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進京替職(1)

“杜掌櫃,我們大少吩咐你們的口罩做好了嗎?”

在大東街的德潤布莊中,楊小驢拿着架子,對德潤布莊的杜茂真掌櫃道。

“呵呵呵,回楊爺,一千個口罩,已經全部依大少的要求做好。這些都是成品,請楊爺過目。”

在杜掌櫃的吩咐下,德潤布莊的的老夥計張萬初將一個大包袱擡了出來,讓楊小驢過目。

楊小驢點了點頭,打開包袱,取出其中的一個口罩,戴在臉上試了試,心想少爺就是厲害,讓人做出這個叫什麼“口罩”的東西,那現在那些在“大五寨堡水泥廠”做工的人,就不怕塵土了。

他試了幾個,滿意地道:“嗯,做工不錯,那……”他伸出雙手算了算,“一個口罩四文錢……嗯,一千個就是四兩銀子。”他從懷中掏出四塊碎銀,“啪”的一聲,拍在櫃檯上,“這是少爺給你們的布料工錢,杜掌櫃你收好。”

杜茂真掌櫃滿面笑容地取過其中一塊碎銀,小心地放回楊小驢的手中:“這是小的給楊爺的茶點錢,請楊爺收好,以後還望楊爺多多在大少面前美言幾句。”

楊小驢臉上露出了笑容,指着杜茂真掌櫃嘿嘿笑道:“還是杜掌櫃你識趣,好吧,以後少爺如果還要製做什麼口罩等物,我會推薦你們德潤布莊的。”

杜茂真掌櫃大喜,忙深深地謝過了。

※※※

在杜掌櫃和張萬初深深的作躬送別下,楊小驢出了德潤布莊,他將大包袱放在馬背上,正要翻身上馬。忽聽旁邊一個聲音道:“喲,這不是楊兄弟嗎?”

楊小驢回過身,卻見劉總旗和錢氏滿面笑容地站在一起,錢氏正揚手對他招呼道。

楊小驢“哦”了聲:“原來是劉總旗和錢大嫂,還真是巧。”

錢氏道:“楊兄弟這揹着一個大包袱,是要到哪去啊?”

楊小驢道:“沒什麼,大少吩咐小的到德潤布莊去,做一些物什。眼下正要回千戶宅呢?”

劉總旗道:“回千戶宅很緊嗎?”

楊小驢道:“也不是很緊,今日送回即可。”

劉總旗和錢氏互視了一眼,錢氏笑道:“眼見這時也近午了,楊兄弟怕還沒吃飯吧,正好你嫂子做了一些菜,便一起去喝幾杯吧?”

楊小驢道:“不用了,改日吧。”

卻見劉總旗和錢氏上來,不由分說,錢氏扯人,劉總旗牽馬,就將楊小驢拉扯而去。楊小驢本只是裝個樣子,當下便順水推舟地隨二人去了。

到了軍匠街,來到劉總旗的家門口時。卻見劉總旗的家中正在翻修,茅屋裂開的地方從新泥堵上,屋前大門那一塊還添上一些磚瓦,這讓劉總旗的房屋多少看起來會象樣些。這些時間,劉總旗因爲幹活賣力,所以受到黃來福的獎勵也是不少。已經有些餘錢來修整房屋了。

進了屋內,卻見劉玉梅和她爺爺劉老漢也在。此時劉玉梅正在竈前忙活着,她爺爺則在一旁幫着燒火,劉二妞和劉總旗的兩個孩子在一旁玩鬧着。

見了楊小驢進來,劉玉梅和劉老漢忙過來和楊小驢見禮,劉玉梅的臉上還有些忸捏的神情。

楊小驢對錢氏和劉總旗還有些拿着架子,但卻是客氣地和劉玉梅打了招呼,對劉老漢略一拱手,笑話,看大少似乎是對這位劉姑娘有些意思,自己不客氣,將來怕會有苦頭吃。

劉總旗和錢氏互視一眼,錢氏對楊小驢笑道:“來來來,楊兄弟,這邊請。”

