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

寨堡並不向外界隱匿自己的成功經驗,不過五寨堡的T7是高投入,高收穫。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投入,大量完善的水利,各樣先進的農具等,不過在眼下的大明,有幾個人捨得這樣投入的?當然了,事無絕對,很少有人會這樣做,不等於沒人會這樣做。

五寨堡的成功,讓一些人反思,他們的成功經驗,最終有人會借鑑。這其中的人等,就有東陽鎮的田之壟等人。當然,田之壟要這樣做,田家內部也是有過爭議的,害怕大量重金的投入下,到時得不償失,而且使用大農場後,在樣農具的使用下,會有一些人力富餘出來,這樣富餘下的佃戶出路在哪?到時會不會引起什麼亂子,還有被別人在背後說閒話,說田家涼薄無情?

不過田之壟堅持這樣做,他有自己的看法。眼下在大明,北方糧食可說是永遠不足。由於人口增長,土地兼併,加上各樣災害頻繁,江南等地重商輕農的思想氾濫,北方的糧食越來越少,需求卻越來越大,可說種糧,在未來幾十年內都有美好的前景。

商品糧需求量的增長與價格的提高,刺激了北方許多地主及田莊主們去改變,眼下在大明各地,因爲佃農與家主關係的固定,所以多少年來只是繳納固定不變的租稅,由於物價上漲,加上經常有各樣災荒,所以很多地方的地主收入相對減少,他們也在反思。

現在大明流民衆多,很多地方僱工興起,這些人,花費的工錢少不說,而且有利於人力的調度使用,那些興修水利,使用耕牛之事,僱工的使用便比佃農更得心應手。五寨堡的經驗,也讓他們得到靈感,田之壟就盤算過,如果依造五寨堡的經驗,將一部分佃農剝奪土地,招爲僱傭工人,雖然初期投入大,但幾年之內,便會收回成本,由於人力物力的集中使用,還可以有效地對抗天災。

田之壟很明白,五寨堡大農場採用的那些大規模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還有五寨堡廣泛使用的播種機、收割機、打穀機等事物,大大地擴大了生產效率,如黃軍門所說的,自五寨堡在前,一個新的時代己經開始。從五寨堡回來,看看自家的田地,那類耕種,那些佃農,是多麼的遲鈍,田之壟決心改變了。

帶着這樣的心思,田之壟來到曬穀場上,看着場下各人憂心忡忡,心思各異的神情,田之壟卻是心硬如鐵,他咳嗽了一聲,道:“今兒叫各位叔伯來,是有些事情和大家商議。……大家都知道,眼下年成不好,我們榆次人稱晉地的魚米之鄉,卻也逃不過天災的橫禍,就在去年時,太原大旱,我們榆次,東陽等地,也是收成大減,很多人得不到溫飽不說,我黃家的租子收成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或許有人說,欠下的租子,等來年時交上,不過誰知道,第二年會不會接着有大災呢,如此這樣下去,我黃家的收成,只會一年比一年減少。當然,這不怪大家,只怪老天爺不開眼!”

看着衆人聚精會神的聽着,田之壟繼續道:“只是讓人奇怪的是,天下如此,但在那晉西北的五寨堡,同樣也是大旱災,年末卻是大豐收,各位很奇怪吧(場下衆人騷動議論)。田某也是同樣奇怪,這幾年五寨堡的名頭一年比一年響,所以去年我忍不住去了五寨堡一趟。去了之後,才叫大開眼界,長了長識啊。人家種地,田頭一眼看不到邊不說,不管是播種還是收耕,都是用一種機器,足以抵得十人之用。他們的麥田澆水,是直接用大水車將水從河上提出,水渠還一路修到田間地頭。

他們使的那些肥料,聽都沒聽說過,如此下來,就算是災年,又哪有不豐收的道理?”

“所以田某也很是心動,決意學習五寨堡的經驗。大家也知道,眼下我們東陽這種佃租的法子,大家各忙各的,你有牛,我沒牛,如何使用?要修一些河渠,單門獨戶的,又有什麼法子?要大家修,錢糧又如何出,都沒一個章程。大災來了,大家也只得各顧各的,這樣下去,怎麼能不欠收呢?哪對抗得了天災呢?因此,眼下這種耕種租佃方式是需要改變了,如那五寨堡一樣。”

一個老年些的佃農道:“只是田大少,改變租佃方式後,我等的田地還有嗎?要知道,我們現在有家口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沒了田地,我們就活不了啊。”

衆人紛紛道:“是啊。是啊。求田大少仁厚啊!”

