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

馬公公和錦衣衛千戶楊大爲在五寨堡內住了下來,黃來福專門爲他們建了院子。他們現在的狀態比較奇怪,監軍不算監軍,也不算是五寨堡的官員,不過他們要住在五寨堡內,也沒人說什麼。

當然,只有黃來福知道馬公公等人來五寨堡做什麼,在他和馬公公的商議中,從明年起,五寨堡每年收穫的四成,要交於萬曆帝。不過黃來福卻是無所謂,他知道,不論是在後世還是現在的大明,任何一個民營企業或是官營企業,大部分的收入都不可能歸自己,對於現在的五寨堡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官營企業。

黃來福本來就有打算,將收穫的一大部分用來做公關,現在給了皇帝,總比給一些官員要好。^^首發^^有了皇帝的支持,自己就可以無往而不利,放心大膽地做事了。沒想到自己竟會和皇帝合夥賺錢,黃來福不由感到一陣不可思議,如在夢中般。

對於黃來福的一系列升職獎勵的消息,在通過大明發達的邸報系統快速地向各地傳播後,各處聞聽,都是對黃來福非常的羨慕嫉妒,一個十八歲的守備,在大明還真是少見啊,更不要說黃家中還有一個十七歲的誥命夫人了,這更是難得的榮耀。

到了十月底,五寨堡和黃來福的事情,更是傳播得更遠,而關於皇帝對黃來福的好感恩寵,也傳入了各人的耳中,一時間,各地反應不一。不論各人怎麼議論,大家都注意到了黃來福這個大明新秀。各人都根據自己的立場,採取對黃來福的態度。

岢嵐兵備道的高其大人,在聞聽五寨堡的大豐收後,本來要有異動的,不過在看到了邸報後。他的動作也停止了下來。

不過各方對五寨堡大豐收地爭功,卻並沒有結束。五寨堡屯田成功,他的直統上級也是有功勞的,關於五寨堡的功勞,是屬於兵部還是屬於戶部。兵部尚書石星和戶部尚書王遴展開了長時間的拉扯戰。

最後,得到地結果是,首先。鎮西衛指揮使劉景春及山西都司府的都指揮使劉甫玉大人。受到了兵部的表彰,二人地考勤政績都屬於優,而山西鎮戶部管糧主事地張文保大人。也受到了戶部的嘉獎。兵部尚書石星和戶部尚書王遴,也同時受到了萬曆皇帝朱翊鈞的表揚,也算是皆大歡喜地結果。

而當山西鎮戶部管糧主事的張文保大人,在將五寨堡的水車圖紙工匠等送入京城後,萬曆帝也是非常重視,責令工部尚書曾同亨推廣天下。

不過說實在,在得到五寨堡水車實物及圖紙後,工部尚書曾同亨的熱情很高。^^首發^^但要推廣五寨堡的各種大水車,卻是頗有難度,主要是五寨堡的各種大水車,相對小民來說,花費都比較大,很多普通的農戶都承受不起,或許只有一些大戶。纔有能力使用上五寨堡的各種大水車。

不過有推廣總比沒推廣好。眼下是大明北方冬小麥地關鍵時候,如令五寨堡大豐收的水車等物推廣後。至少在一些地下水豐富的地方,使用水車後,可以恢復到以前好年景的幾成,雖比不上以前大明風調雨順時好年景的收成,但至少可以減緩各地的旱情,多一成的收穫,也可以多活民無數。

不過,就算五寨堡各種水車等物大明各地推廣後,但要論到各地和五寨堡一樣地糧食產出,卻是遠遠不能,主要是五寨堡是使用大農場地生產方式,高投入,高收穫。

而依大明此時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及精耕細作地農作方式,還有內地州縣人多地少的現實情況,五寨堡的經驗,很難在大明各地複製。加上以後長達數十年的災荒,再加上商業畸形的興盛,土地兼併的越發嚴重,貧富懸殊的日漸擴大,這樣一來,大明北方嚴重糧食不足的問題,還是得不到根本的解決。

特別是非常危險的流民問題,更是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大明中期時,就有數百萬流民涌入荊襄一帶,併發生了多次百萬人的流民暴亂,到了成化二十二年時,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北直隸的饑民南流,更是日有萬口,到了萬曆時,更是危險。

眼下,靠近五寨堡的一些州縣,流民們也找到了一個新的逃荒地點,那就是五寨堡。進入秋收以來,各地前來五寨堡逃荒的人流源源不斷。五寨堡四周算是人少地少,大量土地的開墾,大量的的工廠建設,都需要大批的人口。所以此時,黃來福對於流民們來五寨堡還是歡迎的。特別是在黃來福的計劃中,以後他將大力開發晉北等地,開發河套地區,更是需要大批的人口。

對於五寨堡大力吸收流民,在當地着籍,編爲軍戶,朝庭也是抱着鼓勵的態度。反正這些流民,逃亡出原籍後,朝中不但收不上稅了,還成了大明各地安全的隱患,能在各地穩定着籍,也算是減少了禍害。

