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變化

公元1590年4月23日。五寨堡大東街。

比起去年,五寨堡街容街貌這幾個月中變化了不少,首先是堡內街上的人多了,特別是大東街這一帶。由於黃來福招募屯丁,五寨堡的人口又不足,這樣一些外地的民戶和流民前來,讓五寨堡的人口增加不少。反應在街上,就是街上人流多了許多。

其次是堡內各人的面貌也變了不少,以前那遍佈街上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人也少了,各人臉上都帶上了紅潤,許多人還穿上了新衣。比起以前堡中軍戶臉上的麻木絕望,現在各人臉上都是充滿了對生活希望向往的笑容,笑容似乎帶來了活力,讓整個五寨堡的精神面貌大大不同。

現在街旁的房屋不全是到處開滿口子的茅屋,那些口子基本上都用新泥堵上,房頂上的草也換了新草,甚至有一些地方還出現了新的磚瓦房。比如劉總旗以前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就換成了一座正在新建的瓦房。這讓五寨堡看起來不再象是一個乞丐窩,多少有些新興城鎮的味道。

最後五寨堡內的變化,就是外地來的商人和進堡來賣東西的鄉人增加了不少,讓堡內的商業味道濃了不少。

五寨堡加外地管轄的各軍堡,本來有人口約六千人左右,五寨堡內本部就約有人口四千。這六千人中,其中三千多人是18到50歲的壯勞力,一千多人是可以做事的老人,婦女。還有一些十歲到十五歲可以做事的小孩。不過這些人,現在基本上都在五寨堡各地農場畜場做事。

除了原來五寨堡幾千人口外,還有約二千多外地的流民和民戶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做事。如果將五寨堡比作一個大農場,大工廠的話,裡面就是些穩定的工人,他們每月有固定的工資(月糧),每日還有伙食,相當於後世大工廠的包吃包住。

這近萬人,形成一個很大的市場,還是比較有消費力的市場。特別是現在五寨堡還處於生產階段,糧食,布匹,青菜,肉食等,都要向外購買,因此,這幾個月中,就吸引了許多商人前來。

特別是那些手眼靈通,感覺敏銳的晉商,一感覺到五寨堡的商機,各人便不斷地向五寨堡內涌來,在五寨堡各處建房設店,流寓定居。

特別是五寨堡的黃金街,大東街上,4月份的這些天中,更是每幾天就有一家晉商的新店開門營業。比起去年五寨堡內各商客零落,就算有,也只是一些小芝麻綠豆的商客,真是恍如夢境。

商人的紛紛到來使現在的五寨堡已經有了一些舟楫車馬的味道。糧食、棉花、食鹽、布匹、煤炭、竹木、茶葉、桐油、生漆、藥材、麴酒等各種物資彙集在此貿易,讓五寨堡越來越熱鬧。

除了店鋪外,街上還有許多衣着儉樸,滿臉皺紋,神情憨厚的鄉民買賣人,擔着自己的一些土特產,滿懷希望地在街上吆喝買賣着。

他們多賣一些青菜、大蒜、蔥、韭菜、茴子白、絲瓜、苦瓜等。或是抓來了自己的魚、鴨、鵝、雞、豬等,希望能賣一些錢,換一些食鹽、布匹等生活用品回去。

商人的紛紛到來雖然使五寨堡內的糧食、棉花、食鹽等生活物質不用愁,但這些青菜,肉食等生活食用的東西,他們卻不方便押運,這就給五寨堡附近的民堡們提供了一條新的生活希望之路。

本來這幾個月中,看着今年的年景又不好,田中的糧食看來到年底又要收成不佳,這日子真是過不了。附近民堡中的民戶們是個個愁容滿面,一些家中有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做事的人還可混個衣食飽足,另一些人怎麼辦。

他們都後悔以前爲什麼不去五寨堡各個農場內招募屯丁。白白便宜了那些外鄉的流民們,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是五寨堡人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這些民堡的人已經將自己視爲五寨堡人了。以前的他們,可是很鄙視五寨堡內那些窮軍戶的。

可惜現在五寨堡各個農場的屯丁招募工作已經停了下來,人們多方打聽,得知五寨堡的黃來福大少爺再次招募屯丁,要到年底或是明年初了。其實黃來福是很想再招募屯丁的,他胸中可是有大計劃的。

可惜,他的錢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銀子,他得放着以備不時之需,這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要有錢,也要等到秋收後看怎麼樣了。

不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於糧食,食鹽、布匹等,民堡鄉農們沒辦法提供,他們很快發現了五寨堡內另一個龐大的需求,那就是這些時間五寨堡內的青菜和肉食價格不斷上漲。因此,附近的一些民堡的民戶們都開始大力種植起蔬菜,養殖起家畜來。

每月逢五寨堡三、六、九的集日時,他們便擔着自己的農產品,每天走個十幾里路,甚至幾十里路,到五寨堡內來賣東西,或此以謀生,或是賣一些錢換一些鹽布等生活物質。

※※※

“三子,等把些菜都賣了,就給娘和你媳婦兒都扯幾尺花布,做身新衣裳。”