衆人見田之壟神情堅決。怕是改變不了他地意見。只得無奈接受。而且那個什麼五寨堡大家也多少聽說過。一些說書先生曾有來唱過報。說起五寨堡地一些事情。其實大家也很奇怪。別人大災都是欠收。他怎麼卻是大災豐收呢?衆人想不明白。只得歸功於五寨堡地主人黃來福本事好。田大少要這樣做。持論也正。大家想想也是可以理解。只不過擔憂改變後。自己家內地活口問題。如果失去了田地。大家在東陽幾十年了。難道還要去背井離鄉不成?

田之壟道:“各位鄉親。我明白大家地憂慮。雖說現在東陽流民不斷。不缺乏耕地地人手。不過幾十年地鄉親。我田之壟也不是薄辛之人。田地改變耕佃法子後。原來地人。還都會僱傭。就算有些富餘下來。田某還要開辦一些作坊。同樣都會僱用。所以這點大家不用擔心。”

聽了田之壟地話。各人才放下心來。雖然從佃農變成僱工後。不知道前景如何。不過只要有活做。有口飯吃。總有些希望。不

如何。大家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此後。田家地改變便開始了。鎮上很多人議論。各樣風言風語都有。許多人在看好戲。不過田之壟地決心不變。他將佃農身份全部變成僱工。先簽訂三年地契約。他統一安排。組織人手。先修各田間地頭地水利。修了許多水渠。挖了許多井。還買來了許多地五寨堡水車。還有大量地耕牛等。雖然投入錢財巨多。被一些人罵爲敗家子。不過田之壟並不退縮。

他又向五寨堡購買了大批的使用農具,還有種子及肥料等。此外,田之壟還對田莊的生產非常關注,從買谷種、浸稻種、買牲畜、置農具、下種、蒔秧到收割,樣樣都參與管理。

他還買來五寨堡的農書,依造上面,對每樣作物的種植和管理都有了精細的安排,並按照月份、節氣、天晴、陰雨等,全年每月份的生產都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安排。正月天晴時,便吩咐僱工們墾田、種桑秧、理菜麥溝、倒芋田、刮蟥等事。陰雨時,又吩咐僱工們修桑、刮蟥、泥、載、劈柴、治畦阪、修路等事。每月每日,每個僱工們都有自己的職責。

此外,他田莊裡種植的作物也是品種多樣,包括稻、麥、豆、菜子等。此外還有蔬菜,棗、桃、柿、櫻桃、桔等果品,木、桂花、紅花、繡、柏、檜、棕等花木。大部分賣出。單單他的田中,就有千餘畝地種紅花,每年賣紅花可收入**百兩銀子。

東陽鎮河網多,田多窪蕪,田之壟還趁鄉民逃農而漁,田之棄弗的時機,賤價購買了大量田地。仿效五寨堡,將低窪處鑿爲池。開挖出來的水池百餘,全部畜魚。池上又築舍養豬、雞,魚食其糞易肥。又在旁邊較平坦一些的地方,種上蔬菜。光光這些收入,就是往常純種田的三倍。

讓原來佃農們放心的是,他們的身份轉爲僱工後,田之壟並不虧待他們。平日裡,夏秋一日葷,兩日素,幹活時,則每日連葷,春冬一日葷,三日素,幹活時同樣如此。而且葷日肉每斤食八人,豬腸每斤食五人,魚亦五人。還有不論忙閒,每日還有三人飲酒一杓。這樣的待遇,雖然沒有佃農自由,但勝在穩定,工錢每半年結一次,也從不拖欠,極大的鼓舞了僱工們的勞動積極性。

這一年的秋收後,田之壟的莊田,明顯產量收營比旁人高得多,而且興修的水利,買來的農具等,以後還會有長久的收穫。看到這個樣子,原來冷嘲熱諷的周邊地主們紛紛心動了,第二年便效仿田之壟如此。沒兩年,整個東陽鎮都是如此。東陽鎮又影響了榆次縣,後來又影響了整個太原府。一股大農場浪潮,在太原各地興起。

……萬曆二十四年(1596)二月十五日,春>]|。從五寨堡一直到寧武等地,都是一片繁忙之中。不過十五日這天,五寨堡卻是出了一件事,影響巨大,引起了當地很大的轟動。

事情的主因是幾個五寨營軍士爲了一個營妓爭風吃醋,雙方互毆,造成三死二傷的慘劇。發生這件事,衆人震驚,因爲五寨堡的軍隊,是出名的守紀律,軍紀好,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

