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籌碼

東非對安哥拉殘存勢力,或者說對種植園主和礦場主的戰爭是一邊倒的,畢竟連王國軍隊都已經失敗,而這些奴役“黑奴”生存的種植園主,根本無法讓黑奴真心實意的賣命。

有事真上!不,有事跑的比誰都快,不過這對於東非而言是好事,畢竟不管怎麼跑,只要還在東非的土地上,那這些黑人的命運早就已經被東非安排。

……

1888年11月12日。

第一鎮市。

“目前針對安哥拉的所有戰爭基本結束,基本上大部分葡萄牙人包括士兵和平民在內,我們統計過後,大概有十三萬多人,安哥拉內陸的葡萄牙人並不多,而沿海地區的葡萄牙人很多都乘船逃回本土了。”思維特向恩斯特報告着安哥拉的現狀。

恩斯特:“只有十三萬多人麼?”

畢竟葡萄牙在安哥拉的統治已經長達數百年,只有這麼點人口並不符合恩斯特的心理預期,而且這裡面還有不少葡萄牙本土的軍隊。

這些葡萄牙本土軍隊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作安哥拉的本地葡萄牙人口,畢竟他們到安哥拉只是因爲戰爭需要暫時停留在該區域的。

思維特解釋道:“還有很多葡萄牙和土著的混血後裔,不過我們並沒有把他們算作葡萄牙人,我想葡萄牙人大概率也不會對這些黑人感興趣。”

按照美國一滴血原則,那葡萄牙的混血後裔肯定也屬於黑人,他們可不像葡萄牙白人在本土沾親帶故,所以價值並不高,所以葡萄牙政府大概率不會接手這些“燙手山芋。”

恩斯特說道:“很好,先把這些葡萄牙人集中起來關押,這些都是以後我們和葡萄牙政府談判的資本。”

雖然東非是不可能把安哥拉還給葡萄牙了,但是戰爭失敗並不意味着葡萄牙政府有勇氣把“安哥拉”賠償給東非,這種行徑和賣國無異。

所以想讓葡萄牙戰後老老實實的簽署條約,東非就需要這批俘虜作爲人質,如果是爲了贖回本國公民,那葡萄牙政府就算割地賠款那也好交代。

十三萬純種葡萄牙人,那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對人口僅僅數百萬的葡萄牙而言,那基本上可以呈現家家“披麻戴孝”的場面了。

而且這僅僅是安哥拉,現在還有一個莫桑比克東非還沒有拿下,戰後樂觀預計,東非手中的葡萄牙人至少能達到三十萬。

這三十萬葡萄牙人就是東非要挾葡萄牙人的重要籌碼,當然,東非也可以採用非常粗暴的手段直接“非法”侵佔兩塊殖民地。

但是,符合法理的喪權辱國條約能讓人更加安心,畢竟葡萄牙如果不簽署條約對東非的國際形象也不太好。

雖然戰敗後簽署喪權辱國條約在歐洲是常態,像普魯士,法國,奧匈帝國……都簽署過類似的條約,但是葡萄牙畢竟在歐洲而不是非洲,如果葡萄牙政府鐵心不簽署喪權辱國條約,東非還真沒有太好的辦法。

就像前世日本戰勝沙俄後要求戰爭賠款,沙俄爲什麼能硬氣拒絕,那是因爲遠東的土地對沙俄而言其實並不是太重要,日本在遠東地區擊敗沙俄,又不是打到了聖彼得堡,而且就算日本真有這個實力,沙俄的民族性格估計也不會徹底投降。

現在葡萄牙對東非而言差不多也類似這個情況,恩斯特就沒有想過能從葡萄牙要到多少戰爭賠款,首先是葡萄牙政府都已經窮的當褲子了,其次東非也沒能力去葡萄牙本土收賬。

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讓葡萄牙老老實實的接受失去兩塊殖民地的代價,雖然這很痛苦,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葡萄牙還沒有一無所有,就比如現在的殖民熱區——西非,東印度羣島,甚至在印度和遠東帝國,葡萄牙人都還有殖民地存在,同時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島嶼。