幾人推讓着入座,只見桌上擺着幾大碗菜,有葷有素,還有一壺酒。自軍匠們幫黃來福做事來,這生活上,已是遠遠比以前好多了。

在錢氏的招呼下,劉玉梅和劉老漢也過來坐下,二人的神情略有些拘謹。劉老漢只是呵呵笑着不知該如何說話。

錢氏熱情地給楊小驢倒酒:“今日也算是巧,本來我們兩口子還要去請楊兄弟過來吃酒的,沒想到在街上遇着了。來來來,楊兄弟,滿上一杯啊。”

楊小驢道:“好說好說。”當下也不客氣,痛快地喝了一杯。

喝了幾杯酒,吃了一些菜。錢氏試探地道:“楊兄弟,跟你打聽個事。你是每天跟在大少身邊的人,大少的很多心思你都明白。昨天的事情,你也看到的,大少似乎對大畜場的清潔有些看法,你看……這個……嘻嘻……”

昨天錢氏從大畜場回來後,對黃來福的態度越想越緊張,總擔心着黃來福會不會怪她失職,和丈夫劉總旗說過後,他也有些擔心。二人商量過後,想起黃來福身邊的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是大少爺的親信,大少的很多心思,二人都明白,不如找他們說個明白。也剛好在街上遇到了楊小驢,這纔有了今日的一頓酒菜。

楊小驢哦了一聲,笑道:“原來是這個事,錢嫂不用擔心,大少並沒有責怪的意思,昨天也是隨口說說,錢嫂大可不用擔心,當然,大少昨天交待吩咐的事,錢嫂還是要緊着的。”

錢氏和劉總旗互視了一眼,都是笑容滿面,長鬆了口長氣,一顆心也就放了下來。

錢氏連聲道:“當然,當然,大少吩咐過的事,你錢嫂向來是非常緊着,從來不敢怠慢的。”

楊小驢嗯了一聲:“那就好,那就好。我們這些做下人的,少爺吩咐下的事,那就是天大的事,任何時候,都不得怠慢。”

錢氏連連點頭,劉總旗則恭維道:“楊爺不愧是大少身邊行走的人,這說話見識就是不一樣。”

被劉總旗這麼一說,楊小驢頗有些洋洋得意,指着劉總旗道:“劉爺,您啊,什麼都好,就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愛說實話。”

衆人都哈哈大笑,劉玉梅也是掩口輕笑,劉老漢則是在一旁陪笑。

錢氏又向楊小驢連連勸酒,突然哼了一聲,道:“想起昨天那個王啓年,你錢嫂就氣,說的那些渾話,要不是大少寬宏,我們一家,怕就被這個什麼胚貨給毀了。”

“楊兄弟,昨天的事情你也在,你說說,昨日那個王啓年說的那些話,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讓你錢嫂足足擔心了一個晚上。”錢氏目光銳利,直瞪着楊小驢道。

楊小驢也是哼了一聲:“這個窮酸,說他故意倒不見得,他就是那個輕狂的樣,昨天在千戶宅內,他就口出不遜之言,將少爺的各畜場說得一無是處,虧得大少寬宏,纔不與他計較。哼,他是好命,遇到好主人了。”

劉總旗氣憤填膺,大罵道:“猖狂,爲人不知自制,大少也是能隨便指責的?算他是好命,遇到大少這種仁德的人,要是遇到別人,哼!”

