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

公元1592年1月10日。

經過五寨堡衆屯丁及軍士們十幾天的努力,位於岢嵐山腳下的五寨堡英烈園完成,這裡埋葬的,都是戰死的五寨堡軍士們的遺體。以後也將形成慣例,戰死的將士,都將埋葬在這裡。每年,五寨堡還將舉行盛大祭奠儀式。

寒風刻骨,天上飄着雪花,所有的人,都是穿着厚厚的棉袍,並用圍巾,將自己的頭臉厚厚實實地包裹起來。

此時在英烈園內,將士們的靈柩己經入墓,而在一旁,除了來爲兒子,丈夫送行的將士們家屬外,堡內外及各個農場所有的軍戶屯丁們,數萬人,都涌過來在一旁觀看,站滿了園內及園外。

還有那些還沒離去五寨堡的八角堡及神池堡來援軍士們,也是密密麻麻地擠在一旁觀看。

此外,所有的五寨堡三千將士,都是整齊地排列在一旁。

“施禮。”

在司儀的喊聲中。在園前面,以黃來福和馬久英公公爲首,所有五寨堡的軍官們及戰士們,還有各農場屯長們,堡內的一干商賈代表,都是整齊地向墓羣彎腰施禮。大姐夫徐學世,三姐夫田大付,也是抱拳施禮。^^^^慢慢的,人羣中傳出了啜泣聲,慢慢彙集成了一片。

“送別!”

蒼涼的樂聲響起,不說旁邊那些披麻帶孝的遺孀們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個個悲痛萬分地跪地痛哭,就是那些圍觀的人羣,也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三姐黃璧柔站在顧雲娘身旁,也是眼睛通紅。不時用手着眼睛,那個神池堡的小嬰孩韓妞兒,只是靜靜地依在她的懷中,一副乖巧地樣子。

“放!”

墓旁並列站着數隊手持火銃的五寨堡戰士,此時他們將手中的鳥銃指向天空,聽了軍官的命令後,便放響了火銃。

“轟轟轟轟。”火銃的鳴響傳遍了四野。引發了山谷的迴音。

“再放!”

銃鳴聲中,以黃來福爲首,三千五寨堡將士們,慢慢唱起了五寨堡軍歌:“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衝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令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雄壯的歌聲慢慢匯聚成一片,遠遠向天外傳去。這是戚繼光所作地《凱歌》,此時爲大明朝各地軍隊的軍歌,五寨堡也是如此。^^ ^^

一系列的葬禮儀式後,不說五寨堡的將士們得到昇華。凝聚力更高,就是下面圍觀的許多人,都是深深地眼熱和羨慕。特別是那些八角堡及神池堡的軍士們,更是個個看得眼熱之極,這樣的待遇,就算戰死了又如何?

大明朝的軍士地位低下。就算戰死了,沒有什麼撫卹不說,往往還是屍骨無存,或是隨便找個亂墳崗葬了,哪有五寨堡將士這麼的榮耀?

一時之間,堡內外衆人,對於進入五寨堡軍隊。就更爲的嚮往。就連旁邊那個錦衣衛千戶楊大爲及幾個校尉們,看了後都是羨慕不己。

英烈園以後成爲五寨堡一個神聖的地方,每日香火不斷。

接下來,便是將士們的獎賞問題。此次五寨堡軍隊斬首3150級,不說朝廷,依五寨堡軍隊定下的條例,每級賞銀40兩,光黃來福要給出的賞銀。就在12萬兩白銀之上。這是一個非常龐大地數目。

就算黃來福今年收入豐厚,但拿出這麼一大批錢。還是有些吃力。大姐夫沒說什麼,三姐夫卻勸黃來福,爲什麼給手下的賞銀額數要這麼大,你傻啊。\\\\\\當年戚爺爺定下一顆首級賞銀3兩,那是因爲他當時有首輔張居正撐腰,賞銀數目有朝廷買單。而你這些錢,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

對於自家大人要出這麼多錢,五寨堡很多將士們,也覺得不好意思,很多人都說,此次的賞銀數額,還是算了。就連黃來福的父親母親,岳父岳母,老婆小妾,衆多的舅姑等人,對於要從黃家搬出麼大筆錢,都是肉疼。

不過黃來福最後還是堅持要出這筆錢,人無信不立,特別是在軍隊中,一言九鼎,說過給多少賞錢就是多少賞錢。

最後黃來福依言賞了錢,這樣一來,幾乎每個軍士都有一級地40兩賞銀,堡內堡外,是歡呼一片,大姐夫和三姐夫,只能感慨小舅子財大氣粗了。

戰後的經驗總結是五寨堡軍隊必要的課目,各個軍官軍士們的經驗體會,都要彙編成冊,供以後學習。

此次五寨堡的火器大顯身手,還有大擡槍,在此戰中效果也不錯,用來打馬很好。所以黃來福和將士們都覺得有增加軍隊中火器手的必要。眼下五寨堡火銃手的人手,約不到軍士總量地三分之一,以後最少要增加到一半。^^ ^^而且還需要有大量火銃的庫存。

因此黃來福下令,五寨堡軍器坊,從此以後,主要任務就是打製鐵甲和鳥銃擡槍,至於刀槍弓箭等物,可以出去買,軍服則由五寨堡毛紡廠製作。不過眼下的軍器坊中主要矛盾就是,科技發展與急切需求之間的矛盾。

按明時的技術,製造一根鳥銃,鑽膛管,還有銃管的鍛造,接合,扳機組等處理工序,最少需要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

