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

除了老營堡內,在老營堡外的關河兩岸,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在黃來福大修水利水渠後,關河兩岸的許多土地,得到了良好的灌溉。

雖說老營堡開發晚了些,現在種植麥子的田地只有幾萬畝,其中還有一小半種上大豆、甜菜、胡麻等物,但就算這樣,今年秋收時,老營堡附近田地的收穫,己經解決了老營堡將士們的溫飽需求。

黃來福相信到了明年,老營堡及偏關堡之地,至少有幾十萬畝田地可以整理出來,都種上麥子等物。明年秋,這裡肯定是一片豐收的景色。

雖說現在天氣己經越來越冷,但黃來福在沿着關河兩岸視察時,還是看到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老營堡及偏關堡的各軍戶士兵們,在各屯長們的帶領下,正緊張地忙碌着,安放大水車及大灌井水車,修整水渠之物,這些東西,到了明年開春後,將派上大用場。

由於兩堡的開發,不但現在兩地商人越來越多,也吸引了附近許多民戶們前來勞作,特別是關外的一些窮苦的蒙古人也聞風而至,一起參與務活,賺些錢養家餬口,爲自己家人增添些活命的機會。

本身老營堡外三娘子領的蒙古部落就和大明交好,再說黃來福的威名,也讓老營堡外的蒙古人不敢打什麼不良的主意,只能和漢民一樣,用自己地辛勤勞作。換取餬口的口糧。

對這些蒙古人,黃來福還是寬容的,他吩咐五寨堡糧食局副局長顧世寶,對這些守規矩,努力幹活的蒙古人,可以讓他們享受與漢民一樣的待遇。

當黃來福來到老營堡的時候。偏關堡參將及兵備官,也是趕忙來拜見黃來福。陪他一起視察兩堡之地。本身黃來福治理二堡田地時,二人就獲利極多,他們地利益,己經和黃來福連在一起。

特別是此次黃來福出征寧夏,他在石溝城大敗蒙古援軍。斬獲極多的消息,早己經在偏關等地傳得沸沸揚揚。眼見黃來福高升就在眼前,或許黃來福將來還會升任爲山西鎮總兵官,更是他們地頂頭上司,此時和黃來福搞好關係,那是再明智不過了。

順着關河。視察過老營堡及偏關附近,對於兩堡的屯田建設事務,黃來福還是滿意的。\

來兩堡之地,還有黃來福關注的一個事情,就是在老營堡及偏關堡境內的樹木種植問題。以前兩堡境內地樹木種植,由於降水量少,境內乾旱,所以樹木一向難以成活。沒有樹木,反過來又留不住地表的水。形成惡性循環。

在年初時,黃來福通過查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找到了後世的一種植樹方法。那就是將樹苗劈頭剁腳成一個光桿,留芽,頂部抹上漆防止水分蒸發,然後將樹根浸於一個空罐之中,以防止根部滲水。然後將罐中置水,連罐帶樹一齊放在樹坑裡種植。

在後世時,偏關縣就是利用這種方法,使境內改變了光禿面貌。變成綠樹成蔭。河流滿地。黃來福照搬過來,當時也不知道效果如何。不過此時看來。這種植樹的方法,效果還是顯著的。

不說眼前看到地樹苗大多成活,負責此事的老營堡世襲千戶石澤也是興奮不己,滿臉的皺紋都是舒展開了,他對黃來福道:“大人果然高明,往常我等種樹,都是種一坡死一坡。使用大人的種樹方法後,林苗成活在八成以上,如此以往,怕用不了幾年,老營堡及偏關之地,就可以綠樹成蔭了。有了樹,各地就可以有更多的水,有了水,農田就可以灌溉,這都是大人之功啊。”

石澤話一說完,周邊的老營堡諸將劉正威、樑治平、謝慶奎,還有偏關堡參將姜明安等人都是一齊恭維,黃來福含笑地接受了他們的恭維。

開玩笑,自己來自後世,那是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又帶着筆記本電腦,如果自己不能改變周邊的一切,那也不用混了。

最後,黃來福還在老營堡官署內接見了一干經營塞外墾殖農場地商賈們,在年初時,黃來福曾和五寨堡商賈及各地商賈們,商議先開發塞外的清水河及準格爾旗兩地,然後逐步推行自己的塞外殖民計劃。

在年初黃來福和衆商人的商議計劃中,黃來福暗中出武力保護,並且大賣兵器,而那些商賈們力主屯田經營,最後的收益大家按幾成幾分帳。

眼下種糧收益極高,有了黃來福的保護,各五寨堡商人們都是爭先恐後,招募人手,前往清水河及準格爾旗兩地經營,經過近一年的經營,己經有許多人打開了局面,不但很多地方被偵測過,就是許多農田,也是陸續被開墾出來。

在清水河約有63萬畝可耕之地中,沿着清水河、渾河、古力半幾河等幾條較大的河流旁,現在己經有數萬畝土地被開墾出來,此外這裡還有128萬畝天然草場中,也有許多草場被開闢爲畜牧農場,仿效五寨堡,大力飼養豬羊等物。特別是渠家及亢家,更是佔了經營土地的大半。