只不過這些殖民地價值除了黃金海岸都不能和安哥拉,莫桑比克相比就是了。

當然,如果葡萄牙真失去了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根據恩斯特預計,未來葡萄牙唯一創業方向估計就是黃金海岸了,也就是現在葡屬威達,而西非的達荷美王國很有可能成爲葡萄牙人的拓展方向。

至於其他地區,葡萄牙所面臨的對手就太過強大,比如印度,葡萄牙的印度殖民地還有好幾塊,但是面積非常小,而且旁邊可是大英帝國的地盤,遠東帝國的葡澳殖民地也不用想,能維持現狀都是遠東帝國當前政府法外開恩。

最後也就是葡屬帝汶殖民地,旁邊的荷蘭人也不是現在葡萄牙人可以招惹的,在失去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以後,葡萄牙就徹底比不過荷蘭了。

只有西非葡萄牙人還有一點機會,雖然葡萄牙在西非地盤小了點,但是西非魚龍混雜,很適合渾水摸魚。

當然,對葡萄牙王國未來的命運,恩斯特是不關心的,現在恩斯特只想把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落袋爲安。

所以他說道:“好好招待我們葡萄牙俘虜,這些都是戰後談判重要的籌碼,至於那些混血後裔也暫時先不要管,如果以後葡萄牙人對他們感興趣,說不定還有一點利用價值。”

當然,嘴上這麼說,恩斯特是十分不看好葡萄牙人對混血後裔的態度的,畢竟淪落到和土著通婚或者乾脆不負責任的葡萄牙人,本身應該也是葡萄牙社會的最底層。

稍微有點實力的葡萄牙人壓根不會和土著發生關係,要不然按照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歷史,現在安哥拉的混血後裔怎麼也該突破上百萬。

當然,這也和之前葡萄牙對非洲開發不用心有關,葡屬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面積擴大實際上是被東非和國際殖民浪潮逼出來的。

在葡萄牙殖民非洲數百年的歷史中,大多數時間,葡萄牙殖民地都僅限於沿海地帶。

因爲之前葡萄牙人在非洲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對手,而東非的橫空出世,纔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得到葡萄牙重視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東非威脅葡萄牙殖民地安全的這十幾年也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發展最快的時間段,不管人口還是建設都比之前時代的總和還要高。

只不過葡萄牙終究是落後了東非一步,就像恩斯特,如果早期不引入遠東帝國移民,現在東非人口也不會達到這個規模。

而葡萄牙連本土都地廣人稀,人口稀少(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而且能去巴西發展,爲什麼要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呢!

東非的開放性,也是東非在非洲殖民地大戰中獲勝的重要原因,沒有數以百萬計的遠東移民提前把東非的底子打好,也就沒有現在東非的發展,人口和土地是東非發展的基礎。

當然,這也和遠東移民好忽悠有關,歐洲人或多或少還知道非洲“不”是什麼好地方,但是遠東帝國現在民智未開,絕大部分人恐怕挺都沒聽過所謂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洲的傳播度說不定還比不上《西遊記》裡的東勝神洲出名。

當然,這也是老黃曆了,現在非洲在遠東帝國知名度被東非推廣了不少,畢竟移民和商業活動太過頻繁。

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04章 卡賓達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9章 岸防炮第357章 索加第1450章 摻沙子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343章 屯田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422章 蘇聯第924章 海洋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704章 底氣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272章 犀牛園第1185章 速成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802章 爭論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55章 到東非去第624章 要人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536章 間諜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519章 會議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612章 美食節第1420章 客戶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492章 靜坐戰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024章 監視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898章 太特市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377章 賄賂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498章 和談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54章 發“貨”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68章 插曲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308章 滲透
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04章 卡賓達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9章 岸防炮第357章 索加第1450章 摻沙子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343章 屯田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422章 蘇聯第924章 海洋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544章 蠢蠢欲動的意大利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704章 底氣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272章 犀牛園第1185章 速成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802章 爭論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55章 到東非去第624章 要人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536章 間諜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519章 會議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612章 美食節第1420章 客戶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492章 靜坐戰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024章 監視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898章 太特市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377章 賄賂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498章 和談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54章 發“貨”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68章 插曲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308章 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