其實鳥銃部分中,其它部位,都可以分組合作,類似17世紀水平的流水線生產。但是鍛造槍管與鑽膛槍管這兩部份是粗活笨活,沒辦法用流水線取代,工序還是省不掉。

《紀效新書》記載:“鳥銃原孔甚小,用鋼鑽鑽之,一日鑽寸許。至底爲止,一月鑽光爲上。”鑽膛槍管這話,只能一個人幹,而且最少要花一個月時間,再製其它活,基本上又要花個半個月。

最後還是黃來福想辦法,採用分組合作。一組專門鍛造槍管與鑽膛,一組專門制扳機等其它部位,一組人最後組裝,大家都專心地做自己地事。這樣一來,將效率提升了一些。約不到一個月,可以製作出一門合格地火銃。

眼下五寨堡有軍匠連軍夫五百多人,其中三百人專門制鳥銃擡槍,另兩百多人打製鐵甲。估計,一個月可以打製火銃二百門,打製鐵甲五十副。這個成績,放在大明其它地方,估計己經很輝煌了,不過黃來福卻不是很滿意,他決定要擴招軍匠的人手。讓他們達到一千人。

以上是火銃地製造,至於火炮,就不用想了。不說大明朝廷控制嚴格,就是準造,黃來福也沒有那個造炮地人才。比起火銃,現在大明造的虎蹲炮及佛郎機火炮。質量還是不錯的,反正眼下的敵人只有披着皮袍的蒙古人,有這兩樣大炮,加上鳥銃,足以應付了。什麼紅夷大炮,放在黃來福身上,只是殺雞焉用牛刀。至於說以後可能要打滿洲人的重甲騎兵及披甲重步兵。那都是二十幾年後的事了。

還有鐵甲,依現在大明朝地情況,各軍中除了騎兵外,步兵及火銃兵,都沒有鐵甲,五寨堡軍隊也是如此。不過黃來福還是決定,給自己的步兵及火銃兵,也披上鐵甲。因爲他現在的兵太貴了。價值遠超過武器裝備。而且他現在有鐵礦,不愁沒有鐵料。

西方的板甲。在防護力上,不如中國的鱗甲,否則,在西方軍隊中,軍官除了披上一套板甲外,身上還要再罩上一層鎖甲。西方板甲可以微笑面對西方弓弩,是因爲他們軟鋼弓弩射力太差,換成中國地複合硬弓及破甲箭,黃來福可以想象後果。不過比起鱗甲,板甲勝在製造相對簡單,可以大批量生產,有一層鐵甲披在身上,總比皮甲好。黃來福決定,以後自己的騎兵和軍官們披鱗甲,普通士兵們則是披板甲。

最後是戰馬問題,此次繳獲上好戰馬三千多匹。戰馬三千匹,如果在戰時,一天吃的糧食草料,等於是兩萬名人類戰士的消耗量。就算五寨堡糧食大豐收,紫花苜蓿等青飼料衆多,這麼多馬養下來,還是讓黃來福非常吃力。不過有馬不要,不是黃來福的風格,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眼下的五寨堡軍隊,己經是人人有馬,除了黃來福的五百家丁騎兵外,餘者,都成了馬上步兵,機動力大大提高。

公元1592年1月20日。

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時,朝廷的賞賜終於下來了。

“朕躬承天命、入繼祖宗大統、君臨天下。凡致治保邦之道、遠稽古典。近守祖宗成法。夙夜祗慎、罔敢違越……今有五寨衛指揮黃來福,才堪大用,大敗虜賊,斬首三千餘,特令嘉獎,加副將銜,麾下將士,各有封賞……”

在五寨堡幾千將士面前,朝廷天使抑揚頓挫地念完聖旨,黃來福大喜叩拜:“臣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旁邊衆人都是一涌而上,連聲向黃來福說道:“恭喜大人,恭喜大人。”

黃來福笑道:“同喜,同喜。”

黃來福升爲副將的消息傳出,不說五寨堡人人歡慶,自家大人又升官了,就是旁邊的軍堡州縣各人聞聽後,也都是羨慕嫉妒不己,一年之中,從守備升爲副將,享受副總兵地待遇,這小子真是太好運了。不過羨慕歸羨慕,前來祝賀的人,還是絡繹不絕。而同時,大姐夫徐學世及三姐夫田大付也被升爲遊擊及參將,也是讓二人興奮不己。

一連幾天,父親黃思豪都帶領家中老小,祭拜祖宗,報告家門之幸,後人的輝煌。

此次天使前來,除了嘉獎傳旨外,還負有催促黃來福分錢的任務,就要過年了,萬曆帝內帑空虛,等着錢用呢。

最後統算的結果是,萬曆帝從五寨堡分得了17萬兩白銀的紅利。當臨過年前五天,萬曆帝看到這批銀子時,他和鄭貴妃二人,興奮得一個晚上沒睡好。

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4章 開始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6章 這一年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6章 這一年第51章 軍歌(2)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09章 冗濫第237章 提督第3章 期望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37章 提督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89章 激戰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83章 破家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45章 威赫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09章 冗濫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263章 勾結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61章 成親(3)第58章 各方爭功(1)147章 面聖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41章 徵日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68章 討價還價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章 家人溫馨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35章 顧家第96章 連升三級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37章 提督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8章 轟動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89章 激戰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34章 慘烈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72章 神池、馬賊第42章 馬久英公公
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4章 開始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6章 這一年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6章 這一年第51章 軍歌(2)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09章 冗濫第237章 提督第3章 期望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37章 提督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89章 激戰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83章 破家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45章 威赫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09章 冗濫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74章 耀武揚威第263章 勾結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61章 成親(3)第58章 各方爭功(1)147章 面聖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41章 徵日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68章 討價還價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章 家人溫馨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35章 顧家第96章 連升三級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37章 提督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8章 轟動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89章 激戰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34章 慘烈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72章 神池、馬賊第42章 馬久英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