雖然葡萄牙在西非地盤小了點,但是西非魚龍混雜,很適合渾水摸魚。

當然,對葡萄牙王國未來的命運,恩斯特是不關心的,現在恩斯特只想把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落袋爲安。

所以他說道:“好好招待我們葡萄牙俘虜,這些都是戰後談判重要的籌碼,至於那些混血後裔也暫時先不要管,如果以後葡萄牙人對他們感興趣,說不定還有一點利用價值。”

當然,嘴上這麼說,恩斯特是十分不看好葡萄牙人對混血後裔的態度的,畢竟淪落到和土著通婚或者乾脆不負責任的葡萄牙人,本身應該也是葡萄牙社會的最底層。

稍微有點實力的葡萄牙人壓根不會和土著發生關係,要不然按照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歷史,現在安哥拉的混血後裔怎麼也該突破上百萬。

當然,這也和之前葡萄牙對非洲開發不用心有關,葡屬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面積擴大實際上是被東非和國際殖民浪潮逼出來的。

在葡萄牙殖民非洲數百年的歷史中,大多數時間,葡萄牙殖民地都僅限於沿海地帶。

因爲之前葡萄牙人在非洲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對手,而東非的橫空出世,纔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得到葡萄牙重視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東非威脅葡萄牙殖民地安全的這十幾年也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發展最快的時間段,不管人口還是建設都比之前時代的總和還要高。

只不過葡萄牙終究是落後了東非一步,就像恩斯特,如果早期不引入遠東帝國移民,現在東非人口也不會達到這個規模。

而葡萄牙連本土都地廣人稀,人口稀少(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而且能去巴西發展,爲什麼要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呢!

東非的開放性,也是東非在非洲殖民地大戰中獲勝的重要原因,沒有數以百萬計的遠東移民提前把東非的底子打好,也就沒有現在東非的發展,人口和土地是東非發展的基礎。

當然,這也和遠東移民好忽悠有關,歐洲人或多或少還知道非洲“不”是什麼好地方,但是遠東帝國現在民智未開,絕大部分人恐怕挺都沒聽過所謂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洲的傳播度說不定還比不上《西遊記》裡的東勝神洲出名。

當然,這也是老黃曆了,現在非洲在遠東帝國知名度被東非推廣了不少,畢竟移民和商業活動太過頻繁。

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20章 萊茵人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239章 兵變第1236章 敖德薩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1章 煤礦第991章 抵達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79章 總部第704章 底氣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336章 東非菜?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782章 近衛師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10章 小丑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293章 肢解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72章 菸草種植第369章 送別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014章 輕工業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03章 威脅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504章 借人第33章 尋找“光明”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15章 狗咬狗第865章 高原省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57章 探險隊第1037章 電氣化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254章 錫礦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570章 投降!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31章 準備
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20章 萊茵人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239章 兵變第1236章 敖德薩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81章 煤礦第991章 抵達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79章 總部第704章 底氣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336章 東非菜?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782章 近衛師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10章 小丑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293章 肢解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72章 菸草種植第369章 送別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014章 輕工業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03章 威脅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504章 借人第33章 尋找“光明”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15章 狗咬狗第865章 高原省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57章 探險隊第1037章 電氣化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254章 錫礦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570章 投降!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31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