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迎接

萬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近中午。

“寧武這個地方,還真是不錯!”

此時,黃來福一行人,正浩浩蕩蕩地往寧武關而來。從神池堡進入寧武關地界後,原始森林到處可見,路的兩旁,盡是粗壯的落葉松,針葉林,闊葉林。行進中,不時可以看到一些褐馬雞,黑鸛,金雕,金錢豹等野生動物從樹林中竄出來。

這種生態環境良好,原始森林密佈的景象,在五寨堡,還有神池堡,老營堡等地是難得見過的。由不得黃來福等人不讚嘆。

由於寧武關是鎮城,所以走在路上,頗多的驛站火路墩等。越近寧武關,火路墩越是密密麻麻,每隔一里就有一個。按大明的烽火報警制,邊關有警時,點燃烽火,一日一夜就要傳警四百里,最大的支撐就是這些火路墩。

寧武與神池堡隔着管涔山,驛路沿山而過,路況不是很好,到處是坑坑窪窪的。不過路況雖是如此,但山西鎮卻是無財修理,只能讓他越發破敗了。黃來福尋思,要加緊寧武關與五寨堡的聯繫,這個路面,說不得以後得整理一下。

翻過管涔山後,慢慢的地勢平坦起來,前面多丘陵平川,也可見過一些小河流往恢河而去。不過這裡的耕地不多,大多是沿着恢河兩岸或是各個支流,種着一些莊稼,大多爲莜麥。蕎麥、小麥等物。寧武關這邊大多種地是春小麥,眼下早己是秋收完畢,田地裡,並沒有多少忙碌的人羣。

黃來福可以看出,這一帶的水利設施都很簡陋,而且由於連年乾旱,恢河等地的水位己經下降了了許多,而且依黃來福後世電腦資料,寧武關屬高山嚴寒區和寒冷乾燥區,冬季漫長寒冷。多大風。無霜期短,並不怎麼適合耕種。加上這裡是鎮城客地,各方的利益糾纏都沒有五寨堡簡單。黃來福尋思,要想在寧武關屯田,還真不是一個理想的地方。

黃來福從五寨堡出發後,在神池堡停留了一日,順帶送三姐黃璧柔回神池堡。三姐黃璧柔在五寨堡也待了許久,她有點兒想念神池堡,加上母親楊氏己經去京城了。黃來福就送她回去了。反正現在三姐夫田大付也知道錯了,對三姐溫柔了起來,黃來福會放心些。

由於黃來福上任,山西鎮各地的兵將都要前往寧武關拜見議事。因此,身爲神池堡參將的三姐夫田大付。就帶着一些家丁們,順路與黃來福一起前往寧武關,此時,他策馬行走在黃來福的身旁。

自己的舅子升任爲山西鎮總兵官,田大付自然是得意洋洋,他驕傲自豪地同時,也爲黃來福擔憂,他道:“軍門,很快就到寧武關了。您受聖上重託。在寧武關屯田發展,以解決當地地軍兵糧餉問題。不過寧武關不比五寨堡等地。那邊將官衆多,各成山頭。末將擔憂到時不好辦啊!”

黃來福現在升爲山西鎮總兵官。掛徵西將軍印。加升都督僉事銜。可說是官位顯赫。不過現在地大明總兵官。名意上是統領全鎮兵馬。實際上只是鎮守一堡之地。

全鎮軍隊地戰事決策謀劃等物。是由巡撫主理。本地地巡捕、軍器、漕運等務。是由當地兵備官主理。糧餉地分發。是由戶部官員及監軍主理。就是當地地屯田等物。也是由當地衛所都司主理。黃來福只能管一點。那就是拿餉打仗。

不過黃來福很奇怪。他現在除了是總兵外。還是五寨堡。神池堡。八角堡。寧武關幾堡地治理使。專門在當地屯田開礦設廠等。這個官職很奇怪。在現在大明官職上是沒有地。

這是萬曆帝看中了黃來福地種田能力。專門搞出來地。就是爲了黃來福治理好幾堡後。財源滾滾。他好與黃來福分錢。關於這一點上。內閣及各個官員己不知道是議論了多少。也有不少御史進言這種做法有造成藩鎮之嫌。不過萬曆帝一蓋不理。不過黃來福治理五寨堡。八角堡。神池堡。老營堡等地可以。要在寧武關屯田開礦。卻是有些複雜。畢竟那邊地田地礦山等物都是名花有主。各方勢力硬悍。利益盤根錯節。黃來福要順利進行。除非如在神池堡一樣大開殺戒。不過這是不可能地。

三姐夫田大付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爲黃來福擔憂。如果在寧武關之事進行地不順利。就會影響黃來福在萬曆帝心目中地地位與形象。這是最讓他擔憂地。

楊小驢身後地顧大刀一直是興致勃勃。左看右看。此時他奇怪地道:“軍門是總兵官。自然只管打仗了。屯田。那不是那些衛所旗軍們乾地事嗎?……怎麼軍門要去寧武關屯田呢?”

顧大刀身前的楊小驢得意地道:“大刀,你這就不明白了吧,我們家大人,除了是總兵外,還是幾堡的治理使,那可是皇上御口親點的,境內的屯田,開礦等事,都可由軍門過問!”

