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田園風光美

在黃來福回到五寨堡這幾天中,他以兩百人大敗五百馬賊的事情,還是飛快地向周邊傳播,很多人聞聽此事後,都是震驚無比。

一些和黃來福親近的軍堡軍將,都是派來了賀使,如黃來福大姐夫徐學世。黃來福義父劉景春,還有岢嵐州知州等人,都派人向黃來福祝賀。而一些嫉妒黃來福,對他懷有惡意的人,聞聽此事後,則是內心複雜。

當然,此次大勝後,五寨堡內也迎來了一陣參軍的熱潮,黃來福己經放出話來了,斬首一級,將賞銀40兩,此次參戰的人,都是人人有賞。這種待遇,可比種田做工強多了。因此這些天中,不斷有青壯年來到五寨堡營房外,想報名參加五寨堡軍隊。

不過黃來福有規定,選拔軍士,優先從各個農場屯丁中挑選,而且這種挑選還是非常嚴格,不是順便什麼人都可以入選的,真正做到了百裡挑一。

時下很多人感慨:“別處軍戶都是紛紛逃亡,只有五寨堡軍隊欲求進而不得。”

不過雖然五寨堡大敗馬賊的消息傳開,黃來福和馬公公也寫了報捷文書,不過兵部的確認和獎賞,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下來的,黃來福等人都是安心等待。

公元1591年7月25日。

山西鎮寧武關,總兵府邸。

大廳內,劉明安總兵的寵妾劉氏又是在哭天喊地,求着老爺爲她做主。她己經得到確認,她的二哥和三哥在與五寨堡官兵的作戰中,雙雙被殺死,這讓她怎麼不嚎哭?

劉明安在廳內來回走動,心中卻是別有滋味,在想着別的事。

“這五寨堡軍隊的戰力竟如此強悍?”

對於岢嵐山劉少安那一夥人的馬賊,劉明安當然知道這些人的來歷,這夥人窮兇極惡,一向活動在寧武關,靜樂一帶,是一幫殺人不眨眼的角色。

自己手中的官兵,迫於當地的壓力時,曾象徵性的圍剿過幾次,但每一次都是以優勢的兵力被打得落花流水,沒想到卻是這幫人,被五寨堡區區兩個百戶,在神池堡打得全軍覆沒,這五寨堡什麼時候這麼強了?

劉總兵怔怔地想着。

公元1591年8月2日。

黃來福帶着一干人,巡視五寨堡各地。

眼下的五寨堡,呈現出一片迷人的田園景色,圍繞清漣河及五寨堡中部地區,是一片片的田地與農場,種着各色的莊稼。清漣山腳旁,則滿是一片片的菜地與果園。還有清漣山中,則滿是飼養家畜的棚窩及牲口圈。

從空中望去,此時各個農場中,滿是如蟻般忙碌的人羣,而各個田地中,則滿是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麥穗波浪,讓人見了賞心悅目,快美無比。比起去年來,這些麥穗籽粒更加的飽滿,顏色更加的美觀,想必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年。

據黃來福等人的估計,五寨堡原有的10個老農場中,每畝產糧可達三石之多。就是新的那20個農場,每畝產糧也可達二石,這樣到秋後豐收後,今年五寨堡的產糧又將是轟動大明朝。

這些莊稼長勢如此之好,是與五寨堡各農場大量使用各種肥料所分不開的。這些肥料中,有傳統的人畜糞,有臭泥落葉腐草料,有五寨堡各作坊產出的各餅渣麻渣料,還有新研製的土製氮肥磷肥料等,

大量肥料的使用,加上有效的殺蟲,加上大規模良好的灌溉水利,就算今年年景不好,五寨堡各地的莊稼們,還是長勢極爲良好,與周邊地區的農業蕭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吸引了無數的外地人流到五寨堡來考察,最遠的地方,甚至有河南的官員到五寨堡來取經。

眼下的五寨堡,己經開設了幾個作坊,專門生產各式田間肥料,還有石灰與硫磺製成的農藥殺蟲劑,除滿足五寨堡自己的需要外,還非常受各地的歡迎,許多外地州縣的地主,農民,還有官員們,都紛紛前來購買。

肥料與殺蟲劑,成爲五寨堡除水車外又一出口農業利器。

當然,五寨堡給外地帶來的變化不僅與此,在去年時,五寨堡各樣水車,經過大明工部大力推廣後,在北方一些州府,也陸續有大地主,還有一些自耕民,咬牙使用了一些五寨堡的水車,多少提高了糧食產量,縮小了各地流民外出的規模,這也讓五寨堡及黃來福的名聲,更在大明各地傳揚。

圍繞清漣河兩岸,及五寨堡中部地區的田間風光,那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麥穗讓人見了賞心悅目,不過靠近清漣山下,五寨堡大菜園及大果園的那一片翠綠,同樣是讓人見了心情暢美。

五寨堡大菜園,一片片籬笆圍成的菜地中,種滿了各樣的蔬菜,卷着衣袖與褲腳的園丁們,正在挑水澆菜,忙個不停,在他們的按壓下,黃來福手壓機井,“嘩嘩譁”地流出了清澈的水,澆灌着一片片的菜地。

大菜園周邊,依着山勢水塘,建有一些草堂。這些草堂,除了一些是屬於菜園的園丁們休息之處外,還有一些草堂,是屬於一些文人附風雅建立的。

五寨堡發展到現在,吸引的,不一定是周邊的民戶及商賈,還有一些文人們,也被吸引到這兒來。現在五寨堡各農場及作坊發展極快,需要大批帳房之類的人,這些職位,都需要識字的人,加上待遇也好,自然是對周邊的一些破落文人們,產生了較大的吸引力。