而在準格爾旗,這裡有可耕土地178萬畝,現在也有近十萬畝土地被開墾出來,明年就可以種植麥子等。這裡的800萬畝宜林宜草面積中,也有多處草場被開闢爲畜牧農場,飼養牛羊等物。

單單這兩地地耕地及草場,就可以爲黃來福及衆商賈們帶來大量地利益,更不要說清水河境內還有18億噸煤,6億噸耐火粘土,20多億噸石灰岩。更恐怖的是準格爾旗境內,不說這裡地黃河水量每年過境248億立方米,就是這裡的礦產資源,更是非常驚人,煤炭儲量有544億噸,石灰石儲量有50億噸,鋁礬土總儲量1億噸。\

這些資源,將來當然都歸黃來福所有。

單單清水河及準格爾旗,各種土地草場條件就非常豐富,可以養活衆多的人口,而且相比更加富饒的河套地區來說,這兩地的條件,還排不上前位。

有些黃來福想不明白,佔着這麼豐富的土地資源,爲什麼千年來那些佔據該地的遊牧民族還是養不活自己,還要經常進入中原搶劫?難道真是遊牧民族有自己天然的劣根性?

商賈們對兩地的經營,己經有近一年的時間了,事情進行到目前,還是非常順利的,不知是否黃來福威震草原的緣故,在那些商賈們暗中放出消息,這些墾殖農場的大股東是黃來福後,不論是三娘子部的蒙古部落,還是河套部的各蒙古部落,眼下都沒有對這些墾殖農場動手騷擾的跡象。

事情順利,加上塞外之地極廣,可以經營的肥沃土地衆多,己經有越來越多的商賈們,加入到這一計劃中去。聽了商賈們的彙報後,黃來福也很受鼓舞,他勉勵商人們膽子再大些,步伐再放遠些,他說道:“各位儘管放手去做,安全上決定沒有問題,如果有不長眼的虜人敢來騷擾,我五寨堡及老營堡的天兵一到,定讓他們的部落化成灰灰,男的抓來作農奴,女的抓來充軍妓。”

衆商賈們都是大笑,直道總兵大人說話真有趣。

黃來福也是大笑,說實在,他和這些商賈們在一起,感覺很放鬆,或許因爲他後世是商人的緣故。

接下來的氣氛更是歡快,渠家及亢家,都準備追加投資,開墾出更多的農田草場。而黃來福也答應他們,爲他們提供更多的武器,爲他們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證。

不過眼下最大的問題是人手問題,單單經營清水河及準格爾旗兩地,就需要大批的種地人手,眼下老營堡及偏關堡兩地的富餘人手,己經被一掃而空。但還是缺乏大批的屯丁。

商賈們談起來這個事,都是嘆氣,眼下大明流民無數,南北有近千萬人,但願意到塞外的還是太少,黃來福也是沉思,爲了吸引更多的大明百姓走塞外,更好地開發河套之地,看來大明版的《宅地法》要儘早提上議程了。

公元1592年12月8日。

從老營堡回來後,在三姐夫田大付的陪同下,黃來福又去視察了神池堡之地,這邊有着神池堡大鐵廠及神池堡大煤礦,在去年時,爲了開礦之事,黃來福曾在這邊血腥鎮壓。

事實證明了黃來福的做法是正確的。不說當地的民戶及礦工們眼下都有了穩定的飯碗,過上了衣食周全的生活,就是眼下的鐵廠及煤礦,事業也蒸蒸日上,每月都在穩步發展着。

算了算,一年下來,鐵廠及煤礦,每年可以爲黃來福提供最少二十萬兩白銀的收入,各方分紅後,落於黃來福的銀庫中,也決不是少數。

這還只是神池堡一地的礦產,將來如果黃來福治理下的數堡,還有塞外的礦產都開發起來,黃來福不知道會有多少白花花的銀子等着他。

12月9日,黃來福在周邊巡視一圈後,回到了五寨堡。

而這在這一天,葉夢熊,李如鬆等人統領的宣府鎮,大同鎮等數萬援軍才走到了五寨堡,他們押解着承恩、承寵、洪大等一干叛軍將領,取道岢嵐州而來,於9日上午,進入了五寨堡境內。

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38章 援軍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1章 商議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65章 規劃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13章 發糧餉第75章 大過年第93章 軍議、回家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章 家人溫馨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233章 威力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56章 收稅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86章 商路第235章 潰散第2章 家人溫馨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00章 又震動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83章 破家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1章 商議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7章 提督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209章 冗濫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35章 顧家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6章 這一年第119章 平叛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7章 變化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09章 冗濫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83章 破家第3章 期望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7章 變化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1章 商議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
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38章 援軍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1章 商議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65章 規劃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13章 發糧餉第75章 大過年第93章 軍議、回家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章 家人溫馨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233章 威力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56章 收稅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86章 商路第235章 潰散第2章 家人溫馨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00章 又震動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83章 破家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1章 商議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7章 提督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209章 冗濫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35章 顧家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6章 這一年第119章 平叛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7章 變化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09章 冗濫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83章 破家第3章 期望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7章 變化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1章 商議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