黃來福收下顧大刀後,就將他安放在家丁營中。黃來福前往寧武關,顧大刀自然是跟來。此次黃來福建立自己的家丁營,定額三千多人。眼前的二千多家丁們,分爲了兩部,每部設千總1人,以楊小驢爲統領。其中還是以三百多地老家丁們爲騎兵,餘者爲馬上步兵。

黃來福有規定,不論是自己地親信還是親戚,平時在軍中,都是以軍職相稱,顧大刀自然不例外。他雖是黃來福的外甥,不過平時還是稱黃來福爲軍門。對於顧大刀,江大忠對他是喜愛,兩人脾氣性格有些相似,在五寨堡幾天,頗爲合得來。而楊小驢因爲顧大刀是黃來福地外甥,所以對他平時頗爲照顧。

“原來是這樣!”

顧大刀一向對黃來福崇拜,此時就更崇拜了。

馬久英公公與黃來福並行,此時以他獨特的聲音笑道:“嘿嘿嘿嘿嘿嘿嘿,其實大家不用擔憂,咱家相信黃軍門地能力,到時候可以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地。”

黃來福任總兵後,馬久英公公水漲船高,也升任爲監軍,同往寧武關上任。不過說實在的,馬久英公公還是喜歡五寨堡多一些。不過職責所在,他也只好與黃來福一同前去上任了。

黃來福笑道:“知我者馬公公是也!”

對於寧武關的情況,黃來福也多少了解過,那邊的田地礦山,確實都被當地官員軍將們侵佔了。不過黃來福並不擔憂,他有自己的思路。

在衆人的笑談中,很快,兵馬就離寧武關不遠了,衆人可以看到,城北華蓋山上那巍峨聳峙的護城墩。在那條長達四十里的邊牆上,修建有一座三層高的華蓋樓。遠遠看去,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往東西兩邊延伸的各堡儼然鳳翅,怪不得寧武關又有“鳳凰城”之稱。

黃來福看了良久,不由嘆道:“好一座關城啊!”

寧武關北門上有一個高高的飛樓,門樓上,掛着一個“鎮朔門”的牌匾。這個鎮朔門,向來是山西鎮各軍堡進入寧武關的通道。

此時在鎮朔門外,林立着衆多的軍將,寒暄議論聲不斷。新總兵上任,各地軍將自然要趕來拜見迎接。對黃來福,大家都是聞名己久了,聽說這個總兵今年才二十二歲,這麼年輕的總兵官,除了大明開國外,怕是在國朝歷史上獨一無二。因此各人心中,滿滿的都是好奇之心。

城門口,一片的紅纓鳳翅,鐵甲森森。除了寧武關本地的軍將外,還有山西鎮各地趕來的將官,將一個城門口,擠得滿滿的。除了這些人外,在維護秩序的軍士外圍,還擠滿了看熱鬧的當地百姓軍戶。大家都要看看,這名滿天下的年輕黃軍門,到底是長個什麼樣子。

不過滿地的武將中,卻沒有一個本地的文官,黃來福雖是總兵,但這些文官們卻是自重於自己的身份,一個也不願意屈尊出來迎接,除了山西鎮戶部管糧主事的張文保大人外。他也出來迎接,這讓他在一干鐵盔鐵甲的軍將中,顯得有些怪異。不過張文保只是沉穩站着,並不理會旁人的眼光。

在一干武將當中,黃來福大姐夫,八角堡遊擊徐學世,黃來福二姐夫,保德州守備李應春,二人都是意氣風發地站在衆將的身旁。小舅子升任爲總兵官,他們這些做姐夫的,自然也是臉上有光。而因爲這個關係,餘者的軍將們也是對他們着意討好,讓他們心情愉快,與衆人談笑風生。

這其中對他們神情最討好的,就是原來總兵劉明安的親將劉全利。這是個高大的胖子,臉上油光水滑,頭上戴着八瓣帽兒鐵尖盔,脖上繫着大紅披風,一身的鐵甲披在身上,有種擠得滿滿的感覺。

劉全利原是參將之銜,爲劉明安統率一營的標兵。標兵是明時對總督,巡撫,總兵麾下親兵的稱呼,一向是鎮軍的精銳。在寧武關鎮城內,共有四營兵,兩營散兵,兩營標兵。兩營標兵中,其中巡撫楊方略統率一營,劉明安統率一營。

原先劉全利等人在劉明安麾下吃香的喝辣的,向來在寧武關內外是橫着走。不過自劉明安被貶往廣東外,除了少部分人隨劉明安前往外。大部的親兵,也成了喪家之犬,誰也不想要,想要的也要不起。畢竟要養家丁親兵是非常花錢的,誰有那麼多錢來養他們?

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96章 連升三級第89章 激戰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25章 朝會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81章 武裝開礦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26章 不滿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93章 除夕日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32章 跋扈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92章 分功第14章 開始第141章 感嘆第112章 老營堡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41章 感嘆第263章 勾結第265章 規劃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240章 大捷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28章 入朝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17章 大幹第218章 劉二妞第6章 這一年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7章 變化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3章 期望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19章 平叛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119章 平叛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26章 不滿第94章 歡聚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93章 軍議、回家第65章 大辦工廠(2)
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96章 連升三級第89章 激戰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25章 朝會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81章 武裝開礦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26章 不滿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93章 除夕日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32章 跋扈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92章 分功第14章 開始第141章 感嘆第112章 老營堡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41章 感嘆第263章 勾結第265章 規劃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240章 大捷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28章 入朝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17章 大幹第218章 劉二妞第6章 這一年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7章 變化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3章 期望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19章 平叛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119章 平叛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26章 不滿第94章 歡聚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93章 軍議、回家第65章 大辦工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