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還鄉

了黃來福的話,劉兵備臉上不由露出得色,寧武道展,兵部與吏部的考察年年優等,不出意外,等楊巡撫高升或是榮退後,他就是下任的山西鎮巡撫了。

他強忍得意,站起身遜謝道:“這全靠總督大人當年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卑職不敢居功。”

黃來福笑道:“唉,這是劉兵備你的功勞,山西鎮上下都是明瞭,你不必謙遜。等以後寧武道展得更好,或許將來整個山西鎮都要推行你道成功的經驗。”

如果說當年的黃來福只能慫恿楊巡撫與劉兵備在寧武道規劃諸事外,現在的他,己經有了規劃整個山西鎮的權力與能力了。

劉兵備更是高興,眉歡眼笑地道:“全靠大人栽培!”

他心下喜悅,如寧武道的經驗推行到全山西鎮的話,將來山西鎮展起來後,這其中自然有他的一份勞。況且他經營寧武道這些年來,私下也獲得了不計其數的好處,公私兩利,自然讓他喜逐顏開。

衆人又說了一會兒話,黃福讓他們散去,自己回到後堂休息。

晚上時分,黃福又參加楊巡撫爲他舉辦的晚宴,一直喝得醉醺醺的回去。

……

黃來福在寧武關停了數日,處理些自己離去後積存的政務。不過現在黃來福己經輕鬆了許多,當時在京師時,黃來福總督山西大同兩鎮軍務糧餉的消息一傳開後有許多文人們前來投奔。

這些文人中。己經不單以前那種不得志地小文人了。甚至一些有名望地文人己經開始投靠做幕僚。雖說黃來福仍是武人身份。但現在在許多人眼中己經開始是個值得投靠下注地對象。

在京師時。經萬曆皇帝同意。黃來福己決定將總督府設在五寨堡。因此。將原總兵府邸框架搬遷到五寨堡。己成必然。

萬曆二十七年七月初二日來福帶着大軍及一干幕僚們。起身往五寨堡而去。

此次隨行往五寨堡人數龐大。因爲除了原先從來福營及五寨營帶出地數千東征將士外有原來駐守在寧武關地來福營兩千家丁們也要一同回往。

雖說當時大明對各地方軍隊地調動控制非常嚴格。就是哪裡要調動幾百人馬。都需要經由兵部甚至是皇帝地同意。

不過早在京師時。黃來福就與萬曆皇帝提過此事。即然總督府己經決定設在五寨堡原先地來福營家丁們。自然要隨在黃來福身邊了。這也是當時地慣例。

眼下寧武鎮城的防務有劉全利參將領的寧武營標兵兩千人,他們原先是護衛寧武各地的煤礦安全,不過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寧武各地煤礦早己是走上了規道己經不需要專門派軍士鎮守了。他們己經可以回到鎮城內繼續防務了。

除了劉全利外,此外鎮城防務還有巡撫楊方略統領的一營標兵。至於鎮城內外餘的衛所營兵們己經成了自給自足的屯田兵及礦丁們了。

不過就算只有這兩營兵馬,寧武鎮城的安全己是完全沒有問題畢竟寧武關深在山西鎮腹裡,外有老營堡寨堡等擋在外面,對任何想從草原地帶攻入山西鎮的兵馬來說,這兩堡都是銅牆鐵壁。

這天黃來福要走的時候,馬久英公公與楊巡撫等人前來送行,馬久英公公當然是真心的,楊巡撫與劉兵備卻是鬆了口氣,這黃來福總算要走了,真是太好了。

這些時日,二人總有一種尷尬與壓力,時時纏繞在自己身上,這種被武人壓制的感覺實在太不好了。雖然黃來福以後在五寨堡,仍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但這種擡頭不見低頭見的日子過去,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在得知道黃來福大人與來福營的將士們要撤走後,許多得知消息的寧武百姓們紛紛前來送行,最後街兩旁與城門口送行的人是人山人海的。

黃來福在寧武關幾年,護衛着當地的安全,從此再沒有草原上的胡人入寇的危險。而且還讓當地的軍戶百姓們過上了好日子,這種好日子,是以前所想象不到的。

而且他麾下所駐紮在鎮城內的來福營將士們,威武雄壯,卻從來不騷擾城內外的百姓,種種原由,讓衆人深深擁戴。

現在黃來福等人要走了,自然是讓大家分外舍不得。很多人都嘆息,這寧武關的地氣,畢竟還是比不上五寨堡啊,黃來福大人終究還是要回去的。

在鞭炮的炸響與衆人的歡送中,黃來福領着大軍從城門口魚貫而出,出了寧武城後,透過層層疊疊的旌旗,他回頭望了一眼,遠遠的華蓋山上護城墩仍是巍峨聳峙。

他內心也是感慨,在這“鳳凰城”待了幾年,對該地還是很多感情的

要離開了,自然是有些捨不得,不過……忽然黃來v抽了一聲脆響,一聲大喝,策動馬匹而去,他身後的大軍也是緊隨着滾滾而去。

看着這股鋼鐵洪流身影遠遠消失天邊,楊巡撫與劉兵備互視一眼,都是鬆了口氣,這黃來福總算走了,走了就好,走了就好啊!

