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

震耳欲聾的炮響聲不斷,無數的鉛彈、鐵砂、石塊,不時橫掃在平壤城西頭。

火光煙霧沖天,在明軍猛烈的炮火攻擊下,城頭日軍傷亡慘重。而且日軍沒見到什麼大炮,所以他們不論是將領還是士兵,都沒有應對火炮的經驗,不會躲避炮彈。只是傻頭傻腦的挨炸,或是抱頭鼠竄,哭嚎着不知該如何應對。

說實在,此時的明軍火炮,就類似一種大號的霰彈槍,一炮打出去,就是一片鐵砂彈幕籠罩方圓之地。被鐵砂掃中,就是一片肢體橫飛的血霧。三百多門火炮一齊射擊,那威力可想而知。

才一輪炮擊後,平壤城西之地,就到處是血肉模糊的日軍屍體。死傷日軍流出來的血,很快又被寒冷的天氣凍住,在城頭上形成一片血色的冰河。還有那些被擊倒燃燒的各色日軍家紋旗。

小西行長也差點被一個如拳頭般大小的炮鉛彈掃中,嚇得他全身膽戰,心下冰冷。沒想到唐人火炮的威力這麼大,難道自己事先了解的唐人情報都是假的?

不過說實在,除了亂叫亂喊外,就連小西行長在內,都不知該如何付對城外的明軍火炮,加上日本人骨子裡的一根筋,第一軍團的日軍士兵們,也確實是非常強悍,就算死傷再多,還是在各旗本武士的指揮下,嚎叫着衝上城頭各處防守,繼續成爲明軍大炮的活靶子。

事後明軍隨軍醫士記載:“每落炮一發,倭兵死傷者衆,然毫不在意,仍蟻聚而突之,直至中炮仆地乃止。”

佛郎機火炮裝有瞄準具,配有準星,照門,炮耳等。火炮置於戰車座架時,炮身可左右旋轉。調整射擊角度範圍。城下明軍在第一輪炮擊後,有些火炮打偏了,在炮手們的調整下,城下的火炮戰車,又開始了第二輪的炮擊。了所有的配裝子銃。明軍火炮們才停了下來。炮擊結束時,城頭己是日軍屍體遍地,加上缺胳膊斷腿的日軍傷者的哭嚎聲,有如地獄一般。

這個時候,小西行長連死的心都有了。明軍大炮威力這麼大,發射時間距離這麼短,自己手下的將士們,還如何與他們作戰?

他不知道地是,在明軍炮擊時。日將大友義統曾率領一支部隊來增援小西行長,結果還沒到平壤城時,就被明軍震天動地的炮聲嚇了回去了。不戰而退。

好容易,明軍地獄一般的炮火停止了,小西行長略略統計了一下城頭的傷亡,不由吐血三升。?僅城西北數門城牆上的日軍,在幾輪炮擊後,就死傷數百人,這仗還怎麼打不過小西行長畢竟是第一軍團的軍團長,領軍經驗豐富,他知道明軍肯定就要進攻了。勉強鎮定下來,召集日軍各將繼續防守各城頭城門,鼓舞士氣等。

而日軍雖然傷亡慘重。但很快地。在小西行長等高級或是中級軍官地指揮下。他們就恢復了防守陣形。公正地說。不論是當時還是後世地日軍。都有着極強地紀律性及服從性。確實是個非常強悍地對手。

“攻城!”

明軍陣營中。李如鬆手一揮。立時中軍位置地戰鼓聲擂響。隨着各旗號飛揚。各路明軍吶喊聲有如天崩地裂般響起。他們依事先地佈置。擡着戰梯。潮水般地殺向平壤各門。城外地明軍火炮們。也對城頭進行壓制性地射擊。

各軍攻擊後。李如鬆也親率五百家丁上前督陣。黃來福自然是率着一些家丁緊緊地跟在他地身旁。至於他地三千人馬。還是停在城外不動。隨時作爲各門地預備隊。

攻打平壤城西面七星門地是薊鎮都督僉事楊元。和遼東副將張世爵率領地兩萬人。眼見這些人馬滾滾地衝到城下。紛紛豎起了戰梯。一時間。數百架戰梯架上了平壤城頭。如蟻般地明軍向城上攀去。很多明軍眼中都是火紅。只要攻上城頭。就有五千兩銀子啊。

小西行長抽出武士刀。對着城外大吼道:“射擊。鐵炮隊射擊。”

在他身旁,早有一千多人,矮小又精悍,身披輕胴的日軍鐵炮足輕,排成整齊的三列。聽小西行長這樣一喝,立時城頭伸出一片黑乎乎的鐵管。

“砰砰砰砰。”

鐵管冒出一片片刺眼的火光煙霧,如爆豆般的聲音響個不絕。

立時一片慘叫,正在戰梯上爬的明軍士兵們,紛紛中彈,身上冒出血霧,摔倒下去。

“再射擊。”

日軍鐵炮足輕第二列又上前射擊。

“砰砰砰砰。”聲又是不絕。

又是一片地明軍慘叫聲。

等第二列放完後,日軍鐵炮足輕第三列又上前。而先前兩列放完的日軍鐵炮足輕又趕忙裝藥。日軍的“三段射擊法”確實高明,一列射擊後,另兩列填彈引火。每一擊之間不過幾秒的間隔,輪番射擊,威力巨大。