黃來福憤怒無比,他下令徹查,最後事情雖然解決,但有一點,還是引起黃來福的注意,就是這些互毆的軍士,全部都是沒有妻室之人。

經過深思熟慮後,最後黃來福下令解散營妓,將她們全部轉化爲紡織女工。最後他還下令來福營,五寨營,老營堡的軍士們,沒有娶妻的,限其一個月之內娶妻,五寨堡宣傳局給於必要的幫助。以後的五寨堡等軍隊,黃來福規定,當地人要參軍,必需持有五寨堡軍戶戶籍,而且必需有妻室,還需家屬住在五寨堡當地的人,纔有資格參軍。

這件事情讓人不愉快,不過讓黃來福高興的是,就是五寨堡軍器局的燧發槍己經成功研製,並生產了一批出來。

原先的燧發槍製造思路是需要用齒輪,五寨堡軍器局內沒有相關的製造精密金屬齒輪的人才,所以遲遲沒有造出燧發槍。

不過後來黃來福改變思路,不使用那類齒輪發條似的鋼輪,而是在擊錘的鉗口上直接夾一塊燧石,在傳火孔邊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這樣便發射成功。

依這種思路,隧發火銃製造成功,黃來福將這種裝有撞擊式隧發機構的槍械稱爲五寨堡隧發火銃。五寨堡隧發火銃的研製成功,是一件值得大書的好事,以後火槍在風雨中也可以戰鬥了。而且火槍還少了裝填火繩這樣一個環節,射擊速度略快了一些。

不然,與鳥銃等一樣,除了引火結構略有不同外,隧發火銃與火繩槍餘者的構造是同樣的,製造時同樣需要那麼的時間,很難量產。按照大明傳統手法,一個工匠造一隻燧發槍的銃管,同樣需要月餘,就算將來有機械化,雖可以改善,但也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只將鑽造鐃管的時間,縮減到二週的時間內罷了。

不過隧發火銃的製造成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黃來福下令大規模製造。

還有一事,從萬曆二十年黃來福開始聯合商賈們向塞外移民懇殖開始,到萬曆二十一年的大規模移民,又到今年的年初,己經有二十餘萬漢人移民塞外,特別是清水河及黃浦川河一帶,己經遍佈移民點。各樣農場及居住地不計其數。許多漢人移民,超越這兩地

套餘者地方移民去,這些人開墾的土地不計其數。

今年初,新任的山西巡按孫宗良還專門調查了此事,他向上奏道:“今觀土默特、朔方諸塞外耕種,與我塞下不甚相遠,其開墾耕地近萬頃,耕具有牛有犁,其種子有麥有谷有黍。瓜、瓠、茄、芥、蔥、韭之類,種種具備……”

這些地方中,一部分是各商賈們與黃來福合股開辦的農場,黃來福每年有分紅。餘者移民之地,等三年期滿後,到時黃來福會向他們收取稅糧,這又是一大金礦。由於現在清水河及黃浦川河一帶移民衆多,黃來福己經決定在兩地之外開闢新的殖民地點,最好是控制包頭一帶,建立新城。

而且塞外安全的問題,也將提上黃來福的議程。清水河這個地方還好,離他們不遠的是三娘子土默特部,土默特部己經與黃來福連成爲一體,在羊毛收購上,大賺其錢,自然與移民們相安無事。不過黃浦川河一帶,那裡多是卜失兔之族人的地盤,向來與漢人爲敵,每每騷擾大明國境不說,還將目光投向了這些移民的農場之地。在去年中,己經有許多漢人移民的居住地受到騷擾,一次一次地向老營堡的將士求助。黃來福承諾塞外移民的安全,所以有必要解決這個問題了。

二月二十日,楊巡撫忽然請黃來福到巡撫衙門大堂,商議事宜。

雙方行過禮,楊巡撫道:“今日請黃軍門前來,是商議出兵塞外之地,朔方虜人猖獗,每每擾我邊牆,因此三邊總督李釐大人決意對塞外用兵,以勁兵分三道出塞,襲卜失兔營。他己經飛書傳檄延綏等地,到時一同出塞。也希望我山西鎮也一同出兵,以東西夾擊卜失兔等族地。老夫己經同意,但不知黃軍門有何看法?”

黃來福精神一振,剛剛自己還想着怎麼去平定塞外蒙古人對各農場的騷擾,沒想到來了這個機會,真是磕睡碰到枕頭。當下他道:“楊公言重了,爲國分憂乃是來福的本分,來福唯楊公之命是從!”