轉折點在今年五年初,隨着五寨堡名氣的增大,每個月中,不時都會有一些文人們到五寨堡來謀生,特別是聽說今年八月中,五寨堡大學堂要在離大菜園不遠的一座小山上開設,更是吸引了許多文人們前來應聘。

這些文人們,吃飽後,那股酸勁也上來了,要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享受。而田園風光,吟風弄月,自然是他們喜歡的情調。

而在五寨堡大菜園這一帶,是許多文人們看中的理想地方,這裡有許多水塘,水塘邊上,種着一些榆樹、桑樹,還有柳樹等。各個水塘邊呢,又有一片片籬笆與爬山虎圍成的菜地,菜地裡種着各樣的蔬菜,加上一些卷着褲腳忙碌的菜民們,一副田園的景色,往往會讓這些文人們詩意大發,經常呼朋引類,到這裡來吟詩作對。

最後,更是有一些文人們,在這一帶建了一些草堂,三天兩頭就到這裡來聚會。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好,劉賓客此文,當浮一大白。”

一間草屋,屋前是一顆大槐樹,樹下有一張小桌,幾個人正在桌旁對飲,一片喧嚷。這個草堂的地點很好,屋前是一片大水塘,塘邊頗有青蔥樹木,往前邊看去,不遠處是一片片菜地,菜地是三三兩兩忙碌的挑水菜農。往左邊看去,不遠處則是果園,需要吃什麼新鮮水果,走路不遠,就可以到果園去買。

往右邊看去,不遠處就是一個大農場的田地,田地上,滿是金黃色的麥浪。再往後面看去,則是清漣山那清朗的山影,紅紅綠綠,極爲好看。

“桃源之地,不外如是。美哉,吾願長老於此!”一個頭戴方巾,身着布衫,滿臉皺紋,約有四十歲左右光景的中年人喝了一杯酒後,看着前面的景色,搖頭晃腦地滿足嘆道。

另一個年約三十的文人含笑道:“確是,現大明各地農務蕭條,未想到晉北苦寒軍堡之地,卻是如此富足閒雅之地,我等閒時記帳,閒時吟詩,生活無憂,妻小安足。想餘幾月前來此地時低落心情,現在想想真是曬笑。”

那個四十多歲的文人叫張成德,這個年在三十的文人叫楊東平,二人是好友。

楊東平本是岢嵐州人,22歲中秀才後自覺科舉無望,便開始謀生,但他們這些讀書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又謀得到什麼好職位了?最後,還是到25歲時,纔有一個友人請他爲輔導學童一職,每月三鬥米,再加三錢的蔬菜銀子錢,工錢微少。

他家有好幾口人,平時都靠妻子老母做一些女紅過日,楊東平謀到職位後,想起家人經常吃不飽,他也儘量節省,每日吃米七合五勺,每日用柴錢一文,三天用菜錢一文,除了教書外,還日夜給人家抄寫,這樣賺到錢,和母親的女紅錢合在一起,家中勉強度日。

不過就算這樣,不久後,連輔導學童一職也失去了,眼看孩子餓得哭,楊東平正在茫然之時,關於五寨堡的事情也傳入他的耳中,他便約上與他同樣潦倒的好友張成德,一起到了五寨堡來謀生。

五寨堡正是興盛之時,需要人才衆多,二人都是輕易地在五寨堡取得了帳房一職,並很受器重。眼下的生活,對他來說,很是滿足。看到五寨堡越來越興旺的樣子,楊東平心中有了打算,想將父母妻小一起接來五寨堡。

聽了二人的話,其餘幾個文人也是紛紛點頭,他們都是周邊岢嵐州,保德州,寧武關一帶的文人,都是屬於家道中落,困苦破產的家世。這些人中,很多人科舉無望,在當地又沒有謀生的手段,聽說五寨堡需要很多讀書人,便抱着試試看的心情來此。

當時他們來五寨堡時,普遍還抱着一種流放的心情,但到了現在,卻是每人都是抱着慶幸的心情。五寨堡這個地方,讓他們深深地喜歡上了。而相同的興趣,也讓這些人聚在了一起,一同出資建了這個草堂。閒時便呼朋引類到這裡閒聊。

不過另一人道:“只是我等終爲讀書人,終日記帳,總是有負聖人教誨,我聽說幾日後,五寨堡大學堂就要建立,教書育人,教化百姓,纔是我等之正業……”

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56章 收稅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51章 軍歌(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31章 蔚山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38章 援軍第225章 朝會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29章 王京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00章 又震動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2章 過節第2章 家人溫馨第84章 蒼涼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8章 轟動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69章 海龍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1章 商議第209章 冗濫第267章 播州第252章 還鄉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29章 王京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40章 大捷第108章 決戰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38章 援軍第263章 勾結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78章 大移民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89章 激戰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07章 糧盡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86章 商路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232章 豎儒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228章 入朝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35章 潰散第267章 播州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94章 歡聚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42章 毆打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2章 過節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8章 轟動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56章 收稅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
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56章 收稅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51章 軍歌(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31章 蔚山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38章 援軍第225章 朝會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29章 王京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00章 又震動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2章 過節第2章 家人溫馨第84章 蒼涼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8章 轟動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69章 海龍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1章 商議第209章 冗濫第267章 播州第252章 還鄉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29章 王京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240章 大捷第108章 決戰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238章 援軍第263章 勾結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78章 大移民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89章 激戰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07章 糧盡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86章 商路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232章 豎儒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228章 入朝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35章 潰散第267章 播州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94章 歡聚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242章 毆打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2章 過節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8章 轟動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56章 收稅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