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

現在大明朝一斤生鐵的價格約是銀一錢五分。按黃來福說的,要造刀槍三千把,還要製造盔甲一千副,按大明朝普通的青布鐵甲每副用鐵五十斤八兩來算,一千副鐵甲的用鐵量最少就是五萬多斤,光這些甲買鐵的銀錢就要花去約七千多兩。

還有幾千把刀槍,不說上好的摩挲刀和紅滾刀,按普通的腰刀和長槍來算,一把刀槍用鐵十到十五斤來說,三千把刀槍光用鐵量就是三、四萬斤,這裡買鐵又要花去銀錢四、五千兩。

當然還不止這些,製造鐵甲刀槍,需要大量的棉布,軟熟皮穿,綿索穿,紅絨絛穿,絲吊線,火漆,桐油等物,這裡又需要大把的錢。

有了鐵甲還要配頭盔不是?鐵甲總不能配硃紅皮盔吧?那還不如造皮甲呢。上好的尖頂明盔咱用不起,就造現在比較大衆的八瓣帽兒盔吧。一個盔用鐵量是多少?一千個頭盔又要花錢多少?還有和盔甲配套的紅肩纓與茜紅氈襖等物,又是要花錢。

還不算工匠們打製兵器盔甲時所需的人工月糧了,而且武器的耗損是很快速的,刀槍之類的,至少一年或是二年就要換一次,盔甲經常也要修修補補,這也是很花錢的。一副普通的盔甲最終出來,怕都需要花費好幾十兩銀子,一千副盔甲最少就是幾萬兩銀子這還是有錢有料能順利工作的前提下,而且打製是需要非常費時間的,刀槍還好會好一點,如要打製一千副盔甲,依五寨堡的這些軍匠的人數技術,拿出最快的速度,也需要兩年時間……

隨着劉總旗和黃如鎮你一言我一語的解釋,說得黃來福的臉由紅轉黑,又由黑轉青。這養兵的費用真是太高了,光是盔甲刀槍就要說不清地錢糧了,還有其它的許多武器裝備,如還要養騎兵,就更是花錢如流水了。

算了算,自己不說象戚繼光那樣在薊鎮的軍炮營,就是普通的兵騎營三千人的話,配上適當的火器,帶裝備。帶士兵的糧餉,帶買馬費用消耗,怕一年就要十七、八萬兩銀子。如果要按戚繼光那樣的軍炮營來一營的話。怕是十八萬兩銀子都遠遠不夠。

自己目前地家底,哪裡去拿這麼多錢?黃來福沉思。看來在錢財方面,自己要多想辦法了。

說到火器,黃來福自然知道火器將來的作用,他問劉總旗道:“對了劉大人,關於火器之事,如火銃之類的,你可以打造嗎?”火炮他就不問了,不用問都知道造不出來。

劉總旗有些爲難地道:“回大人。職下等才能淺薄。只能修復一些受損地鳥銃,如要打製長柄的火銃,那就無能爲力了。不過如果大人只想造一些銅柄手銃地話,職下倒是可以辦到。”

說到這裡,劉總旗輕聲地道:“大人想造大火器嗎?我們五寨堡只是一個小千戶所,如讓軍匠打製這些火銃的話,怕會有人說閒話吧?”

大明的火器生產一向限制嚴格。除了軍器。兵仗二局外,各軍鎮衛所不得擅造。如遇邊官奏討,工部奏行,才能照數鑄給,如私自制造,便會被人彈劾有不軌之心。明中葉後,除了北邊的重鎮薊鎮,可以造一些先進的火器外,其他都司衛所只能生產一些一般性的火器,如手把銃口之類的。就算鳥銃之類的中等火器,一般只得一些州縣生產,並作爲稅地一部分上交。

其實大明火器衆多,每年兵仗局就要造出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四眼鐵銃、佛朗機鐵銃、十眼銅銃、木廂銅銃、神機銅炮、十眼銅炮無數。這兵仗局是大明專門製造各樣火器地地方,由內府監局統領,有太監一員,每年都要製造軍用火器幾十種。

還有屬於工部管理的軍器局,每年也會造一些長槍銃炮撒袋等類的火器。除此之外,還會打製一些常規的軍器和軍裝,每年額造盔甲腰刀等器三千六百件。

限制嚴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優秀的火器人材都在軍器局和兵仗局那邊,就算黃來福有辦法破除了這個限制,也沒有這個人材啊。

不過火器確實是很重要,除了想辦法讓自己五寨堡的火器生產得到朝廷的批准外,要不,先向一些州縣衛所購買?不過黃來福隨即打消了這個念頭。除了兵仗局外,大明各地生產地火器質量都讓人堪憂。