楊小驢冷笑道:“讀書人嘛,就是這個鳥樣,總自認爲了不起,其實就一酸貨。”他想起什麼事,低聲笑道:“這個酸貨自認清高的樣子,卻連自己的老婆都保不住,我可聽說了,這酸貨從小有一個未過門的媳婦兒,卻因爲看不慣這貨的做派,在不久前跟一個商賈跑了。”

昨天黃來福招待王啓年的時候,說到這事時,剛好有一個送菜的小廝上來,聽到關鍵的幾句,當下這個小廝就發揮了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加油添醬後,編織了一套組織嚴密,邏輯合理的精彩故事,到今天爲止,這個故事已是傳得千戶宅內人人得知,並有飛快地傳到五寨堡各地的趨勢。

劉總旗和錢氏聽了都不由大感興趣,隨即詳加追問,知道後,都是興災樂禍,都道這個酸貨活該。劉玉梅聽了也是嘻嘻而笑。

錢氏和劉總旗的心結解了後,二人都是放下心來,痛快地吃菜喝酒。

錢氏看了劉玉梅一眼,笑道:“還有個事情,要請楊兄弟幫忙參祥參祥。”

楊小驢已喝得有幾分酒意,道:“什麼事?”

錢氏看旁邊的劉玉梅已是滿臉暈紅,卻是偷偷地豎起了耳光,心下暗暗笑了笑,道:“是這樣的,那日我在大畜場見到大少似乎對玉梅有些意思,楊兄弟認爲這事情是不是真的?”

楊小驢笑道:“哦,原來是這個事。”

他沉吟起來,分析道:“嗯,幾次中大少的神情我也都看到了,我猜想大少應該是有這個意思,劉姑娘的長相容貌本來在五寨堡內也是數得着的,特別是將養了幾個月後,更是顯得如花似玉,大少會動心也不奇怪。否則,他爲什麼不對別的姑娘家點頭微笑,卻偏偏對玉梅姑娘點頭微笑呢?”

“對對對對。”錢氏道:“我猜想就是這個道理,看來玉梅的這個喜事怕是要成真的了。”

幾人分析來分析去,都是越說越肯定,只聽得劉玉梅滿臉羞紅,掩着臉兒跑開了,衆人看着她的背影都是哈哈大笑。

劉老漢也是在旁憨憨地呵呵而笑,對於他來說,自己年紀已經大了,不知道哪一天就去了。只有兩個孫女是他一直操心的事。這大少不管怎麼說,肯定是五寨堡內最理想的人物,如果能嫁入千戶宅,那真是一輩子也不用愁了,劉老漢自己就是伸腿了,也儘管放心了。就擔心自己孫女高不高攀得上。

錢氏道:“如果玉梅能入大少的門,那就是太好了,以後吃香喝辣,那就一輩子享受不盡了。就是不知道大少什麼提出,玉梅什麼時候能進門。”

楊小驢沉吟道:“這怕是不急,我家少爺和顧家小姐是在秋日九月九的吉日成親,如還要納妾,怕也要到明年的時候,否則,就算大婦再不妒,對顧大人那邊也不好交待吧。”

衆人都是連連點頭,劉玉梅偷偷地依在門後聽着,此時也是放下心來。

這頓飯一直吃到午後,楊小驢吃得醉醺醺的,在各人的感謝聲中,纔打着飽嗝,橫扶腰刀,挺着肚子離去了。

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51章 軍歌(2)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18章 劉二妞第18章 轟動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26章 不滿第72章 神池、馬賊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4章 開始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9章 行商第186章 商路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18章 劉二妞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51章 軍歌(2)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96章 連升三級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46章 談判第113章 發糧餉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68章 迎接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25章 朝會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30章 軍糧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57章 新戰陣第230章 軍糧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08章 決戰第81章 武裝開礦第34章 岢嵐州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52章 還鄉第257章 新戰陣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57章 新戰陣第68章 討價還價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69章 海龍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56章 收稅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0章 軍糧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56章 收稅
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51章 軍歌(2)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18章 劉二妞第18章 轟動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26章 不滿第72章 神池、馬賊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4章 開始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9章 行商第186章 商路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18章 劉二妞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51章 軍歌(2)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96章 連升三級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46章 談判第113章 發糧餉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68章 迎接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25章 朝會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30章 軍糧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57章 新戰陣第230章 軍糧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08章 決戰第81章 武裝開礦第34章 岢嵐州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52章 還鄉第257章 新戰陣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57章 新戰陣第68章 討價還價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69章 海龍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56章 收稅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0章 軍糧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56章 收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