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成親(2)

不過此時第三農場上的各人,都是聚在曬穀場上。各人議論紛紛,等會下午時就要到五寨堡內去喝千戶大人的喜酒了,大家送什麼禮好呢?

曬穀場很大,因爲當時黃來福修建各個農場的時候,考慮到這些農場將來的發展,所以各個農場的建設都往大處去想,寧願農場內留出地方來,也不願擠了,小了。而且農場內的建置也有一定的規劃。如街道的劃分,水井的位置,廟宇戲臺的位置及各戶院落的位置等,都有一定的考慮。

黃來福還考慮到,將來屯丁們可能會有家屬住進來,所以當時在修葺各個農場的時候,便修建了許多類似四合院的房子,每一個四合院中,住入一個小屯,約是十戶人,內中管理人員就是小屯長,這樣的架勢,也容易管理。

除此之外,各個農場內還有倉房,糧庫,牲畜欄,曬穀場,公共澡房,公共大食堂,公共大茅房等設施。最後一個個四合院,加上各個公共設施,加上堡牆等,最後便形成了整個農場。

按五寨堡第三農場的規劃,裡面分爲二個大屯,有總屯長一人,副總屯長一人,監管一人。每大屯有屯丁一百人,設大屯長一人,副屯長一人。每大屯又分爲十個小屯,每小屯屯丁10人,設小屯長一人。當然,這只是屯丁們人數,不過現在各屯丁們紛紛將自家的老小接來,這五寨堡第三農場人口已是越來越多,屯丁們加上他們家中婦女,老人,小孩,已是過了一千人,有一個小鎮的樣子。

當然。和五寨堡比起來,各個農場,當然包含第三農場內,還是顯得粗陋了一些。五寨堡的外形建築是磚石。裡面有一條青石大街,堡內各個建築都顯得高大,堡內店鋪也多,商業繁華,是五寨堡周邊的決對中

五寨堡第三農場堡牆堡門等卻只是夯土板築。農場內也沒有青石板街道,都是土路,各人住的四合院房屋大部分也是土牆加茅草屋頂。泥土的主街道上有時會擠着一些小攤小販,亂蓬蓬,一切都是顯得很雜亂。

但屯丁們卻是很滿足,因爲在這裡,他們可以吃飽穿暖,有一份穩定地工作。作爲五寨堡的屯丁們。他們每當走出去時,那些各地民堡的民戶們,還有一些逃荒到五寨堡來討生活的流民們,看向他們地眼中,都只有羨慕。

每當看到這種眼神時,各人走起路來。不由都是挺着腰板。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民戶的姑娘們,也越來越願意嫁入五寨堡各個農場中來,放在以前,這是不可思議的。畢竟在五寨堡,有個軍戶戶籍,便容易找個飯吃。因爲相對五寨堡的快速發展。只要肯幹活,就不愁找不到活幹。有了活幹。就可以養家餬口了。

不知不覺,千戶大人黃來福的“鐵飯碗”之說,在各人心中,便越來越有市場。想起以前自己衣食不周地生活,再看看堡外各地朝不保夕的生活,各人都很珍惜現在的日子,惟恐犯下錯,被趕出農場,那自己地一家老小,那就完了。

當然,各個屯丁們和其家屬,在他們住進五寨堡各個農場,並在裡面生活時,其實有也有段時間的不適應,主要是以前那種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生活方式變了。

在五寨堡各個農場中,是沒有閒人之說的,每個屯丁們,每天都要被組織起來幹活,畢竟每個農場的糧食的定額產量都在那裡,幹得好,超額完成任務,整個農場都有獎勵。幹不好地話,整個農場都要受罰,特別是總屯長,監管之類的管理人員,思想壓力更是重,所以平時農場內的活計,都是管得很嚴,沒人可以偷懶。

除了這些屯丁們外,他們的家屬,也有一樣有活幹,老人和婦女,或在各個大畜場做事,或就在農場內做事,各個農場中的食堂啊,衛生啊,打掃啊,這些活都是要人去幹的。大老爺們不可能幹這個事吧,所以這些事,都是老人和婦女去幹,就是連一些小朋友,可以幹活地,都被組織起來去幹活了。

這樣,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被組織起來幹活了,成了後世的工廠工人,所謂的男耕女織自然經濟生活方式已經不存在了。