不過讓各地詫異的是,各地流民逃荒後,總是力爭在落腳地成爲民戶,只有五寨堡的流民們卻是爭先恐後的成爲軍戶,眼下五寨堡戶籍中的現有軍戶己經達到了幾千戶。

在年底時山西都司府的都指揮使劉甫玉大人收到今年五寨堡的軍戶戶籍統計後,將情況報上去後,聯想到別處軍戶們逃亡現象的嚴重,與五寨堡這種情形可謂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情況在通過大明發達的邸報系統傳播後,也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與思考。

這些因五寨堡此次大豐收帶來的餘波,黃來福暫時還顧及不到,他現在沉醉在喜悅之中,因爲顧雲娘有喜了。這可是大事,除了守備府的歡慶外,堡內外自認爲重要的各人,也紛紛送來了賀禮。

在此時的大明,一個正室如果有孕了,這是很大的事,眼下的顧雲娘,己經難得出門走動,只在家中有時幫楊管家看看帳本,因爲顧雲娘識字,本來黃來福要她幫助楊管家理理帳,但現在只能吩咐顧雲娘儘量多休息了。

公元1590年11月1日。

天氣有些寒意,不過在此時的五寨堡外的較馬場上,卻是熱火朝天。

現在的五寨堡軍士們,兩個月的列隊、號令、軍紀等練習己經結束,這隻軍隊,己經有了令行禁止的樣子。現在,該練習殺敵的本事了。

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先是練習個人武藝,再是營陣行軍與戰法的練習等。

練習時,從實戰要求出發,戰時怎麼打,平時就怎麼練。先在操場上練習,然後到野外實地操練。武藝的練習有:練心力----鬥志、練手力----熟練使用兵器、練足力----行軍、練身力----荷重等具體的內容。各種練習的方法,戚繼光所書的練兵實紀與紀效新書中都有,爲了更好地練習,黃來福還重金從山西鎮城請來了一些武藝教頭。

以一個小旗爲例,小旗長有弓有刀,鳥銃手有鳥銃與雙手長刀。藤牌手有藤牌與腰刀。狼筅手有狼筅。長槍手有弓與長槍。短兵手有腰刀,這些人都要熟悉掌握中的兵器。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怯敵還是藝淺,善戰必定藝精。爲了更好地激發各人的積極性,黃來福學習戚繼光,採取了等級制,各軍士們的練習成績分成九等,有能奮學,武藝精熟者,則升爲兵將。兵內懶惰,不習武藝,號令生疏者,罰之。

每月一考,考覈的方式就是對戰。各人對打,打贏了,就升一級,賞銀一分。打輸了,就降一級,罰打五軍棍。把練武藝的好壞與個人的利益聯繫起來。

在這個措施下,五寨堡的各個軍士們,激發出了極大的熱情。

這是武藝練習,話說,兵器的熟練能使用否,也與身體的強壯有關。身體的強壯,自然是跟平時的營養有很大關係,當然,在五寨堡,軍士們的營養是決對沒有問題的,在五寨堡大肉白飯的將養兩個月後,各個軍士們,都是臉色紅潤,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這時主要還是冷兵器的戰鬥,這時手力臂力的鍛鍊,後世熱兵器時代所用的伏臥撐,仰臥起坐等鍛鍊方法,並沒多大用處,這時練臂力,主要還是傳統的舉石鎖。黃來福規定,每個軍士們在早晨,上午,下午時,都要舉石鎖五十下,以鍛鍊手上的肌肉。

而對於練心力,除了在戰場上磨練效果最佳外,就是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了,此時五寨堡的冬天就要來臨了,最冷時將達到零下幾十度。對於此時的大明來說,每到冬天,不論是各地的軍士們,還是營兵們,都是窩在營房內過冬,就是塞外耐寒的胡人也是一樣。

不過黃來福決定挑戰極限,將在寒冷的野外對軍士們進行拉練負重行軍訓練。這樣一個冬天下來,五寨堡這隻軍隊,想必會有脫胎換骨的改變!

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4章 開始第35章 顧家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38章 援軍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244章 度種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18章 劉二妞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5章 軍與兵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245章 威赫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86章 商路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7章 謀劃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41章 感嘆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168章 迎接第108章 決戰第51章 軍歌(2)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7章 謀劃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83章 破家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52章 還鄉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8章 轟動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18章 劉二妞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61章 成親(3)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72章 大災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
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4章 開始第35章 顧家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38章 援軍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244章 度種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18章 劉二妞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5章 軍與兵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245章 威赫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86章 商路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7章 謀劃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41章 感嘆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168章 迎接第108章 決戰第51章 軍歌(2)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7章 謀劃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83章 破家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52章 還鄉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18章 轟動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18章 劉二妞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61章 成親(3)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72章 大災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