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

回到明朝做千戶

三千標兵,除了劉明安帶走一部分,巡撫楊方略接納一部分外,餘下來的,還有兩千標兵們飯碗沒有着落。讓他們當回普通的營兵,他們也不願意。畢竟做家丁親兵,糧餉足,一般不會剋扣,傷亡生病都有家主撫卹保障。當一個普通的營兵,沒福利不說,一年下來,能拿到一半的糧餉就算不錯了。兩者根本不能比。

各人種種心思,聽聞新任總兵黃來福來後,都是起了盼頭,希望黃來福能收納他們。而且他們有信心,只要黃來福能收納他們,他們定能讓黃來福在寧武關事事順利,畢竟他們算起來也是寧武關的地頭蛇不是?新任總兵大人肯定是用得上他們的。

劉全利原是本地的軍戶,因功爲參將,後受劉明安賞識,擡舉他爲自己的親隨。不過劉明安倒臺後,他卻不願意跟從他去廣東那個苦寒之地,只是留在寧武關,一心想要投效新主人黃來福。他也打聽過了,黃來福出手豪邁,對於親將家人,一向是非常大方的。如能跟上他,就有了富貴。

因此此時,他一直陪着笑臉,與黃來福大姐夫徐學世談話,雖說徐學世只是遊擊銜,而他劉全利則是參將銜。但劉全利卻是一口一個的小弟,恭敬得不得了,只是打聽黃來福的事。\\\\\\好在大姐夫徐學世是個厚道的人,對劉全利的話,都是有應必答。

“黃軍門如此年輕,就升任爲總兵官高位,這可是國朝未有之事,末將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黃軍門真是勇猛無。先破虜人於五寨堡下,又立大功於寧夏城下,還揚威於異域,真乃是我大明的棟樑之才啊……”

“黃軍門才能出衆,聽聞屯田之事,聖上也是對他贊不絕

“黃軍門……”

劉全利滔滔不絕,一張臉越來越油光水滑。口水都快流出來,只是在徐學世面前遙拍黃來福的馬屁。他身旁的各軍將聽了。眼中都是現出鄙夷地神情,心想這劉全利真是無恥,先拋棄舊主人劉明安在前,現在又想投靠新主人黃來福了。我輩真是羞於他與伍。不過在徐學世二人面前,各人還是同聲贊同。

看衆人的樣子,張文保大人,暗暗地皺了皺眉。不過還是撫須不語,只是看着前方。

在迎接人羣中,寧武關的指揮使孫之去,只是臉有期盼地等待着黃來福的到來,他身爲指揮使,掌管着當地的軍戶,負責衛所官舍。軍餘的文冊檔案。軍戶屯田等事物。

和各地衛所軍堡一樣,寧武關的軍戶同樣是衣不蔽體。生活非常困苦。這些軍戶旗軍與當地營兵不同,當地營兵還可以拿軍餉。但旗軍卻是什麼都沒有,每年還要上交多少地屯田子粒。到了現在,寧武關的軍戶們己經逃亡了一大半,現在每年還在逃亡。搞得他與各軍官名下地田地都沒有人耕種。他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而現在五寨堡的軍戶們則沒有人想過逃亡呢?

對於黃來福,孫之去也有探聽過,知道他是以千戶屯田起家,和他是同一個衛所繫統。五寨堡那個地方他也知道,以前是比寧武關還窮苦的一個地方,爲什麼短短几年就可以變化這麼大呢?孫之去不明白,他希望黃來福到來後,可以向他好好請教請教。

正在這時,忽然城門前的人羣騷動起來,各人紛紛道:“來了來了,黃軍門來了。”

各人舉目望去,只見前方地大道上,旗幟如雲,黃字大旗後,一隻鐵甲騎兵滾滾而來,聲勢浩大。衆軍將都是吸了口氣,久聞黃來福擅於練兵,五寨堡的官兵個個兵強馬壯,幾次作戰都是立下大功,果然如是。=

軍馬到了衆人面前,鐵甲閃耀,馬匹強壯,馬上的五寨堡軍士們個個銳氣十足,身上都披着精製的鐵甲,個個傲氣十足。那種威武地樣子,看得衆人吃驚不己,果然黃來福的兵馬不是吹的。

在不遠處圍觀的寧武關百姓們,也是個個都是吸着冷氣,議論紛紛,看久了寧武關當地的豆腐渣軍兵,再看到黃來福的精兵,還真是不適應。前總兵及巡撫標下的人馬,雖自稱精銳,但與五寨堡軍隊一比,卻是差得遠。

笑話,黃來福地兵,吃得好,穿得好,練得苦,又都是這幾年中血戰而出地精銳,而且還是精選出來的家丁。豈是寧武關當地糧餉都不足地軍馬能比的。

很快,黃來福軍馬來到了衆軍將面前,就算他們不用擺出什麼勢頭,但那種自然而然地壓迫力,卻讓很多人大氣也不敢出。

一直到黃來福下了馬,衆人才似回醒過來,一古腦的上前迎接。由於有張文保大人在此,雖然他只是五品官員,卻隱隱成爲衆人之首。

張文保上前施禮道:“黃軍門,馬監軍,將士們一路前來辛苦了,下官等在此恭迎二位大人!”

這時城門前的各位將官纔回醒過來,紛紛上前施禮,其中以寧武參將劉全利最爲的殷勤。黃來福微笑着與衆人寒暄了一陣,略略見過各個軍堡的將官,有北樓口參將,河曲縣參將,廣武站守備,水泉營守備,代州參將,汾州參將,平刑關守備等人,又見過自己的兩個姐夫。

不過迎接的人羣衆多,在城門口,說話也不易,黃來福粗粗地和他們說了幾句,他打算等自己入住寧武后,再好好與這些人聊聊。

張文保大人道:“黃軍門,馬監軍,巡撫楊大人,兵備道劉大人,領協一干官史,己在巡撫衙門相候。請軍門入城相見!”