……

從寧武關到五寨堡,由於一路上都修了水泥路,所以這路面上好走了許多。這一路而去,路上的行人商人密度明顯的超過大明許多地方。

水泥路平整乾淨,沒有灰土,上面行走的車馬行人,神情都是從容了許多,許多行商都是讚不絕口,他們走南闖北,就以這段路最爲好走。

現在在寧武關到五寨堡的路面上設有收費站,對過往的車輛收稅,徵收通行費、養路費等,收上來的費用,每年便用到了路面的維護上。

所以雖然五寨到寧武關的水泥路修了多年,由於維護得當,這條路面還是非常平整。看到這個成功的驗,山西鎮許多地方,己經形成了一股修水泥路的思維浪潮。

黃來福的打算是,以後在西鎮各官道上都修上水泥路,不過這需要龐大的資金,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了。

看到黃來福大軍旗牌儀仗在前方滾滾而來,路上的行人們都是遠遠的閃在一邊,同時以崇敬的目光看着大軍的遠去,留下了身後的一片議論聲。

黃來福來山西鎮十年,在五寨堡一帶,早己留下了非常高的名聲與威望。

七月初三日中午,黃來經由神池堡後,進入了五寨堡地界。

現在的神池堡,己經成了山西鎮內有的水泥與煤鐵的生產基地,堡內外滿是各種各樣的工廠作坊,各地來的務工人員與來經商的商人們絡繹不絕,各種口音都有,形成了一個如後世工業區般的區域。

這方十里內,都是一片興旺的情景,唯一不足的就是工業污染,連神池堡周邊的上空都是一片灰濛濛的。

現在堡內的黃來福三姐夫田大付,靠着這神池堡,可說是富得流油了,他也沒有別的念頭,就希望長久地在這神池堡鎮守下去。

田大付早己得知黃來福總督山西大同兩鎮軍務糧餉的消息,每天都在數着黃來福回來的日子。

這天黃來福終於經過神池堡了,他不由分說,自然是要拉着黃來福在堡內好好宴飲一番,而且神情言辭之間極爲熱切。就是希望黃來福能多照顧他這個三姐夫,讓自己以後都能在神池堡內待下去。

看在三姐黃璧柔的面子上,黃來福自然會幫他。二人在宴中暢飲,黃來福談起了自己在朝鮮的經歷,讓田大付感慨不己。

……

大軍經由神池堡到五寨堡的水泥路後,進入五寨堡境內。這天空馬上潔淨了許多,而且山水秀美起來,黃來福對五寨堡的定位是農業與商業之,這環境污染,是他要極力控制的。

十年過去,五寨堡明顯己成爲晉西北的富,路上所見的人大多是服飾整潔,臉色紅潤,精神煥。寬闊乾淨結實的水泥路,座座如小城堡般的農場,星羅棋佈,到處是新建的瓦房。

所目可見的山地丘陵,上面都滿是綠樹,各莊田的田地一望無際,田邊滿是密密麻麻的深水灌井。每條河邊,又是密密麻麻的大水車,不斷地將河水灌入渠中。形成奇特又悅目的一景。

越近五寨堡城,就越是繁忙,路的兩旁,工廠商鋪顯而易見的多了起來,行人密集,還有各樣的馬車來往行駛着。

現在各個農場之間,都開通了公共馬車,而每個農場到五寨堡城中,也開通了公共馬車,甚至有時一天還有幾趟,大大方便了各人的出行。

山清水秀,到處富足又充滿生機!任誰初到五寨堡,都認爲這是江南一處城鎮,而不會想到原來這裡只是晉西北的一個窮苦軍堡。

這種情形,五寨營及來福營將士自然是視若無睹,不過新從京師等地來的那些黃來福幕僚中,不可避免地個個看得目瞪口呆,直嘆不可思議,各人言,久聞晉西北窮苦,看來也是傳言不實啊。

當然,很快便有人道:“這都是太子太保大人的功勞,以前的五寨堡,可是個窮得叮噹響的地方,要不是太子太保大人的苦心經營,以往五寨堡這個地方,每年都是軍戶大批逃亡,哪象現在,每天不斷的人從各涌入,就是希望過上如五寨人一樣的好日子?”

聽聞此言後,衆人嘆道:“太子太保大人大才,我等不如啊。”

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31章 蔚山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52章 還鄉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234章 城破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35章 潰散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267章 播州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70章 軍容、青磚第35章 顧家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126章 不滿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08章 決戰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227章 探獄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8章 轟動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27章 探獄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89章 激戰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231章 蔚山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84章 蒼涼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32章 跋扈第17章 大幹第244章 度種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9章 行商第61章 成親(1)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209章 冗濫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92章 分功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51章 軍歌(2)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29章 五路攻城
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31章 蔚山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52章 還鄉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234章 城破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35章 潰散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267章 播州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70章 軍容、青磚第35章 顧家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126章 不滿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08章 決戰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227章 探獄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8章 轟動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27章 探獄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89章 激戰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231章 蔚山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84章 蒼涼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32章 跋扈第17章 大幹第244章 度種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9章 行商第61章 成親(1)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209章 冗濫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92章 分功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51章 軍歌(2)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29章 五路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