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指揮使大人

岢嵐州城,指揮使府邸。

“好,好,黃千戶果然是年少英武,棟樑之材。”

看過厚厚的一疊禮單後,鎮西衛指揮使劉景春大人舒服地靠在套着軟墊的竹椅上,滿意地對黃來福說了一聲。他今年才18歲的愛妾齊楊氏正依在他的身邊,一邊爲劉大人輕敲着身子骨,一邊用一雙嫵媚靈活的眼睛上下打量着黃來福。

此時衆人正是在指揮使府邸的後花園之中,這後花園佔地頗廣,一樹濃陰,一灣流水,頗有些江南柳條青黃的味道。庭角處有一株春梅正開得茂盛,院子裡瀰漫一股幽幽的馨香。

劉景春大人今年五十七歲,頭髮半黑半白,長得滿臉的橫肉,鼻子豐大,一雙眼窩深凹進去,看起去頗有一股蠻橫兇殺之氣,不過此時他神情倒是頗爲柔和,頭戴冠巾,身穿一件軟薄的直裰,舒服地靠在竹椅上。

他神情顯得可親,或許是黃來福獻上了近二百兩銀錢禮單的緣故,或許又是因爲顧千戶和顧世銀相陪的緣故。

其實,對於黃來福父子在五寨堡的作派,劉景春大人也是聽聞,如果是別的一個小軍戶,劉景春大人自然不會客氣,直接派人去將他的“勝利果實”佔了就是。

可黃思豪怎麼說也是個千戶,而且在五寨堡根深蒂固,世襲近百年,也算是一個強悍的地頭蛇,大明朝軍隊實行大小相制,他一個指揮使要佔一個千戶的產業,說實在,也是要費一些力氣的。

再說,黃來福很快又將成爲顧西堂千戶的女婿,這顧西堂可是自己的心腹,說實在,這也不好意思下手啊。況且,這黃來福看來去也頗爲識趣,知道要來獻自己這個指揮使大人的殷勤。一口不能吞,就細水長流撈些好處也不錯。

不過他的這些小心思很快被顧千戶說起的另一件事吸引了,越聽,他的眼睛就越是瞪圓了。

“事情就是如此,大人您看如何?”何千戶期盼地道。

顧世銀也在一旁道:“大人,如果此事成真,那每年我岢嵐的獲利可是非常豐厚。而且,此事不但能獲利,還能大大解決境內的流民問題,還岢嵐州一個太平之地,可說是造福於民,將來大人也或將名留青史。”

劉景春大人坐起身來,道:“等等,等等……”

他瞪着黃來福道:“來福,你說,這事情真的靠譜嗎?”

黃來福從容不迫地道:“大人不必憂心,卑職敢肯定此事對大人有百利而無一害。此事卑職已是反覆思慮過,決對可以成功。大人也知道,這岢嵐境內的牧場衆多,如大力飼養羊只的話,決對是有利可圖,不單說這些羊肉,就是羊絨等物,也可製成非常多的物什出售,到時卑職敢肯定大人會財源滾滾。”

黃來福爲劉景春大人描繪了一副美好的畫卷後,又道:“大人不必出一錢一物,便可佔二成的分紅,不動而坐收其利,還有……”

黃來福臉色沉重地道:“今年岢嵐州又是年景不好,軍士們衣食無着,卑職見了心急如焚,恰好我五寨堡今年或許會有一個好收成,年底時卑職願獻上糧草數千石,以解岢嵐之苦,願大人給卑職這個效勞的機會。”

“就是,老爺,您看黃大人這麼懂事,就答應他吧。”

劉景春大人的愛妾齊楊氏也在一旁嬌滴滴地撒嬌道,她收了黃來福獻上的一些極品綢絹,當然要爲黃來福說話了。而這些綢絹卻是當時渠廷柱渠老掌櫃獻給黃來福的,此次出門,母親楊氏就讓黃來福帶上一些,說是總會有用的,現在果然是用上了。

劉景春大人的眼睛瞪得圓圓的,臉上的肥肉不住地抖動着,半響,他終於嘆了口氣:“好吧,看在黃千戶一片赤誠,願爲百姓謀利的份上,老夫便答應了。其實,此事上我們獲利多少是次要的,最重要是此事可爲民衆造福,各位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黃來福幾人讚歎道:“大人高風亮節,卑職等深感佩服。”

剛纔劉大人心中往復盤算,按黃來福說的,他每年光在羊絨等物上就可獲利幾千兩白銀,而且聽黃來福的意思,以後五寨堡的月糧,他可以不用再解往五寨堡,這裡又可吃一筆。還有再聽黃來福的意思,不但以後五寨堡不再收月糧了,相反以後每年五寨堡還會孝敬自己幾千石糧食,這樣盤算下來,自己獲利就很可觀了。

或許,無意中增加了這麼多收入,以後自己每年就不用求爺爺,告奶奶的看知州的臉色了。和營兵糧秣全靠上頭拔給不同,鎮西衛軍士們的糧秣除了上頭拔給外,相當一部分是由地方支給,這地方是哪?就是岢嵐州本地了。

吃別人的痠軟,每次拔給糧秣,那知州的態度都讓劉景春大人很不舒服,自己的品級可是遠遠超過知州呢。眼下或許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了。想到這裡,劉景春大人是當機立斷,答應了此事。

說成了此事後,衆人的關係也就更親近了一層,劉景春大人越看黃來福越覺得順眼,他心一動,嘆道:“看來福這眉眼,很象我那去了的成兒,可惜了,他如果有這麼大,怕也是和來福差不多高了吧?”