大東街的一個晉商米鋪旁,三子爹臉上滿是滿足的神情,撩起衣袖擦了擦汗,對旁邊不停東張西望的兒子張大三笑道。

三子爹有笑的理由,他今天擔來的一些青菜,蘿蔔,還有一些雞、鴨、蛋等,早上來時沒過多久,就賣得差不多了。想必最多再過一個時辰,他今天和兒子擔來的東西,就可以全部賣完了。懷裡沉甸甸的碎銀和銅板,讓他的心也是喜滋滋的。

想起自己的婆姨跟了自己幾十年,還沒有換過幾身新衣裳,媳婦兒三年前進門後,也沒過過什麼好日子,三子爹決定,今日無論如何,也要給婆媳二人做身新衣裳,讓二人高興高興。

他的兒子張大三卻是對老爹的話恍若未覺,只是貪婪地看着街上的景象。比起自己所住的杏嶺子小山村,五寨堡真是大地方啊,特別是這大東街,怎麼都讓人看不夠。

街上各種店鋪林立,不斷還有新開業的店鋪放鞭炮的聲音傳來,夾着夥計們的賣力的吆喝聲,街頭到處都是熱氣騰騰的雜燴麪攤,羊肉骨頭攤。豬肉、豆腐、粉條、茴子白燴在一起,滿滿的一大碗的雜燴麪,一大碗才三文錢,一碗吃下去,決對吃飽。

還有那羊肉骨頭湯,羊肉帶骨一起剁成塊加萌蘿蔔燉在一起,熱騰騰的,香氣到處瀰漫,讓人聞了饞涎欲滴,一大碗也不過四文錢,張大三下定決心,今天雜燴麪和羊肉骨頭湯一定都要吃一碗。

還有大東街街頭那邊的大樂樓,今天是集日,不知道是哪個商客請了戲班在唱戲,那戲真好看啊,看得張大三都捨不得移開腳步。

他心裡感嘆,這纔是自己夢想中的生活,象以前那樣,每天在地裡刨食,有什麼出息?象老爹一樣,刨了幾十年,還是衣食不周,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纔是頭?張大三打定主意,有機會一定要留在五寨堡內,聽說黃來福大少爺明年還要招募屯丁,自己到時無論如何,可不能錯過了。

三子爹看了自家兒子一眼,眼中有一些無奈,他這個兒子,從小就不安份,腦中老是稀奇古怪地想着什麼,和自已想的完全不一樣,三子爹都不知該如何和兒子“溝通”是好。其實他二人這種情形在後世也是普遍存在,不是有一個詞叫“代溝”嗎?

“這位老倌,你這菜怎麼賣?”一個五寨堡的軍戶婦女昂首闊步地走過來問道。

三子爹忙滿臉堆笑,恭敬地道:“好讓這位大嬸知道,韭菜每斤一文錢,青菜一斤三文錢,大蒜每三個一文錢,茴子白每斤二文錢。”

“太貴了,便宜點就每樣買五斤。”軍戶婦女熟練地討價還價。

三子爹滿是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道:“看您真會還價,也好,俺這菜也賣得差不多了,早日賣完,早日收攤,就便宜些賣給您。”

二人在稱菜賣菜,張大三則是有些不耐煩地在一旁看着,又用一些比較嫉妒的眼神看着婦女那紅光滿面的神情,身上顯是新剪不久的新衣裳。心中哼了一聲,心想:“不就是一個軍戶嗎?現在過上好日子了,以前哪有這麼得意。”

黃來福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屯丁中,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軍戶和民戶的屯丁待遇是不同的,在外招募屯丁時,也是優先五寨堡各軍堡的軍戶們,這樣不免讓五寨堡的軍戶們產生了一種優越感。也讓一些外地民堡的民戶屯丁們有種放棄民戶戶籍,加入五寨堡軍戶戶籍的想法。

這種想法的產生可說是五寨堡歷史中的第一次,以前民堡的民戶們,聽得最多的就是什麼時候堡內的軍戶們又逃跑了多少,什麼時候聽說過現在這種“黑白顛倒”的事情發生了?不過事實擺在眼前,雖是矛盾不願,也讓許多人的思想慢慢發生了改變。

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70章 軍容、青磚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07章 糧盡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134章 慘烈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92章 分功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61章 成親(2)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63章 勾結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13章 發糧餉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84章 蒼涼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35章 潰散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00章 又震動第3章 期望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1章 成親(1)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34章 慘烈第100章 又震動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87章 大鐵廠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241章 徵日第257章 新戰陣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15章 火熱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35章 顧家第107章 糧盡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34章 慘烈第94章 歡聚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44章 度種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269章 海龍
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70章 軍容、青磚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07章 糧盡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134章 慘烈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92章 分功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61章 成親(2)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63章 勾結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13章 發糧餉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84章 蒼涼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35章 潰散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00章 又震動第3章 期望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1章 成親(1)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34章 慘烈第100章 又震動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87章 大鐵廠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241章 徵日第257章 新戰陣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15章 火熱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35章 顧家第107章 糧盡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34章 慘烈第94章 歡聚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44章 度種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269章 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