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

見黃來福沉思,在場官員的眼睛都是緊盯在黃來福臉上,就象他臉上有花一樣。

特別是劉兵備,更是緊緊地看着黃來福。他很希望黃來福說出屯田之事,那樣,不但黃來福要與他和楊巡撫作對,要與當地的指揮使作對,還要與當地大批量的文官武將作對。那樣在當地官員們或明或暗的拉扯下,黃來福將在寧武關寸步難行,到那時劉兵備就有好戲看了。

不想黃來福擡起頭來,緩緩掃視周邊衆人道:“本軍門此次來寧武關後,受聖上重託,除了練兵治軍外,還協同馬公公一起治理寧武關當地。寧武關這個地方,情況較爲複雜,當地人多地少,也因爲歷史的原因,屯田不易,所以本軍門決定別出機杼,改變思路,拋棄屯田,改爲經營其它,到時還要諸位一起戮力配合。”

寧武關這個地方,相對山西鎮其它地方,算是人口衆多,鎮城內營兵有近萬人,原來還有數千戶的軍戶。加上鎮城四邊村鎮有近萬戶的民戶,人口有好幾萬之多,算是人口大鎮。

人多地少,加上官員武將衆多,當地的土地方面一向是利益糾結,非常複雜,黃來福沒有必要去理會這一點,否則反彈大,自己得不償失。

不過寧武關屯田不易,卻是礦產豐富。當地官員武將由於遲鈍的思緒,看不到經營礦產的利益,只看到一大批的麻煩,所以對於當地衆多的礦產,沒有多少官員去佔有。

寧武關當地大大小小的煤礦中,與大明各地一樣,大多爲當地豪強所佔,最多隻是有一些官員在後撐腰。不過有黃來福在前。任他是什麼人撐腰也沒用。

聽了黃來福的話,楊巡撫與劉兵備一怔,內心隱隱一寬。在場的許多官員們也是鬆了一口氣。雖說這些人與黃來福存在着文武之爭,但最大地矛盾其實還是利益之爭。現在黃來福不與他們爭奪土地,那他們與黃來福最大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

同時各人心下好奇,黃來福剛纔所說的“別出機杼,改變思路,拋棄屯田,改爲經營其它”,到底是什麼東西?

楊巡撫與劉兵備互視一眼。楊巡撫撫須道:“不知黃軍門所言經營其它,指地是什麼,可否要老夫協同?”

雖說黃來福來到寧武關後,與楊巡撫等文官們鬧得很不愉快,不過不愉快歸不愉快,念及黃來福在五寨堡等地的經營手段,想必黃來福又在寧武關找到了什麼賺錢的門道。關係不好歸關係不好,有錢賺。楊巡撫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劉兵備臉上頗有不屑的神情,不過耳朵卻是豎了起來,想聽黃來福怎麼說。

只聽黃來福微笑道:“此事暫時不言!”

他對楊巡撫及劉兵備等人拱了拱手,道:“多謝巡撫大人設宴款待。來福足感盛情,天色不早,某就告辭歇息了!”

說着他看了看馬久英公公,馬公公會意,也是站起來道:“一天的車馬勞頓,咱家也是有些累了,各位大人。多謝多謝。走了走了!”

說着他就與黃來福揚長而去。黃來福幾個姐夫,還有劉全利參將等人。自然是忙着跟在他的身後一起走了。餘者武將見黃來福走了,留在這裡也有些不自在。也是轟然而散了。

留在楊巡撫與劉兵備一干文官還是繼續坐着,半響,楊巡撫才哼了一聲:“要做什麼事還不說,匹夫一個,擺什麼架子!”

劉兵備也是應和道:“就是就是,一個武夫,有什麼架子好擺的?”

大明總兵府一般又稱爲總兵官署,或稱總鎮署。

黃來福居住地這座總兵府,也算是氣勢磅礴,煞是威嚴。有府門、大堂、二堂、三堂、書齋、廂房和後宅一套龐大的雙層樓閣式四合院,佔了好大的一片地方。

在總兵府正門前,有一對高大的大石獅,依大明例,只有三品以上官員,門前纔可以擺放大石獅。在正門前,除了粗壯的上馬石外,還有一大片寬闊的石板較場。

今天是黃來福到任寧武關的第三天,這天軍門接見,諸將入謝,兼辭歸信。大門口,佈滿了幾排幾列的府中守衛標兵,個個都是打起精神,虎視眈眈地看着衆人。大門外地較場上,密密麻麻的站立的都是紅纓鳳翅的軍官們,這些人都在等待着黃來福地召見。

劉全利參將臉有得色,不時在大門口來回走動,居高臨下地看着衆人。他得意的樣子,惹得下面的將官們暗罵不己,一個馬屁精,原先只是個喪家之犬,現在得到了軍門的賞識,卻是在各人面前擺出了這個架子。

在較場上的只是各地的低級軍官,而參將及以上的軍官們,則是在府內地白虎堂內相候。白虎堂是各官宅地標誌之一,這裡是訪客在見主人之前歇息等候的地方,在這裡白虎堂內是不能攜帶兵器地。黃來福總兵府內這個白虎堂高達五米,整個屋子給人以一種敬畏感。