小西行長的部下鈴木重秀還發明出“鐵炮狙擊法”,一杆火槍由四個人使用,在射手左邊,右邊,後面各設一人。每擊一發後,左邊的人填入子彈,右邊的人填入火藥,後面的負責點火,每一擊之間距離時間更短。他們這一隊鐵炮足輕,雖然只有一列人,但射擊的威力,卻是不少於那三列日軍鐵炮足輕。

加上日本人工作認真,他們軍中使用地火槍質量確實好,完全沒有炸膛的危險,完全可以緊貼臉邊,放心瞄準使用。

一千多隻火槍,連繼發射,這樣的威力是巨大的,戰梯上的明軍,紛紛被火槍射中,慘叫倒地。

楊元部的一個明軍千總,只是罵了句:“將士們不用怕,倭人的火銃只能放一次,乘這個機會大家登上城去……”就被日軍一個火槍手一槍打入頭盔,摔倒在城下,生死不明。

日軍火槍這麼猛,這是出乎登城明軍的意料之外的。不止這些,日軍還有大批地弓箭手,不住地向城下射箭。日軍密密麻麻地竹矛手,還在箭垛旁,不住地向攀近城頭的明軍亂刺。還有很多日軍,向城下傾倒煮沸地大鍋熱水,又投擲巨石,滾木等。

好容易衝上城頭的明軍士兵,面對的是那些日軍武士,特別是那些旗本,黑衣母衆,赤衣母衆等人,這些人人數少,但作戰時瘋狂不要命。他們手持鋒利的武士刀,口中哇哇叫着,矮壯的身子一衝一跳,手中的武士刀直劈下來,沒有幾個明軍抵達得住。

這個是戰鬥意志非常堅定,比蒙古人兇悍數倍的對手。

戰鬥如此殘酷,就算攻打七星門的是遼東,薊鎮兩鎮抽調出來的精兵,但他們也動搖了,紛紛從城頭戰梯上敗退下來。正在這時,李如鬆帶領家丁們及黃來福等人巡視到這,二話沒說,斬殺了兩位後退的千總。

他冷冷道:“敢後退者,格殺勿論!”

看着這一切,退下來的明軍將士們驚恐了,爲了不被李如鬆斬了,他們只能去斬日本人了。

於是戰鬥又開始了。

不過此次攻打七星門的明軍吸取了教訓,楊元和張世爵商議了一下,經過李如鬆的同意,調來了一批福建的藤牌兵,讓他們用高高的藤牌掩護,然後軍中的明軍弓箭手藉着他們盾牌的掩護,擋住日軍火銃的射擊。慢慢地逼到城下,向城頭射箭,以壓制日軍的鐵炮。

明軍擅長使用火箭,就是普通的弓箭大多使用火藥助推。此時數千明軍弓箭手,在藤牌的掩護,一齊彎弓搭箭,向城頭射去。箭桿上的藥捻哧哧聲響成一片,只見明軍陣地白煙瀰漫,無數利箭帶着一股淡淡的煙霧或是長長的焰尾,不斷飛向城頭。

火藥助推的箭矢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力,威力可破重甲,除了躲避外,任何阻擋都無用。一時間,城頭的日軍紛紛慘叫,很多人還被射得像刺蝟一般。

乘這個機會,七星門外的明軍又開始進攻,此時他們己經摸出了一套規律,就是城下弓箭手放箭掩護,登城的步兵們則是持牌拿刀進攻。不過日軍在小西行長的督陣下,仍是拼命抵抗,滾石如雨般打下來,鐵炮也是不停地射擊,戰事又激烈殘酷起來。

七星門城外,楊元和張世爵二人都是大吼大叫着,指揮部下進攻。李如鬆則是靜靜地看着,不發一言,黃來福也是看着城頭,暗驚戰事的殘酷,日軍的頑固。

他心想,如果是自己的五寨堡軍隊來攻城,除了付出沉重的死傷外,怕也沒什麼好的辦法。只有他身旁的楊小驢滿臉的興奮之色。

不過黃來福很快看出,明軍弓箭手們的臂力是有限的,射了幾箭就沒有力氣了,對城頭日軍的壓制遠遠不夠。遼東,薊鎮兩鎮士兵,大多用三眼銃,射程不足,靠得太近的話,滾石如雨,怕又會死傷慘重,虎蹲炮也是如此。而遠處的大將軍炮,由於現在日軍明軍混戰在一起,如果開炮的話,會打到自己的人。

楊元和張世爵着急地對李如鬆道:“提督大人,倭人火銃太烈,我軍將士,傷亡慘重啊。”

李如鬆猛地對黃來福道:“黃將軍,速調你的火器隊來壓制倭人銃矢。”

黃來福大聲應道:“末將領命。”

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93章 除夕日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6章 這一年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46章 談判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225章 朝會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31章 蔚山第1章 附身邊軍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66章 上任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69章 海龍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43章 對馬島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86章 商路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67章 播州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93章 除夕日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61章 成親(2)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61章 成親(1)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08章 決戰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章 附身邊軍第14章 開始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51章 軍歌(1)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76章 分紅之爭
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93章 除夕日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6章 這一年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46章 談判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225章 朝會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31章 蔚山第1章 附身邊軍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66章 上任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69章 海龍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43章 對馬島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86章 商路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67章 播州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93章 除夕日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61章 成親(2)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61章 成親(1)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08章 決戰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章 附身邊軍第14章 開始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51章 軍歌(1)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76章 分紅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