楊巡撫非常歡喜,道:“那就好,那就好,黃軍門真是忠肝義膽,真是國朝之幸。”原先他還擔憂黃來福的意思,怕他不肯出兵,沒想到這麼順利!

當下黃來福與楊巡撫商議如何出兵塞外之事,按三邊總督李釐的意思,他部從西邊出擊,攻擊西套。延綏鎮從中部出擊,攻擊中套。山西鎮官兵從東邊出擊,以雷霆之勢,直擊卜失兔大營。反正具體的戰略規劃,李釐大人己經搞好,楊巡撫也同意,到時黃來福只需要認真執行就是了。這也是大明中後期的情形,文官負責戰略部署,武將只管具體的練兵打仗。

不過黃來福看李釐、楊巡撫等人這個計劃也頗爲嚴謹,因此也沒有過多的意見。

事情決定之後,黃來福便開始準備,五寨堡等軍隊己經有幾年沒打仗了,聽了黃來福的動員令後,都是歡呼雀躍,士氣非常高。同時中,關於塞外的情報,也源源不斷地送來。

黃來福設立五寨堡安全局,該局除了有內務部門,專門掌控五寨堡各地安全,收集大明內外的情報外,還設有專門的軍隊情報局,利用貿易的商人們,在塞外收集各部落的情報,繪製各地的水源地圖等。眼下的黃來福,對周邊的塞外之地,己經瞭解得比眼下的大明邊將們,詳細了多少倍不止。

此次出兵,黃來福決定抽來福營家丁一千,五寨營將士兩千,老營堡將士兩千,共五千大軍,一起出塞,攻取東套蒙古各部落。同時黃來福還下令帶着五百隻隧發火銃隨軍,由來福營家丁使用。

經過幾天緊張的調動,萬曆二十四年(1596三月九日。這天,在五寨堡較場上,旌旗如雲,密密麻麻地站滿了強悍無比的鐵甲軍士們,這些都是出征塞外的將士。由於此次出塞的保密性,所以黃來福對於軍隊外,並沒有說什麼。

當然了,這些出征的將士是知道自己此行目的的。臨出發時,黃來福簡單地動員:“此次出塞,只一個字:殺!殺光那些虜人的男人,搶光他們的女人,吃光他們的牛羊!”

他猛地拔出利劍,指向長空,大喝道:“我軍必勝,萬勝!”

場下的將士們熱血沸騰,同時抽出兵刃大喝:“萬勝,萬勝!萬勝!”

聲震四野!眼見如此軍威,在場的楊巡撫等人都是臉色蒼白。

萬曆二十四年初,總督李釐傳邀三鎮,以十二日分勁兵數道出塞,共襲卜失兔營。東路山西鎮軍隊,以總兵黃來福領的五千人,直撲卜失兔大營莽剌川之地。三月十五日,山西鎮軍前鋒江大忠,與敵部數千遭遇,擊之,斬四百九級,獲馬畜器械數千。

二十日,黃來福領軍在屈野川之地遭遇卜失兔主力,敵有三萬餘人。雙方決戰,黃來福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卜失兔元氣大傷,餘部如驚弓之鳥,拋下族人地盤,一直遠竄西亞。二十二日,黃來福領軍進入莽剌川,俘獲卜失兔族人無數。

過了黃河,對面就是後世的包頭之地,爲絕後患,徹底控制該地,黃來福下令將該部男丁盡斬之,其妻女賞賜於將士爲奴,滅八千餘戶,並再移漢民十萬充塞,東套自此肅靖。

萬曆二十四年(1596)五月二日,自勝歸來的黃來福突然接到萬曆帝聖旨,宣他進京。

第3章 期望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28章 德潤布莊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87章 大鐵廠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147章 面聖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33章 掩護第61章 成親(1)第134章 慘烈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章 家人溫馨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38章 援軍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78章 大移民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19章 平叛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1章 商議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35章 顧家第168章 迎接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86章 商路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41章 感嘆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38章 援軍第2章 家人溫馨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9章 行商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84章 蒼涼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93章 除夕日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235章 潰散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3章 期望第51章 軍歌(1)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67章 播州
第3章 期望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28章 德潤布莊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87章 大鐵廠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147章 面聖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33章 掩護第61章 成親(1)第134章 慘烈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章 家人溫馨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38章 援軍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78章 大移民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19章 平叛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1章 商議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35章 顧家第168章 迎接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86章 商路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41章 感嘆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38章 援軍第2章 家人溫馨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9章 行商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84章 蒼涼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93章 除夕日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235章 潰散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3章 期望第51章 軍歌(1)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67章 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