一開始,這多少讓人有些不適應,一些流民們地家屬過來,女人們依以前家裡地習慣,說俺們還是待在家裡洗衣做飯,帶帶孩子,侍候男人,養些雞,或是搞些紡織之類的事情吧,女人家出去做事,拋頭露面地不好。不過很快的,她們和家裡的男人便發現,這樣待在家裡不划算。

說到做飯,她們發現,各個農場都有五寨堡軍戶們開的大食堂,每天吃的都很便宜,飯菜的品種也很豐富,想吃節省點吧,一家老小,花個幾文錢,就有米飯吃,還有各種青菜,足以吃飽了,如果你要吃好點的吧,多加個幾文錢,就有魚肉吃了。而自己買菜,做飯,一個月下來,花的錢不比食堂裡少,還累得慌,家裡生火做飯,煙燻火撩的,也髒得慌。

慢慢的,各個女人們做了一個多月的飯後,她們和家人都不耐煩起來,紛紛一家老小到食堂吃飯去了。這也形成一個壯觀的情形,每天早,中,晚三餐時,各個農場的食堂內便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除此之外,一些在農場內經商的商賈們和一些路過的民戶們,也發現了門道,在農場的食堂內吃飯,飯菜便宜品種又多,各人紛紛涌進五寨堡各個農場中的食堂內買飯吃,這讓各個農場的屯丁們震驚。也引起了各人的討論,到底要不要限制這些商賈和民戶們到農場內的食堂裡吃飯。

這是做飯,說到女人家常乾的紡織,首先,你買織機,買棉花。買蠶絲等,就要花上一大筆錢,這是一回事。而且你一個月能織幾匹布?扣除成本後,能賣幾個錢?還不如到大畜場去做事呢。所以她們就是有這個念頭。被別人說說,勸勸,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了。

至於養雞養鴨,五寨堡各個大畜場中,多的是雞鴨豬羊。一頭頭還肥頭大耳,肥呼呼的頗爲可愛,誰要你那幾只瘦小地小雞小鴨了?一年下來。賺不到幾個錢不說,還累得半死。

而相反的,在五寨堡內做事,不論是各個大畜場中,打豬草,餵豬餵雞。還是做別的什麼,基本的月糧都有三鬥,幹得好另有獎勵,而且這些屯丁地家屬們,還不存在在五寨堡內找不到事的事,看到那些軍戶婦女們個個在大畜場內混得風聲水起。也沒見別人說什麼。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眼的,這些流民家屬們,在觀望了一陣後,也紛紛加入了婦女們的勞動大軍。這樣一來,所謂地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生活方式在五寨堡便早已不存在了。

現在,不論是堡內的軍戶們,還是堡外各個農場地屯丁們。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他們慢慢也發現了,只要手中有糧食。有銀子,需要什麼,商人們和民戶們,自然會送上門。只要有錢,想吃好的,想穿好的,想玩好的,什麼沒有?

這種觀念,快速地衝擊着各個屯丁及家屬們的思想,他們總結到最後,就是眼下做好手頭地工作,纔是最重要的,多拿月糧,再多拿獎勵後,纔是一切。至於什麼在家中洗衣做飯,什麼養雞紡織,都是旁門左道,完全不划算。而目前在各個農場中,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擁有豐厚的報酬,因此,各人更是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農場中去。

五寨堡的軍戶們及各個農場的屯丁們,他們除了糧食和畜牧外,並不產出其它東西,這樣,吃地,穿的,用的,都要向外購買。在這種事實的需求上,五寨堡及各個農場中,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羣體,當然,由於原先屯丁和家屬們殘留的小農思想,加上他們以前也窮怕了,餓怕了,所以許多還是比較節省的,發到地月糧,不拿月糧,也可以拿銀子。許多還是存下了一大部分,其它地,纔拿出去消費。不過就算這樣,也形成一個很大的需求流通市場,畢竟吃和穿,每天都是需要地。每天,各個農場的食堂,爲滿足農場內至少千人的吃飯需求,都要購買一大批糧食,青菜,肉食等,這裡,就養活一大批商人及各地的民戶了。還有各屯丁及家屬們需要的針線花布,棉花,食鹽,茶葉,酒類等,都要向外購買,這裡,又吸引了許多商人。