黃來福點了點頭,道:“如此,各位將士,我們進城!”

當下黃來福,馬久英公公,公張文保大人,一干軍將們策馬在前。兩千的五寨堡家丁們在後,衆人滾滾地進入寧武城內。鐵蹄擊打在石板的街上,聲勢驚人。

黃來福打量四周,只見寧武關的城牆高大堅固,牆高達11米。雖然城牆以黃土夯築,卻是不失雄偉。周邊還有衆多地炮臺敵樓等,形成完善的守衛系統。不愧爲鎮城,怪不得歷史上闖賊李自成在這裡損失慘重。

進入城後。寧武關纔有點現出了原形,街道兩邊的房屋低矮破舊,街道骯髒坑窪,垃圾遍地。街上走的軍戶們衣衫襤褸,流民乞丐衆多。就算是拿餉的營兵們,很多人也是衣甲破爛,神情麻木。這種形象。可與鎮城不合。

見黃來福的大軍進來。街上的軍民都是趕快閃到街地兩旁,敬畏而好奇地看着這一切。越往前進。兩旁就越是擠滿了聞風而來看熱鬧的當地百姓們。

各人驚歎地議論聲不斷傳來,衆人都是震驚於五寨堡軍隊的精悍強壯。而很多百姓的眼中,除了敬畏外,眼中也帶着期盼之色。黃來福的名聲,他們大多有聽說過,只希望黃來福到寧武關後,能改變當地地生活。

除了這些當地人外,當地還有一些外來的商賈,其中就有許多是來自五寨堡的商賈們,與旁人的敬畏不同,他們對於五寨堡來地子弟們,可是非常的親切。他們都是走出店鋪,向滾滾而來的五寨堡軍隊歡呼,很多人還拿出鞭炮放響,立時街中“啪啪啪啪”聲不絕。

“外面發生什麼事?”

在巡撫衙門大堂內,山西鎮巡撫楊方略,還有寧武關兵備劉堂生,以及一些官吏們,正依品級官次坐於大堂上,議論黃來福之事。盤領窄袖,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着飛禽的補子,一屋盡是文官。

正談論中,忽聽遠近鞭炮“啪啪”炸響,楊巡撫皺了皺眉,道:“外面發生了何事?”

很快一個家人進來,興奮地道:“回稟大人,黃軍門的馬兵己是進了城,街上人山人海,盡是觀看的人羣,許多商家鄉人,還放了炮竹呢!”

楊巡撫看了他一眼,冷哼了一聲,有些酸溜溜地道:“一個武夫,卻是在此邀請人心!”

各官也是紛紛應和楊巡撫地話,言語中,都是對黃來福看不過眼。

兵備劉堂生也道:“他一個武人,也不知道避嫌,這些事,是他能做地麼?”

楊巡撫冷哼道:“此事不需理會他,等那黃來福來再說!”

黃來福等人來到巡撫衙門前,在穿過七百戶街前,黃來福己吩咐當地軍將將他的二千軍隊安排入軍營休息。劉全利自告奮勇,將五寨堡兵馬安排入原來地標兵軍營中,讓黃來福對他的印象頗好。黃來福打算讓自己地兵馬暫時休息,等明日自己好好看過城內的軍營後,到時是否要修葺改善再說。

此時黃來福帶着自己的親隨楊小驢,顧大刀等人,還有三姐夫田大付,還有山西鎮各地衆多的軍將,在衆人如衆星捧月中,來到了城內的巡撫衙門前。

不過一看,門口卻是冷冷清清的,一個迎接的人都沒有,各人都有些尷尬,連張文保大人也是皺了皺眉。黃來福不動聲色,不過心中卻頗爲憤怒,這山西鎮巡撫等人,太不將自己放在眼裡了吧?

既然這些人這麼不給自己面子,那自己也不需要給他們面子了。本來黃來福就是個生意人,自己是要謙虛還是要飛揚跋扈,只是看需要去。

一般來說,在古代上位者心中,武將飛揚跋扈反而更讓人放心,因爲這些人難得邀買士人之心,在大明,李如鬆就是例子。而那些謙虛謹慎的武將,反而更讓人懷疑,懷疑他們有霍光王莽之嫌。

黃來福決定學李如鬆,在這些文官們面前狂一點。

他哼了一聲,對衆人道:“走,進衙門!”

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83章 破家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94章 歡聚第186章 商路第168章 迎接第265章 規劃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75章 大過年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6章 這一年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66章 上任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25章 朝會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61章 成親(2)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92章 分功第15章 火熱第22章 過節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13章 發糧餉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35章 顧家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56章 收稅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51章 軍歌(2)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1章 商議第227章 探獄第269章 海龍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7章 變化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34章 岢嵐州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147章 面聖第35章 顧家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52章 還鄉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42章 毆打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25章 朝會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30章 軍糧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42章 毆打第94章 歡聚第209章 冗濫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235章 潰散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
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83章 破家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94章 歡聚第186章 商路第168章 迎接第265章 規劃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75章 大過年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6章 這一年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66章 上任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25章 朝會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61章 成親(2)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92章 分功第15章 火熱第22章 過節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13章 發糧餉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35章 顧家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56章 收稅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51章 軍歌(2)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1章 商議第227章 探獄第269章 海龍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7章 變化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34章 岢嵐州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147章 面聖第35章 顧家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52章 還鄉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42章 毆打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25章 朝會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30章 軍糧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42章 毆打第94章 歡聚第209章 冗濫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235章 潰散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