當年戚家軍就有惡例,由於當時滅倭時,戚家軍地火器都是由當地一些府縣分散供應,火器質量極爲不好,各地所造的鳥銃銃管常有炸裂地危險,以致使士兵提心吊膽,不敢雙手握銃以作精確的瞄準。還有一些火炮,也是常常鉛彈與口徑的尺寸不合,有的火炮,甚至連導火線都無法燃點。因爲這種情況,所以火器在戚家軍的使用範圍很是有限。

前車之鑑,不可不防,黃來福不想將來自己士兵出現開槍不成反被炸的情況。

火器暫時沒辦法,就先使用弓箭吧,不過劉總旗卻表示造弓箭所需的原料太多,自己造划不來,建議黃來福向外購進。至於軍服,倒可以發動五寨堡的大姑娘小媳婦製作,反正只要穿着暖和就可以了,好看不好看,那是次要的。

倉副使黃如鎮感嘆地道:“如果我們五寨堡在京內有關係就好了,那內府十庫中的物質,可是多如牛毛,只要白花花的銀錢使上去,要多少有多少。”黃如鎮和岢嵐州的知州大人的小舅子相熟,那小舅子此時人在北京,又和京內的一個太監相識,有時回到岢嵐州時,也會到五寨堡來逛蕩,多少也會和黃如鎮談起這方面的事。

黃來福和劉總旗一齊點頭,這大明軍士們的軍服,一般由針工局辦理,存放在內府十庫中的乙字庫中,裡面是多如牛毛的軍用胖襖、戰鞋、軍褲、軍士裘帽等物。丁字庫中,又收貯有無數的桐油、廣清漆、魚線膠、蘇木、黃白麻、苧麻、黃熟銅、熟鐵、綿羊皮、翎毛等料。戊字庫中,又收貯有無數的盔甲、弓箭、腰刀、弦、明弦、撒袋等軍器。

黃來福想象內府十庫中多如牛毛的物質,也是羨慕不已,如果全部搬到自己五寨堡來,那就好了。

他咳了一聲,對劉總旗道:“好了,劉大人,你就先打製一些盔甲刀槍等物吧,還有銅把手銃,也要打造。錢糧工料之物,你不用擔心,本官自會解決。不過這些打製出來的軍器物什,你一定要保證質量。相關的獎罰,還是依造舊例。”

劉總旗拱手恭敬地道:“卑職領命。”

替職了千戶,閱過兵,盤查過庫房後,黃來福心中就有了底,可以開始自己的練兵計劃了。當晚,他就敲定了自己練兵綱要中的一些具體細節。這本練兵綱要,是黃來福這幾個月中斷斷續續寫的,基本依照戚繼光的練兵實紀來設定,今晚經過最後的確定後,終於決定了。

依練兵綱要,裡面最重點的一點就是士兵,必須是老實肯戰之人。這點戚繼光以前也是受到深刻的教訓,當年他帶的兵,最初都是一些衛所兵油子,常常一上戰場就跑個光,留下戚繼光一個光桿司令。最後還是找到了義烏兵,才練成了天下無敵的戚家軍。

前車之鑑,不可不防,黃來福不希望將來上了戰場後,只有自己一個人衝殺在前,其它人都跑個光。不過好在五寨堡是個窮困之地,這種兵油子還是少的,而且旗軍們自黃來福出現後,人人告別了以前衣着無着的生活,個個過上了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他們人人感念黃來福的恩德,都願意爲黃來福死戰。不過困難的是五寨堡旗軍中的青壯太少了,老弱反而居多,就算這些老弱養了幾個月後,依他們的身體條件,也是達不到黃來福的要求。依黃來福的盤算,五寨堡一千餘旗軍,將來經過篩選後,將來真正能留下來的,不過三百人,其它的,只能打發到農場去幹活了。

還有一點,五寨堡旗軍中的兵油子雖然較少,但軍官油子怕是多,那些百戶,總旗之類的軍官,依那天中的閱兵表現,怕個個都是滑不溜秋啊,這些人,決對不能留下。

如何處置這些人,是個問題,這些軍官,雖說不能留在軍隊中,不過五寨堡其它地方,還是需要他們的嘛,黃來福盤算了半天,最後有了打算。

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7章 大幹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38章 衛學第22章 過節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09章 冗濫第244章 度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1章 商議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4章 開始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65章 規劃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113章 發糧餉第51章 軍歌(1)第245章 威赫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18章 劉二妞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19章 平叛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07章 糧盡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83章 破家第84章 蒼涼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41章 感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12章 老營堡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91章 大勝、斬首
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7章 大幹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38章 衛學第22章 過節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09章 冗濫第244章 度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1章 商議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4章 開始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65章 規劃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113章 發糧餉第51章 軍歌(1)第245章 威赫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18章 劉二妞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19章 平叛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07章 糧盡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83章 破家第84章 蒼涼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41章 感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12章 老營堡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91章 大勝、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