五寨堡第三農場內,自大豐收後,這一個多月來,便擠進了越來越多的商賈和攤販。他們無孔不入,經營着屯丁及家屬們需要的一切。

比如說五寨堡第三農場內的食堂,在幾個月後,許多人的消費習慣已經是越來越放得開,一些身家較豐厚的屯長,監管之類的人,在農場內的食堂吃膩了,要換換口味的,便到農場內一些商賈和屯丁家屬們開的之如小飯店,小炒店之類的店鋪小攤去吃,在農場內,甚至還出現了一家酒樓。這些飯店酒樓之類的,每天生意都不錯。

除了這些吃的外,就是賣布匹,食鹽,茶葉,煤碳,酒類之類的攤販衆多,每到一個集日時,便是周邊民戶們,或是商賈們,紛紛將自己的貨物運到這兒來販賣,從農場內的街道,一直到農場外的路口,到處都擠滿了小販的攤位,幾天一次集日,頗爲熱鬧。前些天中,商人們發現,他們的布匹,茶葉,酒類等賣得比較好,不過這幾天,由於天快冷了,則是農場內的煤碳需求越來越旺盛。

五寨堡及各個農場中,平時的燃料都是用煤碳,黃來福本來在考慮是否在各個農場內搞沼氣池的,不過想想不現實,因爲依此時大明朝的科技水平,很難解決沼氣池的密封和管道問題,不小心搞爆炸起來怎麼辦,所以燃料問題還是用煤吧,還可促進與外地的消費流通。

事實上,因爲五寨堡煤碳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五寨堡內,已經出現了多家經營煤碳的大商賈,他們從寧武和大同等人買進煤碳,運到五寨堡來販賣。

在五寨堡內,黃來福擁有決對的權威,他一言,就可以讓某人發達,他一語,也可以讓某人一家老小完完。所以,不論是住在堡內的軍戶們,還是堡外各農場的屯丁們,各人都非常注意黃來福的舉動,特別是各農場的屯長們,就更是在意黃來福大人對自己的看法。

在黃來福的制度設計下,五寨堡各個農場中,不論是普通的屯丁們還是屯長們,都不可能有別的意志,農場的一切權力,都是掌握在黃來福手中,各人想要保住目前的地位待遇,就要一切按黃來福的意思去做,密切注意黃來福對自己的看法。以前這些屯長們,大多是五寨堡內的軍戶,以前沒過過眼下這種好日子時不說,但人就是這樣,一但過上了好日子,再要回到以前的生活,就沒人會受得了。想起以前那種衣食不周的生活,再看看眼下衣食豐足,吃好的,穿好的,手下還管着一大幫人……如果失去的話,想想,各人就是不寒而慄。

依千戶大人黃來福的意思,今天是他的喜事,所以整個五寨堡內放假一天,無論是哪個農場的屯丁及家屬們,都可以進堡內喝喜酒。所以今天這個千戶大人的喜日子,各人都是不敢怠慢,普通屯丁及家屬們還好,只是懷着感激和祝福的心情,而各屯長們,則是想法多了。

此時的曬穀場,第三農場的總屯長、副總屯長、監管三人站在一起,低聲商議着,等會進了五寨堡,各人應該送什麼禮,說什麼話纔好。

而普通屯丁及家屬們,也是東一堆,西一堆的站着,各人熱火朝天地討論着。當然了,大人們在商議事情,一些小孩子則是無憂無慮,拿着一些鞭炮兒,在曬穀場上到處奔跑玩樂着。

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72章 大災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13章 發糧餉第56章 收稅第18章 轟動第209章 冗濫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45章 威赫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63章 勾結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6章 這一年第1章 附身邊軍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29章 王京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244章 度種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31章 蔚山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30章 軍糧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86章 商路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34章 慘烈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8章 轟動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71章 毛紡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40章 大捷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30章 軍糧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33章 掩護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5章 軍與兵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42章 毆打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61章 成親(3)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218章 劉二妞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84章 蒼涼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05章 不利、陰影
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72章 大災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13章 發糧餉第56章 收稅第18章 轟動第209章 冗濫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45章 威赫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63章 勾結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6章 這一年第1章 附身邊軍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29章 王京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244章 度種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31章 蔚山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30章 軍糧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86章 商路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34章 慘烈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8章 轟動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71章 毛紡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40章 大捷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30章 軍糧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133章 掩護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5章 軍與兵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42章 毆打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61章 成親(3)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218章 劉二妞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84章 蒼涼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05章 不利、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