說到這裡,劉景春大人抺了抺眼淚,頗有些期盼地看了黃來福一眼,他曾經有一個兒子,不過從小夭折了,這是讓劉大人最引以爲憾事的地方,而那個兒子死後,劉景春大人便再沒有過子嗣,眼下只有一個侄子,今年才12歲,等過幾年後侄子替職自己的位子後,也不知震得住震不住手下這幫驕兵。而黃來福這個人腦子靈活,又很有些手段,或許……

顧千戶是老來成精的人物,當然明白指揮使大人的意思,他快速想了一下,覺得此事對黃來福有百利而無一害,他心神領會地對黃來福使了一個眼色。

黃來福自然明白顧千戶的意思,他也覺得此事對自己有利,忙上前道:“如大人不嫌棄的話,卑職願拜大人爲義父,日夜侍立大人身前左右。”

劉景春大人道:“這怎麼使得,這不是難爲來福賢侄了嗎?”

黃來福“真誠”地道:“若能一天到晚跟着大人,纔是卑職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他一下子拜下,大聲道:“孩子見過義父大人。”

劉景春大人呵呵而笑,上前扶起黃來福道:“孩兒不必多禮,請起吧。”

黃來福順勢站了起來,劉景春大人握着黃來福的手呵呵而笑,神情親熱,顧千戶和顧世銀互視一眼,都是上前恭喜。

齊楊氏也站了起來,她水汪汪的眼睛瞟了一眼黃來福,掩口笑道:“今日是老爺的大喜之日,妾身便去吩咐下人們整些酒菜去。”

說着她對衆人襝衽行禮,嫋嫋娜娜地去了。

※※※

“福兒,你替職之事,爲父這邊絕對沒有問題,至於兵部那邊,到時爲父會手書數封,交於兵部中幾位與爲父交好的大人,想必你替職成功,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一些財禮之事,你也要送足。”

黃來福認劉景春大人爲義父,這是大喜事,指揮使府邸內自然是要殺雞宰鵝,大排筵席,顧千戶和顧世銀二人自然是在旁相陪。

喝到酒酣耳熱之時,劉景春大人便對黃來福這樣說道。

“多謝義父!孩兒敬義父一杯。”黃來福感動地道,一邊心情暢快地端起了酒杯,此次來指揮使府邸,真是事事讓人舒心啊。

“好好。”劉景春大人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笑道:“來,孩兒,我們一邊喝酒說話,一邊聽戲。”

粉牆藏不謝之花,華屋掩長春之景。此時衆人正是在府邸後花園一涼閣之上,閣旁垂楊徐徐,帶着舒服的涼意。而涼閣的窗口旁,正有幾個歌童唱着曲兒,真是“嬌喉婉轉”,聽得劉景春大人,顧千戶,顧世銀幾個搖頭晃腦。

此時大明各處的文人,特別是大明上層中的人物,都是愛聽傳於江南一帶的崑曲,這習俗自然也影響到了大明各地的軍官們,不論他們是聽得懂聽不懂,反正是人人愛附這個風雅。

幾個歌童唱後,劉景春大人賞了錢。他的愛妾齊楊氏也上前唱了幾曲,雖說此時唱戲的多爲男子,但她要唱幾曲,又有誰管了?

齊楊氏眼兒水汪汪的,一雙媚目不時瞟向下面各人,唱的是一曲《浣紗記》,幾個歌童則是在一旁以笛簫和絃樂伴奏。齊楊氏唱作皆佳,唱腔委婉細膩,喉轉聲音像蠶絲一樣的輕柔,頗有一種悽婉深邃的韻味。

聽得下面各人都是陶醉不已,黃來福微閉雙目,合着曲兒輕拍着。雖說此時崑曲的絕頂:《牡丹亭》還未出來,但此時齊楊氏唱的,也足以賞心悅目了。

黃來福以前只是每天忙於種田餵豬等事,此時,才深深地感覺到一種享受沉醉之樂。

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35章 潰散第5章 軍與兵第230章 軍糧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33章 掩護第56章 收稅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33章 離別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00章 又震動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13章 發糧餉第133章 掩護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92章 分功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227章 探獄第51章 軍歌(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14章 開始第34章 岢嵐州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75章 大過年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51章 軍歌(2)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38章 衛學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3章 期望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89章 激戰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89章 激戰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4章 開始
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72章 神池、馬賊第235章 潰散第5章 軍與兵第230章 軍糧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33章 掩護第56章 收稅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33章 離別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00章 又震動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13章 發糧餉第133章 掩護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92章 分功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227章 探獄第51章 軍歌(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14章 開始第34章 岢嵐州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75章 大過年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51章 軍歌(2)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38章 衛學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3章 期望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89章 激戰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89章 激戰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4章 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