此時在屋內,有北樓口參將,河曲縣參將,代州參將,汾州參將,還有黃來福三姐夫,神池堡參將田大付,偏關堡參將等人都是相談甚歡。

特別是偏關堡參將與田大付更是相談投機,田大付不用說,偏關堡參將也是早與黃來福合作的人,現在他地偏關堡,與黃來福合作屯田,每年都是分紅不斷,財源滾滾。

他們不斷說笑着,交流着賺錢心得,激得旁邊的幾人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此時在府內大廳中,黃來福正在翻閱寧武關的一干文冊,內有各種軍馬錢糧、城池地理,器械庫藏等記載,這都是前任總兵劉明安留下的。

黃來福靜靜地看着。一干府內的幕賓贊畫等人則是恭敬地侍立在兩旁。幕賓與贊畫都是明代總兵身邊的參謀人員,具體職責和品級無定製,平時幫忙總兵處理一些事務。

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些前任總兵聘請的幕僚人員,本來大家都是忐忑不安,擔心自己地飯碗保不住,不過黃來福到任後,府中幕賓卻是全部留任,這讓衆人個個都是對黃來福感激涕零。

昨日時,黃來福一天都在翻看文冊,今天又繼續看。此時。楊小驢走了進來,對黃來福道:“軍門,衆將己是到齊,是否要升帳了?”

黃來福點了點頭道:“開啓轅門吧!”

很快號炮響起,各兵將肅整冠服,序秩而入,在檐下行兩跪禮,黃來福降容悅色。讓他們進入。

諸將分序坐定,看着上首年輕的總兵官黃來福,個個都是非常好奇,對於黃來福的種種傳說。他們自然也聽多了,二十多歲地總兵官,也是山西鎮獨有。不過好奇歸好奇,在上官面前,他們可不敢失禮。

他們一一報名,整個山西鎮有北樓口參將、守備各一員,河曲縣參將一員。利民堡參將、守備各一員。廣武站守備一員,偏頭關參將、守備各一員。神池堡參將一員,八角堡遊擊一員。水泉營守備一員,盤道樑堡操守一員,代州參將一員,汾州參將一員,平刑關守備一員。

各將一一拿出隨身文冊,向黃來福敘職,介紹自家軍堡情形。多言自己兵馬衰萎,糧餉不足,各地兵備道盛氣凌人,讓人難以忍受,很多人言語間落淚,直言軍士之苦。

黃來福一一安慰,言道只要自己黃來福在,就會解決諸將的糧餉問題。各將也是精神大振,自覺有了主心骨,這位新總兵官,真是與前任總兵劉明安大爲不同。而且有五寨堡,老營堡,神池堡的例子,他們也是對黃來福充滿信心。

接見後,黃來福又在府內設大宴,款待諸將,各人又是一片歡騰。

接見衆將後,黃來福又在各人的陪同下,視察寧武關內外。外堡的大小軍官們,也是陪同在黃來福的身旁,對他們來說,這等於是公費遊玩寧武關啊,怎麼會讓他們不開懷。

當他們騎馬走在寧武關的街道上時,密密麻麻的武將情形,引來了圍觀地人羣無數,本來當地關於黃來福的傳聞就多。這兩天黃來福與文官們衝突的消息傳出後,又增添了各人的好奇心。

走在街上,除了巡撫衙門,總兵府聚集的七百戶街外,餘者城內各街道都是讓人不敢恭維,街道坑坑窪窪,房屋破爛,垃圾遍地,實在是稱不上鎮城啊。看着周邊軍戶百姓們衣衫襤褸,好奇中帶着畏懼,又帶着希望的眼神,黃來福對四邊的人羣拱了拱手,引來了叫好聲一片。

“軍門,那邊是軍營,那邊是糧草軍器倉,那邊是大廟戲臺,那邊是……”

站在城北華蓋山巍峨聳峙的華蓋樓上,高大地護城墩蜿蜒而去,長達數十里。站在華蓋樓上俯瞰全城,整個寧武關盡收眼底。但見身處的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城池猶如鳳身,城北東西延伸儼然鳳翅,南城的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鳳凰城之說,到也恰當。

據劉全利介紹,寧武關始建於明景泰元年,初周長只有兩裡,到弘治十一年時,關城才被擴展爲周七裡,從這裡看去,整個寧武關南北較狹,東西較長,周邊佈滿了炮臺與敵樓,地勢算是易守難攻。恢河如一條帶子,從寧武關地南邊流過,往北邊而去,流入大同境內後,又稱爲桑乾河。

看了良久,黃來福道:“好了,今日寧武關諸將回去召集將士準備,明日我要在關城外閱兵!”

他又對楊小驢道:“你去通知楊巡撫及劉兵備,讓他們明日也到場,寧武的一干大小文官們,都要來!”

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42章 毆打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2章 過節第84章 蒼涼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35章 潰散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52章 還鄉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4章 開始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35章 顧家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29章 王京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08章 決戰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242章 毆打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234章 城破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28章 入朝第225章 朝會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229章 王京第228章 入朝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72章 神池、馬賊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93章 除夕日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84章 蒼涼第193章 除夕日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4章 開始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章 附身邊軍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51章 軍歌(2)第21章 商議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27章 變化第82章 血腥鎮壓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
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42章 毆打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2章 過節第84章 蒼涼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35章 潰散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52章 還鄉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4章 開始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35章 顧家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29章 王京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08章 決戰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242章 毆打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234章 城破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28章 入朝第225章 朝會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229章 王京第228章 入朝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72章 神池、馬賊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93章 除夕日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84章 蒼涼第193章 除夕日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4章 開始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章 附身邊軍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51章 軍歌(2)第21章 商議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27章 變化第82章 血腥鎮壓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